渔家傲--夏父母亲节祝忆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Mother's Day),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感谢母亲的节日。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父亲节是一年中特别感谢父亲的节日,始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但每个国家的父亲节日期都不尽相同。我国同世界上51个国家和地区相同。 上片 夏父母亲节祝忆,寓花语草萱馨纪!
下片: 儿女勤学成自立,爹娘终老辛劳止。
寸心怎报春晖煜,草恩地,呼孝爸妈健时即。
注: 夏:夏季 ;夏委的5、6月份是国际双亲节,祝福与缅忆! 憶/忆,本义是思念,回想。还有忆想(回想);留在记忆中,记住;忆记(记忆);回忆等意思。 解释:
2. 记得,记住:记~。记~犹新。· 熠煜拼音 yì yù (1).照耀。 唐 柳宗元 《晋问》:“日晶熠煜,萤骇电走。”详细字义
◎ 煜 yù〈动〉
(形声。从火,昱(yù)声。本义:照耀)同本义 [shine]
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太玄·元告》
词性变化
◎ 煜 yù〈形〉
光耀;明亮 [bright]。如:煜明(光亮);煜烁(光辉灿烂);煜炜(光彩华盛貌);煜熠(光明织盛);煜耀(光彩照射)
盛大。班固《东都赋》:“钟鼓铿鍧,管弦烨煜。”
常用词组
◎ 煜煜 yùyù
[bright] 明亮的样子
借用拆意:
寸草春晖/春晖寸草,
母亲节(Mother's Day),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Mother's Day),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节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现代母亲节由美国安娜·贾维斯(Anna Jarvis,1864-1948)发起,定为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2006年12月,中国民协节徽文化委员会等组织将农历的四月初二,也就是孟母生孟子这一天定为中华母亲节。http://baike.haosou.com/doc/5333005.html#5333005-5568373-0 萱草民间有一传说,当妇女怀孕时,在胸前插上一枝萱草花就会生男孩,故名宜男。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萱草又名“萱苏”"谖草"、"金针"、"宜男草"等,《救荒本草》叫它"川草花";《古今注》称之为"丹棘";《说文》记载为"忘忧草";《本草纲目》名之为"疗愁"。英名同本义 tawnty daylily、day lily是"一日百合"的意思,可看出萱草花型酷似百合花,和萱草花期的短暂。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将萱草花作为慰藉母亲的心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指母亲住的北房,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那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忘记想念儿子带来的忧愁呢?”。那时进京赶考,外出经商,游子远行,在和母亲告别时,儿子都会在北堂前种满萱草,祈愿妈妈看到萱草花开会减轻对游子的思念,忘却思念带来的烦扰,谖是忘的意思,萱草也因之称忘忧草(传说食萱草能令人忘忧)。孟郊有《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 元朝王冕《偶书》云:“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陶潜的饮酒诗:"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历代文人也常以之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一一的点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这样的古诗词多不胜数,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萱草古时就成母亲的代称,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最早的母亲花。 ![]() 古称母亲居室为萱堂,后因以萱为母亲或母亲居处的代称 [mother’s room] 又如:萱辰(母亲的生日);萱亲(母亲的别称);萱草(借指母亲) ![]() 【拼音:xīn】馨,【释义】散布很远的香气:馨香。馨:名词活用为动词,也可指人品德美好高尚。http://baike.haosou.com/doc/2744595.html 我国官方没有设立正式的父亲节。我国内陆习惯上使用6月第三个星期日当做父亲节;中国台湾父亲节是8月8日。中国台湾的父亲节定于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称为“八八节”。这是因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又好象一个 “父”字,所以父亲节特别被定于八月八日。中国官方并没有确定父亲节的具体日期,目前网络上最为盛传的父亲节是由李文豪提议的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三,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父亲节。在我们中国,父亲节流行送太阳花、向日葵和康乃馨。送父亲太阳花和向日葵,寓意在父亲的关爱下,子女才得以茁壮成长。黄色康乃馨象征慈祥、温馨、真挚,以及不求代价、永不褪色的爱。http://cq.bendibao.com/jieri/2014217/41700.sht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