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站桩功的基本要领

 德润福临 2015-05-10
作者:刑运刚(原刊于《大成拳研究》1991·第4期)
桩功为大成拳之核心,要想练好桩功,必须正确理解掌握其要领。现就站桩中对姿势个意念的要求,谈谈体会,望各位指正。
含胸是指胸略内含,要求胸部肌肉放松,两肩微向前合,虚胸实腹,切忌胸挺,挺胸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腿根易于浮起。
拔背是指脊椎骨微微向上拔起之意,如同雨伞撑开一样。能含胸则自能拔背,两者互为因果。其作用是胸含则力圆,背拔则神聚,同时可掩蔽要穴,保护内脏。郭老曾云“身如背蜗婴儿似,打遍天下不费难”。故要求腰背绷紧,胸松腹实。
含胸拔背在技击上的作用很明显,尤其向前出劲的时候,试想一下虎豹蓄势前扑的情态,即可了然。
含胸拔背在健康上也有好处,因为练功主要用的是腹式呼吸,对于加强新陈代谢,增加肺活量很有好处,同时要求两腋涵虚,除了可增加弹簧力外,还可减轻两臀对胸部的自然压迫。此即大成拳不缺氧之精华,形意拳称作“体安神静”,八卦程庭华先生说︰“汗流气不喘。”其主要原因是胸腹部不用力。练大成拳,无论站桩、试力、走步、试声、推手及实作,只要呼吸一失常态,或横膈膜稍一发紧,全体皆非也,不但不能长功夫,而且对身体也有害处。
松肩是指肩部肌肉放松,肩不能上耸,要向外撑,又不可有失自然。只有“肩撑肘横,才能达到肩胯如机轮。”肩撑具体地说是指两个肩胛骨向下、向左右外撑松开,听说始终保持自然舒适,毫不勉强。
撑肘是指肘尖外撑,略低于肩,两手臂内抱,背部上下左右撑拔展开。
悬顶是头顶保持正直,不低不昂,仿佛头顶上方有一根细绳垂下,与头顶相连,系于百会处,使身体悬在空中,神贯于顶而提契全身。虚领顶劲是站桩调身特别强调的要领。这一意念活动可使身体挺拔向上,减少腿部的压力,可使胸部坦荡无阻,气血贯通,使步法变化轻松灵活,同时有利于发力。头为人之首,经络学认为头为“百脉之宗”。从现代生理学看,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各种信息都要集中在这里加工处理。顶颈的正确领起,对身体之端正,动作之轻灵圆活,精神之灵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操作时,须仔细体会其“虚”的含义。“顶”非绝对,还含有一定的拉劲,上下顶和上下拉结合,把脊椎骨挺直,而又有一定的撑劲,使躯干挺拔。如果上顶太过,则会引起血气上涌,发生功后头重不松。顶头不好,脖子必僵,动转不灵。相反,如果顶劲不及,功中低头,也会使后颈肌肉酸疲,发展为功后脑部发紧不松。
提胯是胯上提并微内收,含前卷之意,裆下夹圆,双跨内提,好像双手将人体夹捧起来。又如同尾坐高凳,但不可坐实,随时将凳抽走都不至倒下。这样有利于胸松腹圆,轻松愉快。提胯和小腹常圆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提非绝对,不能因提胯而使人体浮动,须使意下行,保持小腹松圆,以求重心稳,固力量充实。要求吸胯敛臀,用手搓臀部肌肉稍有紧意即可,主观标准是似尿非尿。
裹裆是指两膝着力,大腿肌肉微拧起有内裹之意,双膝外撑。这样就增加了稳定坚实之感。裹非绝对,意不可着相,还要有撑意,前膝有上提前纵之意,后膝窝有后拉的意思。
身体各部分有了正确的姿势,这不过是练功的初步要求,下一步则需要扫除万念,默对长空,即应达到入静之境地。而后,则需要进行精神训练。初学者因为长期工作和劳动的缘故,肌肉紧张使内脏器官、经络和气血的正常运行受到或大或小的不良影响,所以对初学者来说应反复强调放松。有了一定基础以后,应要求学者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掌握好松紧的尺度,因为有松才有紧,有极松才有极紧。而在对敌交手发力之瞬间,就要做到极紧,松是手段,紧是目的。
在站桩训练中,呼吸应采用自然呼吸法,即顺其自然。久练呼吸则深、匀、细、慢、长,这是长期锻炼不期而然所达到的效果,有意或过多考虑呼吸反成累赘。
用意不用力是大成拳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特点。古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可以说用意是大成拳的灵魂。在《大成拳论》中芗老对用意和用力的问题已作了简述,大意是用力则滞,用意则灵。其意是说用力则筋肉滞且百骸不灵且不卫生,(肌肉发紧,压迫血管,使血液不能顺通)此固然也。然在技击方面言之,用力则力穷,用法则术罄,凡用方法,便是局部,便是后天之人造,非本能之学。且精神便不能统一,用力亦不笃,更不能假宇宙力之呼应,其神经亦受其范围之所限,动作似裹足而不前矣,且用力乃是抵抗之变相,抵抗由畏敌击出而起,如此用力之害诚大矣哉。用意即是用力,意即力也,然非筋肉凝紧注血之力谓之力,若非用意支配全体之筋肉松和,永不能得伸缩自如、遒放致用之活力也。既不能有自然之活力,其养生与应用,吾不知其由何可以得,要知意自神生,力随意转,意为力之帅,力为意之军。所谓意紧力松,筋肉空灵,毛发飞涨,力生锋棱,非此不能得意中力之自然天趣。练功用意宜缓、宜轻、宜柔,要淡若云烟,若有若无。“不可用心守,不可无意求,用心守则执着,无意求则落空,勿忘勿助”,如意念太重,如拔苗助长欲速反不达,“有意无意称功夫”,只有这样,方能步步深入。练站桩功首先应站好养生桩,尽管说养生桩有技击的作用,技击桩也有养生的作用,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不过养生桩形松意松,且手和脚没有分出虚实,而技击桩形松意紧,分出了虚实和轻重。须知养生为习武之目的,技击为习武之究竟,为不期自然至的结果。又须知,养生桩中芗老总结了几十年的练功经验,根据站桩刚柔相济,动静相兼,虚实结合,松紧适度的原则和人身的生理特点,综合了儒、释,道、拳、医五大流派之精华,创造的一种神形兼练,内外兼修,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独特桩法。如果刚开始就站技击桩,意念太重必使身心发紧,气血不畅,犯欲速不达之病。
此外,练功过程中,还应做到全身关节处,无节不顶,无曲不夹。这样就可达到周身鼓舞,四处牵连,而全身犹如线系,遍体似弹簧之境,这样全身就成为一个整体。进而双膝撑拔,力往上吸,足跟微起,双腿如埋土中,有拧裹,横摇,拔地欲飞之势(不可失平衡匀整之力),两臂左右钩拧,外翻内裹,筋肉含力,骨节生棱,有怒虎出林搜山之状,有腾蛟入水卷巨澜之态,有下海擒龙入山伏虎之勇,周身上下每一细胞无不激励而鼓荡,正是力如火药将燃,拳是待发弹丸。这些必须通过站桩功所产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望同志们坚持不懈,功夫方可大成。
作者:刑运刚(原刊于《大成拳研究》1991·第4期)
桩功为大成拳之核心,要想练好桩功,必须正确理解掌握其要领。现就站桩中对姿势个意念的要求,谈谈体会,望各位指正。
含胸是指胸略内含,要求胸部肌肉放松,两肩微向前合,虚胸实腹,切忌胸挺,挺胸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腿根易于浮起。
拔背是指脊椎骨微微向上拔起之意,如同雨伞撑开一样。能含胸则自能拔背,两者互为因果。其作用是胸含则力圆,背拔则神聚,同时可掩蔽要穴,保护内脏。郭老曾云“身如背蜗婴儿似,打遍天下不费难”。故要求腰背绷紧,胸松腹实。
含胸拔背在技击上的作用很明显,尤其向前出劲的时候,试想一下虎豹蓄势前扑的情态,即可了然。
含胸拔背在健康上也有好处,因为练功主要用的是腹式呼吸,对于加强新陈代谢,增加肺活量很有好处,同时要求两腋涵虚,除了可增加弹簧力外,还可减轻两臀对胸部的自然压迫。此即大成拳不缺氧之精华,形意拳称作“体安神静”,八卦程庭华先生说︰“汗流气不喘。”其主要原因是胸腹部不用力。练大成拳,无论站桩、试力、走步、试声、推手及实作,只要呼吸一失常态,或横膈膜稍一发紧,全体皆非也,不但不能长功夫,而且对身体也有害处。
松肩是指肩部肌肉放松,肩不能上耸,要向外撑,又不可有失自然。只有“肩撑肘横,才能达到肩胯如机轮。”肩撑具体地说是指两个肩胛骨向下、向左右外撑松开,听说始终保持自然舒适,毫不勉强。
撑肘是指肘尖外撑,略低于肩,两手臂内抱,背部上下左右撑拔展开。
悬顶是头顶保持正直,不低不昂,仿佛头顶上方有一根细绳垂下,与头顶相连,系于百会处,使身体悬在空中,神贯于顶而提契全身。虚领顶劲是站桩调身特别强调的要领。这一意念活动可使身体挺拔向上,减少腿部的压力,可使胸部坦荡无阻,气血贯通,使步法变化轻松灵活,同时有利于发力。头为人之首,经络学认为头为“百脉之宗”。从现代生理学看,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各种信息都要集中在这里加工处理。顶颈的正确领起,对身体之端正,动作之轻灵圆活,精神之灵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操作时,须仔细体会其“虚”的含义。“顶”非绝对,还含有一定的拉劲,上下顶和上下拉结合,把脊椎骨挺直,而又有一定的撑劲,使躯干挺拔。如果上顶太过,则会引起血气上涌,发生功后头重不松。顶头不好,脖子必僵,动转不灵。相反,如果顶劲不及,功中低头,也会使后颈肌肉酸疲,发展为功后脑部发紧不松。
提胯是胯上提并微内收,含前卷之意,裆下夹圆,双跨内提,好像双手将人体夹捧起来。又如同尾坐高凳,但不可坐实,随时将凳抽走都不至倒下。这样有利于胸松腹圆,轻松愉快。提胯和小腹常圆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提非绝对,不能因提胯而使人体浮动,须使意下行,保持小腹松圆,以求重心稳,固力量充实。要求吸胯敛臀,用手搓臀部肌肉稍有紧意即可,主观标准是似尿非尿。
裹裆是指两膝着力,大腿肌肉微拧起有内裹之意,双膝外撑。这样就增加了稳定坚实之感。裹非绝对,意不可着相,还要有撑意,前膝有上提前纵之意,后膝窝有后拉的意思。
身体各部分有了正确的姿势,这不过是练功的初步要求,下一步则需要扫除万念,默对长空,即应达到入静之境地。而后,则需要进行精神训练。初学者因为长期工作和劳动的缘故,肌肉紧张使内脏器官、经络和气血的正常运行受到或大或小的不良影响,所以对初学者来说应反复强调放松。有了一定基础以后,应要求学者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掌握好松紧的尺度,因为有松才有紧,有极松才有极紧。而在对敌交手发力之瞬间,就要做到极紧,松是手段,紧是目的。
在站桩训练中,呼吸应采用自然呼吸法,即顺其自然。久练呼吸则深、匀、细、慢、长,这是长期锻炼不期而然所达到的效果,有意或过多考虑呼吸反成累赘。
用意不用力是大成拳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特点。古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可以说用意是大成拳的灵魂。在《大成拳论》中芗老对用意和用力的问题已作了简述,大意是用力则滞,用意则灵。其意是说用力则筋肉滞且百骸不灵且不卫生,(肌肉发紧,压迫血管,使血液不能顺通)此固然也。然在技击方面言之,用力则力穷,用法则术罄,凡用方法,便是局部,便是后天之人造,非本能之学。且精神便不能统一,用力亦不笃,更不能假宇宙力之呼应,其神经亦受其范围之所限,动作似裹足而不前矣,且用力乃是抵抗之变相,抵抗由畏敌击出而起,如此用力之害诚大矣哉。用意即是用力,意即力也,然非筋肉凝紧注血之力谓之力,若非用意支配全体之筋肉松和,永不能得伸缩自如、遒放致用之活力也。既不能有自然之活力,其养生与应用,吾不知其由何可以得,要知意自神生,力随意转,意为力之帅,力为意之军。所谓意紧力松,筋肉空灵,毛发飞涨,力生锋棱,非此不能得意中力之自然天趣。练功用意宜缓、宜轻、宜柔,要淡若云烟,若有若无。“不可用心守,不可无意求,用心守则执着,无意求则落空,勿忘勿助”,如意念太重,如拔苗助长欲速反不达,“有意无意称功夫”,只有这样,方能步步深入。练站桩功首先应站好养生桩,尽管说养生桩有技击的作用,技击桩也有养生的作用,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不过养生桩形松意松,且手和脚没有分出虚实,而技击桩形松意紧,分出了虚实和轻重。须知养生为习武之目的,技击为习武之究竟,为不期自然至的结果。又须知,养生桩中芗老总结了几十年的练功经验,根据站桩刚柔相济,动静相兼,虚实结合,松紧适度的原则和人身的生理特点,综合了儒、释,道、拳、医五大流派之精华,创造的一种神形兼练,内外兼修,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独特桩法。如果刚开始就站技击桩,意念太重必使身心发紧,气血不畅,犯欲速不达之病。
此外,练功过程中,还应做到全身关节处,无节不顶,无曲不夹。这样就可达到周身鼓舞,四处牵连,而全身犹如线系,遍体似弹簧之境,这样全身就成为一个整体。进而双膝撑拔,力往上吸,足跟微起,双腿如埋土中,有拧裹,横摇,拔地欲飞之势(不可失平衡匀整之力),两臂左右钩拧,外翻内裹,筋肉含力,骨节生棱,有怒虎出林搜山之状,有腾蛟入水卷巨澜之态,有下海擒龙入山伏虎之勇,周身上下每一细胞无不激励而鼓荡,正是力如火药将燃,拳是待发弹丸。这些必须通过站桩功所产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望同志们坚持不懈,功夫方可大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