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死后,胤祯是奉康熙的旨意进京的,还是雍正下旨进京的,没有个确切的说法,目前还是个迷。
据雍正《大义觉迷录》中所述,胤祯是雍正下旨召京的 【朕即位之初,召允来京者,彼时朕垂涕向近侍大臣云:痛值皇考升遐大故,允不得在京,何以无福至此!应降旨宣召,俾得来京以尽子臣之心。此实朕之本意,并非防范疑忌而召之来也。以允之庸劣狂愚,无才无识,威不足以服众,德不是以感人,而陕西地方,复有总督年羹尧等在彼弹压,允所统者,不过兵丁数千人耳,又悉皆满州世受国恩之辈,而父母妻子俱在京师,岂肯听允之指使,而从为背逆之举乎!其以朕防范允,召之来京者,皆奸党高增允声价之论也。及允将到京之时,先行文礼部,询问见朕仪注,举朝无不骇异。】 胤祯进京的路线及行程,可查的只有延信给雍正的奏折 【《康熙朝满文朱批谕旨全译》 3658辅国公延信密奏遵雍正帝旨收缴胤祯奏书及朱批谕旨折 (1521页)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辅国公臣延信密奏:为钦遵谕旨事。 延信宿住举罗之日,奉上谕:尔抵达后,尔将大将军王之所有奏折、所奉朱批谕旨,均收缴,封闭具奏送来。倘将军亲自携来,尔速陈其由,于伊私书到达前密奏。倘尔稍有怠懈庸懦、使其观家书而未全解送,朕则怨尔。途中若遇大将军,此情万勿被发觉,惟尔抵达甘州前,称谕旨赶到,尽告彼处大臣等。尔抵达后即收领印信,掌权之后再行。此间事甚机密,尔之所有密奏文书,以大将军有奏书之匣、钥匙,尔传旨取用。若平常具奏,则普通封奏,札克丹等、太监等若强推诿谎称将军亲自携来,即行执拿,一面具奏。钦此。钦遵施行外,奴才于十二月初六日,宿建安堡。是日,大将军王宿榆林。翌日初七日经双山堡途中会大将军王,见之下骡执手痛哭,我劝之进入店铺,突然询我:皇父何病,此事作梦亦末料到,有如此之例乎?痛哭不止。我告之:我等查仓完竣,十一月初六日前往海子具奏,是日我等俱面见皇上,主子面谕。询问仓务,久议方散。是日主子气稍虚,脸亦消瘦。翌日入畅春园,我等八旗大臣等相约,初十日往请主子安,奉旨:尔等再勿前来。从此我等再末前往。十四日我等方闻之,各自前往,此事确不是梦,大将军王一再哭泣,经我劝慰后启程。我亦前来。初八日,于榆林附近会见前锋统领阿哥,亦照此禀告。延信我于本月二十日,宿凉州。闻大将军王之小福晋等,俱于此腊月初五日经凉州前往京城。降旨内称于伊之家书到达前密奏。延信我惟念,大将 军王家之私书,伊之姨母同携之不可料定,计算日期尚未抵至京城,自镇靖往京城有二路。一路经大同、宣府、南口进。一路经绥德州、汾州府、平定州、固关进, 过正定,保定,前往京城。再由侍郎札克丹随王前往。延信我抵达甘州查明另奏外,为此谨密】 据延信所说,从甘州到镇靖只有一条路线,从镇靖往京有两条路线,一路是北路:镇靖——榆林——大同——宣府——北京,一路是南路:镇靖——绥德州——平定州——保定——北京。雍正下旨让延信在路上搜取胤祯的信件,两人都走的是北路, 楼主:asbhyf 时间:2014-05-31 10:26:00
楼主:asbhyf 时间:2014-05-31 10:27:00
胤祯进京这一事件却写在了《红楼梦》中。 怎么从《红楼梦》中看到这一事件,首先要明白人物的对应关系。《红楼梦》中的贾敬的死就是康熙的死,贾珍是胤祯,尤氏是雍正。以下摘自《红楼梦》中。 【尤氏也不听,只命锁着,等贾珍来发放,且命人去飞马报信。一面看视这里窄狭,不能停放,横竖也不能进城的,忙装裹好了,用软轿抬至铁槛寺来停放。掐指算来,至早也得半月的工夫,贾珍方能来到。目今天气炎热,实不得相待,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寿木已系早年备下寄在此庙的,甚是便宜。三日后便开丧破孝。一面且做起道场来等贾珍。 贾珍父子星夜驰回,半路中又见贾?贾珖二人领家丁飞骑而来,看见贾珍,一齐滚鞍下马请安。贾珍忙问:“作什么?”贾?回说:“嫂子恐哥哥和侄儿来了,老太太路上无人,叫我们两个来护送老太太的。”贾珍听了,赞称不绝,又问家中如何料理。贾?等便将如何拿了道士,如何挪至家庙,怕家内无人接了亲家母和两个姨娘在上房住着。贾蓉当下也下了马,听见两个姨娘来了,便和贾珍一笑。贾珍忙说了几声“妥当”,加鞭便走,店也不投,连夜换马飞驰。一日到了都门,先奔入铁槛寺。那天已是四更天气,坐更的闻知,忙喝起众人来。贾珍下了马,和贾蓉放声大哭,从大门外便跪爬进来,至棺前稽颡泣血,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尤氏等都一齐见过。贾珍父子忙按礼换了凶服,在棺前俯伏,无奈自要理事,竟不能目不视物,耳不闻声,少不得减些悲戚,好指挥众人。因将恩旨备述与众亲友听了。一面先打发贾蓉家中料理停灵之事。 前面交代了,贾珍贾母等人是因为宫中有个老太妃死了,去送葬去的 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在大内偏宫二十一日后,方请灵入先陵,地名曰孝慈县。己夹:随事命名。这陵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如今请灵至此,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故得一月光景。己夹:周到细腻之至。◇真细之至,不独写侯府得理,亦且将皇宫赫赫,写得令人不敢坐阅。宁府贾珍夫妻二人,也少不得是要去的。】 孝慈县离京是有点远,但是往来只要十来日,这个“往来”是指送灵的大队人马,速度当然是很慢的。但是贾珍来回“至早也得半月的工夫”,而且贾珍是“连夜换马飞驰,是送灵几倍的速度了,显然作者写贾珍的回家是另有意图的。这里的贾珍成了胤祯,是从边疆赶回来的。 送信给贾珍的是尤氏,派贾(王扁)贾(王光)去接应的也是尤氏,(王扁)贾(王光)就是延信,两人中途还有一番谈话,写的完全一致,因此可以断定,下旨召胤祯进京的就是雍正。“飞马报信”,就是最快的速度了。贾珍一路上能“换马飞驰”,那马匹定是早就准备好了的。也就是一路上都有安排,路线是定好的。圣上下旨 【令其子孙扶柩由北下之门进都,入彼私第殡殓。】 胤祯走的是北线,是从北下之门进都的, 康熙是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死的,康熙死的时候大将军王胤祯远征在外,胤祯到京的日子是十二月十七日,也就是在康熙死后三十三天才到京。据专家们考证,胤祯在甘州时与康熙往来一份奏折的时间是三十五六天,也就是从北京到甘州往来要三十六天,胤祯只用了三十三天,说明比送奏折还快,应是接到康熙死讯后立即就回京的,一路上正如贾珍那样“连夜换马飞驰”。 雍正如果是十四下旨招胤祯进京,一路上飞马报信,应是日夜不停的,圣旨到达日应在二十四五,胤祯从双山堡到北京用了十天,延信从北京到双山堡肯定不止十天,延信到达凉州是二十日,延信从双山堡到凉州用了十三天,可知延信的速度是很慢的,不会象胤祯那样日夜兼程飞奔的。译者把马译成骡,骡比马要慢,胤祯不会骑骡进京的,延信才象是骑骡的。飞马报信是换人换马,而胤祯只能换马,中途是要休息的,报信的用了十一天,胤祯走了二十二天,比较符合实际。 延信的任务之一是搜取奏折谕旨的,尤氏派的是贾(王扁)贾(王光)两人,两人的名字合起来是“骗光”。延信没有在胤祯身上得到什么,给雍正的奏折称信件在大将军王的家人手里,可以猜到,家人手中的信件最后是被“骗光”了。 尤氏“且做起道场来等贾珍”,胤祯到京后的一切活动也是早就安排好的。贾珍“竟不能目不视物,耳不闻声”,胤祯回京后只能住在私邸,不能随便走动,别人也不能向他汇报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