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托文本,打造“语用课堂”

 宋宏梅书屋 2015-12-07

依托文本  打造“语用课堂”

        宋宏梅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实践性学科”。这样的定义无疑强调了语文教学的本位要指向语用。所谓“语用”就是指语言文字运用,而 “语用课堂”就是以文本为依托,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核心,突出“语用”学习的语文课堂。打造“语用课堂”就要求我们从以往过于关注文本内容,过于注重分析理解的窠臼中跳出来,牢牢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强化语文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低年级教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语用训练:

一、 在语境中识字学词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个汉字都是一个音、形、义的统一体,只有学生对每个汉字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才能达到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并把汉字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中蕴含的文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如:教学“蛙”字时,我先引导学生分析字形,从而引出“虫字旁”,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虫”的由来,并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在古代虫的范围很宽泛,像昆虫类动物、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动物都可以称之为“虫”,所以一般与虫类有关的字都是虫字旁。随之又出示了蜜蜂、蝴蝶、蜘蛛、蛇、蛙、蜥蜴等图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认读这些生字。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完整的认识了“蛙”字,而且还了解了汉字文化,拓展了识字内容,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另外,在识字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要把字、词、句的教学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识用结合。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的“参”字时,我首先以多音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参”的不同读音,并借助“人参”的图片,帮助学生记忆“参”的字形;然后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参加”一词。在这个环节我联系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回想:你都参加了什么活动?结果怎样?你的心情又怎样呢?就这样,在字------句的系统训练中,孩子们的语用能力在润物无声中得到了提高。

二、 在阅读中丰富积累

   只有具备丰富的积累,才可能达到运用自如。因此,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同时,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低年级的课文不仅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而且很多课文读起来都朗朗上口,韵味十足。每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导学生深入的阅读,从而识透语境,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妙笔。如:教学《秋天的图画》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感受秋天之美。接着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结果班级绝大多数孩子喜欢的都是这几句话“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最后,在自由读、齐读、赛读、诵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语言的魅力,而且有的孩子还学习用作者的表达方式自编了课文:“枝头挂满火红的灯笼,葡萄穿上彩色的衣服,大豆鼓起圆圆的肚子,棉花绽开可爱的笑脸”。有句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语用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只要坚持长期的阅读和积累,孩子们的能力一定会稳步提高。

三、在训练中提高能力

  在我们的教材中,每课都有许多语用训练点,但是我们每节课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每节课的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文本,找到语用训练的侧重点,做到每课一练,每课一得。比如:

(一) 看图说话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形象化,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方便。插图的内容又多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用学过的观察方法充分看图后,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画的主要意思,然后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图中的事物的.如:教学《雷雨》一课,学习雨中和雨后这两部分时,我先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由景及人的顺序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雨中和雨后的景色分别是怎样的,然后在走进课文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并比一比自己说的和作者写的有哪些不同。学生在“先说后比”过程中,可以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完善自己的表达,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仿写训练

语文教材中的各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家范作,这些作品对学生的习作有着很好的引导示范作用。所以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作品的示范作用,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找春天》一课47自然段语言优美,而且构段方式是相同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你在春天里还有哪些美丽的发现,然后试着按课文中的句式把你的发现说一说。有的说:“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那是春天的使者吧?”有的说:“黄莺在空中欢唱,那是春天的歌唱家吧?”……再如:教学《泉水》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仿照25段的句式说一两段话,孩子们的表达都特别精彩,如:“泉水流过一片绿绿的田野,看见田里的禾苗在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喝饱了你们能长得更高更壮。”“泉水流过一座美丽的花园,看见一朵朵花儿在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变得更加艳丽。”……这样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仿写,趁热打铁,读写迁移,让学生有样可照,不仅仿得轻松,而且说得精彩。

(三)补白训练

在我们的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有一定的空白点,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补白训练。如:《笋芽儿》一课第6自然段用极为优美的语句描写了笋芽儿钻出地面后看到的美丽世界:“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课堂上,我抓住此处的省略号,引导学生想象:笋芽儿钻出地面以后还可能看见哪些美丽的景色?孩子们马上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说出了许多优美的句子,如:“地上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河里的小鱼欢快地游着”“山上的野花绽开了美丽的笑脸”……这样的补白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实,课堂上语用训练的形式还有很多,比如:复述课文、续写故事、改编课文……只要我们能准确地把握训练点,加强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就一定会揭开“语用”神秘的面纱,打造出精彩高效的“语用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