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2>儒家学派的经典——论语常识 </H2>

 慈溪全媒体 2015-05-11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本期,我们就来一起读经典吧。

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


  • 卢继芳 陈艳林 韦丽斯

唐写本郑玄注《论语》残页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自此儒家的命运就发生了历史变革,赫立诸子之上,其典籍成为历代皇家统一天下思想的教科书,其所倡导思想观点也逐渐为大众所接受而为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全面、详实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没有哪一本书比得上《论语》,班固《汉书·艺文志》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从此可知它是用先秦最通俗的口语形式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交流,及儒家学派对社会人事的理解。

1精神追求:自我完善


“仁”是什么,《论语》中并没有给它下一个精准的定义,“仁”代表着儒家对人生、社会的最高哲学抽象,正如《道德经》中的“道”一样,这个抽象的命题往往是“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孔子总是结合细小生活来传道授义。结合社会生活“仁”往往可演绎为一条条为人处事的准则。在卫灵公篇中子贡曾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何谓“恕”?孔子认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干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他人,比如说不愿听脏话,自己也不要说脏话,对于个人来说,这看似简单明了的道理其实是时时存在的精神修炼。谁能达到“仁”的境界,被后世尊为“至圣”的孔子也不敢自称。在述而篇中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豈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为孔子的自谦,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思考什么样的人能称“仁”者。

“仁”的精神除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外,结合到社会现实可以诠释为各种具体的人性诉求,比如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车没有輗軏无法行走,作为一个人不讲信用,他还能在社会上行走吗?

仁的精神不尽于此,而当我们具有一定地位,一定的权势时,作为“仁者”不能只是独善其身,而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天下服务,奉献自己,这是多么崇高的志向。故对“仁”的追求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就这一点,孔子曾鼓励他的弟子说“有能一日用其功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2为人处世:谦虚好学


我们的文化传统自古至今崇尚的就是好学、敬业、乐群,对于这一点,《论语》学而开篇诠释最为精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上古社会是根据时令季节来调整学习的内容。《礼记·王制记》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礼记·文王世子》篇载:“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放到今天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根据自己需要去求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或者说当你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去阅读《论语》是可以做不同的理解。对于穷乡僻壤的农妇来说,她可能会理解为有远方的朋友来家作客,自然要杀鸡宰鹅;对于远离故土,在外求学的学子来说,有少年同乡从外地来看望自己自然也是件兴奋的事;对于在学术上攻坚的学者来说,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与见解若能得到同门的认可,能够寻到有共同志向的知己,而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困难时应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随着大量的外来文化的引入,许多不可取的精神思潮也悄然而至,如何保存我们优良文化传统,如何正确引导?新时代政府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此最好的回应,在这个价值体系中对个人行为层面的要求便是新时代的公民应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道德规范,回顾历史,这些其实早已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今天的提倡正是说明我们需要强化民族精神及道德回归。

3对待子女:不能溺爱


作为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中提出了许多后世所传的教育理念,比如说“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作为一父亲,他对子女的教育,《论语》记录较少。有这样一个场景,孔子问儿子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好比正面向着墙壁站立一样无法行走了”,季氏篇又记录这样的一个情景,一日伯鱼在庭院里迎面碰到孔子,孔子问儿子“学诗了吗”,伯鱼答“没有”,孔子说“不学诗就不善于说话”,于是伯鱼回去学诗,又一日伯鱼在庭院里再次碰到孔子,孔子问儿子“学礼了吗”,伯鱼答“没有”,孔子说“不学礼就不能立身处世”,于是伯鱼回去学礼啦。从这两则可见孔子平日里对儿子学业的关注,而对谈话的方式来看,孔子把儿子当成学生一般,毫无褊袒之情。宪问篇中有一句话对当今的子女教育颇具启示性,“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用现在话理解是:爱他,能不叫他劳苦吗?忠于他,能不教诲他吗?当然这里的“劳”不是说一定要干苦活,指的是培养你所爱的人,不能让他总是处在安逸中,要让他知道人生的艰难困苦,《国语·鲁语》有一句话可与此相为诠释:“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联系现今社会世态,中国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小孩就像皇帝,一大家子人如同奴仆般奔走前后,如果作为父母没有客观的教育里理念,孩子在这样的溺爱环境下,往往成长为无法面对挫折,毫无独立意识的人。

几千年前的春秋中期,周公旦所建立礼制日渐瓦解,身处乱世的孔子,尽管屡受挫折,生活窘迫却仍执著地追求自己心中的“仁”,他时时谆谆教诲,并用自己实际行动为弟子们树立精神标杆,他所播种的“仁义”种子在无数后学者心中萌芽,历经千载,已经长成孕育民族精神的苍天大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这句自我感叹说明一个人对“仁”的追求实际是自我内心的精神超越的过程,这句话也启示我们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孔子轶事典故

义利之辩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很是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地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孔子相师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地化解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不耻下问。”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以后《史》《志》有关章节都有记载。据《史记》记载,甘罗十二岁拜丞相时,还拿项橐作比喻,说服文信侯吕不韦让自己出使赵国。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本文刊登于《江西日报》2015年5月8日“读书”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