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根治教育“早跑”的希望在哪里

 乡村读者 2015-05-22

  本文今天刊发《中国教育报》。

  

  继3月份北京市教委随机抽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后,日前,北京市教委又表示,本着“以查促管、以查促改”的理念,将再次启动专项检查,规范办园行为,保证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北京市教委的这一系列的动作,充分表明了他们对幼儿园教育治理的决心和力度。应该说,通过“以查促管、以查促改”来提防小学化倾向,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出发点绝对没有错,方法也不能说错。

  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治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乃至中学教育的“抢跑”问题,恐怕还应从更为全面、更为有效的层面去思考。比如,一方面固然要从幼儿园教育治理入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它们在教学内容上“抢跑”“偷跑”。另一方面更得追本溯源,一步一步地往上一个学段追溯,如果小学入学没有考试,也没有编着花样的面试或者面谈,那么幼儿园的就可能花更多的气力去研究保育而不是“教育”和“教学”了。同样,如果初中升学也没有考试、面试、面谈之类,小学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潜能了,如果高中、大学招生能改变一张试卷定终生的局面,那初、高中教育同样会发生我们所期待的多渠道、多路径的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新局面的到来。

  毫无疑问,无论是“抢跑”,还是“偷跑”,其根源在应试教育的单一维度的评价上,想要解决“早跑”“抢跑”的问题不能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果教育治理不从现代教育制度尤其是招生制度上变革我们当下的教育,我们的治理依然还会停留在运动式、消防式的层面,永远看不到我们所期待的效果。

  从另一个层面说当然优质幼儿教育资源跟不上广大家长的需求也是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恐怕还在广大家长和社会对下一代教育认识的误区上,我们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掉队,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急啊。六十多年前刘百川先生就说“儿童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基础不良,一切教育都要受到影响。”或许这也是我们的家长的认知,基础不牢,后路不好。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是没有道理。因此,“抢跑”“偷跑”的助力更多地是源自家长和我们这个社会的共同认知。问题是我们对“起跑线”的认识发生了偏差,我们的眼光始终停留在知识和分数上。

  幼儿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起跑线”的内涵究竟在哪里?哲学家康德认为“要形成儿童的品格,最重要的是提醒他们每一件事都有一定的安排、一定的规则;而且必须坚持这些条理和规则。”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一个人是不可以随心所欲的,是要受到一定的约束的,一个人自小就当懂规矩,按规律行事,同时还应当明确自己应有的义务。比如吃饭和睡眠的问题,就应当有一定规范,这在当下这个独生子女相当普遍的情况下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在契约伦理下,只有守规则的人是才是值得信赖的,才是“善”。

  

  可见,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人向善,“向善必须为每一个人所承认,同时也是每个人的目的”,“教育最大的秘密就是使人性完美”,使人看到美好的前途与希望。由此观之,幼儿教育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帮助幼儿成为独立或生活的人。

  所以,刘百川认为今日儿童教养的责任,是要做父母的、做教师的和全体社会人员来承担。因为儿童从受胎时起,直到能独立生活时为止,他的习惯,他的品格,他的健康,以及他的一切生活方法和技术,没有一样不是由于父母的训练和环境诱指熏染而成的,要使儿童的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就需要给予合理的教养。

  要从根本上解决“抢跑”“偷跑”的问题,“以查促管、以查促改”绝不是最好的办法,要紧的是要全社会达成共识:我们究竟要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怎样的人,不搞清这一根本的问题,再多的举措也是徒劳。其次是才是采取有效措施在源头上堵住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比如明确办园理念、规范办园机制、提升师资质量等,还要健全第三方评估与监管的机制,加大办园条件的审核力度和办园过程的监管力度,尤其是要健全教师和保育员遴选机制,确保教师和保育员质量。要警惕那些丧失良知的商家在谋取暴利的冲动下,借助资本的力量,推销伪教育理念,用良币驱劣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