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高三考生进入冲刺期。适当的食补或药补是必要的,但食物进补与药物治疗一样,也要讲究技巧和方法,应做到补得适当,万万不可凡是补药统统装进肚子,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要巧补,不可蛮补 食欲不振的考生不宜食用蹄膀、桂圆等滋腻类补品,应喝点山药红枣粥。人参是大补之品,但如果正患伤风感冒,误用了人参,不但不能发挥人参的功效,反而会延误感冒的治疗。 ☆要因时制宜 在冬令逢大寒之时,温补的食品如羊肉、黄鳝就比较适宜。而在初夏时期,气温日益升高,就不宜多吃热性的补品,应多吃鸭肉、海参、百合、白木耳等凉性补品,既滋补又祛暑。 人参有兴奋大脑、活跃思维能力的作用,适宜在早晨服用。这样白天精力充沛,学习效果好。如果在晚上服用,可能影响睡眠。而夜宵吃碗莲子红枣汤,宁心安神,会让考生睡个好觉。 ☆要因人而异 太子参和黄芪都是补气药物,但用法不一样。如果是口干咽燥、大便偏干的,属于热性体质,可用太子参煮粥益气养阴;如果畏寒、易感冒,可用黄芪煮粥益气温阳。如果弄反了,反而会有副作用。核桃仁和山药都是补益食物。核桃仁中含有脂肪40%~50%,另外含有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而山药补脾胃、益肺肾,可以止泻。便秘的考生宜食核桃仁,便溏者宜食山药,千万别用反了。 ☆要注意搭配和配伍禁忌 枸杞子可以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但性甘、平,内火重的人不可服用。白菊花可醒脑、平肝、明目,但性味甘、苦,微寒,阳气虚的人不可服用。那么,将两者搭配着泡茶,既可以纠正某种药物的偏性,又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羊肉大温大补,萝卜清火通气。羊肉汤中加上萝卜,既减轻羊肉的热性,又可去掉羊膻味。食物与药物之间,都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任何一本食疗书中,都没有人参萝卜粥这个处方,因为按照中医传统,萝卜会抵消人参的作用。同样,蟹和绿豆最好不要与人参同服。 ☆要注意忌口 患有咳嗽和哮喘的考生不宜吃海鲜,如带鱼、黄鱼。虽然这些鱼含有大量的钙、磷、蛋白质,但其中的异性蛋白会引起过敏。同样感冒、咽喉红肿者,不能吃桂圆、荔枝等补品,这些温热的食品会火上浇油,加重咽喉充血的症状。 ☆要注意适量 考生需要营养,但补过了反而不利于健康。有些家长爱子心切,心中一急就全忘了。曾经有位家长给考生服用超剂量的野山参,结果导致考生不思饮食、腹胀难忍而看急诊,多亏一大碗萝卜子汤救了急。所以,一般情况下,每天服用生晒参3克,隔水炖服,如果服后食欲正常、精神振奋,可以逐步加量,最多每日可服用9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