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中医原本

 johnney908 2015-06-05

 【原文】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第355条)

【辨解】本条属厥病与厥阴風木病并发者,本条仍接350条,阐述燥结中焦与胃腑之证治。

脉乍紧者,即乍紧乍不紧,可谓“潮紧”,原因胆腑燥淫,客入三焦化热有潮,则下焦寒温有潮,温时,命门精髓能出,脉则紧,潮退之后,脉又回弱。又,燥客脉腑有潮,潮来则紧,潮退回弱,与命门精髓之潮出同步。燥客三焦,结湿生满,故曰邪结在胸中,心下满。烦者,心虚复加燥客脉腑。饥不能食者,腹中空而饥,燥客胃腑无風,即损伤胃气,故不能食。此饥不可误解为邪热化食而饥。本病胸中燥结,故须吐之。

瓜蒂散,有甘平之赤小豆,入脉正湿,入焦決渎;瓜蒂,香豉,厚苦气寒,功在中上焦,清热降燥。本病燥结胸中,故吐之,宜瓜蒂散。

六经中医,明知此为实邪在胸中,却不知邪从何来。同时,更将手足厥冷归于胸中邪结,阻塞胸中阳气出入。又,六经中医之紧脉,皆作寒实解,表示有实邪。寒不会乍寒乍不寒,故不能解释乍紧。于是,有将脉乍紧,解释为痰食之邪内阻,气血时畅,时不畅之表现者,显然是不解之解。

从350条到本条,均为伤寒病之传变,既有里外俱热之白虎汤证,又有内寒血虚之当归四逆汤证,以及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证,既有表里俱热之四逆汤证,又有表里俱寒之四逆汤证,更有燥结中焦与胃腑之瓜蒂散证。《伤寒》如此条款排列者,多矣,本条罗列五款,与359条统20款至379条相比,太少,足见病至厥阴,其间变化多端,难以尽述。唯有掌握治方医学之病理,方可面对临床之无常变化,而能成竹在胸。

 

【原文】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第356条)

茯苓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辨解】本条属厥病与厥阴風木病并发者。阐述厥而心下悸之治法。但是,将茯苓甘草汤作为治水之方,需要辨明。

厥而心下悸,不能证明有水停心下。厥而心下悸,只能辨为下焦寒淫,客入胃腑,寒邪生風,使胃情惊悸,而心脾相连,感为心下悸。又命门真阳不出,脾阳无源,魂神为之虚。寒客胃腑,魂神必然惊动。又,精髓不出,心力虚弱,亦能发为悸动。此时三焦不热,下焦寒淫,寒水上泛至心下,确亦可致心下悸。三焦不热,则气化不及,故有小便不利。与茯苓甘草汤可解,但若作治水解,则说明病理不明。

茯苓甘草汤,主治心脉中枢,以枢动命门,兼能治水。命门复正,则精髓正出。精髓正出,则厥逆自愈,三焦复温。三焦复温,则決渎复正,水道通调。同时,茯苓甘草汤,亦是治悸,即以姜桂治脾虚胃寒,木郁風淫。又,茯苓甘草,亦入肺入焦,功能复正三焦水道。此茯苓甘草汤正解。既为治厥,故加干姜或附子为佳。

治厥不尔者,非治厥之过,治之不得法也,根本在厥之病理认识有误,不知厥病在心脉。若厥得治,断无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原文】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第357条)

麻黄二两半  白术六铢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芍药六铢 天门冬(去心)六铢  干姜六铢  当归一两一分  桂枝(去皮)六铢  升麻一两一分  石膏(碎,绵裹)六铢  甘草(炙)六铢  茯苓六铢  女萎(一作菖蒲)十八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饮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辨解】本条属厥病与厥阴風木病,以及厥阴肝病并发者。阐述伤寒六七日,大下后之病变。

本病所谓难治,并非脉证有多么危险,而是病理难明,主要是病因难明,关键是六经中医没有肺寒焦热,肝寒胆燥之病理认识,因此,只能含糊其辞,概以寒热错杂,却不知寒热自何来,在何处。因为不能理解,后世一些注家,尽然将其删除,太过。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是指病变之起因,先有伤寒,后有大下。大下而病不愈,意味着寒邪入里,三焦热陷。本病寒邪入至肾机命门,寒闭命门,精髓不出,故病厥逆,此乃主要病理。寒邪既入地六肾藏,则难免侵犯地四肝藏。肝寒则胆燥,燥客脉腑与肺胃之咽喉,则唾脓血。唾非吐也,唾在咽喉,燥结无風;吐在胃腑,邪風动泄。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即寸弱尺没,此命门闭锁之脉。又,脉迟有涩义,示脉腑客燥,故有唾脓血。脉腑客燥,故本病无汗。下焦寒水倒灌肠部,風湿不断,故病泄利不止。在治方医学看来,病证机因非常清晰。

本病治方,以大青龙汤为基。白术替杏仁,更加知母清热降燥。加黄芩芍药天冬,和解肝寒胆燥。此与知母,乃为唾脓血,与大青龙汤之主要变化。当归之用,本意治厥阴肝,实际却以厚辛薄苦行姜杏之功。干姜替生姜,以其更能入心健枢。甘草茯苓女萎,替大枣,入心入肺,入脉入焦,平气养正,和解寒热,复正心脉中枢,归正三焦水道,平衡決渎。女萎善解燥结。服法中云,令尽汗出愈,更有大青龙汤义。

原本可能佚失,疑后人所补,甚至难治之字眼,亦可能后人所加。理由有三。其一,本病病理,对仲圣而言,并无难处。若与353条之四逆汤证相比,显然不难。其二,仲圣用药,胸有成竹,多至十四味,仅此。其三,本方剂量,更有嫌疑。汉之一铢,即使以当代考古之发现衡量,亦只有零点七克,方中芍药等八味,均为六铢,还要分温三服,每服只有二铢,为现代一点四克。二两半,一两一分之设,断无根据,亦无必要。如此安设剂量,无异告知后人,本方非《伤寒》原本。

不过话又要说回来,本方气味治方,与病证机因基本相符,可见方家实非平庸之辈,对《伤寒》之领悟不凡。或许正因如此,本方虽多嫌疑,却不碍其牵仲圣之衣袖,流传于今。

 

【原文】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第358条)

【辨解】本条属厥阴風木病。阐述胃腑客邪,拘急筋肉生痛,邪風动气致利之病理。

 

【原文】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第359条)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辨解】本条统领以下19款,阐述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引起厥阴風木病,或厥病,或厥阴風木病与厥病及厥阴肝病并发之脉证并治,集中阐述各种下利。由此可见,本条及诸款之设立,并非临床有此病者,而是“若”之以为立说。识破条款设置很重要,否则,后面的条文就没有来路,更容易造成误解。

伤寒,本自寒下,说明寒邪已经入里,客入胃腑以致下利。此时当有热证,故医复吐下之,因此,引起一系列可能出现之病变。本自寒下,说明病在下焦,故不可吐;因寒下利,故不可下。医者可能误以为热利,而反下之。此所谓寒格,实际是指寒盛寒绝(无对),好比雪上加霜。格者,本义木长,引申为至,故曰,格至也,来也。后世中医用格,皆引为“拒”,如 “寒盛格阳于外”之说。本条之寒格,就是寒上加寒之义,因此,更逆吐下。寒上加寒,就不独但病于胃腑吐下,更可能入肝入肾,导致复杂病变。

若食,入口即吐,说明病在胃腑,且胃腑正气几无,否则,将是食后邪風淫动而吐。能致胃气几无者,非燥莫属。而能吐者,必定有風。故入口即吐者,热邪与燥邪同客胃腑也。不食燥结不吐,食则增热,激动邪風而吐,吐完食物即止。胃腑一家,上有燥热,下有寒客,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非常确定,不是可与,亦非宜。

干姜,厚辛气温,入脾入心,升木厚土,固本扶正。脾木得升,胃腑正風可复,正复则邪不可干,故胃腑寒热皆能治于温脾升木。心土得固,则中枢健运,命门可开,三焦复温,下利可解。与干姜不与生姜者,因为生姜较之干姜,力薄效短,且更能入胃,于胃有燥热不利。黄芩,厚苦气平,入焦入胆,和解肺寒焦热,肝寒胆燥,功能偏于入胆治燥。黄连,厚苦气寒,入焦入胆,清热降燥,功能偏于清上焦之热。人参,薄甘气平微寒,入脉入焦。入脉正湿(补亏)生津;入焦能够解热。

本方关键,一在干姜升木正風,即健脾养胃;二在黄芩治燥。后世不识气味治方之药理,更不识本病上热下寒,肝寒胆燥之病理,故对于本方清热降燥却加干姜,一直不得正解。

 

【原文】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第360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对照阐述下利自愈之脉证。上条主要讲食之即吐,本条讲下利自愈。

本是上热下寒而利,现有微热而渴,且不呕,说明胃腑上部客热未解,但肠部寒邪已退,故渴。此渴,是寒退热存之渴,而非热进之渴。寒退,则热亦将退。三焦尚有轻微热淫,说明热亦退却,即表寒亦退。脉弱者,不微细,不浮紧,乃病退之脉。由是观之,将自愈。

 

【原文】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第361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对照360条阐述下利自愈与未解之脉证。

本是上热下寒而利,现有微热,说明热退。汗出,说明热寒相搏而出表,即仍在解病。又,汗出证明脉腑无燥结,表示寒退,与脉紧变数一致。脉数,而非紧,此为精髓减少增出,但仍属增出,乃由紧之增出,变为数之增出。数者,快而不强也。由是观之,病将自愈。设复紧,为未解。是说,假设脉还是紧,说明寒邪未退,三焦热淫未减,精髓仍在增出,故知未解。

 

【原文】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第362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对照361条阐述下利厥逆之不治脉证与少阴负趺阳之顺脉。

前面虽为寒利,但有发热,汗出,脉弱,无厥,故非内寒下利。如今手足厥冷,无脉,指示命门已闭,下焦已寒,故知本下利乃是内寒下利。病情由此变化,原因外寒直捣太阳膀胱,即所谓直中少阴,而非侵犯胃肠。膀胱寒淫,寒藏太过,则命门闭锁。此时脉腑亦客寒,心虚脉寒,岂能不厥逆?此危急之至,故急灸之。若灸之不温,脉不还,说明温灸无效。反微喘者,证明肺机本体始衰,亦说明肾机已经衰极,左右升降亦不管用。如此脉证,不治。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少阴指寒,趺阳指热,寒不胜热,为顺。本病但寒无热,为不顺,故不治。后世对这句话理解不一,但都从胃与肾立说,即从后天与先天立说,认为后天胃气不败,为顺。此说忘记先天乃后天之本,若少阴命门精髓不出,脾胃何以能运作?胃气之种源从何而来?也有从五行生克解释者,六经中医之脾胃属土,少阴为水,故认为土能克水为顺。此解表面看符合五行生克之逻辑,却违反自然之法则,即水土互克怎么能顺?顺者,生也,不能克也。

 

【原文】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第363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对照阐述胃客燥热之下利脉证。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脉证指示此利为热利,且脉腑客燥。

寸脉浮数,表示精髓增出,脉腑湿淫。精髓增出,则三焦热淫。湿淫乃内热外寒相搏生湿,有外寒才会有三焦热淫,才会有精髓增出,才会有脉浮数。尺中自涩,表示脉腑客燥,燥湿生结,束缚脉搏,故涩。涩者,滞也,但非迟也。尺脉与寸脉,不可能一数一迟。脉涩,脉滑,脉弦,皆示脉腑客燥。为何寸脉不涩,一是寸脉本短,不易候出涩脉;二是寸脉出关,涩脉被关上过滤了。脉腑湿淫,客热客燥而无汗,出血之条件具备。胃腑病热下利,故出血于胃肠,此乃必清脓血者。脓者,胃肠之膏粱,兼有胃肠之痰湿。

 

【原文】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第364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对照阐述寒利不可发汗。下利清谷,表示胃肠客寒,使胃腑正風不用,以致水谷不化,下利清谷。此寒自下焦,为内寒。若发其汗,必致胃腑津液入脉,胃阳更衰。同时,发汗亡阳,,心枢更衰,命门更闭,三焦更冷,以致胃腑客寒更甚。胃腑津枯,更引下焦寒水倒入,如此,必致胃肠更加正虚寒实,而生胀满。此病应先治内寒,再解表病。

 

【原文】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第365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对照阐述脉沉弦,脉大,脉微弱数之下利脉证。

脉沉,示脉腑湿亏。脉弦,示脉腑客燥。湿亏客燥,不出血,不发黄,就会在某病机局部吸收津液,造成充血性水肿。本病胃肠客热下利,故充血水肿发于津液较多之近肛门直肠部,证见下重。所谓下重,就是大便不易解出,却总觉得要解,总觉得没有解完,有重坠感,大便有粘液,这些都是因为近肛门直肠水肿。

脉大,表示脉腑湿大热大。热大才会湿大,或寒热相搏生湿,或三焦热淫蒸水生湿,或两者皆有。本病热利,故脉大者,为未止。

脉微弱,表示精髓减出,三焦自发热退;脉微弱而数者,表示精髓减出,但非命门闭锁之减出,乃寒邪退却,三焦热退之减出,故为欲自止。利止,则虽发热,可治。

 

【原文】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第366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对照阐述上燥下寒之下利脉证,即肝寒胆燥,下焦寒淫之脉证。

脉沉,表示脉腑无湿淫,搏不出浮;沉而迟,表示心搏减慢,精髓减出,即命门病寒。此脉下利,必是下焦寒湿客入胃肠,是谓寒利。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证明燥淫化热,因为命门精髓减出,三焦无自发热淫。面少赤,乃西方燥淫色现。下利清谷者,原因下焦寒水倒入胃腑肠部,同时燥客胃部,损伤胃腑正風,使水谷不化。燥淫化热于三焦,可解下焦寒淫,使命门复出。命门复出,三焦重温发热,搏肝肾之内寒出表,与表寒一并解决,故必郁冒,汗出而解。命门精髓减出,脉沉而迟,且表寒犹在(身有微热,为出表抗寒,故知表有寒),必客入脉腑,故知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意思是说,所以会郁冒,汗出而解,并有微厥,是因为尚有燥热,下焦阳虚而寒淫。

 

【原文】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第367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对照阐述脉数而渴,寒利自愈,热利必清脓血。

渴而脉数,示精髓增出,三焦热淫。此数为实数而非虚数。脉数而渴者,表示胃腑有热,即便不是客热,而是虚热,亦证明三焦复热。因此,寒利者,即将自愈。若不愈,证明下利非寒,而是热利。那么,脉数而渴,就表示燥客胃腑。此数有滑数之义,乃燥客脉腑之象。此渴不仅虚热,且有客热。燥热客入脉腑,就会出血。胃腑客热下利,必血出于胃肠,故曰必清脓血。

 

【原文】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第368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对照阐述四逆下利之生死两别。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不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证明下焦寒极,使命门闭绝而无脉。晬时脉还,手足温者,表示肾机本体能够抗寒,使命门重开,亦证明心机能枢,故知生。相反,脉不还者,表示心脉无力枢动命门,真阳不出,五行生机罢运,不生。

 

【原文】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第369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对照阐述热利,不亡于先天,而亡于后天之脉证。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证明此利非下焦寒利,即命门不病寒,精髓输出不减。日十余行,证明此利非同一般,十分严重。命门精髓输出不减,脾阳有源不虚,那么,问题在胃腑。一是胃腑已经产生器质病变,就是有恶性肿瘤之类,使得正气虚极,而邪風淫动。二是客邪未解,三焦持续热淫,又有两种可能。其一,肺藏寒邪不解,或有寒燥结聚,已成“藏结”,就是肺藏肿瘤。其二,肝藏寒邪不解,已成“藏结”,就是肝藏肿瘤。胆腑因此燥淫,客入三焦化热。这些病变,都将导致胃气衰竭,使人亡于后天。精髓还未用完,老亏了。

 

【原文】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第370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阐述里寒外热之下利证治。所谓里寒外热,实乃里外皆寒,外不寒,则无外热。此寒或由皮入肺,故不见恶寒。人体发热于外,但为抗寒。人体原本内热,只是寒邪入里,才有内寒。所谓肾阳虚者,实指命门病寒,真阳不出。少阴病篇317条,亦是同样病证,同样与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下焦寒水入胃也,证明命门病寒也。厥者,命门精髓减出,或同时寒客脉腑。汗出而厥,证明脉腑客寒客热,相搏生湿。

通脉四逆汤,心肾同治,旨在枢开命门。命门一开,病因消失,诸证自愈。可参317条辨解。

 

【原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第371条)

白头翁二两  黄檗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辨解】本条接359条,阐述热利,下重者治法。热利,下重者,其脉当沉弦,示胃脉客热客燥。热自三焦,燥自胆腑,三焦有热即肺藏有寒,胆腑有燥即肝藏有寒。

白头翁汤之方义,与大承气汤相通,后者兼能软坚散结。白头翁,薄苦气温,入肺入肝,祛寒拔根。后世将其气味改为苦寒,原因不明热燥病理,即不识肺寒才有焦热,肝寒才有胆燥,故不解热利或燥屎用苦温之治理,为圆其说,强改药性,太不应该。黄檗黄连秦皮,皆厚苦气寒,入焦入胆,清热降燥,是谓消因。后世解释本病与黄连,皆谓黄连厚肠胃。若黄连能厚肠胃,厚的是肠胃之什么?厚阳还是厚阴?到了黄连阿胶汤,又变了清心火。如此,但见黄连经验功用,不见黄连恒定药理,欲用黄连者,只能照前人验方对证,而不能灵活应用。白头翁汤断热燥之源,热利下重自愈。白头翁汤与大小承气汤方义与气味治方完全相同,承气汤更能破结,白头翁汤更能治利,结与利,皆因燥也,结则 但燥,利中有热。

 

【原文】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第372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阐述表里俱寒之下利证治。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所谓攻表,义指强发其汗,以解表寒。

下利,腹胀满,此寒水入于胃肠,证明命门伤寒,使下焦阳虚寒淫,以致脾胃木郁風淫。身体疼痛者,证明脾阳正虚,以致脾主之筋肉伤寒,此表有寒者。本病实乃太少两感,分别治与四逆桂枝,若是治与麻黄附子细辛汤亦可,细辛附子更解肌。

 

【原文】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第373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阐述下利,欲饮水之证治。欲饮水者,渴也,燥热客胃也。此利因热有燥,故与白头翁汤主之。本病未言下利脓血,亦与白头翁汤,说明白头翁汤为清热降燥,非治下利脓血专方。

 

【原文】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第374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阐述下利,谵语之证治。下利,谵语,病机不同,下利在脾胃,谵语在心脉,心脾相连。谵语与燥屎无因果关系,但能证明燥邪势大,可为胃中有燥屎之旁证。此利本当自利清水,即所谓“热结旁流”。宜小承气汤,言外不差再与大承气汤。

 

【原文】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第375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阐述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之证治。下利失津液,下利后更烦,说明此病烦于津液虚亏,即虚燥。下利后更烦,证明此乃热利。按之心下濡,说明胃肠与中焦无燥结,否则,将有痞鞕。如此,不用小承气汤,宜栀子豉汤,主要清三焦之淫热。

 

【原文】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第376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阐述厥阴風木病,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家有痈脓者,因胃腑有燥热,以致溃烂生脓,邪風致呕,脓随呕出。若以为痈脓致呕,误也。燥热不自生于胃腑,而生于三焦胆腑,故不宜胃腑治呕,而应三焦治热,胆腑治燥。不可治呕,脓尽自愈。不是说不要治疗,而是说要治脓,即治燥热病因。又,治在胃腑亦无妨,即便呕止而痈脓未尽,可以吸收,或者随糟粕下出。

此痈脓或自上焦肺家,即所谓寒实结胸,久成肺痈,如此,更应与它证和脉象相参,积极治疗。

 

【原文】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第377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阐述厥阴風木病,厥阴肝病与少阴病并发,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厥逆之证治。

呕而脉弱,一言指出辨证之难。呕在胃腑,或寒或热。脉弱示精髓减出,厥逆可证,本当三焦无热,小便不利。今反身有微热,小便复利,证明三焦热淫。精髓减出,三焦却热淫,六经中医无解。热从何来?从肝机异出。呕因燥热也。身有微热,说明表有寒,否则三焦淫热,亦不出表,而作于内。病理可与353条相参。

四逆汤主之,以其五机并治。附子一品三味,薄苦入肺入肝,故治肺寒焦热,肝寒胆燥。其治理亦可与353条相参。

 

【原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第378条)

吴茱萸(汤洗七遍)一升  生姜(切)六两  人参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辨解】本条接359条,对照上条,阐述厥阴風木病,干呕,吐涎沫,头痛之证治。

干呕,吐涎沫,病机在胃,病因寒邪,或伤食寒凉,或外感風寒。头痛,证明外感寒風,收引筋脉而痛。

吴茱萸温热,薄辛入胃,干呕吐涎即解;薄辛入脉,祛寒复正,头痛可愈。吴茱萸,兼有薄苦,故能入肺入肝,能解肺寒焦热,肝寒胆燥。生姜气温,厚辛入脾,驱寒解肌,头痛可止;入心健枢,头痛亦治。人参大枣,入心入肺,和解寒热。吴茱萸汤治在胃腑,故能治寒吐,亦能治寒利。

 

【原文】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第379条)

【辨解】本条接359条,对照上条,阐述厥阴風木病,呕而发热之证治。

呕而发热者,六经之厥阴風木病(呕在風腑)也,亦少阳病(小柴胡汤)也,亦太阳病(发热)也,亦阳明病(胃呕)也,可见,六经分病,相互交叠。谓之某某经病,原本为了方便指称,但实际并不方便。比如,后世喜欢比较少阴吐利怎么怎么样,厥阴吐利怎么怎么样,太阴吐利怎么怎么样,不过增加一个中间环节罢了,实乃增加麻烦,而且掩盖吐利真相。那还不如直接比较怎么怎么样吐利,就治之与什么气味。

本条但言呕而发热,不提任何它证,无法辨证此呕因寒或热,仲圣却与小柴胡汤主之,言外之意,小柴胡汤和解寒热表里,无论寒呕热呕,但见发热就治。发热者,表有热也,必藏有寒也。

359条下统20款,以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开头,以小柴胡汤收尾,意味深长。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不就是小柴胡汤变形吗?由此可见,病至厥阴,六经病都在里面。

 

【原文】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第380条)

【辨解】本条阐述伤寒,大吐大下,复极汗,致厥阴風木病胃中寒冷而哕之病理。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此指胃气极虚,即胃腑正風极虚。胃气正虚,即易邪实。又,胃气之所以正虚,本是邪气客犯所致。故正虚与邪实,如影相随。复极汗者,必将导致脉气虚,并联动胃腑津液流入脉腑,胃气更虚。发汗有辛温之品,本可补充一些胃气,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则使其寒。原因温水虽可发其汗,但水之本性乃寒,水中之温随汗而去,所剩但是寒也。

哕者,呃之重也。呃多为胃部气逆,哕者,呃之重,可谓肠部气逆于上也。邪風轻作,不呕为呃,不利而哕也。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此胃中指胃家也,含肠部也。本病之哕,原因极吐下,复极汗,复与水,导致胃腑虚寒,以致虚風淫动。若是客寒,多发吐利。

 

【原文】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第381条)

【辨解】本条阐述伤寒,致厥阴風木病,哕而腹满之治理。哕而腹满,有两种情况。一是,哕与满均在胃肠,其中,满分寒燥湿满(即便溏之满)与热燥湿满(即燥屎之满)。二是,哕在胃肠,满在三焦之下焦,包括膀胱寒腑。此两者,辨证简易,视其前后即知。视其前后,看大小便也。小便不利者,满在膀胱,下焦寒淫,气化不及也,暖其下焦则利。其实,小便不利,并不会致哕,但小便不利,指示下焦淫寒,可测肠部寒湿,暖下焦,利小便,等于治胃肠病因。大便不利者,或热燥结实,或寒燥湿满,分辨治之。

 

【原文】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第337条)

【辨解】本条定义《伤寒》之厥,并阐述其病理。阴阳气不相顺接,含义极深,需要用心悟会。明白其理,厥阴病了然,乃至中医医理了然。因为,阴阳气不相顺接,既是厥阴病理,亦是诸病之理。

阴阳气不相顺接,本意是指,两阴交尽为厥阴,厥阴当阳气出,而阳气不出,故曰不相顺接。换句话说,就是少阴寒水不能与厥阴風木相接,即肾阳不出,寒水不温,不能滋木。换成治方医学之语言,则是命门精髓不出,地八脾木无源。再说明白些,就是地六之肾水,生(滋养)地八之脾木为顺,不生为逆,则不相接;天一之膀胱寒气,生天三之胃風为顺,不生为逆,则不相接。寒水为逆,则精髓不出为正虚,寒用过淫为邪实,病肝寒胆燥而客邪,脾(阳)虚胃寒而吐利,心(阳)虚脉寒而厥逆。此从厥阴肝,厥阴風木方向,从阳气出方向,讲阴阳气不相顺接。

若从阳气入之角度,讲阴阳气不相顺接,则要联系到三焦,胆与膀胱,即七阳,九阳与一阳。阴阳气不相顺接,是指阳热之用不能转回到阴寒之藏,即离火不能降藏于坎水,此肝胆之失也。肝乃地四之藏,金气之藏,地四之金生地六之水为顺,不顺为逆,逆则肺焦离火不接肾胱坎水;天九之燥,藏入天一之寒,即乾阳归坎,为顺,不顺为逆,逆则燥淫为邪,病变多端。此从厥阴肝藏之表腑,即少阳胆方向,从阳气入方向,讲阴阳气不相顺接。

读上面两段话,脑子里要有《中医原本——治方医学通论》建立之中医原理图像,让它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起来。如此,理解这两段话,将没有任何困难。

若能结合《内经》之厥义,则更能明了厥病在心脉之本质。《内经》之厥,不仅指手足厥冷,更指昏厥,即心神昏迷无觉。可见,厥者,心脉之病也,乃阴阳气不相顺接之一种病证,而非全部。同时,还有力证明,治方医学心主四肢之生理正确。更进一步,还间接证明脾胃才是六经之厥阴風木,因为心脾如口舌相联,四肢多筋而主于心,亦联于脾。

将厥逆之病理,概括为阴阳气不相顺接,十分精确,但要明白其中深意,确实不易。后世直至当代解释厥逆,皆谓阴血或阳气不能顺接于手足,还不如不解释。关键是血非阴,否则,亡血亡汗怎么叫亡阳,而不叫亡阴?可见,若无治方医学之理论发明,医者对中医之至理,总是似懂非懂,徘徊门外,而不能入室。

如前所述,厥逆有寒热之别,其中寒厥可分为太阳病寒厥与少阴病寒厥,各自病理不同。不赘。下一条乌梅丸方证,很好地诠释了阴阳气不相顺接之意义。

 

【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第338条)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炮,去皮)六两  蜀椒(出汗)四两  桂枝(去皮)六两  人参六两  黄檗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致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辨解】本条属厥病与厥阴風木病并发者,阐述蛔厥与藏厥之区别,以及蛔厥之治方。本条亦可以认为是对337条“阴阳气不相顺接”之具体解释。

首先需要辨明,所谓蛔厥,是指并发吐蛔之厥病,不可将“蛔厥”理解为厥之一种,更不能认为蛔可致厥。无此认识,厥病之真义就很可能被蛔吃了。此所谓“藏厥”亦然,并非厥之一种,就是热厥寒厥,或谓不吐蛔之厥。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不要管它藏厥蛔厥,只是脉微而厥,说明太阳伤寒传变成了少阴病,病机在(手少阴)心脉,病因外感寒邪与内生寒邪(足少阴)。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其义有二。一是,说明寒盛厥深,即精髓输出欲绝,以致肤冷,脉微。二是,心虚客燥,以致其人躁无暂安时,此虚烦复加实烦。心虚至极,原因精髓输出欲绝;客燥,源于肝寒胆燥。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此言非指蛔能致厥,所谓吐蛔,适逢胃肠有蛔罢了。厥病者,若寒邪进入胃部生風,无蛔亦吐。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这段话,很容易使人误解为蛔动致烦,蛔动致吐。其实不然。病者静,复时烦,可谓潮烦,随胆腑燥淫潮动,非为蛔上其膈使烦。前述躁无暂安时者,心虚重也,此谓复时烦者,心虚轻也,燥潮才烦,燥落風动则能食,食与風动同步,故有食则吐,吐则蛔出,现为吐蛔。

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燥淫又作,客胃生热,邪風致吐。又,饮食有湿,合燥生热,热则生風,邪風淫动,故有呕吐。并非蛔闻食臭出,上入其膈,以致烦。

其人常自吐蛔,病理有二。一是,其人有蛔。有蛔者,有邪風也,風动而虫生。有邪風者,寒也。对人而言,風正生命,風淫生虫,此風均为天三之風,即厥阴时象所对应之風。厥病者,阴阳不相顺接,即肾阳不出,脾木无滋,胃風变寒,故病厥,病厥阴風木。厥阴病者,阴阳不相顺接,好比大宇宙有冬无春。春風不致,故诸虫皆病,不独人病,蛔也不外。有句著名诗话,讲“春江水暖鸭先知”,《伤寒》之厥阴病,可谓“命门虚寒蛔先知”。所谓吐蛔者,蛔病厥阴也。仲圣以蛔论厥,或许巧合,但是厥病吐蛔,却暗藏天道,仲圣行于文章,无疑揭其秘也。二是其人常吐。常吐者,胃腑常有邪風也。厥者,阴阳不相顺接,即下焦寒淫,以致胃肠客寒,寒则生風。吐由風,蛔由風,皆由寒,寒者厥也。吐,蛔,厥,皆由寒也,皆因阴阳不相顺接,可谓同因异果,此所谓蛔厥之真相,亦厥逆真相,亦厥阴風木病真相。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这两句话,包含五个意义。其一,乌梅丸主久利,说明乌梅丸不但治蛔厥,亦不但治厥。无厥久利者,其病机病因与厥利一致,均为肠部客寒,只是厥者有内寒,且寒邪势大致厥,而无厥久利者,或不致厥逆。其二,乌梅丸不但治蛔厥,寒厥皆治。其三,乌梅丸不但治蛔,诸虫皆治。其四,乌梅丸不但治厥,厥阴風木病亦治。其五,乌梅丸不但治厥阴風木病,以其治方气味,厥阴肝病(包括燥邪致病)亦治。

乌梅丸,由附子,黄檗,黄连,细辛,干姜,当归,蜀椒,桂枝,乌梅,人参等十品组成,其实还有粳米白蜜,当是十二品,附子,主治北方寒水,兼治东方風木与中央枢机;黄檗,黄连,主治南方火热,兼治西方燥金;细辛,干姜,蜀椒,桂枝,当归,主治东方風木,兼治中枢湿土;乌梅,主治西方燥金,兼治北方寒水;人参粳米白蜜主治中央枢机,兼治南方火热。方中,附子,味兼薄咸,薄苦,厚辛,治五方;当归,味兼薄苦,薄辛,薄甘,治东南西中。寒水得治,命门复正,则風木脾胃复正,阴阳顺接于左升,因此,厥逆可愈,寒利可治,虚烦可解,吐利可止,诸虫不淫;热燥得治,则肺焦肝胆复正,阴阳顺接于右降,因此,热利不作,躁烦休发。中枢得治,则阴阳无不顺接。

总之,乌梅丸五机并治,可谓整部《伤寒》大成收功之作,桂枝汤隐于其中,柴胡汤亦隐于其中,承气,四逆亦在其中。乌梅丸参透,《伤寒》过半。乌梅丸方证,更是生动诠释了阴阳气不相顺接之意义,故乌梅丸参透,可谓中医过半。谨以此,作为厥阴病辨解之小结,亦作为整部《伤寒》辨解之总结。


后记

解完《伤寒》,对治方医学理论更加坚定了信心,它是总体正确的,当然需要不断完善。其正确性,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治方医学理论从《伤寒》,《本经》,《内经》出发,返本溯源,取得河图八卦真金,重建中医逻辑,使中医原理,生理,病理,药理,治理一理贯通,形成一个内外和谐之理论系统。该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伤寒》,证明治方医学理论与2000年临床经典完全对接,可谓理论与实验之阴阳气顺接。

其次,治方医学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伤寒》,同时,又不因此造成与现代医学,即西方医学知识之冲突,相反,可以更好地包容现代医学之发现,而且彰显中医原本之学术超越时空之永恒生命活力,可谓古今中外之阴阳气顺接。

其次,治方医学理论与《伤寒》之完美对接,从医学之应用角度,反证了河图八卦确实揭示了大宇宙之真理,亦证明了人体小宇宙与大宇宙完全相通之认识不假。此可谓医学与哲学之阴阳气顺接,亦是科学与道学之阴阳气顺接,亦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现象之阴阳气顺接。

医学乃生命之学,生命乃文化之本体,亦自然之本体,文化与自然皆为生命本体之阴阳两用。文化乃生命本体对自然之认识,自然乃生命本体所认识之自然。人类学术,种类繁多,但没有任何学术之重要性可以和应该超越医学,因为它是生命本体之学。因此,医学既是最深奥之学问,同时又应该是最通俗之学问。作为最深奥之学问,该有专业人士追根究底;作为最通俗之学问,则应普通百姓人人能知。治方医学理论当是生命本体之学至深至浅之中介。笔者夙愿,治方医学知识,天下人人能知能用。

治方医学理论虽为笔者构建,但非笔者创造,而是中医原本,其隐藏于《伤寒》,《本经》,《内经》,发源于之前,根源于河图八卦。笔者之劳作,只是将其从历史之尘封中发明出来。如果有朝一日,治方医学理论能够被医界认同广大,造福人类,此为中医之幸,一切归功于伟大的中华文源,归功于历代中医圣贤之不断探索。

王学泰

乙未夏于南昌青山湖平瓦斋

 

 

谨以此文

纪念伟大的仲圣先师

 

怀念我的太祖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