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缠论的问题之四:神化

 昵称19615820 2015-05-14

缠论的问题之四:神化

(2015-05-13 16:21:46)
标签:

文化

杂谈

股票

     看到大家积极留言,氛围很不错,可惜除了极少数稍稍接近外,没有我真正想要的答案。有人说谈问题时不要欲语还休、遮遮掩掩,那本博主今儿个就嚣张一回,对缠解“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的看法只有八个字:狗屁不通、一派胡言!
    没想到吧?是不是感到热血上涌、激愤异常?这八个字深深打击了粉丝们对缠解论语发自内心的崇拜和热爱。那么先冷静下来,不要急着骂人,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没有标点的情况下,要想正确解读古汉语,需要做到三点:1、正确理解词汇的释义;2、语法正确;3、举证。  
    先说第一点。道不同不相为谋,到底怎么解读,其关键不在于断句,而在于“相“这个字的释义。缠师的原话是:通常的理解之所以出问题,关键是把“相”字当平声,当副词了,而这只是“相”的后生义。“相”,去声,本义是“观察”,引申为“根据外貌判断人的命运”,然后就有了“选择”的意思。这里的“相”就是“选择”的意思,“不相”,就是“不选择”。不仅如此,当年在回复里有人提出质疑,缠师反驳:相,去声是本义,古代是先有这个意思,而作为副词是后来才有的(见附图)。所以破题的关键便在于“相”字到底何解(留言里只有一位同学提到了这点,可惜并未深究下去)。
    缠论的问题之四:神化

    第二点语法问题是比较基础的东西,稍后再提。
    第三点,可以引用法律上的一个概念,叫“举证责任”,即谁主张谁举证。对于千百年来已经达成共识的理解,如果要提出质疑,可以,但必须提供证据,也就是在同时代或相近时代的古文里能找到类似用法,如果没有证据,这种质疑便当判定为无效。
    那么针对以上三点,本博主要彻底推翻缠解“道,不同、不相为谋”,过程如下:
    证据之一:相,本义是动词“观察”,引申为“根据外貌判断人的命运”,到此为止缠师完全正确,为了叙述方便,我将本义定义为释义一,引申义定义为释义二。后面缠师又说:然后就有了“选择”的意思,这里的“相”就是“选择”的意思,“不相”,就是“不选择”。这算是释义三。我发现居然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示疑问。所谓引申义,必须和本义有密切的联系,“观察”可以引申为看相即“根据外貌判断人的命运”,但再往后解释为“选择”,这符合逻辑吗?这个再次的引申不觉得太过牵强了吗?即便退一步,就算要如此解释,根据举证责任,必须提供在古文中有类似用法的例子,即“相”等于“选择”,“不相”就是“不选择”,可惜缠师没有给出佐证,我虽然远比不上缠师博学,但也从未在古代典籍中看过类似用法。所以释义三不成立,而释义一和释义二是无法用于“圣人之道”的解释的。
    证据之二:按缠师的说法,“相”这个字,古代是先有本义,而副词的含义是后来才有的,所以才认定论语中的“相”不可能是作为副词的后来义。本博主的心很细,也很较真,看到这个说法时,第一个想法就是搞清楚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如果不能证明副词“互相”的含义是后来才有的,那么缠师就是在胡扯,那后面所有的解读都不攻自破。于是我找到了同时代甚至更早一些的著作《道德经》中的一句:“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想,不会有人把这里的“相”还解释成“观察、选择”之类的动词吧,这里一连三个“相”显然都是副词的用法,这就证明了“相”这个字在春秋时代早已作为副词使用!事实胜于雄辩,缠这么解论语的确是孔子不说人话了。
    证据之三:有同学从语法的角度提出,传统解读“道不同,不相为谋”,这种断句下,用“为谋”不合理,而缠解就比较合理。那么我们再次举证,同样是春秋年间的《左传·桓公六年》:“君子曰:‘善自为谋。’”。可见,传统解读在语法上是挑不出毛病的。
    证据之四:在很多古代著作中,都有对“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引用,如《史记·伯夷列传》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老庄申韩传》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从上下文看,这里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显然是传统解读。我并不是说传统一定正确,但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现在讨论的是古汉语,对现代人来说那是古文,对古代人尤其是距离春秋时代没多远的西汉时期,语言发展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认为是同时期的语言,论语中固然存在一些有争议的解释,但这种当时都那么理解且千年来从未有异议的,我们后人能没有证据就随便质疑吗?再说了,史记是谁写的?缠师再怎么博学多才,毕竟是2000多年后的人而且专职是操盘,在古汉语上的造诣,难道还能比得上当时的文坛大家、史学巨匠太史公司马迁?你信谁的?我当然信太史公。何况那时的论语没有经过后世朱熹等人的“注释”,基本上流传广泛的理解还是原汁原味的。
    证据之五:大家都知道一句话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我认为不仅要联系上下文,还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孔子个人的性格、处事方式来综合判断。“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自《论语·卫灵公》篇,是卫灵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了对政治的一些看法。所以这里的“道”,根本不是什么君子之道圣人之道,而是治国之道。要知道孔老夫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以仁义道德治天下,恢复周礼”,这个主张在周室衰弱、诸侯雄起的春秋后期是不受欢迎的,孔子早年因不满季孙氏越礼而愤然出走,后因政见不容于各国权贵而颠沛流离。孔子本身是志向高洁、不肯同流合污之人,不屑于改弦易张以迎合当时流行的霸权主义,这才奔走各国却一直无法长期主政。这不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真实写照吗?历史上,但凡政治主张不合便无法共事的人都很难在政坛立足,甚至因政见不合斗得你死我活都屡见不鲜,而那种能够容纳不同政见的墙头草才能成为政坛常青树,孔子显然是前者。“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以上五点证据,足以证明传统解读无可置疑,缠解大谬也。
    下面说三点总结性的看法。
    其一,缠解论语更加神话了孔子。本来孔子的“圣人”名号就是后世所封的,那是因为其思想有利于巩固和平时期的专制政权,并不是十全十美。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也留给后人数之不尽的哲理名言,这是一笔巨大的思想财富,但这不意味着先贤放个屁都是香的,老夫子随便感慨两句就扯上什么圣人之道了,很多所谓的大道理无非是后人强行附会而已。就好比一部《红楼梦》,曹雪芹可能也就是怀旧下童年生活顺便赚点稿费糊个口,结果后世一帮所谓专家硬是上纲上线给整出了“红学”。作为一个人,有性格上的缺陷很正常,其言行也不可避免的有时代局限性,给孔子披上金光外衣、打造成道德完人、认定其一言一行无不蕴含世间至理,这种行为叫“造神运动”,这造出来的哪里是什么圣人,根本是神人嘛。任何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先贤、圣人亦如此,没有高大全。
    其二,也是不少朋友表达的观点,缠解也好,各家各派的解读也好,都无法证明是孔子的本意,所以不用管解读的对不对,只要其立意高深、读之有益便可。对于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谈点看法。早几年于丹解论语红极一时,被人挪揄为心灵鸡汤版论语,我的评价也是那八个字“狗屁不通、一派胡言”。于丹牌论语多是曲解,反映的不是孔子原意,本质和缠解一样,都是借着孔子的知名度来宣传自己的思想,标新立异以阐述自己的“道”,这种“道”如果无视原意、孤立来看自然是有价值的,甚至于丹的“心灵鸡汤”比缠解的“圣人之道”更加通俗和贴近大众,毕竟后者太过曲高和寡了些。但尽管其出发点是善意的,结果似乎也不坏,但让我不爽的是,为达到目的所用的手段是建立在知识的不对称上的,念书多的欺负念书少的。比方说“相”这个字,明明在孔子的时代已经作为副词“互相”来用,可缠师却信誓旦旦否认,这让我很不舒服,如果此种行为是无意的,那便是不懂装懂、贻笑大方,如果是有意的,那就是一种“欺诈”,用大白话说,就是“懂得多就可以糊弄人吗?”我恰恰是个较真的人,不喜欢被糊弄。
    其三,我的目的不是全盘否定缠解论语,而是通过这个例子,提倡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所谓独立思考,就是不被洗脑,不人云亦云,不要把任何人神化。即便觉得缠解有道理,也应该仔细考证其说法正不正确。正如缠师可以去质疑论语的传统解读,我们也可以质疑缠解,任何人也可以质疑我对缠解的质疑。但有个前提,不要胡乱质疑,要有理有据。既要保持独立清醒的头脑,不盲信盲从,敢于挑战和质疑权威,但也不能胡乱攀咬,须得自己先强大起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和强者。
    通篇并未涉及缠论本身的问题,回头看看标题,我想已经不用刻意提了。神话都是神化出来的,只要不带着“拜神”的眼光去看待论语、看待缠论、看待任何人和事,自然能够去芜存菁,看透本质,得到对自己真正有益的东西。

    本文原来是计划作为“缠论的问题”系列之总结篇出现的,但本博主出来活动了一阵子,感觉累了,就以此文作为阶段性的收尾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