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情况,可能发生在身边每个人身上。如果长期便秘,会导致体内宿便增加。日前,一篇“人体内有5公斤宿便,长期淤积体内可能致癌”的说法在网络流传。宿便究竟能不能排干净,会不会致癌呢?南京市中医院的有关专家表示,有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宿便在体内堆积易致癌? 目前没有科学依据 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金黑鹰主任表示,宿便不是医学用词,与这个概念类似的是便秘,但便秘也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威力。食物残渣在消化道内停留较长时间,也只是意味着有更多水分被吸收,从而会产生更多甲烷、氨气和氢气等,可能放出来的屁会臭些,但并不会产生所谓的毒素。目前来说,医学上仍旧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种说法。 肠道皱褶里藏着5公斤宿便? 普通人不可能有这么多 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副主任中医师丁曙晴博士表示,人体的确可能存在5至6公斤宿便,但只会发生在特发性的巨结肠病人身上。对于一个普通的健康人来说,体内不可能积累这么多宿便。 金黑鹰主任也表示,肠道的皱褶在医学上叫肠隐窝,大便在肠隐窝中,是不断蠕动的。不可能像垃圾一样一直堆积在那里发酵、腐烂。 一天不大便等于抽两包烟? 完全没道理 金黑鹰主任表示,这个说法完全没有科学道理。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有这样一个说法,“一天三次大便不嫌多,三天一次大便也不嫌少”。 金主任提醒,最好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如果有人一周才一次大便,这就有点少了。“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养成每天排便的好习惯。”金主任说。 经常洗肠更健康? 不要轻易尝试 经常洗肠更健康?金黑鹰主任表示,这样的说法其实更错误。没有医生的指导,就贸然进行清肠或洗肠,这不仅对身体没有好处,反而会造成更加恶性的后果。他表示,人体的排便是通过排便反射来完成的,如果经常洗肠或喝一些肠清茶,这样会让直肠频繁受到刺激,会增加自主排便的难度。(李珊 钱文娟 苏丽萍) 新闻延伸 预防便秘 这些方法更靠谱 1.对于没有良好排便习惯者,建议每天早晨去厕所蹲5分钟左右,经过一段时日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因为结肠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早晨起床后人由平卧转变为起立,结肠会发生直立反射,推动粪便下移进入直肠,引起排便反射。 2.多喝水。喝水少的时候,肠道分泌的黏液减少,粪便干燥导致大便秘结,不利于大便排出。 3.多运动。无论是广场舞还是跑步,运动时可通过外力促进肠道蠕动。即使你的工作要求久坐,在静坐时也可以多做些按摩腹部、收腹鼓腹运动以及提肛运动。 4.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及纤维素的食物。主食不要太精过细,要注意多吃些粗粮和杂粮(如玉米、红薯)。因为粗粮、杂粮消化后残渣多,可增加对肠道的刺激,利于大便排泄。另外,要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等。纤维素不易被消化吸收,残渣量多,可增加肠蠕动,有利于排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