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禹王台神秘的岣嵝碑

 白水清风 2015-05-07

[转载]禹王台神秘的岣嵝碑
 南宋何致“摹其文,归而刻于长沙岳麓书院”禹碑峰后,对岣嵝碑文字的辨认和研究,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有人认为“仓颉之初作书,依类相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人们往往按文字的形体、偏旁、构造来确定一个字的音和义。而岣嵝碑之77字,却没有偏旁部首,与秦统一六国文字之后的文字亦绝不相同,故有理由把它视作周至秦之前的文字,大致是可以肯定的。明人闵齐伋所著《六书通》中说到岣嵝碑的文字时说:“观岣嵝片石其文皆说文之字,而字非说文也。其略同于说文者十许字耳,计其事当在舜相尧之日,当时去仓颉未远,而其变如斯矣!”我们知道:相传仓颉曾造字540个,但并未流传下来。既然去时未远,岣嵝碑之77字是否即仓颉所造之字,或者二者之间有无什么关系?是否从这77字中能够寻得二者之间某些蛛丝马迹的关联来,很值得人们作进一步的探讨。 
    岣嵝碑文字的真正破解起于明代,为世人所知者有5种释文:即杨慎、沈鉴、杨廷相、郎瑛和杨时迁5人的释文。前4人的释文大致相同,稍有差异;而杨时迁的释文与前4人的释文差异较大,相同者仅18 字。同时,按字义解释,杨时迁的释文很难成文,不为大众所认可。被后世公众认可通行的是杨慎采集沈鉴、杨廷相、郎瑛3家意见于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推出的释文:“承帝曰咨翼辅佐乡洲渚舆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伸堙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岣嵝碑77字破解之后,虽有音堪读,但互不连贯,识其文而难断其义,仍然令人莫测高深,不明所云。也许是这77字的注解太易招惹异议吧,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对它加以考证和阐述。我们开封禹王殿内的岣嵝碑,勒石至今亦已109年,游人至此,观之而不明其义,咸以为憾。李德贵先生,早年入读私塾,饱览经史,晚年又倾心于古文化之研究,退休后是中原孔子学会理事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会员,他认为:“岣嵝碑既有字,必有所指。而无人知其所云为何,实有碑,无异乎无碑,实有损我文化古城之名。”于是他四处奔走、多方求证、查找资料、翻阅典籍、旁征博引。终于有所发现,他说岣嵝碑既被誉为神禹碑,必须从《夏书》入手,他重复阅读《夏书》益稷篇中禹的自述,从中得到启发,禹的自述和《孟子》中滕文公许行篇中的一段话意思相同,许行篇文字易懂,不妨抄下来,原文是:“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沧、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入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看了这段文字,了解了其内容,回过头再读岣嵝碑释文,便会觉得易懂多了。另外还要根据中国文字一字多义的实际,选出其中的有关含义,一个字一个字的加以体会、揣摩、然后融会贯通起来,77字释文的大致脉络就明白无误地显现出来了。 
    据此李德贵先生将释文分为3段,第1段23字,它们是:“承帝曰:咨!翼辅佐,乡洲渚,舆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 
    承作奉解,有后来 “奉天承运” 的意思;帝曰:尧说;咨有征询之意,亦作叹息;翼指左右大臣;辅佐,帮助;乡即地方,大陆曰洲,小岛曰渚;舆既可理解为亲随,接近,亦可解为肩舆,乘车出发,登高远望,到处都是鸟兽的足迹而五谷不登;参身洪流指禹偕同行大臣出发到治水一线;明,此处作神明;泛指祭祀。 
    按现代文字句读,就是帝尧及左右大臣向万民宣告,如今地方上到处是水,田地被淹,高地成岛,乘车外出察看,到处是禽兽的足迹和洞巢,而五谷不登。大臣们参加商讨治水的方案,要合乎规律,不要再犯过去治水的错误,禹受命后投身一线,临行前祭天,出发治水。 
    第2段共42字,可以断句为:“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伸堙郁,塞昏徙南渎,衍亨。” 
    这一段是岣嵝碑文的精华,它含义广,记事详。很有点后来《书经》中尧典的语味。为了方便,不再按字作解,用现代文字叙述,可以译作:“为治水,禹做了长期的准备,征调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他长期露宿野外,而忘了回家。并接受过去治水失败的教训,制订了符合客观实际的工程方案,排除一切险阻加以完成。在禹大智大勇的努力下,终于排除了洪水,在华、泰、衡、恒四岳以及长江、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广大国土上排除高山险阻、疏通了九大河流,并沿河筑堤,查田定产,制订了农业赋税的等级制度,使全国的经济、政治稳定、 社会发展、物资丰富,人们不再为逃避水灾而迁徙,安居乐业,食有余粮。禹的功绩可上告苍天,下慰万民,功德万世永享。”为了说明对这42字理解的认可,可以参阅《书经》中夏书禹贡中的有关章节和《史记》中的夏本纪,都有相似的表述。 
    释文的第3段,是最后的12个字:“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这段文字,较前两段,明了易懂: 
    由于平定了水患,百姓衣食具备,万国(诸侯)安宁,各守其土,地方平安,兽蹄鸟迹之道变成大片农田庄稼,野兽鼠窜远方,逃离人群,歌舞升平,大禹功德,永垂万世。 

      文字详见:http://hi.baidu.com/kaifeng/blog/item/4d054a9010f7468da977a49e.html 神秘的岣嵝碑
[转载]禹王台神秘的岣嵝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