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性格问题

 现代乌托邦 2015-05-13


添加小编微信:caoshi23 收阅更多历史真相及时政资讯


有些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我觉得孔子算是。且看他小时候玩的游戏,便是将斗箕摆成礼仪。旁人觉得这算少年老成,我倒是觉得这种事情,其实就是过家家。而男孩子玩这个,属于比较内向的性格导致。但内向的人善于思考和自省。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生来也内向,常常一个人自己玩,剪纸人,捏泥人,然后排兵布阵。也是内向游戏一种。

孔子在他十五岁的时候,便开始想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但所谓“有志于学”。其实是个并不靠谱的东西,春秋那会儿,生产效率低下,生活动荡不安,如何安身立命是一个农家子弟的当务之选。但有些人就是明白,自己与身边的那些同类就是不一样。所以有志于什么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多数人是对于现状的认命,而少数人则很早就开始认真的考虑过自己的命运,并着手布局和实施。于是他哪怕最终一事无成,也无法拦住他某些时段的脱颖而出。《国产凌凌漆》中妓女跟星爷讨嫖资时说的:你以为你躲起来就找不到你了吗,没有用的。你是那样拉风的男人,不管在什么地方,就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你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渣子,神乎其技的刀法,还有那杯dry martine ,都深深的迷住了我。

我忘了说孤独的人生来就有使命感,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其实,我的眼神和胡渣子也一样也如此。


孤独不代表不和人接触。孔子与人交往,彬彬有礼。当然有时候,情绪也会失控。压抑久了,反应就会更加强烈一点。这种性格的人,注定很难顺遂。总是碰壁。克制自己,就会要求别人,既然有了要求,注定也就有了失望。越是失望,越是迷恋过去,然后忽略现实。李零先生总结《论语》中夫子提到的人物,越是古人,或已经逝去的人,孔子会不吝表扬,崇敬。但涉及今人,身边人。就没有什么好话了。以孔子弟子盈门的盛况而言,他身边是不缺人的,总是热热闹闹,却让他说出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以我偏狭的理解,他总是期望有远方的朋友过来,因为他对身边的人感到困倦。


内心孤独的人会在乎自己的梦,孔子说他老是梦见周公,其实因为他也觉得这已不切实际。但梦境鞭策自己,依稀可见的东西总会以为是真,以现代人的理解,梦中的人物未必不是自己的分身。简单说来,他岂是和周公对话,只是自言自语而已。余华《在细雨里呼喊》说,只要疯子才和自己说话。孔子不是疯子,所以他托梦而已,这是缓压的方式,也是寻找着支撑。然而他境遇一直不遂,自言自语也就越勤。直到有一天,他说已经久不梦见周公,可能是他已经不再做梦了。可惜不做梦不见得是回归现实,说这话的时候,孔子已经很老了。他的学生子路死于非命。他悲伤无比。某地获麒麟一只,他兴冲冲地的去看,却无望而归。他将《春秋》从隐公元年写起,写到哀公结束。学者们喋喋不休讨论为何从隐公元年写起而不是其他。我却对“隐”和“哀”两字走神甚久。老年孔子那会应该懒得出门,偶然扶着门框,对着院子里围坐的弟子们其实已经无话可说。一个孤独的人,将一切希望安置于自己的理想当中,而这份理想,终归化成一份情操。后世谓之“道德”。


“吾未见有好德如好色者”。孔子曾经却如此说道,他洞察人性。要我解读,便是所谓道德这玩意总归就是一场不切实际的虚妄。孔子照影自怜的时候,我想他的内心也问自己这个问题。显然,他也不敢确定自己是能够从人性中出脱出来。儒家有别于宗教的是,宗教是把人往神方面拐骗的思想,别问你行不行,只问你信不信。你信你就行。但孔子找到了道德这份理想,同时也指出达成理想的艰难。内心细腻的人,很难讲出自己也拿不准的话,即便可能前言不搭后语。好在我们这个民族,最不讲究的,就是逻辑。而且中国人思想的底子是认命,一旦他接受教育,但迅速生出一份成果,叫做“不信!”。中国文化,几经颠覆,朱熹和王阳明,他们说的可能已经离孔子很远。但始终维持着一份存在的体面。瓶子还是那个瓶子,但酒已非昔日之酒。就好像我们现在将研究梵学的学者叫做国学大师一样,没关系,我们认!


最后,孔子将一生的情绪集中于《春秋》的写作中,说起来,他还是想要维护那个他想象中的世界秩序。但其实,他的所有学问已无用于现实,于是他肆无忌惮,骂了太多的人。但比之鲁迅,他更克制。给千秋万代,树立出一个如何不用脏字骂人的写作范式:如何一字之易,性质全变。当然,这也无用于这个圣人的内心完满的达成。这辈子他最终没有干成他真心想干成的事情,从孤独中生人,死于诸弟子孤独的旁观中,当年的邦国臣民,并没用得着他指手画脚。但两千年中,他的那些愤懑情绪,形成诡异却大体不变的价值观。指点时光荏苒中变迁的江河山水。


那天,孔子逝去。一个名叫有若的弟子则继承了他的样子,被其他弟子当作夫子继续侍奉。这名小孔子43岁的弟子以活体人偶的方式使之那个孤独的人音容宛在,后代则有人杜撰了他的遗言,说的喋喋不休,絮絮叨叨。一副江湖术士成竹在胸算有遗策的样子。

但其实——

即便孤独的死去,依旧是一件很平静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