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的语文课“令人神往”

 苏迷 2015-05-06
大学毕业后走上教坛,35年来李建邡一直站在教学教育的第一线,爱岗敬业,辛勤付出,科研成果接连不断——
他的语文课“令人神往”

   多年来,李建邡特别注意学习,注重提高理论素养,又着力在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苏报资料图片)
  □苏报记者 夏禾

  木渎中学副校长李建邡获得过许许多多的荣誉,仅省级以上就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今年他又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频频而至的荣誉源自李建邡的爱岗敬业,辛勤付出。1980年,李建邡大学毕业后走上了教坛,至今已35年。35年来,李建邡一直站在教学教育、教育科研的第一线。
  作为语文教师,李建邡的语文教得“刮刮叫”。他曾连续多年教高三语文。高三一年,对学生来说是最关键的一年,也是任课老师最辛苦的一年。一年中,老师得承担许多的课务,得搜集整理无数的资料,更有巨大的责任紧紧地压在心上。“这个关键期,决不能马虎,老师马马虎虎一年,对学生的影响可能就是一辈子。”李建邡说。由此每一年,李建邡都是呕心沥血,任教的每一个班的语文成绩因此也都非常突出,十届毕业班语文高考成绩名列苏州前茅,其中有五届位列苏州全市第一。
  在木渎中学,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暑假,校领导为让常年教高三的李建邡喘口气,就不再安排他上毕业班。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即将升入高三的10多名学生赶忙写信给校长,一群家长还直接找到了校长,强烈要求李老师“留任”。这下校长犯难了,只好跟李建邡协商。李建邡听后当即表示“只要学生喜欢,我累点无所谓”。“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被学生和家长认可是最幸福的。”当记者提起这件事,李建邡的脸上充满了自豪。
  李建邡课上得精彩,离不开他的钻研和教学的独树一帜。多年来,李建邡特别注意学习,注重提高理论素养,又着力在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苏州的语文同行对他的教学评价是:不拘泥于教材,不局限于课本,注重情感熏陶,强化思维训练,着眼能力提高,大开大阖,收放自如,气氛活跃,令人神往。
  作为教科研的主力,李建邡的科研成果也是接连不断。30多年来,他立足教学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执着研究,撰写并发表了10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出版发行了《语文教学散论》《教苑漫录》《学海津逮》《古典诗歌的鉴赏和教学》《语文教学论笺》5部专著。省教科所原所长袁金华这样评价《教苑漫录》: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展示了作者的语文教学理念,折射着一位语文教师在读、写、教诸方面的深厚功力。让我们感受到一位语文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的宽阔视野和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精神。”此外,李建邡还参与了《中学语文教案》《作文评点》《作文材料库》《中学生优秀习作选》《名师导学ABC》等语文学习资料的编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