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智度论 白话译(第三册2)

 办公用品专卖店 2015-05-26
     大智度论 白话译(第三册2)
                   第三册卷41-卷60 
                 卷第四十一 三假品第七

                     问道人
大智度论 白话译(第三册2)卷第四十一 释三假品第七 - 云中老歌 - 云中老歌的博客
 
【经】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色名字是常,不见受、想、行、识名字是常,不见色名字无常,不见受、想、行、识名字无常;不见色名字乐,不见色名字苦;不见色名字我,不见色名字无我;

不见色名字空,不见色名字无相,不见色名字无作;不见色名字寂灭;不见色名字垢,不见色名字净;不见色名字生,不见色名字灭;不见色名字内,不见色名字外,不见色名字中间住;受、想、行、识亦如是。

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诸受,乃至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诸受,亦如是。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字、菩萨、菩萨字,有为性中亦不见,无为性中亦不见;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是法皆不作分别。

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住不坏法中,修四念处时,不见般若波罗蜜,不见般若波罗蜜字,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乃至修十八不共法时,不见般若波罗蜜,不见般若波罗蜜字,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

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时,但知诸法实相;诸法实相者,无垢无净。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当作是知名字假施设;知假名字已,不著色,不著受、想、行、识;不著眼乃至意;不著色乃至法;

不著眼识乃至不著意识;不著眼触乃至不著意触,不著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乃至不著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不著有为性,不著无为性,不著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不著三十二相,不著菩萨身;不著菩萨肉眼,乃至不著佛眼;不著智波罗蜜,不著神通波罗蜜;不著内空,乃至不著无法有法空;不著成就众生,不著净佛世界,不著方便法。何以故?是诸法无著者、无著法、无著处,皆无故。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著一切法,便增益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入菩萨位,得阿鞞跋致地,具足菩萨神通;

游一佛国,至一佛国,成就众生,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为净佛世界,为见诸佛供养;供养之具,善根成就,随意悉得;亦闻诸佛所说法,闻已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不忘失,得诸陀罗尼门、诸三昧门。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当知诸法名假施设!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色,是菩萨不?受、想、行、识,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眼、耳、鼻、舌、身、意,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色、声、香、味、触、法,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眼识乃至意识,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地种,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水、火、风、空、识种,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于须菩提意云何?无明,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乃至老死,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于须菩提意云何?离色,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乃至离老死,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色如相,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乃至老死如相,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离色如相乃至离老死如相,是菩萨不?

  不也,世尊。

佛告须菩提:汝观何等义,言色非菩萨,乃至老死非菩萨;离色非菩萨,乃至离老死非菩萨;色如相非菩萨,乃至老死如相非菩萨;离色如相非菩萨,乃至离老死如相非菩萨?

须菩提言:世尊,众生毕竟不可得,何况当是菩萨?色不可得,何况色、离色、色如、离色如,是菩萨?乃至老死不可得,何况老死、离老死,老死如、离老死如,是菩萨?

佛告须菩提:善哉!善哉!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众生不可得故,般若波罗蜜不可得,当作是学!

  于须菩提意云何?色,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于须菩提意云何?色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无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无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乐,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乐,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苦,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苦,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我,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我,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非我,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非我,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于须菩提意云何?色空,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空,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非空,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非空,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无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无相,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作,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作,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色无作,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无作,是菩萨义不?

  不也,世尊,乃至老死亦如是。

佛告须菩提:汝观何等义,言色,非菩萨义?受、想、行、识,非菩萨义?乃至色、受、想、行、识无作,非菩萨义?乃至老死亦如是!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色,毕竟不可得,何况无色,是菩萨义?受、想、行、识,亦如是。世尊,色常,毕竟不可得,何况色无常,是菩萨义?乃至识,亦如是。

世尊,色乐,毕竟不可得,何况色苦,是菩萨义?乃至识,亦如是。世尊,色我,毕竟不可得,何况色非我,是菩萨义?乃至识,亦如是。世尊,色有,毕竟不可得,何况色空,是菩萨义?乃至识,亦如是。

世尊,色相,毕竟不可得,何况色无相,是菩萨义?乃至识,亦如是。世尊,色作,毕竟不可得,何况色无作,是菩萨义?乃至识,亦如是。

佛告须菩提:善哉!善哉!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色义不可得,受、想、行、识义,乃至无作义,不可得,当作是学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汝言我不见是法名菩萨。须菩提,诸法不见诸法,诸法不见法性,法性不见诸法。法性不见地种,地种不见法性,乃至识种不见法性,法性不见识种;

法性不见眼、色、眼识性,眼、色、眼识性不见法性,乃至法性不见意、法、意识性,意、法、意识性不见法性。须菩提,有为性不见无为性,无为性不见有为性。

何以故?离有为不可说无为,离无为不可说有为。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于诸法无所见,是时不惊、不畏、不怖,心亦不没、不悔。

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不见色、受、想、行、识故,不见眼乃至意,不见色乃至法,不见淫、怒、痴,不见无明乃至老死,不见我乃至知者、见者,不见欲界、色界、无色界,不见声闻心、辟支佛心,不见菩萨、不见菩萨法,不见佛,不见佛法,不见佛道。是菩萨一切法不见故,不惊、不畏、不怖,不没、不悔!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菩萨心不没、不悔?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一切心心数法不可得、不可见,以是故,菩萨摩诃萨心不没、不悔。

世尊,云何菩萨心不惊、不畏、不怖?

佛告须菩提:是菩萨意及意界,不可得、不可见,以是故不惊、不畏、不怖。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一切法不可得故,应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一切行处,不得般若波罗蜜,不得菩萨名,亦不得菩萨心,即是教菩萨摩诃萨。

【论】释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观色法名字,非常非无常,乃至有为、无为性中,不见有菩萨、菩萨字,如先说一切法中不作忆想分别。

(【论】释: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观色法名字,不是常不是无常,乃至有为、无为性中,不见有菩萨、菩萨这个名字,如前面说的一切法中不作忆想分别。)

菩萨住不坏法中,行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以诸法实相智慧,于诸法中求,不见一定法,所谓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名字,又不见菩萨及菩萨名字。

菩萨住不坏法中,行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用一切法实相智慧,在一切法中求,不见一个定法,所谓般若波罗蜜,也不见般若波罗蜜这个名字,又不见菩萨及菩萨的名字。

用是智慧故,破无明等诸烦恼;用是不见亦不见智慧故,破著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名字、菩萨、菩萨名字;诸法实相清净,通达无碍。菩萨得如是智慧,若见、若闻、若念,皆如幻化;若闻、见、念,皆是虚诳。

因为用此智慧,破无明等一切烦恼;因用此不见也不见的智慧,破著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的名字、菩萨、菩萨的名字;一切法实相清净,通达无碍。菩萨得这样的智慧,或见、或听、或念,都如幻化;像听、见、念,都是虚诳。

以是故,不著色等。住是无碍智慧中,增益六波罗蜜,入菩萨位,得如是等利益。是一章,佛自教菩萨作如是观。

(所以,不著色等。住此无碍智慧中,增益六波罗蜜,入菩萨位,得象这样等的利益。这一章,佛自教菩萨作这样的观。

次后章,人谓佛多说法空故,反问须菩提:若诸法不空,颇有一法定是菩萨不?所谓色是菩萨不?乃至如,是菩萨不?须菩提作是念:诸法和合故有菩萨,我云何言一法定是菩萨?

(次后章,因为人们认为佛多说法空,所以反问须菩提:如果一切法不空,颇有一法定是菩萨不是?所谓色是菩萨不是?乃至如,是菩萨不是?须菩提这样想:一切法和合而有菩萨,我为什么说一法定是菩萨?)

以是故言:不也,世尊。须菩提善得众生空故,佛言:善哉!善哉!菩萨知众生空不可得故,应行般若波罗蜜。色是菩萨义,乃至无作毕竟空亦如是。

(所以说:不是啊,世尊。因为须菩提善得众生空,佛说:善哉!善哉!菩萨因为知众生空不可得,所以应行般若波罗蜜。色是菩萨义,乃至无作毕竟空也是这样。)

须菩提入诸法深空中不疑故,能益诸菩萨故,佛赞言:善哉!善哉!菩萨法应如是学一切法不可得空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因为入一切法深空中不疑,能利益众菩萨,佛赞说:善哉!善哉!菩萨法应这样学一切法不可得空般若波罗蜜。)

如须菩提说:我不见是法名字为菩萨。佛言:非但菩萨独不可见,都无有法见法者。法性无量不可见故,是故诸法不见法性;诸法因缘和合生,无有自性,毕竟空故,法性不见诸法;色性不见法性,法性不见色性,乃至识性亦如是。

如须菩提说:我不见名字为菩萨的法。佛说:不但菩萨独不可见,都没有法见法的。因为法性无量不可见,所以一切法不见法性;因为一切法因缘和合生,没有自性,毕竟空,法性不见一切法;色性不见法性,法性不见色性,乃至识性也是这样。)

五众性与法性同名故名为性,十二处、十八界,有为法、无为法,亦如是。略说因缘:离有为性,不得说无为性;离无为性,不得说有为性;是二法中摄一切法故。

(五蕴性与法性同名所以名为性,十二处、十八界,有为法、无为法,也是这样。略说因缘:离有为性,不得说无为性;离无为性,不得说有为性;因为这二法中包括一切法。)

是菩萨虽不见一切法,亦不怖畏。何以故?有所见,有所不见,则有恐畏;若都无所见,则无所畏,所谓五众乃至十八不共法。

(此菩萨虽不见一切法,也不怖畏。为什么?有所见,有所不见,就有恐畏;如果都无所见,则无所畏,所谓五蕴乃至十八不共法。)

问曰:若佛已说不恐畏因缘,须菩提何故重问?

(问:如果佛已说不恐畏因缘,须菩提为什么重问?)

答曰:须菩提若谓法都空无所有,恐堕邪见。所以者何?佛弟子得正见故,名为行道人,云何言都不可见?佛知须菩提意,故说言:一切心心数法不可得、不可见,故无畏。

(答:须菩提或认为法都空无所有,恐堕邪见。为什么?佛弟子因为得正见,名为行道人,为什么说都不可见?佛知须菩提的心意,所以说道:一切心心数法不可得、不可见,所以无畏。)

凡夫人欲入空中,见心心数法可得,外法不可得,故恐怖;菩萨以心心数法虚妄不实,颠倒果报,不能示人实事,故不恐怖。以是异义,故重问。

(凡夫人欲入空中,见心心数法可得,外法不可得,所以恐怖;菩萨因心心数法虚妄不实,颠倒果报,不能示人实事,所以不恐怖。因为这异义,所以重问。)

问曰:若尔者,何以复有第三问?

问:如果是那样,为什么又有第三问?)

答曰:心心数法,意识中可见;意及意识,是心心数法根本。所以者何?意识中多分别故生恐怖;五识时顷促故,无所分别。欲破怖畏根本,以是故重问无咎!

答:心心数法,在意识中可见;意及意识,是心心数法的根本。为什么?意识中多分别而生恐怖;前五识作用的时间短,没有分别的功能。想破怖畏的根本,所以重问没有过失!)

若菩萨能行如是般若波罗蜜,虽不见四种事:菩萨、菩萨字、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字;能三种因缘不畏,即是教菩萨般若波罗蜜。若但了菩萨般若波罗蜜相,是为行般若波罗蜜;不从十方求,亦无与者,亦非如金银宝物力求而得。

(如果菩萨能行这样的般若波罗蜜,虽不见四种事:菩萨、菩萨这个名字、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的名字;能三种因缘不畏,即是教菩萨般若波罗蜜。如果但明了菩萨般若波罗蜜的相,这是行般若波罗蜜;不从十方求,也没有给与的人,也不是象金银宝物能力求而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