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摔倒了,如何抚慰受伤的孩子:读《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

 昵称535749 2015-06-10
时间:2015-06-10 

时刻关注,绝不越界。只要你需要,我就在你的身边,不离不弃;如果你不需要,我选择放手,并远远地看着。

孩子摔倒,父母该如何做,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一个简单的养育行为背后隐藏了父母们无数的担心和焦虑。在孩子摔倒时,他需要什么?如果他需要父母的安抚,那么父母就应该过去安抚;如果他不需要父母关注这件事,那么父母就应该淡然处之。

每次我跟人讲这个观点时,都有父母大吃一惊,有种对孩子失去控制的感觉:“什么?我抱不抱孩子是由孩子决定的?那孩子还不反了天了?那他还不被惯坏了?”

孩子到底会不会因为父母听从了自己的心理需要而被惯坏呢?我们分析一下孩子在摔倒的时候可能有什么样的心理需求。

孩子摔倒后,第一种需要是关心和爱。

孩子摔倒了,如何抚慰受伤的孩子孩子摔得很痛,如果妈妈及时给了他关心和爱,孩子会处在一种满足、快乐的状态,有了足够的力量继续探索世界。相反,如果妈妈这时不顾孩子的需要,他就会怀疑父母到底是不是爱他。孩子接下来做出的一个举动必定就是“索爱”,通过所谓的“不当行为”来试探父母了。

也有妈妈反映,自己的孩子真的只是被小小地绊了一下,可他就是要妈妈抱着,而且抱着就不下来了,这种行为如果出现一次两次,可以说是孩子在撒娇,可是如果他每次都是这样,恨不能像个八爪鱼一样攀着妈妈,那可不就是被惯坏了吗?

一个孩子想要妈妈抱,不能随时得到满足,居然要通过摔跤、黏妈妈来得到满足,成人不应该反思吗?摔跤然后借摔跤之机求得梦寐以求的拥抱,即使妈妈厉声呵斥也不撒手,这个孩子的心理饥渴是多么的严重啊,妈妈好好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一有问题就贴上标签,说孩子被“惯坏了”。

孩子摔倒后,第二种需要是自己的空间。

有些孩子摔得并不严重,根本就没有把摔倒当回事,那么这时候他需要的就是自己的空间,而不需要别人去关注他摔倒这个事情。这时候父母顺其自然。

多少父母在孩子摔倒后,即使知道孩子没事,知道孩子不想要听自己唠叨,却仍然控制不住唠叨孩子:“叫你慢点跑,你看你摔倒了吧!”哪怕孩子已经跑远了,依然能听到父母的喊声:“你慢点,别又摔倒了!”仿佛只要说了这句话,孩子就会因自己的提醒而不再摔跤一样。

还有些妈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当孩子摔倒后,不管孩子需要不需要,第一件事就是冲上去抱着。我曾看见有个妈妈在孩子摔倒又爬起来跑走以后,一个劲儿追上去问:“来,我抱抱,哎呀,心疼死我了,宝贝,妈妈爱你啊!”

孩子不耐烦地想要挣脱她,可是这个妈妈沉浸在自导自演的场景剧中不能自拔,这时候拥抱对于孩子而言,就是一道枷锁,这种拥抱完全是妈妈自己的需要,可以说这个妈妈爱的不是站在她眼前这个真实的孩子,而是她想象中那个受伤的孩子。

从孩子的这两种心理需求来说,无论我们顺应他们的哪种需要,都不可能把孩子惯坏,事实上,孩子不会因为父母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而被惯坏。那些所谓被惯坏了的孩子,都是长期被父母忽略了心理需求的孩子,父母因为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出于愧疚,又通过各种物质产品和无原则的迁就来补偿,这样,孩子长期处于心理饥渴当中,学会了利用父母的愧疚进行各种索取,这才有可能被惯坏。(摘自云香的新书《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