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先云在“2015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培训会”上的发言

 泡语文 2015-06-12

“每次会议快要结束时,都安排一个总结环节。每当这个时候,对于总结的人来说,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出或概括出指导性的结论,压力大,担子重。好在这次会议日程表将总结改为小结,强调的是对会议内容作临时性的小结,供大家参考及批评指正。

此次人教社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培训和特级教师高端论坛活动,着力探讨不同课型的教学、不同文体的教学、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学风格等,如果这几节课能够引起大家的讨论甚至是困惑、争论,作为论坛来说是一件好事,这样更有高端论坛的特点,说明大家都在思考当前的课文课到底怎么教。

我个人认为,此次活动的几节课是可圈可点的,简要地概括为四个方面,与期与大家分享。由于时间关系,不举具体例子,不展开讲述。

一是对语文教学内容作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将课文作为学生延伸阅读、拓展阅读的“引子”,这是网络发展、教科书的立体化促进阅读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教学内容基于教科书但又不完全依赖于教科书,较好地诠释了叶老的“教材无非是例子”的教育思想。

二是训练意识加强了。能够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突出的特点是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特点,能够围绕语言文字训练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求问题的答案;问题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的特点。

三是文体意识增强了。阅读课《刷子李》《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习作课创编童话故事,能够根据不同的文体确定教学目标,教学中能够体现文体特点,这是几节课的一个亮点;文体意识增加是语文教学可贵的进步,至于几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效果如何,是可以继续探讨的话题。

四是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突出表现在习作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往的习作教学模式是:习作指导与讲评分开进行教学,讲评课一般20分钟左右,指导课一般30分钟左右,很少将习作指导与学生的练写、师生的评价融合在一节课40分钟完成;这次研究课,也为小语专委会2016年举办的观摩活动:表达课怎么上提供了研究的案例。

下面重点谈谈当前语文教学需要思考的两个基本问题,希望能与大家一起讨论。

一是当前语文教学需要从人文主题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

本世纪初各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基本上是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内容。这样编写的好处是重视以人为本,人文教育加强了,但语言文字训练弱化了。老师们普遍反映语文训练点不多明确,教学缺少抓手,可操作性不强,教学的盲目性比较大。

这次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力求体现2011年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科书将语文训练要素作为一条贯穿全套教科书的、显性的线索,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习作、口语交际训练等,并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语或练习题设计之中。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增加了。

一年级教科书已经在十几个省市的一些学校试教,由于试教老师没有教师教学用书可以参考,他们拿到新教材最困惑、最纠结的是看不出每个单元有明显的人文主题。老师们教了十几年的人文主题教科书,语文教学需要从人文主题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要想从人文主题中走出来,语文教学需要经历一个“阵痛”的过程。

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内容的教科书已经使用十几年了,大家盼望着能够早日用上新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还没有修订,教学怎么体现2011年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呢?下面讲一讲第二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是语文教学要注重“一课一得”

一课一得包括三个层面:一课一得,课课有得,螺旋发展。

一课指的是一篇课文;课课指的是每节语文课;发展包括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的发展,学生情感的陶冶,习惯的养成。

一课一得,强调每课进步一点点,也就是温教授在报告中说到的要有“干货”。如果按照这个要求看待此次的研究课,每节课是不是能够看出学生的进步。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怎么做到“一课一得”

1.进一步树立语用观。

可以说,语用观已经成为当前语文界的共识。首先,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用观作为核心理念,最早出自1932年颁布的《小学课程标准国语》。在这部课程标准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指导儿童“练习运用国语,养成其正确的听力和发表力”“学习平易的语体文,并欣赏儿童文学,以培养其阅读的能力和兴趣”“练习作文,以养成其发表情意的能力”等语用目标。在以后历次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等纲领性文件中,虽然文字表述上略有不同,但都将语用观作为核心理念。语用观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所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和习作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较好地诠释了语用观的内涵。

其次,语用观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的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简单地说,“运用”是目标,“学习”是过程。探讨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区分语文课堂的运用与生活中、工作中的运用。学校开设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以便在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运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语文教学要体现出引导学生亲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过程。

2.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的切入点,提炼出对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内容。

找准语言训练切入点,要遵循“基于教科书、因文而异、突出重点”的原则。

基于教科书,主要指要避免教学内容选择的随意性,一节课不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

因文而异,从文体的角度来说主要指小学课文中有记叙文、童话、寓言、诗歌、散文、说明文、文言文等,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表达特点,表达特点不同,语文教学也应该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突出重点,主要指要弄清楚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容易产生的错误是什么,需要在哪些方面得到提升。

什么是最有价值的内容呢?

一本教科书、一个单元、一篇课文,有许多内容可以选择,明确重点是什么,要给学生以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内容。 例如:

对关键性词句的理解;精彩片段的赏析;优美语言的诵读积累;作品中生动形象的感受;启迪思维内容的领悟;作家与众不同的、有新鲜感的语言品味;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学习运用等等。此次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选文上的一个特色就是尽可能保持作家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为什么要基于教科书选择教学内容?

例如:《乡下人家》目标与内容的选择。

对于这篇文章,在座的安徽、浙江、江西的老师们大概有这么一个感受,认为文章描写的生活场景就是自己的家乡,而产生这样的感受也一定有自己的道理,无可厚非。但语文教学要遵循规律,过于讲的语文教学要“依纲(大纲)扣本(课本)”是有一定道理的。

课文中有许多目标可以设定,如文章表达上的时间先后顺序、空间的变换顺序;拟人的修辞手法;读文章想画面;也可以将目标定在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等等。一篇课文有这么多的目标可以选择,这些目标也很重要,就得要学会取舍。取舍依据的是教科书,强调“课课有得”,得什么,这就需要基于教科书的编排来选择目标了。

有时候,文本中重要的或者说最基本的价值往往具有隐性特征,需要悟透文本,发掘、提炼出文本的教学价值。

3.关注能够促进语文运用实际需要的语文知识。

常常有一种印象,认为传统的语文教育学生摇头晃脑死读书、死背书,不讲语文知识。传统的语文教育经验是,在以读写实践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时机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比如造字的原理、字的结构、辨音和辨形、一些虚词的用法[说明:很少讲词法、句法知识,主要采用属对练习这种形式,帮助学生实际掌握词的运用和句子的结构];教给他们使用工具书的方法,使他们把不自觉的学习转化为自觉的学习,以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如文字知识类《文字蒙求》,正俗、辨误类《文字举隅》,语法类《虚字说》;工具书,一般字典《字汇》,专书字典《养蒙针度》。

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与传统语文教育是一脉相通的。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以及掌握到什么程度,学界没有统一的认识,争议比较大。比如大家对《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而”字的教学也许就存有困惑。小学阶段让学生了解一些有用的语文知识是必要的,但不要强调语文的知识体系,更没有必要在语文知识上纠缠,没有必要费时费力过多。一般是“随文而学,适可而止。”

哪些是有用的语文知识呢,例如小学低年段:

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用法;认识完整的句子;认识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四种基本的句式;认识自然段;认识近义词、反义词;认识比喻句,等等。

4.学习文本的表达方式,品味作者的语言特色。

例如,《卖木雕的少年》可以从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入手,了解记叙文的基本叙述方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听朋友木雕(了解、起因)――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经过)――赠送木雕(结果);对人物语言、行为的直接描写及标点符号的运用;对人物心理活动直接感知、体验。

再如,《慈母情深》可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可以在反复品味、咀嚼文字的过程中领悟蕴含的情感。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肮脏的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儿疲竭的我熟悉的眼睛吃惊地望看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桥》的语言特色: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桥》与《慈母情深》的语言特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语言十分精炼,文字少,画面感却特别强,一个简短的句子就是一幅画,随着画面的不断变化,情况也越来越危急,实际上是以环境烘托出人物的品质。

对于此次活动的几节课,建议与会的老师们先不要简单地或者过早地从好与不好的角度对一节课下结论,因为会上留给大家思考的时间不够多,空间还不够大。由于缺少评判一节语文课的标准,好与不好往往凭感觉,主观的成份较浓。况且借班上课的学生都是低一个年级、又在公开场合上课,不同于在本班上课,可变的、不确定的因素比较多,往往心有所想,但教学效果并不一定都能让所有人满意。大家回去以后可以进一步作理性的思考,找一找这些课在哪些方面值得自己学习,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研究,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启发。”(发言者陈先云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