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议“太极无手”--沈行佐 沈行佑-太极庄 - 功夫传承 传统养生

 相约太极 2015-05-20
    “太极无手”是名题还是伪命题?一直萦系于心。说他命题吧,未见宗师、大师论述。而且无手在太极又似乎不通,毕竟太极与太极拳不可混为一谈。用太极拳无手又好像更说不通,世上果然有无手拳?那不应该称拳啊。
    说他是伪命题,似乎又有不尽的理由在挣扎,想述说:
    自从杨澄甫先生把太极拳传世以来,就标志着冷兵器时代在逐渐结束,拳的功能需要扩大,才能得以生存。百年来,太极拳以他绵绵不断的劲力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有拿他写书的,于是有了武打的精彩段落。有引伸到电影、电视里的,成了过目不忘的视觉盛宴。有编入舞蹈的成了太极舞,有用操来图解的,于是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扇、球、伞等。以动作唯美的舞台效果来表现太极拳的也出现了。和气功的结合,和道文化的联系,和佛教的结缘,和儒文化的浸润以及国际文化的接轨形成了无所不包的太极系列文化。这是太极拳的时代适应性。使太极拳得到的如此广大受众面。应该说是前所未有。
    网络的发展,传媒技术的发达,使太极拳得到了有效的传播,使各种精髓理论大白于天下。各种理念得到融合,派生出更多功法、功境,给太极拳和其他各方面的融合提供了平台。
    今天提出的“太极无手”,希望在此平台上得到认识和讨论。
    这里“太极无手”的理念,首先确认是在太极拳的范围内。其次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一种虚拟。并不能贯穿太极拳全部,这是由太极拳的虚实决定的。
    “太极无手”是以腰胯为主运动的一种称道,手只是随腰胯动作的辅件,本身不具有主观能动性。
    “太极无手”是一种意念,是把手暂时忘却,而不是把手丢掉。把手忘有两种概念,一个的顺随,一个是势随。
    顺随是对对方劲的顺,是抛弃了一定的顶劲、拙劲为前提的一种说法。因为拙、顶劲是明劲,不具有虚的本质。
    势随是自己劲的惯性发挥,同样借助腰胯的力量把劲通过惯性传递出去。这种劲具有放大的效应和集聚的能量,好比榔头的力量。
    榔头的力量在“头”拳的集聚在稍节,掌握好稍节,用好稍节,使集聚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是无为之中的有为,无手之中的有手,其中松透之中的惯劲应该发挥出来。好比箭的威力在箭头是同理。
    随化随发,也是无手概念,这里的化发在于随,随时、随地、随劲、随势。
    另外,这两种概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松”。唯有松才能顺,才有势。唯有顺势才能达,这就是我们拳里经常表达的得机得势的主要方面。
    松的本质是什么?是能力的体现。庖丁解牛,是对牛体的充分了解,所以能够运刀自如,见松、见透、见精、见细、见功夫。
    因此我们求松是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的一种训练,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更没有秘籍可循。松的程度也各人而异。所谓松透也许只是少数人能够达到。里面主要在于心理素质和技术达位,以及所遇到的对手。
    “太极无手”也是松透的表现,在于节节松、刻刻松,无有不松。
    在拳架中以腰领,以胯带。动则以腰,行则胯分,力由脊发都是体现了手的辅件作用或挂件作用,这在练到一定程度的太极拳者,相应有的体会。
    不以技打为目的的太极拳练习也能讲究无手的概念,这就是拳架中的松,以松空为目标,实际也是无我境界的自然感受。
    以气主宰的道文化把人身作为练气、练丹的对象,把意、气、神结合起来,使太极拳出于气的理念得到了延伸。于是出现了道家理论和佛家理念的支撑。释、道、儒是中国文化的根基,这种情况下太极拳有了更深更广的土壤。
    奇经八脉的加入,使太极拳的养生功能得到了延伸。静、净的理念,的确有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效果。引导,或疏导将成为今后生活的常用词。太极拳应该在这方面起到他应有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