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学生读者的浅阅读倾向及图书馆对策

 昵称25611252 2015-05-20
  [摘要]对高校学生读者的阅读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指出高校学生阅读现状的特点、危害及原因,据此提出高校图书馆改进工作的建议,以期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引导。
  [关键词]浅阅读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1 引言
  
  2007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李冰指出:面对信息的海量膨胀,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更多更快地获得信息,人们的阅读呈现出浅显化特点。名著通俗本、普及本、精简本、口袋本的盛行,财经、励志类图书以股市语言行文替代学术说理以及各地书店中通俗读物多居排行榜前列的现象,都证明人们“浏览式浅阅读”的特征。
  浅阅读就是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所谓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愉悦。
  传统阅读的内容主要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所直接表述的是概念,而不是具体的情景和形象,读者无法直接通过感官来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必须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因此传统阅读是结合对一定语词的理解、组织、选择而进行的,即先由概念的领悟再转而联想到具体的情景意义,因而具有抽象性和隐含性。传统教科书式的阅读分为三个环节:了解、熟悉、掌握,与此对应的是阅读、做索引、做读书笔记,古人的皓首穷经描述的就是这种读书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深阅读方式正在快速崩解之中。
  文明的传承与文化的传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阅读?如果停留在浅阅读的层面,保持只动眼球不动脑筋的阅读状态,长此以往,我们这个民族就难以吸收最有深度、最有价值的信息,难以在此基础上孕育出最有深度、最有价值的思想。“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如果想通过阅读更深刻地领悟知识、陶冶情操,就只能深读、精读。但是,不能简单地把浅阅读与传统阅读对立起来,一味排斥浅阅读,使人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
  
  2 高校学生阅读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76份,涉及本科各年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涉及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个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学生的阅读状况。
  在阅读内容选择上(复选),首选是各种与考试考证有关的书;其次是时尚类报刊杂志和网络小说,阅读经典名著原著的学生较少,对于大部头的原著,学生更愿意选择名著缩写本、名著简评等。有58.8%的学生首选泛读,只有8.8%的学生首选精读,在阅读时有做笔记和反复阅读重点段落的习惯。
  关于选择图书的标准(复选),76%的学生选择热门的考试辅导书,62%的学生选择畅销书,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据题目或他人推荐选书。只有13.6%的学生认为在课余时间应该读经典名著,认为应该读有实用价值图书的学生占40.7%。
  关于阅读目的(复选),64.9%的学生是为了学习、就业的需要,61.2%的学生是为了休闲娱乐,22.9%的学生是为了兴趣爱好。有近一成的学生会制定计划阅读不同类型的图书。
  在阅读方式选择上(复选),图书阅读率只略高于网络阅读率,网络阅读成为学生第二大阅读方式。各种方式所占比例从多到少依次是纸质阅读(61.7%)、网络阅读(49.2%)、手机等移动设备阅读(20.2%)。优先选择哪种阅读方式,与学生自身的经济条件有关,选择纸质阅读的学生大多没有电脑,所读书籍主要来自学校图书馆。有联网电脑的学生主要在网上阅读,有17.8%的学生会从网上或书店购书。
  造成目前阅读状况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时间;读大部头的经典著作吃力乏味,需要较多时问,读通俗读物轻松有趣,随时可读;学习、就业压力大,课余读书是为了充电和放松;对读书缺乏兴趣,不知道该读什么。
  对于是否需要对“读什么、怎么读”进行指导,78.5%的学生给予了肯定的答案,并认为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学业,忽略学生素质的培养,图书馆给予的引导不够、服务不好。
  
  3 高校学生的浅阅读倾向
  
  在校学生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这个群体所展现的浅阅读倾向值得高校图书馆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3.1高校学生浅阅读特点
  高校学生的浅阅读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阅读目的功利化。笔者调查高校周围考试书店的销售情况,考试辅导书、财经炒股类书籍,职场、官场厚黑学等书籍最受欢迎。②阅读过程随意化,简单化。对文本的解读浅显化、表面化,浏览泛读代替了精读,缺乏对作品内容的细致体味和思想的深刻领悟。③阅读兴趣单一,偏好时尚娱乐等通俗读物。笔者对本馆借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图书类除专业及公共课程类书籍,通俗小说的借阅量远远居前,图书馆网站上借阅量排行榜的前10名均为网络小说。期刊杂志剔除专业及公共课程类期刊的阅览量,时尚消费、文化娱乐的阅览量最高。具体统计情况如图1、图2所示:
  
  3.2高校学生浅阅读的危害
  “开卷有益”,但浅阅读却有它的负面影响,尤其对于思想尚不成熟、价值观、人生观正处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其危害是多方面的。
  浅阅读往往没有思索和感悟的过程,长期习惯于浅阅读会养成一些不良品质,导致心态浮躁,做事无法专注。浅阅读随意性、跳跃性的阅读方式,使得读者难以在阅读中形成独立深入的思考,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作者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而浅阅读等同于放弃学习语言的机会。浅阅读停留在消遣、娱乐层面,难以深刻领悟语言的魅力,导致文化修养与文化底蕴缺失,长此以往,对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以及综合国力的竞争是非常不利的。
  
  3.3高校学生浅阅读的原因
  3.3.1对阅读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校学生阅读状况调查中反映出部分学生不愿深读的原因。被学生强调最多的原因是没有时间。真是课业繁重到没时间阅读吗?在调查中学生反映他们的课余时间主要用于自习、社团活动、体育运动等。由此可见学生是没有合理安排时间,要提高他们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其进行一些认真深入的阅读。
  3.3.2就业竞争压力大 面对无时不在的竞争,学校和家长对学生施加读书和就业压力,学生猛啃实用性强的书本、快速充电自然而然成为一种本能选择。基于这样的目的,学生的阅读泛读重于精读、实用书籍重于理论书籍,很大程度上带有功利色彩,对学业以外的书籍缺乏有目的的主动选择,无法通过阅读拓宽知识、提高修养。
  3.3.3社会风气影响 社会上“浅阅读”之风盛行,经典阅读风气衰微,影响和渗透着学生的“课外阅读”。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流行化、从众化倾向,喜欢趋新求异,对图书的选择多限于同辈互动,对课外阅读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监控。
  3.3.4网络阅读更加开放自由 网络提供了高度个性化思想和多元文化内容。尤其是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的“零壁垒”、“去中心化”等特性给予个体更大自由,使之参与到网络读写体系中,具有比传统阅读更大的吸引力。
  3.3.5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 就业压力导致大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都非常有限,而轻松的环境、浅显的阅读是释放压力和情绪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学校提供的场所只适合学习,过于压抑,缺乏轻松、幽静的阅读环境,他们更喜欢用电脑看小说,或睡前躺在床上看书放松。
  3.3.6图书馆服务理念偏差 图书馆秉承“读者永远是对的”服务理念,根据借阅情况购置图书,大量购置畅销书,而很多经典名著因为借阅人次少,长期未更新,导致版本过旧,残破不全。   4 高校图书馆应对浅阅读危机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在以“读者第一”为宗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应承担起教育的职能,提高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正确引导充分发挥读书的正面影响。
  
  4.1制定合理的购书计划
  图书馆采购新书,必须有合理、整体的规划,要为培养学生能力,陶冶情操等目的服务,不能只针对学生兴趣和流行购置畅销书。毕竟高校图书馆对学生负有教育的责任,而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机构。
  对于专业书籍,主要依靠学科馆员定期与学院教师联系,制定出专业采购书目。对于普通图书,可以参考各种权威机构或专家推荐的书目制定采购书目。对于那些购置已久、公众认同度高的传统经典名著,要经常维护和更新。对于各种畅销书,要进行甄别,不能良莠不分,一味追求数量。
  
  4.2开展阅读辅导
  我国学者徐引篪认为,阅读辅导是图书馆员对读者在阅读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给予直接指导和帮助的活动,它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内容之一,其作用是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即选择文献、利用文献、理解读物和消化知识的能力。阅读辅导不应局限于信息服务部,馆员只要具备满足图书馆读者阅读需求方面的特长和责任心,就可以胜任这一工作。进行阅读辅导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借助网上参考咨询平台,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表单、实时聊天、常见问题库等形式对读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辅导。读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习惯选择辅导馆员和辅导形式,提出阅读方面的问题。
  ·建立读者信息库,可让读者登录时选择录入个人信息,如专业、在读学位、兴趣爱好等,根据读者需求主动推送阅读服务、推荐书目。推荐书目要遵循一定原则,符合阅读者的目的,并且是积极、有意义的图书,如能够代表某一地区、某一时期、某一领域学术或艺术水平较高的书籍;有新观点、新发现或取得新成就的书籍;对名人或取得某方面突出成绩产生深刻影响的书籍。通过书目推荐,逐步培养读者的分析、鉴别能力,尤其是对一些内容有争议的书籍正确判断的能力。
  ·开阅读辅导博客。从馆长到普通的馆员,只要具有阅读辅导的能力,都要鼓励其撰写Blog,提供阅读方面的信息、技巧,引导读者参与其中交流读书心得。在Blog中既要与读者充分互动,又要把握正确的方向,达到引导读者阅读倾向的目的。馆员可以在Blog中展现人格魅力,增加图书馆对学生的吸引力。
  
  4.3开设导读课程
  读书与导读在美国的图书馆传统和教育传统中有着重要地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从20世纪初就开设了经典导读课程。我国图书馆也有导读的传统,但在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图书馆更强调技术而忽视了人的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有责任养成并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高校图书馆应该对学生的阅读倾向、阅读方式和阅读能力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据此开展导读工作。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在学校开设导读类公共课,或者在图书馆承担的信息检索课中加入导读课程,邀请学院教师讲授有针对性的专业书目等。
  
  4.4改进OPAC系统
  随着中国互联网由Web1.0时代进入到2.0时代,图书馆OPAC2.0的实践也在不断加快。传统的OPAC系统检索界面过于复杂,仅限于检索馆藏记录,相比Goo出、Baidu等搜索引擎没有优势可言。图书馆在修改完善OPAC系统的时候,应该在界面设计、检索策略以及信息量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增强其导读的功能,增加其对用户的吸引力。系统应该充分利用用户的智慧,吸引用户参与到资源建设中。利用Web2.0技术(如Blog、Tag、RSS、WiKi等)使编目员可以给书目记录加标签,用户可以评论书目记录,馆员通过WiKi与用户互动讨论等。这样的0PAC系统将不只具有检索功能,还能帮助用户筛选最适合的,质量最好的记录。馆员可以推荐资源,用户可以发布信息需求、写文摘、上传阅读笔记。系统可以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如给积极发表评论的用户更大的系统权限。一个互动的、共享共建的系统便可以逐步形成。
  
  4.5广泛宣传教育,开展读书活动
  图书馆要主动开展宣传和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其读书的兴趣。
  图书馆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进行宣传导读。如导读书目、新书报道、读书评论等栏目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宣传栏等不同的媒介形式进行宣传,也可在馆内安装电子公告板或电视循环播出;设导读书架向学生推荐经典阅读、社会热点图书;设漂流书架让读者互相推荐、赠阅好书;创办读书类的馆刊,进行宣传导读。
  定期举办读书活动,如专家讲坛、读书沙龙、专题报告会等,可与其他高校图书馆联合举办,讨论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以“读书月”、“服务宣传周”等形式倡导学生走入图书馆,多读书、读好书。
  笔者所在图书馆不定期举办“书评比赛”,要求参赛学生推荐好书,撰写书评,对参赛者推荐的书目和撰写的书评进行评比。这项活动受到了学生读者的欢迎和积极参与。本馆还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做义务馆员,引导他们熟悉馆藏和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
  
  4.6改善阅览环境
  阅读环境对人们阅读心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高校图书馆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流通书库不设阅览座位,只在样本期刊等不外借的书库设阅览座位。阅览座位的设置常常是像教室那样摆上整齐的书桌,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高校图书馆除了为科研教学服务,也是教育、陶冶学生的场所,在鼓励学生钻研学术的同时,也应该引导他们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大家美文。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部分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如中山大学图书馆,在一楼侧的边廊摆上一排藤编桌椅,明亮的大窗映着窗外的绿树红墙,拿一本美文,品一杯清茶度过午后的悠闲时光,读书在此时成了愉悦的享受!又如暨南大学新馆,根据书库的布局,因地制宜分隔成不同的阅览区域,读者可以按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阅览环境;还设有自动贩售机、咖啡机等自助式服务。笔者所在的图书馆,近年来也一直为改善阅览环境而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