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即力

 寂静心 2011-09-27

拳经云:「用意即用力, 意即力也, 然非筋肉凝紧僵硬, 是注血之力谓之力, 若非用意支配, 全体之筋肉松和, 永不能伸缩自如, … 意自神生, 力随意转, 意为力之帅, 力为意之军, 意紧力松, 筋肉空灵, 毛发飞涨, 力生锋棱, 非此不能得意中力之天然之趣也.」

意拳使用的力量是意的发挥, 不是意识的运用. 这一点十分容易混淆. 拳经所说的「力」或可称之为「劲」, 由精神集中而来. 太极拳经也有云: 「用意不用力」, 然而并未说明意的产生, 或是如何用意. 已故陈家太极拳名家顾留馨先生, 在陈家太极拳一书中, 提及将人体九个关节串连起来, 周身节节贯串, 无使丝毫间断, 将力从足踝引到指尖便是劲, 这种「劲」可从套子训练中获得. 据了解, 即使能练得九节贯串, 利用关节运动制造出一种传导的引发, 产生力量, 仍是肌肉力量而已. 它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又或是否会因身形大小而影响发挥, 做到以小胜大的结果, 书中没有提及.

一般人们认识的力, 是筋肉充血, 肌肉紧拉而产生的, 这种力有时而尽, 每发力一次后, 都需要重整, 譬如发出一拳后, 需要把手抽回, 才可再发第二拳. 这就是筋肉用力的特点. 况且, 肌肉很快便会疲累, 力量也不能持久, 动作幅度愈大, 疲劳便愈快出现, 更有过于刚硬而容易折断危险. 「劲」由「意」而引发, 只要意持续提起不断, 基本上劲便可以继续维持, 不会出现断续之时, 像开了电源的电流般, 是源源不绝一样.

曾经看过一位日本铸剑师炼剑, 他先将金属打成薄片, 然后折起来再打, 反复折迭, 令剑身成为最少一百层的复合体, 才开始打造形状. 亦只有如此, 剑身才能有足够的强韧度, 宝剑之所以成为宝剑, 除了锋利之外, 更重要的是能接受硬物的撞击不不受损. 单一层的金属片脆而硬, 但一百层柔软的薄片复合起来却是刚柔兼备的. 因此真正的宝剑无不经千锤百炼. 这种情况与「筋肉空灵, 力生锋棱」的概念不谋而合. 如何才可做到筋肉松和又能发挥力量呢? 就必须通过意的运作完成了.

人们都以为举重、抛石锁是増加力量的方法, 殊不知这种方法在増加力量的同时, 也在破坏人体健康. 令肌肉僵紧, 这种状态愈是厉害, 人体筋脉也愈受压迫, 随年龄増加, 对血液循环的阻碍愈大. 老中医说「不通则痛」. 是指血脉不通, 营养不能供给细胞及神经之用, 便会发生痛症. 功愈深, 疼痛愈是厉害. 甚至很多名家, 老来都不良于行, 包括大师郭云深先生.

意拳说「用意不用力」, 因为意就是力量, 与筋肉力量不可同日而语. 要做到「松而不懈, 紧而不僵」. 在一般的概念里, 不用力就是放松, 殊不知不用力只是「懈」, 却不是松. 懈是没有力量的, 是失控而被动的. 「松」是肌肉松和,「紧」是精神集中. 集中精神去发挥力量, 才可以令松中有紧, 紧中有松. 重新整合身体结构. 透过意的提升, 将肌肉放松, 加强内动, 促进血液循环, 完成増加力量和健康的目的, 健康是练习拳艺的副产品而已. 如何可以提意呢, 忽然想起话当年时老师提起, 韩师公经常叫人站桩时"争起来", "争起来"就是提意.

 

意力水中行--子曦

1)意力水中行跟抱球一样是意拳训练的一种假借. 可分为动与静两方面.

意力水中行顾名思义是在动功时, 假想自己身在水中做动作. 无论做的是转腰, 拉腰, 提手, 踢脚…等, 都要用意提升来做, 达到感觉「水中阻力」的目的. 用意的目的主要是去感觉, 不是有意识地分析动作用力的作用或角度.

在中国学术中, 意的运用十分普遍, 不管在书法, 绘画, 甚至医学上, 意的运用都被放在最高的层次, 用意写书法可以写得入木三分, 用意去写画可以写出气蕴, 就是气势磅礡的境象. 中医四种诊法望、闻、问、切都通过意来完成, 因此好的中医师只需三根指头便可断症. 其它更有如武术, 占卜…等不胜枚举.

意的提升通过假借而获得, 可能是最简易的方法. 意力水中行在静功中的假借作用,原理与抱球是没有分别的. 抱球是假借球似的张力, 令人有撑抱的感觉, (抱球的球不是真实球, 而是虚球, 其中只有感觉, 不需要计较球的形状, 大小, 甚至位置在什么地方, 球只存在于意中, 只要感觉存在就可以.)「水中行」的浮力甚至阻力感亦只是感觉, 觉得身体手足似浮在空中或水中, 轻松自在, 像没有重量一般, 而假借的重点是在于「轻」而不在水中.

(2)很多练拳者的通病, 是当感觉出现后, 便刻意将它出现的情况记住, 希望可以把它「抓住」. 殊不知有了这种意识便会落于「下乘」. 像佛家所说的「执着」, 令肢体僵硬, 愈是追求相距愈远. 因为感觉不是用意识 (consciousness) 可以掌控的. 像一个人受伤之后大都不能叫自己不感到痛楚一样. 拳经说:「执着己身, 一无是处」便是叫人不可执着于形体上一次半次的感觉或状态, 因为这不是求取大道的方向.

拳经又云: 「总之尽抽象, 精神需确实.」 在语意上是十分矛盾的, 怎么抽象, 如何确实呢? 这中间的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通过精神提升提取出来的抽象, 是指假借上的抽象, 因为不管是「球」、还是「水中行」都只是抽象的暗示, 不是追求的目的, 甚至可用其它假借取代之, 当中只有感觉而无实体存在, 亦只有感觉才最真实. 它出现的次数愈多, 便意味精神(意)愈是确实, 感觉出现了, 才能真实地了解力量 (劲). 拳经里所描写的, 不管动作, 比喻, 或感觉…等, 都是王老的真实体验而不是猜想. 因为这些感觉都不是用智慧能「猜」出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