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姓《认亲诗》的起源及发展

 广东黄汉光 2015-06-10
黄姓《认亲诗》的起源及发展
____黄氏研究文摘

黄氏最重亲谊,习惯以《认亲诗》为识别凭证。据《黄氏通史》的主编黄峒景的考证,《认亲诗》起源于战国时春申君黄歇的楚歌《送子行》,后经过黄霸、黄琬之家属多次修改,到唐末、五代时的黄峭山。才正式定下来,在后裔中广泛流传。峭山以后,其各支派的后裔,为了识别其本支的宗亲,又分别进行个别词、句的修改.形成今日全国以及海外后裔中出现60种以上,内容基本相同.而个别词、句有异的《认亲诗》,现将其起源及发展的情况,介绍于下:
     一、《认亲诗》起源于黄歇的楚歌《送子行》
     战国楚考烈王25年(公元前237年),春申君黄歇,修《黄氏族谱》准备分发给各子女,适值门客朱英来密告,说李园阴蓄死士欲谋杀相国,而黄歇却以“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何置此”为对,朱英知言不用,恐祸其身,乃逃去。朱英之逃,使黄歇略有所警,乃于《谱》后,加一楚歌《送子行》以为分居各地之诸子留作纪念。歌曰:
     骏马同堂兮赴异邦,任从胜地兮立纲常。
     身居外境兮犹吾境,家住他乡兮即故乡。
     朝夕莫忘兮亲命语,晨昏须荐兮祖宗香。
     根深叶茂兮同庥庆,有志儿女兮当自强。
     二、黄霸夫人巫氏改《送子行》为七律《认亲诗》
     公元前72年,黄霜任廷尉时,因夏侯胜犯忤旨罪被连坐,后下狱三年,其夫人巫氏,恐累及儿孙,将黄歇之楚歌《送子行》改为七律(认亲诗)付诸儿,作日后认亲之凭证.诗曰:
     骏马同堂赴异乡,任从胜地立纲常。
     身居外境犹吾境,家住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根深叶茂同庥庆,阳夏儿郎总炽昌。
     黄霸为西汉淮阳阳夏人,以“阳夏儿郎总炽昌”为本支后裔认亲之私记。
     三、黄琬夫人赵氏对《认亲诗》之修改
     黄琬于东汉献帝时,任司徒升太尉,与司徒王允合谋诛董卓,后为董卓余党李催、郭汜所害,夫人赵氏“泪喝诸子逃生”,将黄歇之楚歌《送子行》改为七律《认亲诗》。诗曰:
     骏马同堂赴异邦,任从胜地立纲常。
     身居外境犹吾境,家住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但愿苍天垂庇佑,炎王儿孙永炽昌。
     黄琬字子琰,“琰”字拆开为“炎王”,赵夫人以“炎王儿孙永炽昌”为本支识别宗亲之私记.赵夫人还在诗外另加“逃难四止”。即;遇水则止;遇滩则止;遇镇则止;遇亲则止。盖水为活命之源,有水可活命;滩可开垦种植,产粮、菜以维生;市镇可佣工或贩卖以谋生;黄氏重亲谊,遇亲可求援助以谋生也。
     四、黄守恭对《认亲诗》的修改
     黄守恭,唐代黄滔之子,居福建泉州,经商大发,置田千顷,喜济困斋憎,时舍地建泉州开元寺,匡护禅师建议:“欲子孙昌炽,应使其各自外出,自谋发展,莫使其株守泉州。” 守恭遣诸子时,改黄琬夫人赵氏之《认亲诗》中之第七、八句为“但愿苍天多庇佑,俾我儿郎尽炽昌”,并以此两句为本支认亲之私记。
     五、福建邵武峭山公之《遣子诗》
     邵武之峭山公,于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遣18子开拓南疆,临行时,订正黄歇以下之《认亲诗》,以“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为后裔认亲之依据。诗曰: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
     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六、潜善公梁夫人对《认亲诗》之修改
     黄潜善,为峭山公第8代孙,南宋时曾任一年又十个月的宰相,受忠君爱国思想的指导,忠实地执行了宋高宗的错误政治路线,被高宗推出作替罪羔羊,一贬再眨,直至贬为峙南戍卒,其夫人梁氏恐累及儿孙,也学黄琬夫人赶氏,修改峭山之《遣子诗》中之七、八句,以作本支后裔认亲之私记。诗曰: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蛔常。
     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
     但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此后,峭山后裔的一些支派,也有对该诗个别词句进行修改,以作本支认亲的私记者。不一一赘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