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鸟歌唱引出的古琴发明

 dongchang 2015-05-20


 人人都知道“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四友”,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的“琴”是专有名词,古代人们说到“弹琴”,必定是指弹古琴。古琴,不是古代乐器的统称,它与琵琶、二胡、古筝等的名称一样,是指一种乐器。古琴,又称“七弦琴”,是现代人起的名字,它在古代就叫“琴”。

古琴(网络图)

古琴(网络图)

 

  古琴是古代学生学习的内容之一,它高端、时髦,可以修身养性,提高格调,是文人骚客不得不会的一项技能。作为一个古代学生,假如他不会弹奏古琴,那么他连“学渣”都算不上,只能勉强算作“学灰”了。

  而古琴的来历也十分奇幻,据传说是圣人伏羲(上古传说“五帝”之一)发明的,具有特殊涵义。

  据传,上古时代的某一天,伏羲和同伴路过一片梧桐林,看到很多鸟儿在树上歇息,种类繁多。

  他的同伴很疑惑:“真是奇怪,一种鸟聚集在一起很正常,现在怎么有这么多不同的鸟儿同时聚在这里?”

  伏羲说:“应该是梧桐树吸引了他们。”

  同伴更加疑惑了:“此话怎讲?”

  伏羲道:“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象征祥瑞)是百鸟之王,它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想必梧桐有其非凡之处。同类相通,梧桐的特别之处自然会吸引许多鸟类到来此落脚”。

古琴结构图(网络图)_meitu_1

古琴结构图(网络图)

 

  恰在此时,一只黄鹂鸣叫了一声,其它鸟儿随之啼鸣。一时之间,百鸟齐鸣,甚是壮观,不知何故,众人感觉这时的鸟鸣比平时更好听。伏羲心中一动,他想他知道梧桐的特别之处了:一定是梧桐的材质对声音有着某种修饰作用,使鸟儿认为在梧桐林的鸣叫更加动听,所以才吸引了这么多鸟儿。这时,他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用梧桐来做一种乐器,音效一定很好。

  说做就做,伏羲朝鸟类最密集的方向走去,站在了一棵又直又高的梧桐树下。他和随从合力把梧桐树砍倒。

  随从问道:“这树太长了,我们怎么带走呢?”伏羲略一思考,有了主意。他让人将树分为三段,敲敲上段,摇摇头,说,“声音飘忽不定,太过轻浮”,叩叩下段,又摇了摇头,“声音低沉沉闷,太过浑浊”,再敲中段,伏羲大喜,朝众人说道:“声音清浊相济,轻重相兼,就是它了”。

  材料有了,之后就是制作的问题了。伏羲制琴时,根据“天圆地方”的自然现象,将琴面做成圆的,琴底做成平的;因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构成,所以就做了五根弦;因为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所以琴长三尺六寸五分(约1.2米);因为一年有四季和八个重要节气,所以琴后宽四寸前宽八寸。他以蚕丝做成了琴弦,并创作了最初的古琴曲。

唐朝古琴“九霄环佩”(网络图)

唐朝古琴“九霄环佩”(网络图)

  

  古琴声音雅正悠远,清越纯朴,有去淫邪正人心的作用。据说当琴音响起时,鸟儿听了也自惭形秽,老虎听到后都安静下来不再吼叫。后来的尧舜、通过弹奏五弦琴和歌咏南风之诗来教化民众,最后使得天下大治。

  到了周朝,五弦琴变成了七弦琴。周文王被囚羑里时,思念其子伯邑考,使古琴新增一弦,谓之“文弦”;周武王伐纣,为古琴再添一弦,谓之“武弦”。因此,七弦琴共有“文、武、宫、商、角、徵、羽”七弦,延续至今。

  “高山流水”这个词语大家都不陌生,它说的也是古琴的故事。

  那是在先秦时候,著名的琴师伯牙先生有一次在郊外弹琴,当他边弹琴边想着河流的时候,一个名叫钟子期的樵夫就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当他边弹琴边想着高山的时候,钟子期就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不管伯牙弹奏什么曲子,钟子期都能听出伯牙的心音,伯牙十分高兴,认为钟子期是自己的知音人。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很伤心,他在钟子期墓前破琴绝弦,此后终身再没弹过琴。

元 王振鹏 《伯牙鼓琴图》 (局部)

元 王振鹏 《伯牙鼓琴图》 (局部)

 

  所以,古琴也是友谊的象征,人们将寻觅、渴望知音的愿望寄托给了古琴。

  从古至今,古琴经历了太多的故事,每多一个故事,它就会多一个美丽的名称,如“绿绮”“焦尾”“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古琴是君子最为钟爱的乐器,也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令人遗憾的是,在现代社会,会弹古琴的人已经很少了,更不用提古琴大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