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学解读】致良知

 病毒1213 2015-05-08

平叛战争结束以后。阳明先生不论是在赣州,还是在南昌。他一直没有停止他得思想活动。一直没有停止他得哲学思考。他一方面在处理着,地方的军政事务,一方面在与皇帝,包括皇帝周围的那些小人们周旋。另外一方面,他也从来没有停止讲学。正是在这种生命经受着不断的磨难的过程当中,他再一次完善了他得思想,提出了良知学说。

正德十六年左右,他再赣州就开始宣讲他的良知之学。他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他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定盘针。这个定盘针,我们之所以把它叫做定盘针,那是因为它能够真真切切地,实实在在地为我们指导方向。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实实在在地按照我们内心的那个定盘针的指引去做事,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这个定盘针在阳明先生那里,就叫做“本心”。他也把它叫做良知。

阳明先生提出良知学说,代表着他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着他思想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也代表着阳明学的完成。他开始讲良知之后,在此后的全部生活过程当中,在全部他的讲学过程当中,从来没有离开“良知”这两个字。我们今天将阳明学,是离不开良知学说的,也因为良知学说在后代的流行,导致了中国思想发展格局的改变,所以讲到这一点呢,应该说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不仅对于他本人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整个中国的思想史,哲学史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

我们可以简单地回忆一下,阳明先生的思想过程,早在龙场的时期,在那么样子的一种非常条件艰苦,生资极度匮乏,时时面对生命死亡的状态当中,阳明实现了龙场悟道,实际上是实现了一种生命的境界的飞跃。他当时就已经领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那么也就是说,他一直在追寻着的圣人之道应该在什么地方?在内心,我们通常人,往往会把所谓的圣人之道,把它当做一个东西,好像我们要找东西一样,去寻找它。在阳明先生看起来,那一定是误入歧途的。龙场之后,他把自己龙场悟道的思想精髓概括为“知行合一”,开始特别强调知和行的不可分离,把知识本身当做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把实践的过程还原为知识的形态,这个知行合一思想,在整个儒家思想当中来说,应该是有这个根基在的,本身就有根基在的,但是阳明先生很明确地把它提出来的,在整个江西,各种各样的政治军事事务的处理当中,他所秉承着的,或者说他所实践着的就是“知行合一”思想的精髓,他一直没有离开这一点。

我们也都还记得,阳明先生从小立志要做圣人的,他十一岁的时候,就立志做圣人。当他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清晰地把圣人之学概括为心学。所谓“圣人之学,心学也。”圣学,在阳明看起来,那就是圣人之学,而在儒家的思想当中修身养性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然后使自己到达一个圣人的境界。

讲到修身养性,在孟子那里,按照孟子的说法,我们必须是在实践当中,在不断地“动心忍性”当中,我们才能够是自己的心变得充沛起来。我们自己内心的仁心充沛,才有可能使我们真正到达一个崇高的道德的境界。什么叫做“动心忍性呢”?我们从阳明先生的生活事迹当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什么叫做动心忍性。比如说,阳明先生当时去平定朱宸濠谋反这个事件,他当时是一个过境官员的身份,他去平定朱宸濠的谋反,原本是,很坦率地讲,他甚至可以不管这件事情。但是他没有不管,而是竭尽他自己的所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头,把这件事情平定了。平定完了以后,他没有受到任何奖赏。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甚至还有很多人,把这件事情拿来,作为他谋反之罪,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诬陷。对我们一般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在阳明看起来,当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合乎他的心体原来的样子的。当我们每一个人处在阳明当年所处的那种十分纠结的,自己的内心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屈辱的,但是我们还能够不掺杂自我的任何的私心、私利、私欲,而是仍然出以公心,按照自己本心所领会到的那个样子去实践自己、实践公心、实践公义。这就叫做动心忍性。

正因为经过不断地动心忍性,阳明先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领会到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他曾经讲过一个意思,他说自从龙场之后,他所领会到的圣人之道,就不出“良知”这两个字,只是当时点不出这两个字。只有经过朱宸濠事件之后,在那样字一种特别纠结的内心的困苦当中,他才特别地领会到了“良知”二字。所以他不断地提过这个意思,“良知”是他自己百死千难,千难万险当中体会出来的,是自家体贴出来的。

那么什么叫做良知呢?在阳明先生看起来,良知也就是我们的本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简单地来讲“良知”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点,良知永远存在。它是随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诞生而诞生的。那么也就是说,良知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人来说,它是先天的,所以良知就是我们的天德,就是我们的天良,它是永远存在不会被消灭的。

第二点,良知永远知己知它。良知永远都知道它自己的存在,它也永远知道外面事务的存在。它永远是清醒着的,我们平时说话,平时做事,良知都知道。所以它实际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言行的内在监督者,它永远是常惺惺的。当阳明先生把这个思想告诉他的学生们的时候,他的学生有一个问题,他说我睡着了,然后我就对外面的事务不知道了,没意识了,他说良知是不是也睡觉了,因为阳明先生老是讲常惺惺的嘛。阳明的回答非常风趣,他说我为什么喊你一声,你就醒过来呀?良知永远是不睡觉的。正因为良知永远是清醒着的,所以哪怕你再睡着的时候,他也在清醒着。我一喊你一声,阿三,阿三就醒过来。如果没有你那个良知,你还能醒过来吗?

第三点,良知永远能够知是知非,知善知恶。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说话,我们做事,做得几分。你是尽心尽意去做的,还是假心假意去做的。你是为博得某种利益而去做的,还是真真切切地,你自己本来就要那么做的。旁人可能不一定十分清楚,你自己会非常清楚。所以按照阳明先生的说法,我们每一个人,正因为有内在的良知,所以我们才真正会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善的,什么是恶的。真正糟糕的问题不是在于良知不懂得判断,而是在于我们人不按照良知的教导去做。这就叫做知行不能合一。若是“知行合一”我们就不会犯错误了,只要听从良知的引导,我们就不会犯错误。给大家举个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例子。比如说,小偷要去偷东西,他知道不知道偷人家东西是不对的,毫无疑问,他是知道的。如果他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背着人?为什么要半夜三更?为什么不要让别人看见?那他为什么还要去做小贼呢?用阳明先生的观点来说,那就叫做知行不能合一。他没有听从良知的教导。如果听从良知的教导,那至少可以天下无贼呀!那还会有做小贼这样的事情?所以阳明先生说,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正因为我们都有良知在,所以,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是自己摆脱日常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私心、私利、私欲的束缚,而进入到圣人的境域。如果没有我们的良知我们怎么可能成为圣人呢?做么可能做一个真正道德高尚的人呢?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按照良知的教导去做,那就才叫做高尚,良知使我们变得高尚。

所以上面讲这三点,如果我们给它做一个很简单的总结,那就是说,从第一点来说,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做为人的存在的根据,它是我们的生命本源;从第二点,良知不仅是自知,而且是能知,这个意义方面来说,它是我们知识的根源,是我们人有能力获得知识的根据,是理性的本源;从第三个方面,良知知善知恶,知是知非这一点来讲,它是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可能成为有道德的根据,它是我们的德性本源。正因为如此,它是我们的生命本源,是我们的理性本源,是我们的德性本源。所以阳明先生说,它,良知,才是我们真正的本心。

在阳明先生那里,“致良知”又是什么意思呢?在阳明先生的整个思想当中,“致良知”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我们刚刚有讲过,良知在我们每一个人那里都有的,但是它是很容易被遮盖住的。所以“致良知”的第一层意思,阳明先生就是教导我们,我们同样必须通过,自我的精神努力把遮蔽在我们良知上的那些“黑布”一层一层地把它剥掉,使良知显现它本有的光辉。举一个例子,或者说打一个比喻,阳明先生也经常用这个比喻。他说我们的良知就好比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它之所以能够照,是因为它原本是光明的。但是镜子长期长期地不用它,就会变得秀迹斑斑。锈迹斑斑的镜子,我们只能仍然把它叫做镜子,它仍然是镜子,但是它还能不能照啊?它已经丧失照的功用了。但是没有关系,我们磨,我们把这个锈迹斑斑的镜子上面的锈迹给它磨掉。镜子就会怎么样,就会恢复它原来的光明。它就仍然可以照,一点都不亏欠。所以阳明先生说,我们“致良知”第一件事就是要磨镜子,把遮蔽在我们本心上面的,各种各样的贪欲、私利、私欲等等,把它去除掉。这就是格物致知,这就是修身养性,这就是恢复本体,这就是“致良知”。通过这样子的不断地事上磨练,我们在实践当中,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实践当中,我们不断地去做,不断地去磨砺,不断地动心忍性,终究良知会显现它原有的光彩。而一旦良知闪现它自己原有的光彩,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命境界已经到了一个超越流俗的境界,这就是往圣人的道路上面靠近一步。请注意,“致良知”在阳明先生那里,它不是一个理论问题,完全是一个实践问题。“致良知”是一定要体现在生活的实践过程中的。

阳明先生讲“致良知”的第二层内涵,那就是以前面一个为前提。我们使自己的良知显现在我们的内心,那你还要怎么样?你把它表现出来,用阳明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要“致良知于事事物物”。我们人在日常生活实践当中,你不能说我有良知,我有良知,我的良知很光明。不够的,你必须拿出来,显现给我们看。那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把自己内心,你通过我们前面讲的,磨镜子的那个功夫,所磨亮了的良知把它表现出来。“致良知于事事物物”在阳明先生看起来,这就是正心,就是诚意,就是格物。因为在阳明看起来,良知本来就知是知非,知善知恶,正好比镜子能照见一切事物一样。一切事物到镜子面前,镜子显现一丝一毫都不差,就是它事物本身它原来的样子。所以阳明先生说,我们一旦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实实在在地去“致良知”,那么我们生活当中,我们所从事的一切事物,我们所从事的一切工作,就能够还原它原来的样子,该当如何便是如何。这是“致良知”的第二层意思。

不论从那个意思上面来说,知行合一在阳明先生那里,都是作为一条最根本的原则被强调的。从前面来说,实际上,是自己的良知呈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面来说,你毫无疑问,你必须是自我承担的,其他任何人都帮不了你的,必须是自我承担的。它是自我的一种内在的意识活动。知就是行,在这个意义上面来说,阳明先生常常说,知行合一,本来体段也是如此。从第二个意思上面来说,我们把良知至于事事物物,因为人是要在生活的过程当中,无非两个打交道,我们和人打交道,我们和事打交道,无非是打交道。所以正是在这个打交道的过程当中,事物来到我的面前,但是如果说我的心,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如果我的心是被各种各样的私欲、私利所蒙蔽着的,你能去恰当地处理来到你面前的各种事物吗?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致良知,我们以一个光明的心体,坦荡的态度去对待来到我面前的各种事和物,事事物物就能够按照它自己的原来的样子,该当如何便是如何。所以在阳明先生看起来,这一点太重要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之所以有各种不道德的事情,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各种各样的坏人坏事,关键问题在哪?仅仅在于每一个人不懂得去正视自我内心的良知,不懂得在生活当中,把我们内心所体认到的,真、善、美表现出来,如此而已。所以在阳明先生看起来,如果真正坚持知行合一,我们就能够把我们的良知贯彻到我们的生活实践当中。这样子,才能够使我们真正通达于一个圣人的境界。

王阳明经常讲的四个字,是“心外无物”,也经常说,“无心外之物”。关于这一个说法,一直引起我们的误解,我们通常会觉得,一个事物它是存在于我们的心外的,也就是所谓的客观的。这种事物存在的客观性,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毫无疑问,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是这样子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不妨思考一下,我们如何可能理解一个事物,如何可能认识一个事物,如何可能领会一个事物,它对我们的意义。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事物,毫无疑问,它是可以在我们的心外的。但是当我们,只要他来到我面前,我们马上就能够领会到它的意义,了解它的存在,或者说对我们才有意义。而当事物来到我们面前,成为我的认识对象的时候,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实际上它就已经怎么样呢?已经进入到了我们自己的思想世界了,它就已经不再是在我们的心外。我们刚刚有提到过,人在世界当中生活,是要不断地和人和物打交道的。所谓的打交道,就是我对你有影响,你对我有影响,这叫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们人是在不断地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把我们自己和外面的人、外面的事、外面的世界不断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如果我们不打交道,我们很难想像,我们如何可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认识世界,我们很那想像这一点。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既然我们是要不断地要和人、物打交道的,那么人、物就不断地进入到我的思想世界当中。所以我们的实践能力越是强大,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思想世界也就越是广阔;反过来说,我们的思想世界越是广阔,我们的实践能力就越是强大。如果说我出生到现在,我从来不和外面的世界打交道,然后你再跟我讲,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外面的世界多么浩大,我恐怕一点观念都没有。这也是我们人生活的一个事实,所以阳明先生告诉他的学生们,首先说,我说的:“无心外之物”的那个心,不是那一团血肉,他说,如果是那一团血肉,如今那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他为什么不能视听言动,也就是为什么眼睛不能看,耳朵不能听,四肢不能动,嘴巴不能言?我所说的心,是那能使视听言动的,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意识,我们的精神,那才是我们的主体,这是讲心的第一个意思。更重要的意思,阳明先生讲“心外无物”是说我们是在不断地通过我们的意识活动把它转换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地把自己和世界融为一体。

有没有那种,脱离我们意识存在的纯粹的客观性呢?毫无疑问是有的。举一个例子,因为我们今天讲,不仅是我们今天对阳明先生讲的“无心外之物”往往会引起误解,就是阳明的弟子们,那些亲自聆听阳明教导的学生们也不领会的。举一个例子给大家,非常著名的一个例子,说有一天,阳明先生和学生们在一起在会稽山游玩,春天的时候,上山的花开的很灿烂。他的一个学生就问阳明先生,他说,你经常告诉我们无心外之物,他说,那山崖上的花,明明在山崖上开着,在山间自开自落,它怎么就在我的心内了呢?这个问题,我相信,不仅仅是阳明弟子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许多人的问题。阳明先生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回答,他说,他说你没有看到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当你看到这个花的时候,花和你的心便一起分明起来。这个意思很有趣,阳明先生从来不否定在我们的心外是有客观性存在的,但是他把这种客观性叫做一种“寂”的状态。“寂”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所谓的“寂”,那就是不明显,没有显现出来。但是毫无疑问,没有显现是事物的一种存在状态,事物可以显现,有一种状态,也可以不显现,有一种“寂”的状态而存在。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讲,比如说,阳明先生当时到丰城之前,朱宸濠谋反作为一个事件已经发生了,也就是说已经作为一个客观事实而存在了。但是在阳明先生到达丰城之前,他并不知道朱宸濠谋反这一个事件,那么也就是说朱宸濠谋反这一个事件,对当时的阳明先生来说,就是一种“寂”的状态。当丰城县令顾比告诉阳明,朱宸濠谋反了如何如何,朱宸濠谋反这一事件,马上就作为一个事件,显现在阳明的面前,那么也就是说,它马上就进入到了阳明的主体世界当中来。所以他才可以马上分析,马上进行设谋划策,进行处理等等,他才可以进行恰当的处理。所以阳明先生讲,“无心外之物”这个意思并不是要否定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是强调人是通过自己的主观活动,通过自己的生活的实践,把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联系为一个广大的整体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心灵世界越是光明,我们的世界便也会光明;我们的心灵世界越是阔大,我们的生活世界便也越是阔大。这个是我们自己实践的结果,所以这一个世界,也是我们每一个个人都必须承担起它的责任的世界。阳明先生讲“致良知”的意思,在我看起来,最重要的意义,也就在这个地方。我们上面所讲的仅仅是阳明先生关于良知和致良知思想的非常非常简单的一点点介绍,毫无疑问,那绝不是阳明思想的全部。但是,对于良知的这一个观点,不仅仅是阳明先生自己觉得那太重要了,我想就是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也仍然很要紧,它至少可以启发我们去思考一些我们平时不太爱思考的事情。在阳明本人,从正德的十五六年开始,一直到嘉靖六年之前,他一直在宣讲自己的良知学说。他再绍兴的时候,不断地在讲良知,曾经有一位朋友问他,除了良知,还有什么说的?王阳明回答说,除了良知,还有什么说的。所以在阳明先生看起来,良知,就是圣人思想的全部精髓,是学问的大头脑。每一个人接受教育,讲究圣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立起“良知”二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