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坛·中国书法公益流动大讲堂】尊崇经典 深入传统 ■李 松

 昵称14178092 2015-06-14

 


【讲坛·中国书法公益流动大讲堂】



尊崇经典 深入传统


李 松




  近十几年的书法界,可谓是最为轰轰烈烈的十年。其成绩成果不能盲目否定,我们对此应该做出客观的评价。大量展览的推出,涌现了大量的作者及其作品,其中不乏优秀的作者与作品。书法界当前的繁荣景象可谓历史上所没有,这些都是我们书法人所欣慰的。

  但是“繁荣”下面出现的乱象,也是令人十分担心的隐忧。如果我们静静地审视当前大展中众多的作者与作品,同时,关注人们对展览、入选、获奖的态度,真的有话可说。

  当前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展览为导向的学习与创作,使我们对书法这门国粹的观念迷失,方向错位,从而导致行动的紊乱与盲目。最典型的现象就是对传统的淡化与对经典的浅薄,对学识的淡漠与对素养的忽视,从而,导致作品的庸俗化倾向与对金钱名利的趋之若鹜。

  笔者鄙陋,无力论及国学之类的大话题,仅就书法本体中书法学习的具体课题作一些探讨与议论。

  我们知道,凡是学习书法的人,他一定有着自己取法的“法源”。按照我们对传统的理论判断,应该是有以下古训:

  “取法乎上”属一则;“博采众长”属一则;“如蜂采花”属一则,等等。所有这些说法都是定准传统,定位古代经典的。

  但现在的情况则是,把“上”盯在评委好恶,把“长”瞄准获奖作品,把“花”栽到老师盆里。有的专门研究作品集,从中窥取信息,制定创作方向。更有甚者,小群体集体研究作品的书写与制作,形成“作坊式作品”。还有更加功利的做法,枪手代笔。这样的状况愈演愈烈,人们不把精力投放在临帖与训练上,不把精力用在对传统的研究借鉴上。当然更没有功夫兴趣研读经典书论、文学之类。

  书法是讲技的艺术,并且是非常难以掌握的技的艺术。那么,技从何来?技怎得来?

  凡是学习书法的人,应该仔细思考自己的艺路问题,就是“从哪来,往哪去”的问题。纵观古代、当代有成就的书家,他们都是非常好地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的典范。

  我们解决书法学习与追求的方向性问题,应该是个体的重大课题,也是一生要审慎思考与把握的课题。

  首先是要解决我们个体取法的“法源”问题。

  一个人取法的定位,关键是自己审美的定向判断与判定。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样的,那么,我们每个个体肯定是具有唯一性特征的,其中,审美定势一定是个性化的。那么,就是这个“个性化的审美定势”应该成为我们确定“法源”的指南。

  这里,就好像一个人去扮演角色,他的外表形象、特征、性格等必须与所扮演的角色相合一样。假如你是张飞的形体形象,硬要扮演许仙,那么无论化妆师怎么修饰,无论采用什么手段,都难以刻画出许仙这一孱弱怯懦形象的,注定会使角色失败而无疑。

  一个书家无论主攻哪种书体,都必须以自己的审美定势为参照系确定“法源”。在审美意识系统里面,有极其丰富的审美类别,无论是壮美与秀美,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只有好恶。鉴于此,当我们确定自己取法的“法源”时,无需顾及“别人”好恶的评价与指责。关键是,我们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与合理。

  “法源”的规划一定是在古代的渊薮之中。

  根据是,凡是我们想要追求的风格品类,古代法帖尽有;凡是我们需要驾驭的技巧,古代法帖完备。历代法帖浩如烟海,风格品类不胜统数,我们一定可以裁定属于自己的“法源”领地。这就看我们自己是否能够找到,是否能精确地找准自己的“主法源”。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时间总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天下碑帖一览无遗,更不可能统临百家。我们一定是在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中经营。只有这样才能专注,只有这样才能方向明确。

  在我们确定“法源”的环节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更不只是一两部法帖。我们的“法源”应该是个体系。同时,随着学习过程中进步、退步、迟钝、迷茫、彷徨等,还需不断地进行长期或短期的调整。

  “法源”的问题实际是解决基本功的问题,包含审美提升的问题,亦或说这是“字内功”的课题。是我们每个学习书法者必须解决的课题,而且是必须要解决好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如何真正地深入古典,真正地在传统中扎根。解决我们必须掌握的核心技巧,深究书法技巧语素的内涵,通晓法理,熟练并精确驾驭这些核心技巧与技巧语素,从而为锻造我们个性风格的生成砌基垒础。

  书法是智能与体能综合积累的一门艺术。字内功是一个繁杂的工程,它必须在日积月累并且科学合理的状态下进行修炼。当我们大大提倡字外功的时候,不能低估字内功修炼的难度与繁琐,它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锤炼与磨砺。“笔成冢,墨成池”的典例今天显得更不过时。这是我们当代书坛的每个人需要真正静下来自省的课题。

  其次是我们自己个性风格的锻造问题。

  解决了“法源”,不见得就能解决个体风格走向优劣高下的课题。它更加需要作者的才气、智慧、能力以及综合修养,尤其是书法审美素养。

  这正是我们当下最最普遍存在的致命问题。当我们走在展览大厅,看过所有的作品之后,很少有使人值得议论的作品风格与样式。我们不去分析被展览淘汰的那些稿件,仅就考察入展或获奖作品,就能得出清晰的判断。从众式作品、跟风式作品、平庸化作品充斥展厅,这就是当前书坛各种展览总体的形势。

  以现在行草书的创作分析,二王一脉流行,这是回归传统的表现,应该是可喜现象。问题是,这类所谓二王式作品并不是真正地法自二王正脉,而是近亲繁衍式的作品,有人撰文称之为“伪二王”。

  从这类作品的生成过程来看,可以窥见出他们的“师法”所在。当下针对展览的各种各样的冲刺班到处都是,其教头大多是经常获奖或入选的作者。这些教头深谙投稿“秘诀”,在他们的教学指导中,往往是把投稿“秘诀”实施在教学中,甚至有的采用非正规手段辅助学员创作,不是以提高学员的能力素质为主旨,而是集中精力打造顺应评选的作品。

  当我们细细审视这类作品时,尤其从“技”的角度分析时,其中有的作品的质量是不错的,一些曾经具备较好基础的作者,经过“点化”,的确写出含技质量较高的作品。

  这类作品并不是少数,于是就形成短暂的“时风”。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这类作品,只能是阵风一过。在近十几年的评选中,这种阵风一过的案例已经多次出现。其共性特征是作者对自己“法源”的迷失,更重要的是对艺术个性方向的迷乱。被称作“展览体”的即是最典型的样式。用一句话形容,这类作品是“技强品差”。

  假设我们选古代书家的二十件作品,将其撕碎,再把今天二十位作者的作品也撕碎。之后,请中等水准的作者分捡古代作品的碎片,再请今天的二十位作者们将自己的作品碎片取回。前者顺利完成,不会有更多误差,而后者则几乎难以将自己的作品拼组完整。

  由此,一些评论家指责,当下的书法创作是重技不重艺。这都是个性风格迷失的结果。于是又有评论家指出,要提倡书法的原创性。

  而笔者以为,现在以千百万计的书法爱好者如果都成为高标、有独立风格的书法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如果以这样的高标准要求我们的作者,似乎不讲理。试问,现在的“名家”们这个课题解决得如何呢?我们这些决定作者作品命运的评委们解决得又如何呢?笔者的这番表达的意思是不必太过苛刻,但不能不顾及个性风格的追索。

  综合以上两种现象的分析,这类作者群大体都是没能真正解决好“从哪来,往哪去”的课题。“从哪来,往哪去”大概有四种情况:

  一是,从哪来清楚,往哪去,不清楚;

  这种情况是宗法一家,死守数十年,之后求变。由于技能匮乏,灵性不足,于是原有风格退化,为现实迷踪型。

  二是,从哪来清楚,往哪去,也清楚;

  这种情况如上,死守一体一家,不及其余。无求变之意,无艺术觉悟。对其他书体或风格排斥,为从一而终型。

  三是,从哪来不清楚,往哪去,也不清楚;

  这种情况是没有自己的“法源”,也没有个性追求,紧随展风,注重行情,什么抢手制作什么作品。或取法左邻右舍,或独自任性发挥。作品没有根基,走向不明,为随行就市型。

  四是,从哪来不清楚,往哪去,很清楚。

  古代成功书家的典型。他们的“法源”是一个体系,并且不是一个单点的体系。取众家之长,化为自有,就是“如蜂采花”的路数。采百花之精华,酿出的是蜜。具有高超的独立思维能力与独特审美取向,为博采众长型。

  扎根传统,敬畏经典,是书法艺术的大道、正道。

(作者根据讲稿梳理归纳为文)



中国书法公益流动大讲堂(天津市)现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