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大煤化工概念股价值解析

 MissU001 2015-06-15

  个股点评:

  张化机:坏账问题彻底了断,2014年静待两大增量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黄海方日期:2014-04-24

  业绩预告

  2013年实现收入20.72亿元,同比增长15.6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2.35%。2014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38.0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903万元,同比增长22.51%。

  投资要点

  在手订单充裕,财务成本拖累业绩。公司是化工装备产品供应商,主营业务是石油化工、煤化工、化工、有色金属等领域压力容器、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公司期间费用率高攀;财务成本高企。公司的11.8亿元短期借款,7亿元公司债导致2013年公司财务成本高达1.13亿元。财务费用压力在增发后仍然难以减少,预计2014年财务费用仍有1亿元。公司产能体量在同行中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具备承接大订单的优先条件。公司2013年新签订单26.58亿元,我们预计公司目前在手订单约37-38亿元。

  拟发8亿元公司短融债券,缓解公司财务成本压力。8亿元短融将在2年内择时分批发行,主要利用短融的低利率对冲短期贷款的高利率,以减少财务压力。

  东明项目应收款债权已经转让,坏账计提问题今后不存在。2.878亿元项目应收款以2.4463亿元转让,差价4317万元将在2013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同时将2012年计提的该应收的4632万元计提回冲;两者抵消,共回冲315万元。

  对外投资仍然继续:出资一亿元与SESHK合资成立:张化机综能中美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进军SGT相关业务及项目总包;出资3250万元与苏新能源和丰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张化机和丰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2014增长确定,另有两大增量。根据公司在手订单体量、产能、生产周期推算公司2014年收入可保证稳定增长。此外,新疆基地的伊泰5亿元订单将部分或全部确认收入;上海新煤化工设计院项目总包将体现收入增量,总包工程一般体量较大,可按完成百分比确认收入,故只要新煤化工设计院承接项目,2014年必可体现总包收入。

  盈利预测

  剔除2014年的两大增量,2014年最新股本摊薄EPS为0.49元;以上市公司预期口径测算2014年最新股本摊薄EPS为0.62元。

  隐忧:2014年的两大增量存在远低于预期的风险。新疆基地的产能已经达产,能否预期投入生产?新疆地域遥远,人才匮乏,工程最后能否赚钱体现业绩?新煤化工设计院在被收购前几乎没啥工程业务,连续亏损,其工程总包资质能如期和公司的装备产能完美结合承接大额工程订单?

  风险提示:公司经营管理存在风险控制能力问题。公司董事长雄心壮志,实干快干,但在管理组织架构搭建上存在不足,导致公司的管理产能跟不上物理产能的扩张。此外公司对投资项目风险估算能力有限,导致投资回报低于预期。

  科达机电一季报点评:业绩表现超预期,传统业务强劲发展增强洁能业务爆发基础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谭倩日期:2014-05-05

  一季报概要:

  科达机电2014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8.97亿元,同比增长39.89%,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46.10%,扣非净利润1.19亿元,增长51.67%。

  传统业务强劲增长带来业绩超预期表现。公司第一季度收入和利润增长均较大幅度超出预期,根据我们的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来源于传统陶瓷机械业务强劲增长,以及新收购东大泰隆并表。与市场普遍担忧公司未来陶瓷机械增长前景不同的是,我们认为公司所生产陶瓷机械既受下游地产影响较大,也受房屋装修工程量较大,而后者在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巨大存量房屋更新装修需求推动下对公司业务产生直接影响,而目前地产陷入发展困惑期,其中很大一块是受投资属性的需求影响,而这并不是装修的主力,再考虑公司整合恒力泰以后持续扩大市场垄断份额比和开拓国际市场,我们认为公司陶瓷机械业务至少能稳定在当前高峰规模。

  静候洁能业务大丰收,订单持续落地和顺利交货是消除市场最终疑虑的最佳方式。我们十分看好公司今年洁能业务在新签订单和交货上的突破表现,预期公司2014年新签订单量将翻番,而交货量则可能出现巨大突破,确认收入有望猛增至5倍以上。新订单的落地和大量旧订单交货将成为公司洁能业务全面进入市场的铁证。我们认可市场对于公司过去洁能业务开展不达预期的疑虑,但是在经历了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和下游战略的涅槃式成长和成熟之后,公司十分有望在未来3年内将洁能业务重新顺利推向全国。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重申中国固有的煤炭资源优势长期不变,清洁燃煤的需求将持续快速提升的观点,公司洁能产品“Newpower清洁燃煤气化系统”专攻清洁燃煤市场,对应市场容量上千亿元,目前尚无实质竞争对手出现,随着订单大规模交付和自身设计制造能力持续强化,多下游领域全面突破势成必然,并且我们预计2014年非常有望成为这一全面突破的关键元年,而与此同时传统陶瓷机械业务稳步增长,墙材机械、液压泵、压缩机高速发展,又为这一突破营造坚实基础。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2014-2015年EPS各是0.85元、1.05元,对应PE22倍、18倍。

  风险提示:洁能业务开拓不达预期;国家环保政策力度低于预期;房地产行业风险放大影响传统业务需求

  东华科技:业绩反转向上已出现积极信号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李凡日期:2014-05-05

  事件:公司于4月28日晚发布14年一季报,单季实现营收3.16亿元(+24.06%),归属净利润2308万元(+9.35%),EPS为0.05元。公司一季报情况略好于我们之前预期,同时公司预计1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0-30%。

  投资要点:

  今年一季度收入和业绩增速转正预示公司各项业务已经重回正轨,我们认为全年收入业绩逐季改善将是趋势。(1)公司今年收入增长主要看黔西、安庆煤制氢和康乃尔项目进展,一季报显示这三个项目先期收取22.7亿元,仅确认5.8亿元收入,随着二季度开工旺季到来以及业主预付款的持续,公司收入利润也将加速确认。(2)新天、蒙大、中煤三个1 1年拖延项目目前已处收工阶段,初步估计剩余5-6亿元今年有望结算完毕。(3)公司13年的计提坏账准备超出预期,如我们年报点评分析,一季度公司就开始加大清欠力度冲回部分坏账准备,后期部分坏账进一步冲回仍存可能。

  一季度毛利率下滑不是常态,全年毛利率将维持平稳。公司一季度毛利率仅为15.7%,同比下滑幅度较大,但由于一季度是工程淡季,随机性较强。我们认为一是公司低毛利率的EPC项目收入占比较大(90.9%),从而摊低毛利率;二是目前主要项目均处于工程初期,毛利率也比中后期低。考虑到公司近年来在手订单结构已经逐步转换为新型煤化工项目(比例超过50%),订单条件普遍略好于传统煤化工项目,因为我们预计全年毛利率仍将维持平稳。

  在手订单丰厚,业绩反转向上有保障。公司今年已签康乃尔37亿大单,我们保守预计全年国内订单将在50-70亿,如果海外也有所收获,今年有望刷新公司去年新签订单的记录。据我们匡算,目前公司已开工、进展正常且未来可计入营收的在手订单超过150亿元,均将在14年到16年进行结算,考虑到目前公司较小的业务体量,高订单保障倍数将力助公司获得超预期较大的业绩弹性向上空间。

  煤制乙二醇优势突出,已霸占强势市场地位,其它技术储备也值得期待。

  公司已承接了6个不同业主的煤制乙二醇设计或总包订单。尤其在新疆天业一期项目稳定运营一年、各项产品数据表现优异的示范效应下,公司在煤制乙二醇工程市场的地位愈加稳固,已承担国内在建装置80%以上的产能。按照乙二醇近80%对外依存度、近千万吨潜在市场需求的情形,公司仅仅在煤制乙二醇市场的突破就足以实现业绩大幅跨越。此外公司FMTA、FMTP等技术储备也有望逐步兑现出工程项目,中长期发展值得看好。

  维持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5年EPS为0.86元和1.17元。虽然大唐煤制气项目短期造成利空,但不属于行业性原因。考虑到政府对于新型煤化工态度仍是循序渐进模式的鼓励,今年工程项目推进进度将显著快于去年,我们认为行业扶持、公司较好现金流和较高订单保障将使公司具备估值溢价,仍然维持公司“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目标价24元。

  风险提示:资金面紧使业主的煤化工投资延后、公司新签订单低于预期

  广汇能源:煤化工负荷提升,盈利将逐步改善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毛伟日期:2014-05-05

  公司1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2.1%,14Q1净利润同比增长62.9%。

  公司公布13年业绩,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8.1亿元(同比增长29.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22.1%),EPS 0.14元,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4元。

  同时公司公布14Q1业绩,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57亿元(同比增长62.9%),EPS 0.16元,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3元。扣非后净利润2.3亿元,EPS 0.04元。

  新项目投产推动13年收入增长,毛利率提升。

  13年公司哈密煤化工和吉木乃LNG 项目投产推动收入增长,毛利率同比提升4.6个百分点至36.1%。但煤化工事故导致公司营业外支出大幅上升3.34亿元,同时也使煤化工项目全年生产负荷较低,盈利能力下降; 此外,哈密煤化工和吉木乃LNG 项目投产后借款利息费用化导致财务费用率同比增加6.4个百分点至9.9%,受以上因素影响13年业绩同比下降。

  资产增值收益导致14Q1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14Q1公司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毛利率同比下滑11.6个百分点至32.1%,主要是由于LNG 产量偏低及煤化工项目盈利同比较低所致。斋桑油气权益合并入公司报表,录得资产增值收益6.2亿元,是14Q1净利润同比增长62.9%的主要原因。

  短期不利因素消除后盈利有望逐步改善

  公司煤化工项目于13年9月复产后生产负荷逐步提升,14Q1开工率约50%,后续预计将继续稳步提升;而随着煤化工生产LNG 产量的逐步提升,以及影响公司LNG 及煤化工盈利能力的短期不利因素逐渐消除,短期公司盈利和现金流有望逐步改善。14年下半年起煤炭分质利用项目一期有望贡献业绩,公司后续在能源领域的布局仍值得看好。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14-16年EPS 分别为0.51元,0.81元和1.5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化工生产负荷不及预期的风险,分质利用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化学业绩发布会调研:订单与业绩逐步迎来恢复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张琨,王建日期:2014-05-05

  随新获路条煤化工项目推进及在手订单逐步转化,预计2014 年将迎来订单与业绩逐步恢复。预计2014-2015 年EPS0.82、1.01 元,给予2014 年10 倍PE(历史平均约10 倍),维持目标价8 元,维持增持评级。

  煤化工项目推进略低于预期主因技术问题和煤炭资源配套暂未到位,我们预计下半年会迎来好转。新发路条项目大多处于工程前期,订单高峰尚未到来。推进略低于预期主因部分技术问题处于探索中,能源局在开展相关调研(大唐克旗煤制天然气短暂运行后停工加上对环保的担忧,引发对部分技术指标的重新评价),我们预计下半年将会有定论,之后项目推进将会加快。随项目推进,下半年煤化工订单将逐步开始释放。我们预计从三季度开始,将会有部分前期新获路条项目逐步开启招标。

  中国化学在跟踪项目众多,订单弹性大。中国化学在煤气化技术上具备绝对领先优势,因而国内重要的新型煤化工特别是煤制天然气项目有跟踪,公司在跟踪的煤化工项目众多,预计随着相关机制理顺和煤化工政策的逐步明确,公司订单将会逐步恢复,向上弹性较大。

  2013 年末在手订单创新高,煤化工占比恢复高位。2013 年末结转合同额1212 亿元达到历史新高,同增16.9%,为业绩恢复打下基础。2013 年新签合同中煤化工占比31.9%,提升14.8pp。我们认为随着部分迟滞项目进度恢复正常,在手订单逐步转化为业绩,公司业绩有望逐步恢复。

  风险提示:关注宏观经济经济形势的可能影响及大唐煤制气停产的影响。

  北京利尔:收入增长提速,盈利能力创11年来单季新高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王飞日期:2014-05-05

  投资建议

  预测14、15年EPS分别为0.44元和0.6元,目前股价对应的2014年PE为20倍,我们认为此估值水平仍未充分体现出其持续成长性和可能的转型预期,2014年将是公司“二次腾飞”的元年,维持对其“强烈推荐”评级,建议在股价调整时积极买入。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北京利尔今日发布2014年1季报,公司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40.76%;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039.5万元,同比增长51.98%,盈利增长位于此前预计区间的下限但符合预期。公司同时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变化幅度为“40%-60%”,考虑到2季度单季实现的净利润应不低于1季度,因此我们判断上半年盈利增速应接近预计区间的上限。

  营业收入增长显著加速:40.76%的收入增速相比13年1季度12.95%和全年的34.5%显著加速,事实上自2013年1季度以来单季收入增速逐步提升。同时,该增速也远高于另一家行业龙头濮耐股份的12.33%,其中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合同耗材管理”商业模式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1月27日公司与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炼钢系统耐火材料全线独家整体承包协议及其他大额订单增加,销售规模扩大。

  盈利能力持续小幅提升,创11年以来单季新高:1季度公司毛利率35.24%,同比提高0.84个百分点;费用率方面,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分别小幅下降0.03和0.17个百分点。相对异常的一个指标是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大增104.26%,“资产减值损失/收入”提升至0.85%,同比增加0.26个百分点,公司解释为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增加所致。首先看应收账款余额,公司1季度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0.5%,高出收入增速10个百分点,可能主要原因是来自辽宁中兴的并表因素。其次,应收款账龄的小幅变化可能也是导致坏账准备增加的主要原因。公司13年底应收账款1年期占比90.78%,相比12年下降5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导致账龄变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辽宁中兴的并表所致(中兴的一年期账龄占比低于利尔,并表后会小幅改变账龄结构)。对于应收款增速未来的变化,我们认为不排除随着全线(独家)整体承包模式的推广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因为公司在和钢企谈判过程中,可能不仅在价格方面有所折让,后续的技术服务、回款的一定延长也是全线独家整体承包得以顺利推广的前提。

  但整体看,一季度公司净利率达到14.61%,为2011年以来单季度最高水平,盈利能力持续小幅提升。

  1季度现金流较差更多是季节性因素:1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入1.89亿,同比基本持平;而经营现金流出同比大幅增长75%,从而导致1季度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945万元,同比下降129%。我们认为1季度现金流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季节性应该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2季度应有明显改善。

  投资建议:重申“强烈推荐”,建议在调整时积极买入:公司近几日股价连续较大幅度下跌,我们认为是系统性风险下的强势股补跌,股价的下跌无关基本面。基本面来看,公司14年在收购整合、产业链构建、经营转型存在多种突破可能。维持对14、15年EPS分别为0.44元和0.6元的盈利预测,目前股价对应的2014年PE为18倍,2014年将是公司“二次腾飞”的元年,维持对其“强烈推荐”评级,建议在股价调整时积极买入。

  风险提示:客户整合进度低于预期而难以对冲钢铁行业去产能的影响,辽宁镁质材料基地建设进度低于预期。

  杭氧股份一季报点评:气体业务即将进入收获阶段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章诚,李佳,刘军日期:2014-04-29

  事件描述。

  杭氧股份发布2014 年一季报,1-3 月实现营业收入12.80 亿元,同比增长11.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24 亿元,同比下降47.5%。基本每股收益0.03 元/股。

  事件评论。

  气体业务逐步进入收获期,拉动收入规模增长。一季度营业收入12.80 亿元,同比增长11.61%,其中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0 亿元,同比减少4.62%。气体业务开局良好,稳步推进从空分设备制造商到工业气体运营商的战略转型。

  综合毛利率降低,财务费用增加,投资收益减少拖累公司一季度业绩。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分别是:a)大型空分设备处于抢夺市场阶段,毛利率未回升到正常水平;b)气体业务处于上升期,特别是零售气体业务的盈利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导致气体业务毛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我们认为,未来几个季度毛利率仍将维持低位。

  工业气体外包化趋势确定,发展思路清晰,扩张潜力可观。中国工业气体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更重要的是公司发展思路清晰,具体发展步骤为:a)提高空分设备技术,特别是在大型化、降能耗两个方面,拉开与对手的差距;b)生产更高附加值、更高品质的气体产品;c)成立专业物流网络和配送中心开展气体零售业务。

  业绩拐点临近,中长期投资价值突出。业绩回升的逻辑是:a)大型设备在手订单充足且迈过成本压力线,盈利能力回升;b)气体业务占比上升,中长期盈利水平有望持续增长。

  业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2014-15 年销售收入分别约为68、79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约为2.9、4.0 亿元,EPS 分别约0.35、0.50 元/股,对应PE 分别约19、13 倍。

  风险提示。

  煤化工等项目投资进度不达预期,拖累空分设备需求。

  气体业务推进速度低于预期。

  陕鼓动力:需求下滑,转型压力增大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罗立波,刘芷君,真怡日期:2014-04-28

  核心观点:

  2014年1季度,陕鼓动力实现营业收入1,216百万元,同比减少24.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8百万元,同比下滑61.2%,EPS 为0.05元。 毛利率和费用水平:受钢铁、化工等下游投资放缓影响,公司1季度收入同比下滑明显。由于收入减少、工程总包和气体服务业务比例提升,公司1季度的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小幅下滑0.9个百分点至27.7%。公司1季度的期间费用率较上年同期增加5.9个百分点至15.4%,这主要是因为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增长6.5%和8.8%,而财务收益则因为银行存款减少而同比下滑65.0%。

  生产与交付:公司1季度累计实现订货19.2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 传统重化工提升、节能环保减排增效、新型能源分别占30%、40%、30%。公司产品从合同签订到交付的周期通常为9~12个月,2013年新签订单80.0亿元,较2012年略有增长,但考虑到订单执行周期有拉长的趋势, 2014年的收入仍然承受较大的下滑压力。2014年1季度末,公司的预收款项、存货分别较年初减少了123百万元、245百万元,应收账款则较年初增加了99百万元。由于应收账款增加,1季度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达到80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2%。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4-201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82、6,428和7,005百万元,EPS 分别为0.425、0.461和0.498元。公司转型战略明确,产品技术和管理能力优秀,而当前业绩受制于行业需求形势,结合业绩情况和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维持公司“谨慎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下游行业主要是钢铁、化工等,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 行业投资的变化对公司设备产品需求影响明显。气体业务由于客户投产时间推迟而供气延后,导致收入和利润低于预期的风险。

  金发科技:生物降解地膜解决白色污染保障粮食安全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范劲松,刘威日期:2014-02-24

  一、事件概述

  近期《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大篇幅报道金发科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在新疆地区和烟草行业农用地膜上的应用。 二、分析与判断

  解决白色污染,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薄膜市场空间千亿级

  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是造成“白色污染”的四个主要来源。使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是比焚烧和填埋更环保也更便捷的解决方案。仅中国的各种塑料薄膜产量就近千万吨,吨单价1万多,假设未来主要的白色污染物全部采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保守估计市场潜在空间也在千亿级别。

  保障粮食安全,国内陆膜是降解塑料有效突破口,有百亿市场空间

  我国从80年代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地膜以来,残留地膜已经严重影响耕地质量,有研究表明会减少作物产量5-10%,严重威胁到我国的耕地安全暨粮食安全,而烟草种植必须清除全部地膜残留,我们测算在经济作物如烟草、棉花等使用完全生物降解地膜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已经可以覆盖增加的成本,已经具备在烟草行业和新疆地区推广的条件。2012年我国烟叶播种面积2400万亩,按每亩使用4kg地膜算需求9.6万吨。新疆地区约6000万亩耕地,按一半使用地膜测算需求12万吨。2012年全国农用薄膜产量185万吨,市场总空间在百亿以上。

  传统改性塑料业务提供较高的安全边际,毛利率有提升空间

  公司是国内最大最优秀的改性塑料企业,01-12年收入增长近20倍,净利润增长26倍。目前家电用、汽车用和其他应用改性塑料大约各占1/3。家电用塑料增长平稳,车用塑料跟随汽车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市场份额也在扩大,预计总体仍能维持20%左右的增长,同时我们预计塑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将缓慢走低,公司传统业务毛利率还有提升的空间,完全可以支撑现有估值。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30、0.38和0.5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14和11倍。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空间巨大,从地膜作为突破口开始逐渐放量,给予公司2014年20倍PE估值,合理估值7.60元,首次给予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地膜推广不达预期的风险。

  海陆重工2014年一季报点评:业绩低于预期,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皮斌日期:2014-05-06

  事件:公司公布2014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下降1.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4万元,同比下滑48.4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5元,去年同期为0.10元。公司业绩大幅低于我们的预期。

  点评:

  行业景气度低迷,压力容器业务拖累公司业绩,二季度同比下降幅度收窄但仍不容乐观。2013年公司累计投资4.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06亿元)的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承压设备制造技术改造再融资项目全面投产,我们看好产能释放对公司业绩的增厚。然而由于煤化工等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激烈程度有增无减,公司面临着市场、人员、折旧等各方面的压力。从公司对2014年1-6月份的业绩预测: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4229万元-5920万元,同比下滑50%到30%之间,公司二季度同比下降幅度收窄但仍不容乐观。 综合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期间费用率增幅较大。

  一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25.35%,较去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锅炉和压力容器产品的销售毛利率均有所下降。由于管理费用率的同比增长,期间费用率较去年同期增长3.9个百分点,主要是人员工资、研发支出及折旧等带来的费用提升。

  向工程总包转型顺利与否决定了公司能否实现突破,全年来看,公司年初经营目标为2014年度实现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20%-35%,我们认为公司可能基于上半年的经营情况对全年的经营目标进行调整。东莞IGGC项目订单交付并确认收入后对公司业绩将有积极影响,但仍具有不确定性。我们向下修正预测:公司2014-2016年实现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41元、0.52元和0.65元,对应2014年动态PE27.8X,下调评级至“谨慎推荐”。

  风险提示。煤化工项目开工缓慢;向总包转型进度低于预期等。

(责任编辑:DF0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