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建国:儿童哮喘诊治及指南修订要点

 渐近故乡时 2015-05-15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洪建国教授就其发表的《我国儿童哮喘诊治现状及指南修订要点指南》接受媒体采访,对我国儿童哮喘的发病和诊治现状做了详细介绍。


来源:品牌推广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近20年来,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从1990年0.91%上升到2010年的3.02%,而上海的儿童哮喘患病率则高达到7.57%,以间歇性发作为主。我国儿童哮喘诊治水平有所提升,但与亚太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控制率水平仍较低,2—16岁儿童哮喘控制率不到25.6%,主要体现在总体管理水平不足,诊断指标不明确的治疗规范化问题。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洪建国教授就其发表的《我国儿童哮喘诊治现状及指南修订要点指南》接受媒体采访,对我国儿童哮喘的发病和诊治现状做了详细的介绍。他一再强调儿童哮喘治疗的特异性、规范化和个性化,并透露即将修订的指南关键点。


儿童哮喘的“可贵缓解率”


  哮喘是一个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是多样的,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反复喘息发作是儿童哮喘诊断的基本点,要尽可能及早的诊断,也尽可能避免过度的诊断。年龄越小,诊断哮喘越要慎重, 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的评估,绝大多数5岁以上儿童发生的喘息是哮喘。


  对于其治疗,应在功能和炎症评估的基础上,采用阶梯式治疗原则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此外,多数患儿无需终生用药,可根据现有指南选择停药时机。


  与成人哮喘不同,儿童的哮喘有一定的缓解率,部分儿童哮喘是可以临床治愈的。临床医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使患者家长也清楚这一点,这不仅可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信心,也会使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


重视随访:“让结痂自然脱落”!


  根据指南,对于年幼儿童来说,治疗的时间至少要三个月到六个月,因为哮喘发作之后导致气道炎症的变化,一般8-12个星期才可以恢复原有的基础状态。


  治疗儿童哮喘的目的不应仅仅是为了缓解率增加,关键是维持其他的功能。现在的研究表明一部分病人如果早期不治疗,到成年以后肺功能是弱于没有哮喘的成人。就比如,手破了以后结痂,结痂没有脱掉就掰掉了,最后皮肤还可以长起来,但反复掰的话,病症长了疤就存在了。自然结痂脱掉之后,皮肤就和正常的是一样的。儿童哮喘治疗的目标就是“让结痂自然的脱掉”。


  另外,儿童哮喘停药后须定期随访,防治复发。定期随访的要点第一是临床症状的随访,第二是功能的随访,即做肺功能检查,第三是炎症状态的评估。


儿童哮喘用药指南:“当激素碰上身高”


  洪建国教授指出吸入激素可能会影响儿童身高,轻中度哮喘儿童规律使用低中剂量ICS1年可以导致生长每年速度下降0.48cm,最大影响在第1年,第1年身高少增长0.61cm。所以从药物选择考虑,LTRA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具有优势。首先,LTRA口服后对鼻炎和哮喘均有效,且控制鼻炎后更有利于哮喘的控制。其次,相较于激素,LTRA的安全性高,患者及其家属容易接受。从剂型上讲,其有颗粒剂和咀嚼片,患者依从性佳。


儿童哮喘防治指南修订:强调个性化治疗


  自2008年我国儿童哮喘诊疗指南发布以来已有6年时间,哮喘防治指南的发布对规范临床诊疗、提高哮喘控制率有重要作用。但儿童哮喘的诊断尚缺乏足够的客观指标,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诊断目前,洪建国教授等正在酝酿新一轮指南的修订与更新。


  洪建国教授也提前透露这次指南更新的要点。①正确诊断和评估儿童哮喘。目前,儿童哮喘的诊断尚缺乏足够的客观指标,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诊断。②与成人哮喘不同,儿童哮喘有较高的缓解率。③对于其治疗,应在功能和炎症评估的基础上,采用阶梯式治疗原则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此外,多数患儿无需终生用药,可根据现有指南选择停药时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