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航推荐:一周七本书

 真友书屋 2015-05-31
《商业冒险》


《商业冒险》

[美]约翰·布鲁克斯 著

李晟 陈然 段歆玥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年5月

59.80元

最初吸引我的是书的副标题“华尔街的12个经典故事”。对于金融,实际操作我一点儿都不懂,可是我看过《华尔街》《华尔街2》《华尔街之狼》这些电影,隔靴搔痒半懂不懂一些金融的运做。然后我又看到比尔·盖茨、巴菲特都推荐这本书。比尔·盖茨甚至说,这是他读过的最好的商业书。我就想:理由是什么呢?

翻开第一页,前勒口上有“讲述企业成功7大要点”,我都能看明白,有的经历过,有切身体会。有的没经历过,但是同意。

再翻就是比尔·盖茨的序了。从序里我读到了三点:一,这本《商业冒险》是20年前巴菲特推荐给比尔·盖茨的。二,这书首次出版于上世纪60年代,是《纽约客》的文章合集。虽然社会发展到今天,很多商业的细节与四十多年前有了变化,但是因为商业的本质没变,所以这本书在今天仍然有存在的意义。三,这本书不是“鸡汤”,它讲述了几个引人注目的人是怎么做事的。

最打动我的是序的背面的一段文字的结尾。写下这段文字的人说,书里所讲的施乐复印机(好老的一个名字啊!),最初每年复印量只有2000万份,后来达到95亿份,两年后140亿份。他感叹,这和今天的互联网何其相似,它们都改变并加速了办公、信息传输的方式,只是不知道今天的互联网企业会不会重蹈施乐的覆辙。

读到这里我才确定,所谓“华尔街的12个经典故事”并不是讲金融的。



《中国历代商人白话小说》(全五册)


《中国历代商人白话小说》(全五册)

许桓 辑撰

中国书店出版社

2015年2

118元

古人说“举贤不避亲”,一直认为这个说法给很多人找了使用亲枝近派的理由。轮到自己要“举贤”了才发现,要真非得“避亲”,确实挺难受的。所以今天我也学一次古人,推荐一套自己出版社出的书。请原谅我老王卖瓜,我只是不想好书被错过。

这套《中国历代商人白话小说》虽叫“历代”,实际是把从明清到民国与商人有关的白话小说做了结集。明清之前的白话商人小说尽管有,但数量少,且不容易看懂,所以没收进来。新中国成立后,白话的形式不再新鲜,所以也没收。

我们希望通过这套小说,告诉在中国经商的中国人,没必要老跟着外国的经营理念走,那会有水土不服的危险,历史的经验教训早就告诉过我们了,是不?在中国,跟中国人搞商业做生意,需要的是回望中国古老的经商智慧,学习有中国特色的经商理念,这是我们骨子里的,血液里的,稍加唤起就能熟练运用的,这才是中国商人做商业的根本。而读一读过去的经商小说,不吝是掌握这些智慧和理念的捷径。

书分五册:

第一本《巨富》是从“三言二拍”里辑出的十一个经商短故事,算是营商传奇。您要自己去“三言二拍”那五种书十好几册里找,且得挑呢,这本给您挑好了。

第二本《掘宝》是从明清九部小说里辑出的十四个经商短故事,侧重于古人的经商技巧和道法。明清九部小说,一般人,找全了都不容易。

第三本不是短故事了,变长了,一本书里有两个故事:一个《胡雪岩外传》,说的不是胡雪岩经商,而是他的生活。讲胡雪岩经商故事的书很多,讲他生活的却不多。他的生活能让读者见到胡雪岩“盛极而衰”的隐忧。对于当下的成功者,不论哪个行业的,都能读出些警示。另一个故事《发财秘诀》,作者是写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吴趼人。这个故事算得上是“厚黑学理论”的故事版,读起来令人生恨,但也能增长见识,知道哪些人哪些事以后是应该敬而远之甚至逃离的。

第四本《市声》,我个人最爱读。它描绘了晚清时期各种各样的商人行为。副书名“生意历史,商人群相”的意思是:几乎所有商人的样貌您都能在书里看到。所以文学史家、文学评论家阿英先生对这本书评价很高,他说:“历来写商人的小说是很少见的。在晚清,只有一部姬文的《市声》。”这本书市面儿上很少见,我问过不少爱书人,均未读过,甚至连名字都头次听说。

第五本《交易所现形记》,跟当下每个炒股票做投资的朋友都有关系。因为它把民国时期上海乃至各地交易所、信托公司的创立、运做,以及由经济波浪和金融风潮带来的商圈百态,各色人物的命运,等等,合盘托出。尽管时间在前进,各种花样在翻新,但就如比尔·盖茨评价《商业冒险》时说的,金融的本质和人的本性是不会变的。读过这部小说,热衷金融的朋友一定会有收获。

每册书里都有6幅以上的插图,选自《中国版画史图录》和《点石斋画报》。书封设计时做成了五个颜色,加上特种纸压木纹,显得古典又现代。封面右上方的图,外形选了聚宝盆、元宝、铜钱、银锭的形状。第五册用的图是民国的股票,是从中国书店古籍库中精选出来的。



《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


《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

[美]理查德·什克尔 著

陈数 悠拉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年4

58元

录入这本书信息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出版者和《商业冒险》是一家。声明,我可没拿人家钱,只是恰好他家出版的这两个选题对我胃口。

我好看电影,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是喜爱之一。我总觉得他的电影像金庸的小说,两者的共同点是:既通俗易懂,又非浅薄无知,每每有所寄托,表达出来却能让大众小众一起拍案叫绝。这不是一般的功夫。全世界的作家和导演,能达到这个境界的也就有数几位。

前几天在北京故事广播和宏玖一起推荐一本关于笑的书,台湾作者写的,专门提到了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作者说,你别看这样一部残酷的战争片,里面却有笑。我读到这儿,掩卷回忆电影情节,怎么都想不出哪部分让我笑了。后来实在想不出,重新翻开读,才回想起来。作者说的是八个人刚开始找瑞恩时,在一个军营找到瑞恩,跟瑞恩说“你弟弟已经死了”。瑞恩痛哭流涕,说自己答应带弟弟去钓鱼,现在没法实现了。瑞恩问八个人,弟弟是怎么死的,回答说“阵亡”,瑞恩一听,破涕为笑,说他弟弟才念小学。演到这儿,观众才明白,原来这八位找错人了。您瞧瞧,老斯玩这个是不是玩得特别驾轻就熟。

看过这本传记以后,您就明白了,老斯的驾轻就熟不是天生的。他对电影的热爱是天生的,如假包换,其他,都是磨出来的,熬出来的。



《北京伽蓝记》


《北京伽蓝记》

释永芸 岳红 著

商务印书馆

2015年3

40元

前些日子去怀柔,到红螺寺门口站了一下。见景区说明上写红螺寺的历史如何久远,直觉是商家的宣传手段,不以为然,想回去查查看,到底是啥时候的。结果回家就忘了。过了几天,收到台湾子勤大姐的快递,看快递形状里面是本书,打开一看,果然。就是这本《北京伽蓝记》。伽蓝,就是寺庙了。

随手一翻竟然就是红螺寺,缘分!看了几眼,被吸引住,一下把这章看完,才知道红螺寺是真久远,我是真无知。

红螺寺在书中排名第二,只在潭柘寺后。它建于东晋,是享寿116岁的佛图澄所建。佛图澄是当年经朝廷正式批准在中国授徒的第一人,在中国建寺庙近千所。红螺寺从建寺之日,就与历代皇帝开始了亲密关系。先是为唐朝李世民所用。到了金代,完颜雍把皇室最权威的住持派到红螺寺任住持。元代成吉思汗时期,尽管元人信仰藏传佛教,但同样保护宠重红螺寺。到了清朝,红螺寺进入了它的鼎盛期,康熙、慈禧(不是皇帝,权势却不在皇帝之下)都来过。高僧印光大师曾在红螺寺参学,后来又去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建道场。为此,世间留下了“南有普陀,北有红螺”的说法。印光大师的弟子弘一法师还为红螺寺留下了“造一方净土,结万众法缘”的墨宝。可笑我在红螺寺门口看到这10个字时,竟以为是后人集的字。

书名来自《洛阳伽蓝记》。作者永芸法师认为,《洛阳伽蓝记》明着是写洛阳寺院,却是一部活生生的南北朝兴衰史。台湾的林谷芳老师认为,在永芸法师这本《北京伽蓝记》中,“兴替起落,帝都伽蓝所映现的最能起人观照。”林老师还有个比喻很有意思。他说谈伽蓝的少,为什么呢?因为伽蓝不如佛像那样直指核心。所以造像是戏,而伽蓝是戏台。戏是核心,而戏台却可以更换。但换个角度看,戏台上上发生的不正是一出出戏嘛。林老师有句话颇触动我,他说“道场的兴替起落,不就让众生对佛法所提的成住坏空更有领略吗?”这让我联想到当下一些人去寺庙拜佛求保佑的行为。去寺庙求保佑,却不想寺庙自己都有兴替起落,辉煌损毁,那能求到什么呢?所以学佛不是求佛,求是求不来的。所谓修行,是修正行为,修正的不是别人的行为,而是自己。

喜欢寺庙的朋友,不妨带上这本《北京伽蓝记》,去把北京的寺庙转个够。



《寻路四大名著》


《寻路四大名著》

傅斯鸿 著

同心出版社

2015年1

29.80元

我是在北京书市上知道这本书的。我当时负责书市视频,在看一个作者访谈时,我注意到了这本《寻路四大名著》。作者说,“四大名著”里有很多地理上的错误,把这些错误指出来,是他写这本书的初衷。不过他也说,这本书并无损于“四大名著”的历史地位,他只想给大家增加一些谈资。

我从小时侯看小人书,到大了读字书,这几十年读“四大名著”也有几遍了,但从来没从挑错的角度去读过,大概是想当然地认为“名著”无缺点吧。对于地理,当年上学的时候基本就在及格线上下浮动。后来终于不用学它,避之不及,哪儿还会亲近。可看到这本给“四大名著”挑地理错误的书,我心里活动了。

读过几十页后,我发现最吸引我的不是地理问题,而是天象问题。假如有人告诉你,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事是真实发生的,你咋看?我肯定不信,可是我会特别好奇说这话的人怎么把这话圆回来。本书作者还真为此找出了依据。他从《西游记》里某人和唐僧的对话推断出,压着孙悟空的五行山是永和三年(即138年)从天而降的。公元138年发生了什么呢?《后汉书·天文志》里有天文记录,“荧惑西南,光芒相犯”,那年有如斗大的赤黄色流星,从西向东划过,声音像雷一样。“荧惑与太白相犯,为兵丧。流星为使,声隆隆,怒之象也。”作者说,“天上神仙打架,自然在星象上有所感应,被天上的凡人观测下来,成为大圣的光辉记录。”而《后汉书》记载在这一年的年末,有两个地方发生了大地震。作者推断,“这应该是孙大圣被五行山压住时所引发的震动吧……”

呵呵,难怪作者说他写这本书的功用是给读者娱乐。真是挺好玩的一本书。是不?



《时间之口》


《时间之口》

[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著

韩蒙晔 译

作家出版社

2015年1

42元

作者加莱亚诺被我们所熟知的作品是《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拥抱之书》。

这本书里有333个故事。300多页的书有300多个故事,基本上一个故事一页,很多还是不满一页,可知故事的短小。恐惧看长故事或者觉得看长故事费时间的朋友,这么多短故事过瘾吧。

这本故事集里的故事,用加莱亚诺的话说,是他经历过的或听来的。如此看,它似乎同我前段时间介绍过的《黑羊》不一样,那本主要是寓言故事,虚构杜撰为多,而这本有事实做蓝本。其实不然。加莱亚诺经历过的也许是真实的,而他听来的,就什么都有了。所以这本故事集里的内容五花八门,形式同样多变。

原文录一个小故事给大家看。请注意故事的名字和故事的结果,我看两遍才看明白,可见短小的不一定易懂。

《道德与好习惯》

她被绑在床上,锁进了一间屋子。

每天都会有个男人进屋,一直是同一个。

几个月后,女囚徒怀孕了。

于是在逼迫下,她和那个男人成了婚。

那些狱卒不是警察,也不是士兵,而是这个年纪尚幼的女孩的父亲和母亲,他们曾发现女儿跟一个女同学互相亲吻、抚摸。

1994年底,在津巴布韦,贝弗·克拉克听到了这个故事。



《孩子:挑战》


《孩子:挑战》

[美]鲁道夫·德雷克斯 薇姬·索尔兹 著

甄颖 译

三联书店

2015年2

48元

前些天,忘了因为一个什么事,我吼了孩子一通,还动了手。过了几分钟,9岁的孩子走到我跟前,哭着跟我说:爸爸,我受不了了,我实在受不了了,你能不能不骂我,不打我。孩子跟我说的时候,老实讲,我的心在震颤,震颤得很难受!我特别特别后悔!可是还得扛着……后来想,以后真的不能再打、再数落孩子了。

后来在网上见到这本书,讲儿童心理学的,就想买来看看,看能不能学到一些与孩子和平相处而孩子又能听话的知识。书到手,才发现翻译者的名字很熟,像是原来一位同学。又想起这位同学前段时间曾找过我,让我去主持她的一本书在三联的发布会,当时我因为单位有事走不开,只好跟她道抱歉。带着疑惑,我上微信叫了她,一问,这书果然是她译的,而那个活动的主角就是这本书。真是巧到不能再巧。

书还没读完,但里面一些内容已经让我有了收益。作者在第一章里主要表达这样一个意思:传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于今日,而同时,我们还没学会新方法。民主理念的提升,人际关系的变化,女性宣告与男性平等,这些都使育儿文化受到影响。当孩子感受到他们有和成人一样的权利时,就不会容忍成人对他们的独裁、支配,以及使他们屈服的做法。对于这点,成人会有两种可能的应对。一种,成人对此感到不安,他们会认为自己比孩子懂得多,所以不可能平等。而实际上,孩子往往比成人有能力,很多时候孩子的聪明才智胜过成人(后面这句,我一想还真是。比如IPAD,我玩得比我儿子差多了)。另一种,成人索性放纵孩子。但实际上,放纵并非民主,自由存在于遵守规则的前提下。作者因此说,成人应该放弃强权教育方式,不应该再强迫孩子绝对服从,应该用激发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主动遵守规则。意思我都同意,特别同意,但具体的,还要再细读。

书的封面设计很漂亮:精装,蓝白色对比醒目,书名用了压痕工艺,让人爱不释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