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元御生平和《四圣心源》的沿革(二)

 昵称535749 2015-06-02

2015-06-01 14:17:13



2015-04-26 李玉宾老师 四圣心源从头学

 
昨日重点回顾:
1.1:黄元御的生平年代
黄元御,山东潍坊昌邑(山东北部,临莱州湾)人。名玉路,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生于1705(康熙四十四年)年。1734年眼疾致左目失明,中阳受损。开始学医。
1.2:学习与著述
《伤寒论》学习三年,梦中恍然而通(三年忧思,一朝而解)。三年学习《内经》《难经》,36岁写《素灵微蕴》初步阐述自己见解。后游历江南,思想渐成体系。44岁写《伤寒悬解》(十年幽思,三月而就),接着完成《金匮悬解》。
45岁开始写《四圣心源》,完整表达自己见解,描述中医核心和源头。时侍驾乾隆,历时三年,最终写成天人解,核心中的核心。
1.3:刻印流通
1832年,阳湖张琦首先刻印《四圣心源》,结束了门人传抄的日子。1842年丹徒人赵克宣、赵克宜兄弟再次刻印。《四圣心源》流通开来。
麻瑞亭,孙洽熙老先生九十年代做了很多整理工作。《黄元御医书十一种》出版。
 
《四圣心源》的理论体系,简单地讲就是一气周流。详细一点来说,就是本气为病,他认为外邪和自身的正气是相对而言的,真正引起疾病的还是自身正气、本气为主,外邪是助缘、诱因。《内经》里面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立论根源。所以他阐述对疾病的认识,方意,全都是站在本气为病的根基上,所有的论点都是从自身正气,本气为病的角度来论述。本气、自身正气,就是常讲的一气周流,土枢四象。中气为枢纽,左升右降,成为一气,这个结构模型来源于《内经》“天人合一”的观念。《四圣心源》第一章《天人解》,就是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阐述的。
  黄元御讲病、治病都是从自身正气的角度出发,对外邪的阐述相对少一些,不以这个为重点。所以他所有的用药、观点都是偏于温阳,反对苦寒,也有人认为黄元御属于目前所讲的“火神派”,实际是不一样的。黄元御是一个圆融的大家,即不推崇温阳,也不推崇苦寒,而是讲究运转中土,流通一气,只不过人体的一气只要在流通就是一股阳气,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这股阳气,不能过用苦寒。这股阳气是有升有降的,所以他既有温通的药,也有凉降的药,滋阴助阳并重,不单纯偏向哪一方面。所以这个理论非常圆融,或者说中庸,很完美,没有偏颇。
  很多人说用《四圣心源》的方子治病,有时候效果不错,有时候没有效果,是因为我们对这个理论体系了解还不够透彻。因为黄元御主要从自身正气的角度来讲的,立方也是调节正气为主的。有些病需要祛邪,单纯扶正确实好得比较慢,甚至看不到效果。这些疾病临床上需要先去邪气,但是,去邪气的同时始终要知道,他自身的正气还是在按黄元御的这个体系运转着,要时刻保护好它。去邪气的前提是正气能够支撑,一旦邪气去得差不多了,马上就要转过来辅助正气,辅助正气,就是黄元御这套东西,效果非常地好,立竿见影。
  顺便讲个案例,有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一直便秘,没有其他的病,就是年龄大了,经常一个多星期排不出大便来,很痛苦。医院说宿便在肠子里下不来,再不处理就成肠梗阻了,建议手术。老太太的子女很孝顺,说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做手术很受罪呀。碰巧她儿子看了《临证辨象》这本书,有一个调理中焦的小方子,鲜姜、白寇、甘草。她儿子认为老太太就是年龄大了中土运转无力,所以无力排便,就用这个扶助正气的小方子试试。老太太一天一付,喝了几天,感觉肚子慢慢动起来了,到厕所很快就拉出来了,跟石头掉下来一样,声音很大。从此之后,便秘这个毛病就好转了,没那么严重了。这个小案例,再一次证明了黄元御先生的本气为病,从自身正气的角度来阐述病机,直接讲述的是问题的根源。
  临床治病,无非虚实正邪这两端。我们用任何药物,不管是扶正还是驱邪,取效的根本在于本身还有正气,如果正气不行了,用上扶正的药也吸收不了,用驱邪的药邪气也排不出来。正气尚可的情况下,选择先驱邪还是先扶正,是有技巧的。临床疗效不好时,要去思考,是驱邪的药物选的不对还是次序搞错了?有的需要先驱邪,有的需要先扶正,可能次序不对,用的方向不对,但是任何时候都离不开黄元御讲的本气为病这个基础,这是根本。而且用驱邪药物的时候,一定要顺着一气周流的方向找一个最佳的契入点,这样驱邪的药物才能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临床上才会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四圣心源》是从本气为病的角度讲述的,这是生命的根本也是我们治疗的根本。结构体系就是中土枢轴着升降运转,演化为左升的木气和右降的金气,左升右降回旋一周,形成一气周流。在这个结构的基础上,根据病人正气的虚实,或先扶正或先驱邪,围绕着这个体系,所有问题,都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当然,医学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问题实际上是医学之外的,不是单纯中医就可以解决的。但是至少在医学范围之内的问题,黄元御先生的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理论体系,应该会解决绝大部分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人问既然这个理论这么完美,应该什么病都可以治好呀,为什么《四圣心源》中的一些方子用起来一点效果也没有?我觉得辨证没有大的差错呀?这是一个普遍问题,不像经方,看准了用上马上就好,立竿见影,这算是一个门槛,一直没有迈过去。我刚讲了,黄元御主要是从正气的角度来阐述天人合一这个体系,他对疾病的论述主要也是从自身正气去讲的。
  举个例子,受凉感冒用麻黄汤,解表发汗就好了,从黄元御的角度来讲,他认为外感伤寒是有原因的呀,如果你正气足够强,可能不会感冒,因为正气比较弱,才没有抵抗住寒气,得了感冒。他认为不要忘了健运中土,中土强了,自己能升发了,就好了。照这个思路,风寒感冒不用麻黄汤,用黄芽汤,有没有效果呢,应该是没有。是不是黄元御说错了?也不是,比如,这个病人体质很弱,阳气很虚,直接用麻黄汤的话,可能把很虚的阳气全都散掉了,引起阳脱,进而出现阳脱危症,是治不好的。这个时候,黄元御讲的正气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你必须要顾及到中土,用运转中焦的药,把中土守住,慢慢转起来,感冒慢慢就好了。
  我们平常治病时,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病人的正气,中焦的土气,还能转得动。没有这个作为基础,什么药都是白搭,就像在石头上用药一样,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当我们看到经方奇效如神的时候,不要去迷信,要去思考为什么,不单纯是经方好,而是病人的体质还能够耐受经方的药力,能够支持经方在这里发挥作用,这是关键所在。而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想当然地认为任何病人来了之后,他的正气就能够支撑我的任何药物,病越重,用的药就应该越多,这是错误的。
  一个肾病患者,病情比较重,有个朋友给他治疗,刚开始量比较小,效果不明显,慢慢地把药量加大,化痰、利湿、温通,路子也对,药量越大发现效果越差。后来我跟他讲,久病体虚,患者身体比较差,把药量减到原来十分之一,结果这个病慢慢就好转起来了。
  所以我们说黄元御这套理论体系,重要性在于他看到了问题的根本。生命的根本在于一气还在周流。治病的根本在于一气周流的时候还能够接受药物的引导,能够承受药物的作用。所以黄元御主要讲了正气,没有过多讲驱邪,他主要是从扶正的角度讲的。从临床效果来讲,《四圣》的原方,确实效果不好。
  我基本不用《四圣心源》的原方,这是客观事实,但并不是说原方效果不好,而是看他是不是恰好对证。刚才讲的麻黄汤,甘草算是固中焦的,如果碰到一个很壮的小伙子,风寒外感很重,甘草可以不用,直接麻黄、杏仁、桂枝可能也就好了。相反碰到一个体质比较弱的,麻黄的量就不能超过甘草的量,甘草必须得用。体质比较好的可以麻黄的量多一些,甘草的量少一些;体质再弱一些的,老弱病残的,麻黄都不能用了,改成苏叶,改成薄荷,改成荆介,甚至,中土可能光用甘草还不行,加点人参,这就变了,千变万化,需要灵活对待。
  经方不是不能变,也不是到哪里都合适,经方也有它的适用范围。当我们把黄元御这套理论理解透,把正气的重要性理解透了,再去用经方,你就会更加圆融,所有经方都可以灵活变通,而不是机械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