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历练中成长 在回味中感悟

 xiaoxi0408 2015-05-19

在历练中成长 在回味中感悟

龙泉育才学校  王熙凤

泰戈尔曾经写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教师的事业虽不是轰轰烈烈,但一直润物细无声般地滋润着每一个心灵。怀抱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我毕业后就踏上了对我来说是富有挑战性的教书育人之路。这一晃就快要14年了,回首过去,猛然间才发现自己的教育技能似乎没发生多大的变化,照照镜子,皱纹不知不觉爬上了我的额头。满脸的皱纹应该是经验和技能的积淀见证才是,可在我身上似乎没有找到这样结果。哦,我在感叹青春已不在,但在教学上没有什么个性展现,更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从毕业到现在我曾经参加过很多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不断地汲取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所以才有了一些收获,为我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只有多历练,才能促成长。” 为此,我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20149月,我参加了学校的课赛活动,当我抽到课题的那天,我很着急,是因为自己在教学上下的功夫不够,解读教材不透。。。。。。正当我焦急的时候,一个身影来到我的身旁,轻抚着我的肩膀慈祥地说:“小王,是不是在教学上遇到难题了,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听完崔老这一席话,我心中那杆七上八下的称终于平稳了。在崔老耐心指导下,我的教学思路越来越清晰了,似乎这堂课在心中已形成雏形。可是当我满怀信心上完那堂阅读教学课后,崔老找到我,说:“我觉得你在哪个环节的处理上还需要改进,至于怎么改进还有待推敲。”为此,我也认真地思考了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但还是觉得不妥当。幸运的是第二天一早,崔老找到我并对前天课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地指导,给我解决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次课赛,我又一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历练了自己,深知教学相长的内涵,同时我从崔老那收获了研读教材的认真和一种严谨治学的精神。

正当我放松心情进入常规教学时,学校又另有安排说:“明天早上邱老指导指导你的课,需要今天就把教学设计交给他审阅,以便给你作出下一步的交流。”听完这个安排,我心中那根弦似乎又开始绷紧了(虽然心里紧张,但很是感激校领导对我教学上的关心和磨练),在接下来的有限时间内,我赶紧翻阅课本,好在最快的时间内确定教授课题,然后尽快解读教材,并进行教学设计。当我把教学设计弄好时,时间已经是1120了,我想邱老肯定睡了,于是悄悄地把教学设计发到邱老的邮箱,还没等我收拾完东西回宿舍,电话那头传来了邱老很关切的声音:小王,我刚收到你的教案,你现在方便吗?跟你说说你的教学设计,此时的我怎么也没想到邱老为了等我的教学设计竟等到这时候,还不知疲倦地跟我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指导,当指导完时,夜很深了,想想邱老70多岁高龄再加上身体有些虚弱还兢兢业业对待教学时,我的疲倦不知跑哪里了,当我第二天把课上完后,邱老再次给我细心地指导:哪个环节运用较好,哪个环节还需要这样处理,更让我吃惊的是,邱老能将我上课的全过程一一再现下来并以书稿的方式给我们中肯的激励和改进意见。经过2个月的面对面地交流和指导,我的评课技能在不知不觉中有提升,记得上学期我有幸参加盘龙区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学观摩评课活动中,我的评课深得名师工作室施锐专家和盘龙小学校长高辉的赞许,这离不开邱老语重心长地指导和人格魅力影响的结果,在邱老悉心指导下,我以往教学随意,天马行空的教学习惯在慢慢地改进,邱老常循循善诱地安慰和激励我 “小王,你上课有进步,但随意性大,关键是文本研读不够,我理解你们的时间不够,但要真正上好课必须想尽办法挤时间研读教材,所以希望你在平时多研读课文,要走进作者心灵,才能上好课。”这样的话语不仅是崔老这么跟我说,邱老也是这么说,可以说这样的话语不仅留在我的心中,还播撒到其他老师的心中,特别是我们小学语文组的老师们享有这样的谆谆教诲,我很庆幸我们有这么负责任,这么认真的几位老者带着我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阵地上前进、前进再前进。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获一宝”,而幸运的是在我们龙泉育才这个家里不仅有一宝,像邱老、崔老的这样的宝以外,还有李老、伍老、潘老、刘老等,想想我们简直是生活在幸福的大家庭里,我们只要有困难就找他们,只要有疑问他们就毫不保留地指导我们,他们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回忆学校的变化,我的成长,真离不开我们尊敬的学校领导团队和德高望重的专家团队地引领,是他们让我成长起来,是他们让我强大起来。在这里我成长了,在这里我收获了,来这里教书真幸运!来这里教书真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