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才词人李后主

 虹72 2015-05-17


天才词人李后主
文字 〖    〗 )

公元959—961年,不只南唐的大臣们没有想到,连李煜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真的会住进东宫,最后坐上龙椅。他是李璟的第六子,按道理,怎么都轮不到他登基。不过老天就是这么怪,除太子李弘冀外,四位兄长先后夭折,长兄后又因谋反不成而死,李煜也就成了实际上的长子。李璟再也受不了儿子们争权夺位的厮杀,不论大臣怎么反对,李璟已经是铁了心让李煜当太子。可惜李璟最后省了会儿心,就把整个国家都省了去。 

    李煜能即位,估计跟他的天生异象也有关系。李煜生下来就有双瞳,方士说这是“天生异象,日后定能登大宝之位”,因为目有双瞳,李煜字重光。史书记载,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李璟在位时虽然开疆辟土,但是颇好奢侈,李煜的奢靡、爱好声色和浮夸的性格,一方面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一方面也与父亲的言传身教有关。五代时还略有唐朝时的奔放、豪迈之气,君王骨子里还在幻想着当年的美景。李煜久居深宫,又长于妇人之手,更是不知天下大事已经不复当年。李煜的骨子里头,应当是个彻头彻尾的文人,说他“为高谈,不恤政事”,就是文人特质。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一谈到政治,就离不了高谈阔论,认为自己就是那古圣先贤,在朝之人都是尸位素餐之辈,只有自己入朝为官才能救黎民于水火之中。李煜身为君王,却生性轻浮,耐不下性子去治理政治,只能空泛地讲些道理,不能真正做点什么实事。接手南唐这个烂摊子,李煜不是依靠什么经世之才,而是以佛家的思想。李煜生性宽厚,在位期间并未施行什么严刑峻法,很少有死刑案。当他客死异乡的消息传回江南,江南人无不悲恸,家家为他斋戒,以求超度昔日国君的亡灵。 

    李煜在政治上是一个低能儿,不懂政治,将国家送上了不归路。他的即位,既是世事弄人,也是南唐大势所趋,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同样是造化弄人。回到后宫的李煜,与大周后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他们精通音律,联手恢复排演《霓裳羽衣曲》,受到花间词的影响,李煜前期的词作风格柔靡,例如《一斛珠》:“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把他和大周后之间的爱情几乎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那种幸福,哪个人看了不心生羡慕?可惜,再美的爱情,也不是牢不可破。李煜28岁那年,大周后病重,李煜日夜守护,偏又在这个时候爱上了大周后的妹妹,也就是后来的小周后。出于对大周后的感情,俩人玩起了地下情,有词《菩萨蛮》为证“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大周后是否知道他们的爱情,我们不知道,不久大周后就离开了人世。李煜悲痛欲绝,亲自作文祭奠。三年后,李煜迎娶小周后。 

    跟历史上所有经历了大变革的文人一样,李煜的词风在被俘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改原先柔靡的词调,字句间无不是对于国破家亡的悲愤。流传至今的名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等,无不做于那段不堪回首的日日夜夜。从宋太祖到宋太宗,李煜的亡国奴日子过得胆战心惊。当初想带领宫人自杀却没胆量的国主,现在却连死的权利都没有。978年,昔日大臣徐铉奉宋太宗之命前来问候,李煜感慨“悔不该杀了潘佑、李平啊!”太宗闻之大怒,杀机顿起。不久,宫中盛传李煜做《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年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李煜42岁生日那天,宋太宗以贺寿为名赐酒一壶,用牵机药毒杀李煜。据说牵机药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极痛苦。这年十月,宋太宗以王礼葬李煜于北邙山,追封吴王。小周后不久也悲愤而亡,与李煜同葬。 

    王国维《人间词话》道:“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这个本无心争权夺利,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的人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怎奈命运弄人,李煜终难逃后主之名。

编辑:秋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