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

 山东中医竹林 2015-05-31
气血
本文为汇集诸家之说,旨在抛砖引玉, 恭请大家讨论用针调理 气血体会 有不同的关点请您直言。
本文会不断更新,发现有什么好的体会心得文章,会不断补充新内容进来,让大家共同受益 ,以利提高扎针后的疗效,本人将感激不尽。先拜谢了。
气血是祖国医学几千年,防病,治病的总纲,气属阳,血属阴,气血互根互用,互相依存,一旦气血互根,互用失常,临床则出现病症,如气血两虚,气血失调,气滞血瘀等就会发生。
气属于无形之物, 我们看到自然现象,刮风,我们能感觉到气 的存在。气动生风,风吹云散。 人体的经络之气也是一样,西医解剖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能感觉到,患者 ,施针者都能感觉到气的存在,我们用针就是调的这个气,气行则血行,所以我们扎针就是调气,气调好了,血自然就顺了。 如果瘀血太多 ,就要把它放掉。
人体经气的运行不是一条一条地简单流动著。而是运行在一张张一层层里里外外密密麻麻的网上,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稍不注意,内伤七情,外伤六淫, 便会在人体某处形成筋结而产生疼痛,这个筋结不打开,疼痛就不会消失。但只要知道打开筋结所在的经络脏腑,用针灸或汤药调整,那么疼痛就会迅速缓解直至消失。
人体经络气血必须每时每刻不停的运转,周流不息, 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碗米饭如果我们放在盒子里 盖上盖子,不让他有空气流通,在炎热的夏天,用不了多久就会发霉,变质,如果放在通风处,不断的有气的循环流动,他就不会发霉。河水如果不流,就是一潭死水,就会滋生大量细菌。我们住的房间久不开窗,空气不流通,人就会感觉很闷,必须打开窗户,让清新的空气进来,让房间污浊的空气出去,进行交换。人才感觉舒服。扎针调气,就是让病变的经络气血上下左右里外流通运转。一通百病散。当针扎入人体中,皮肤相应的就会出现一个空洞,这个洞就是气的内外交换之用。有些人更担心感染的问题,感染怎么来,其实就是人体不需要的废气出不去,新鲜气进不来,就会发生感染。然而人体的卫气就如同保安,只要在正常的大门出入,保安是不会让任何一个有破坏性质的杂人进来的,只放有身份证明的人过来,然而西医大手术就不一样了,把整个大门和院墙都用刀拉开了, 保安根本就负责不了那么大的面积治安问题,所以会发生感染。
人体何部位能调气血呢,皮肉脉筋骨,经络,筋经,全息,相对部位,八字疗法,原始点,全身的反应区,点都可以。 督脉 夹脊穴 脏腑俞穴 募穴, 效果都很好。整个后背大体可分为,风寒关,气血关,寒冷关, 这许多部位,穴位,均可调治各种内脏疾病, 华佗夹脊穴,俞 募穴之分布图与现今医学脊柱植物神经解剖图,对应各脏腑的分布图是相吻合的。此是古人的智慧超越时空千百年的具体表现。
气血足则神气活现,身体康健,修复局部受损的组织的能力就强,扎针后的效果就快。气血不足则精神萎靡不振,身体虚弱,修复局部受损的组织的能力就弱,扎针后的效果就慢。 这是疗效和疗程的关键。
九针十二原第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九针的目标是对有疾病的身体的经脉进行疏通,对脏腑经脉的气血进行调整。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
九针如何把人体气血调整好,在于用针者对人体所患疾病的认识程度及用针手法。
气,古人称为‘炁’,是指人体内的炁,又称为元气。“炁”是精液化成的炁和细胞代谢生成的信息炁。人吸收五谷精微之气,称为中气水穀精微之气。呼吸时吸入的气,称为宗气清氣。 这三种气必须混合后, 这个气对人体才起作用,人在呼吸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元气。
人体的气血由五脏六腑协同生成,再由经脉络脉输送到全身。
气是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同时也具有生理机能的含义。
气在人体不同的部位,名称也不同, 如五脏六腑之气,经脉之气,营气卫气等。
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间,是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流,信息流。在人体意识与动作的相互配而下,行于人体四肢百骸。
气在体内畅流不息称正气,气在体内形成乱流,发生拥堵,引起疾病称邪气病气。
人体气血存在于腠理之中,是营养人体四肢百骸的东西。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凡能载气的东西称为血。
气或者是能量实际上只不过是同一种跟本之气的不同表现,这个根本之气就是生命之气——元气,因其分布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功能而被命名为不同的气。因为一切都是生命,一切都是精神,一切都是宇宙根本之气——太一的表现。
中醫的氣 (转)
西醫強調人體的物理結構,並相信人體由不同的有機及無機物質組成,這些物質組合成蛋白質、細胞、組織、器官、生理系統以及整個身體。而中醫則有著不同的觀點,中醫並不強調分離的部分,而是以身體為一個整體,並認為整個生命系統乃由不同部分的相互作用所組成,有些組成部分有較多的能量特性,有些組成部分則有較多的物質特性,由於這些部分對人體生命活動十分重要,它們有時候會稱為人體的精微物質,它們包括氣、血及津液。
中醫理論並沒有細胞的觀念,它們認為人體是由氣、血及津液這些精微物質所組成,這些物質與身體各部相互作用及影響,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
中醫理論中的氣是甚麼?
古代中國人認為氣是構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氣的運動與變化的結果。
「氣」有著像氣體一般的流動特性,並可以理解為體內構成生命的「能量」或「動力」,這能量會流遍全身,以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
中醫認為氣是構成人體及生命活動的最基本及最重要的物質,並構成人體臟腑及經絡生理功能。氣的概念及本質最好通過了解其功能與特質來予以定義。
氣的生成
人體的氣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自父母傳下來的「氣」,稱為「先天之精氣」;二是來自自然界的物質,包括空氣、食物及水。來自空氣的稱為「清氣」,來自食物和水的稱為「水穀之精氣」。兩種精氣會用作氣的原料,並通過以下臟腑的加工及轉化而形成人體之氣。
首先,腎會將先天之精氣往上輸送,並與脾化生的水穀之氣結合,然後這氣會繼續向上,與肺所吸入的清氣結合而化為人體之氣。
如上所述,中醫認識到保持身體健康的一些重要因素,除了先天的遺傳及臟腑的平衡外,健康的生活模式特別是健康的飲食習慣亦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透過健康的飲食,我們才可從飲食物中獲取最寶貴的精微物質,以生化人體之氣。
氣的功能
1. 推動作用
就如風﹝高度活躍之氣﹞推動了帆船及轉動風車一樣,人體的氣是身體重要的能量,推動著各種功能。中醫認為氣能激發人體的生長發育,促進人體臟腑、經絡及組織的生理功能。此外,氣促進血的生成及循環,以及津液的代謝。若出現氣虛的情況,氣的推動功能便會減弱,生長發育會因此變得遲緩,而臟腑經絡的生理功能亦會減弱,血的生成亦會出現不足,造成一連串的健康問題。
2. 溫煦作用
自然界中,氣態比液態含較高熱能。同樣地,身體中的氣亦有像熱能般的溫煦作用。作為身體熱力之源,氣為身體提供溫暖,保持了人體體溫。若有氣虛的情況,便會引起體溫下降、惡寒怯冷及四肢不溫等症狀。
3. 防御作用
中醫認為致病其中的一個原因為外邪的侵襲,外邪是引致疾病的環境因素,它們分別為風、暑、濕、燥、寒、火。透過抵御外邪的侵襲,氣保護了身體,並維持著健康的生理功能。氣的防御功能可理解為身體免疫系統的一部分。
4. 固攝作用
固攝有統攝、控制及固定的意思。氣的固攝作用表現為對身體物質及臟腑的鞏固,並讓身體組織維持於正確及應有的地方及位置。氣使血液運行於脈中﹝血管中﹞,防止其逸出脈外。這些氣亦控制了汗液、尿液及唾液的分泌及排泄,防止津液流失。還有,氣能固藏精子,防止其遺泄,並有固定臟腑器官的位置及防止下移的作用。若氣虛,氣的固攝功能便會減弱,引致健康問題如出血、尿頻、早泄、腎下垂或胃下垂等。氣的推動作用與固攝作用互相補足,一方面,氣推動了血的循環及津液的分布;另一方面,氣控制及調節了津液的分泌。
5. 氣化作用
氣化是指在氣的作用下體內所發生的各種變化。透過氣化作用,氣能將身體的物質相互轉化,轉化為氣或其他精微物質。例如,食物經過氣化作用後,會化為水穀精微,然後轉化為氣及血。同樣地,食物殘渣經過氣化作用後,亦會化為尿液及糞便,排出體外。整體地說,氣對機體精微物質的轉化及代謝有著重要的作用。
氣的運動
氣透過不同的運動進行各種功能。氣的運動在中醫理論中稱為「氣機」,不同的氣有著不同的運動形式。基本上,氣有四種運動形式,分別為升、降、出、入。這些運動非常重要,若它們停止,人的生命亦會終止。
不同臟腑之氣各有其獨特的運動形色。例如,脾氣有向上升的特性,會將水穀精微上輸,這功能稱為「升清」;而胃氣則有向下降的特性,將食物殘渣往下輸,這功能稱為「降濁」。有些臟腑之氣並不限於一種形式,例如肺氣於呼氣時「出」,吸氣時「入」;並於宣發時「升」,肅降時「降」,肺氣可說具有四種升降出入的運動形式。

各種的氣運動形式互相協調平衡,升與降的運動相協調,而出與入的方向亦相平衡。這協調平衡,對促進組織、臟腑及經絡的生理活動非常重要。若體內氣機失調,身體會出現各種健康問題。如肺氣的下降運動受阻,會出現咳嗽,中醫稱這情況為「肺氣不降」;胃氣上逆亦會引致噁心及嘔吐等。
氣的種類
中醫認為氣可以按其不同的功能、特性及運動分類,它們分別為元氣、宗氣、營氣及衛氣。
1. 元氣
元氣是最原本的氣,亦是身體中最重要及最基本的氣。元氣乃屬先天性的物質,它先由腎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之後又倚賴脾胃化生的後天之精所充養,元氣發於腎間﹝命門﹞,並通過三焦循行全身,內至五臟六腑,外達肌膚腠理﹝身體的表面﹞。元氣是身體所有生命活動的動力,除了促進生長和發育,它更可維持組織、臟腑及經絡 的功能。
2. 宗氣
宗氣是指積聚於胸中的氣,其生成是由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和脾胃從飲食物中化生的水穀精氣兩者結合而成。宗氣主要聚集於胸中,貫注於心肺之脈﹝血管﹞,於呼氣時「出」,吸氣時「入」,它運行於呼吸道之間,促進肺的呼吸運動,並控制著語言及聲音的強弱。此外,宗氣更流貫了心脈,推動及調節心臟的搏動以及血氣的運行,並影響肢體的寒熱與活動。
3. 營氣
營氣是具有營養作用的氣,它們經常在脈中﹝血管中﹞運行,與血有著密切關係,由於營氣與血常一起運行於脈中,故亦有「營血」之統稱。營氣主要由脾胃運化的水穀精微所化生,它從中焦開始,經肺進入經脈,周流全身。營氣有陰的特性 ,能將氣轉化為物質。透過注入於脈中,營氣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並促進了血液的化生。營氣亦會為全身的生理活動提供營養。
4. 衛氣
衛氣是負責保衛及抵抗外邪的氣,它可以被理解為身體免疫系統的一部分,能保衛身體免受疾病的侵襲。與營氣比較,衛氣屬陽,並有較多功能性的特質。
衛氣與營氣一樣,都由脾胃運化的水穀精微所生成,但它們循行的位置卻不同,衛氣行於脈外,營氣行於脈中。營氣主要散布於橫膈膜及胸腹內,而衛氣則在體外循行於皮膚之中。一方面,衛氣保衛了身體並抵御外邪的入侵,另一方面,它調節及控制汗孔的開合與汗液的排泄,以及為臟腑、肌肉及皮毛提供溫養作用。
營氣及衛氣同出一源,各行於脈中與脈外。透過協調營氣﹝陰﹞及衛氣﹝陽﹞功能,身體維持了健康的發汗、恒溫及免疫功能。 中医的血 (转)

  血是运行于脉中,环流周身,具有营养作用的红色液体,一股腥腥的气味。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又称“血府”。脉具有运行血液的作用,血液在脉中循环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肢节,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时,称为出血,即“离经之血”。由于离经之血离开了脉道,失去了其发挥作用的条件,所以,它丧失了血的生理功能。   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管内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液必须在脉管中正常运行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如果血行不畅,或血溢脉外而成为“离经之血”,则不仅丧失其生理功能,而且可以成为致病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   血的生成   人体血液的生成,既有先天肾精的作用,也与后天精气密切相关,尤其是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因而,肺、均与血液生成有关。总而言之,血液是以水谷精微中的营气和津液为主要物质基础,在以脾胃为主,配合心、肝、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血的循行   脉为血之府,脉管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以营养人体的周身内外上下。营气与津液结合而成血,在脉中周而复始,运行不休,故营气循十四经运行的道路,实乃历代多数医家所公认的血行途径。   血液正常循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Ⅰ血液要充盈;Ⅱ脉管系统的完整而通畅;Ⅲ全身各脏腑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特别是与四脏的关系尤为密切。   血液正常地循行需要两种力量:即和。这两种力量的协调平衡维持着血液的正常循行。若推动力量不足,则可能出现血液流速缓慢,出现滞涩、血瘀等改变;若固摄力量不足,则可出现血液外溢,导致出血。故血液循环是在心、肺、肝、脾、脉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环流周身的。   血的生理功能   血的功能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营养(因含有营气),二是滋润(因含有津液)。   ① 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血盛则形盛,血衰则形萎,血败则形坏。   血的濡养作用还可以从面色、肌肉、皮肤、毛发等方面反映出来。   ② 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的这一作用是古人通过大量临床观察而认识到的。无论何种原因形成的血虚或运行失常,均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方面症状。心血虚、肝血虚常有惊悸、失眠、多梦等不安的表现,失血甚者还可出现烦躁、恍惚、昏迷等神志失常的改变。可见血液与神志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所以《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又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血液供给充足,神志活动正常。   ①生理学名词。饮食水谷精微变化所生而循行于脉管中的血液。《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血受气的推动,运行全身,营养脏腑,维持各组织器官正常功能活动。《素问·五脏生成》:“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②温病辨证的一个阶段或病位。即血分,为卫气营血病变的最后阶段。参卫气营血辨证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