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大娃的新班主任Ms J就问每一个班上的同学:谁每天自己准备午饭?- 在新西兰,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高中,大部分孩子都自己带饭,同时学校也没有热饭的地方 - 结果班里三分之一的孩子举起了手,那天大娃回家后感到有些沮丧,因为自己没有每天准备中午饭,属于那三分之二没有举手的孩子。他对妈妈说:“我以后也想自己准备午饭。”妈妈当时没有将这句话当回事,转天早上继续像往常一样给大娃准备午饭,早上大娃一起床,看到妈妈正在给他做这件事,一下就不高兴了,带着哭腔对妈妈说:“我本来想准备中午饭的…”我走过去对他说:“你想准备中午饭,这点很好,不过你要拿出行动来,你知道准备中午饭需要早起,而且刚开始也需要准备出一些时间让妈妈指导你一下。”当天晚上,大娃和妈妈商量好转天早起20分钟,自打那天开始,一直到今天已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大娃每天坚持早起自己为自己准备午饭了,感谢Ms J。 后来我才从大娃的嘴里知道,从开学的第一天老师问完准备午饭的事情后,老师还对大家说:“我以后还要问这个问题!”老师说到做到,后来又连续问了两天。怪不得大娃那天一看到妈妈替他准备午饭,显得那么难过,原来如此。其实这件事,我们做父母的也有责任,因为总觉得准备中午饭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孩子今年才五年级(新西兰的孩子上学早,五年级相当于中国的三、四年级),又是男孩,天天准备这些东西有些早,根本上讲就是:不相信孩子。没想到,这种被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在老师“循循善诱”之下,孩子还真做到了。 上周四,大娃学校组织去奥克兰西部的海滩接受水上安全的教育,晚上不回家,睡在学校礼堂的帐篷里。周三那天一放学,大娃带来了一张老师给列的清单,清单上列出了二、三十种转天需要戴的东西,从睡袋、枕头、牙刷等,一应俱全。吃完晚饭,我偷偷地告诉孩子的妈妈:不要帮他准备这些东西,让他自己准备。睡觉前,大娃自己花了一个多小时将这些东西准备好,并将这些东西放到了老师指定的书包和塑料垃圾袋里。晚上,我掂了掂那个垃圾袋和书包,加在一起足有30多斤重。转天早上,我问大娃:要不要爸爸陪你一起去学校,同时帮你背一下要带的这些东西。(平时大娃都是自己去学校,虽然走路只有5、6分钟,但是孩子毕竟有这么多东西需要带,所以我才问了一下这句话)。大娃对我说了一句:不用。换完校服,先背的双肩背书包,然后又将那个装满生活用品的大垃圾袋一抡,背在了右肩上,左手还挎着一个塑料袋,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向学校走去,我一直跟到门口的人行道,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看着他迈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学校走去。 上面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前一个月之内,从孩子自己开始准备中午饭,到背着大包自己去学校,我作为一个父亲管住了我自己,从而使得我没有通过自己的“爱”阻挡了孩子的独立。孩子的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我过去认为九岁的男孩不会天天早起为自己准备午饭,但是孩子这一个月的行动告诉我,我低估了他的能力;我本来认为孩子不可能背着这么多的东西走着上学的,但事实告诉我,我的判断又错了。 通过这两件事,我感受到孩子的能力比我们父母所想象的要强很多,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这个机会,让孩子通过尝试来看到自己的能力,这也是孩子自信和独立的源泉。总有一天孩子会需要一双翅膀远走高飞,不同的父母可能会用不同的材料提前帮助孩子打造这对翅膀,有的用物质金钱、有的用关系网络、有的用学习成绩…,而我会帮助孩子用独立和自信打造这对翅膀,我相信这种翅膀会帮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更幸福。 ---父爱本色的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