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儒家学说

 优雅a 2015-06-15
四、百家学说
  
  所谓“百家”,是指学术思想界的众多流派。这主要是因为商代学都在官府,是家庭的专学,学派就像家学,故以“家”相称。在春秋诸侯争雄的局面下,这些官府中的文化官员或周游四方,游说列国;或在民间兴办私学,讲授并宣扬自己的主张,发表对社会的看法;或著书立说,留名于青史。由于各派的主张不同,因而称为“诸子百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儒、墨、道、法四家,还有兵、农、阴阳等百家九流。
  
  1.儒家学说
  
  儒家学说以孔孟为代表。所谓“儒”,最早是在奴隶主贵族中掌管道德教化、音乐礼仪的官员,在后来的社会变动中,他们逐渐流落到民间。有的在诸侯家中掌管礼仪,成为“君子儒”;有的就成为替人办理丧事祭礼的“小人儒”。由于这些人熟悉诗书礼乐,道德和学问都高于一般人,因而受到尊敬。孔子在世时,由于弟子众多,影响大,“儒”就成了孔子弟子的专称,孔子创立的学说因而就被称为“儒学”。战国时期,儒家分为八派,主张性善论的孟子学派与主张性恶论的苟子学派是最主要的两派。儒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是“仁”、“礼”、“中庸”,其核心是仁学。所谓“仁者,爱人”,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彼此相爱。孔子的“爱人”是广义上的,从小家之爱,到社会的博爱。那么,用什么方法去“爱人”?就是“推己及人”,一方面把自己想要得到的好处也给予别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另一方面自己不想得到的东西和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由“仁”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一整套以“礼”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仁”、“礼”结合,形成了仁礼一致的体系,并由此提出了一套修身达仁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教化的政治观念。由小爱到大爱,由爱自己到爱国家爱社会,也就是《大学》中所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主张用道德教化的方法来治理国家,而不主张使用强权暴力。总之,无论是政治理念还是道德修养,孔子的学说中都体现着鲜明的政治和伦理色彩。需要指出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有许多精辟的东西,直到今天仍有继承的巨大价值。比如,他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等,都对今天的人们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孔子的代表作是《论语》。
  
  孟子是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一生为捍卫孑L子的传统精神而奔走呼号,成为刚直不阿、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孟子进一步发展完善了“仁”的学说,倡导“仁政”,反对暴政。孟子主张仁政的理论根据是“性善论”,反映出伦理本位的人本主义思想。孟子主张主观精神的修养,提出要“养浩然之气”,已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境界,这令后世赞叹。在“仁”学理论方面,孟子补充提出了“义”,“仁”是发自内心之爱,“义”是所以为人之道。在孔子“杀身成仁”思想的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舍生取义”的思想,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在政治思想方面,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突出了老百姓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地位。总之,孟子的“性善论”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先秦儒家的另一位大师是苟子,他尽管也强调“礼义”,但与孑L孟的出发点大不相同。孟子强调“性善论”,苟子强调“性恶论”,认为人的“善”是人为的表现,而不是人的本性。因为人性恶,所以要靠后天的力量来帮助人为善,其方法之一是“修身”,二是“师法”,即通过教化。在政治思想方面,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主张强化君权。
  
  总之,儒家讲求人世,重视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强调人道而非天道。由于儒学能够根据社会的变化而不断修正,同时儒学由于重视教育并借助教育不断传播儒学思想,再加上儒学内容本身能够适应后世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因此儒学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世代相传,成为中国古代影响最深远、内容最丰富的思想流派。先秦儒家的经典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论语》、《孟子》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