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經部小學類書目

 博书润雅 2015-06-15
【四庫全書_ 經部_小學類
○小學類一
古小學所教,不過六書之類。故《漢志》以《弟子職》附《孝經》,而《史籀》等十家四十五篇列為小學。《隋志》增以金石刻文,《唐志》增以書法、書品,已非初旨。自朱子作《小學》以配《大學》,趙希弁《讀書附志》遂以《弟子職》之類併入小學,又以蒙求之類相參並列,而小學益多岐矣。考訂源流,惟《漢志》根據經義,要為近古。今以論幼儀者別入《儒家》,以論筆法者別入《雜藝》,以蒙求之屬隸《故事》,以便記誦者別入《類書》,惟以《爾雅》以下編為《訓詁》,《說文》以下編為《字書》,《廣韻》以下編為《韻書》。庶體例謹嚴,不失古義。其有兼舉兩家者,則各以所重為主(如李燾《說文五音韻譜》實字書,袁子讓《字學元元》實論等韻之類)。悉條其得失,具於本篇。
書名 / 目錄 / 選單提要
爾雅註疏△△《爾雅注疏》·十一卷(內府藏本)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璞字景純,河東聞喜人。官至弘農太守。事蹟具《晉書》本傳。昺有《孝經疏》,已著錄。案《大戴禮·孔子三朝記》,稱“孔子教魯哀公學《爾雅》,則《爾雅》之來遠矣,然不雲《爾雅》為誰作。據張揖《進廣雅表》,稱“周公著《爾雅》一篇(案《經典釋文》以揖所稱一篇為《釋詁》)。今俗所傳三篇(案《漢志》《爾雅》三卷,此三篇謂三卷也),或言仲尼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孫通所補,或言沛郡梁文所考。皆解家所說,疑莫能明也。”於作書之人,亦無確指。其餘諸家所說,小異大同。

爾雅鄭注△《爾雅注》·三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宋鄭樵撰。樵字漁仲,莆田人。居夾漈山中,因以為號。又自稱西溪逸民。紹興間以薦召對,授右迪功郎,兵部架閣。尋改監潭州南嶽廟,給劄歸鈔所撰《通志》。書成,入為樞密院編修。事蹟具《宋史·儒林傳》。南宋諸儒,大抵崇義理而疏考證,故樵以博洽傲睨一時,遂至肆作聰明,詆諆毛鄭。其《詩辨妄》一書,開數百年杜撰說經之捷徑,為通儒之所深非。惟作是書,乃通其所可通,闕其所不可通。文似簡略,而絕無穿鑿附會之失,於說《爾雅》家為善本。中間駁正舊文,如《後序》中所列饘餬、......

絕代語釋別國方言△《方言》·十三卷(永樂大典本)
舊本題“漢揚雄撰,晉郭璞注”。考《晉書·郭璞傳》有注《方言》之文,而《漢書·揚雄傳》備列所著之書,不及《方言》一字。《藝文志》亦惟《小學》有雄《訓纂》一篇;《儒家》有雄所序三十八篇,注雲“《太玄》十九、《法言》十三、《樂》四、《箴》二”。《雜賦》有雄賦十二篇:皆無《方言》。東漢一百九十年中,亦無稱雄作《方言》者。至漢末應劭《風俗通義序》始稱:“周秦常以歲八月,遣輶軒之使,求異代方言,還奏籍之,藏於秘室。及嬴氏之亡,遺棄脫漏,無見之者。蜀人嚴君平有千餘言,林閭翁孺才有梗概之法......


釋名△《釋名》·八卷(內府藏本)
漢劉熙撰。熙字成國,北海人。其書二十篇。以同聲相諧,推論稱名辨物之意,中間頗傷於穿鑿,然可因以考見古音。又去古未遠,所釋器物,亦可因以推求古人制度之遺。如《楚辭·九歌》:“薛荔拍兮蕙綢。”王逸注雲:“拍,搏辟也。”“搏辟”二字,今莫知為何物。觀是書《釋床帳篇》,乃知以席搏著壁上謂之“搏辟”。孔穎達《禮記正義》以深衣十二幅皆交裁謂之衽。是書《釋衣服篇》雲:“衽,襜也,在旁襜襜然也。”則與《玉藻》言“衽當旁”者,可以互證。《釋兵篇》雲:“刀室曰削,室口之飾曰琫,下末之飾......

廣雅△《廣雅》·十卷(內府藏本)
魏張揖撰。揖字稚讓,清河人。太和中官博士。其名或從木作楫。然證以稚讓之字,則為揖讓之揖審矣。後魏江式《論書表》曰:“魏初博士清河張揖,著《埤倉》、《廣雅》、《古今字詁》。究諸《埤》、《廣》,增長事類,抑亦於文為益者也。然其《字詁》,方之許篇,或得或失矣。”是式謂《埤倉》、《廣雅》勝於《字詁》。今《埤倉》、《字詁》皆久佚,惟《廣雅》存。其書因《爾雅》舊目,博采漢儒箋注及《三蒼》、《說文》諸書以增廣之,於揚雄《方言》亦備載無遺。隋秘書學士曹憲為之音釋,避煬帝諱,改名《博雅》。......

匡謬正俗△《匡謬正俗》·八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唐顏師古撰。師古名籀,以字行,雍州萬年人。曆官秘書監。事蹟具《唐書》本傳。是書永徽二年其子符璽郎揚庭表上於朝,高宗敕錄本付秘閣。卷首載揚庭《表》,稱“槁草才半,部帙未終”,蓋猶未竟之本。又稱“謹遵先範,分為八卷,勒成一部”,則今本乃揚庭所編。宋人諸家書目多作《刊謬正俗》,或作《糾謬正俗》,蓋避太祖之諱。錢曾《讀書敏求記》作《列謬正俗》,則刻本偶誤也。前四卷凡五十五條,皆論諸經訓詁、音釋。後四卷凡一百二十七條,皆論諸書字義、字音及俗語相承之異。考據極為精密。......

群經音辨△《群經音辨》·七卷(通行本)
宋賈昌朝撰。昌朝字子明,獲鹿人。天禧初賜同進士出身,慶曆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英宗初加左僕射,封魏國公。諡文元。事蹟具《宋史》本傳。此書其侍講天章閣時所上。凡群經之中一字異訓、音從而異者,彙集為四門。卷一至卷五曰《辨字同音異》,仿唐張守節《史記正義·發字例》,依許慎《說文解字》部目次之。卷六曰《辨字音清濁》,曰《辨彼此異音》,曰《辨字音疑混》,皆即《經典釋文·序錄》所舉分立名目。卷七附《辨字訓得失》一門,所辨論者僅九字。書中沿襲舊文,不免謬誤者,如卷一......

埤雅△《《埤雅》·二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宋陸佃撰。佃字農師,越州山陰人。少從學於王安石。熙甯三年擢進士甲科,授蔡州推官,選為鄆州教授。召補國子監直講,曆轉至左丞。未幾,罷為中大夫,出知亳州,卒於官。事蹟具《宋史》本傳。史稱其精於禮家名數之學,所著《埤雅》、《禮象》、《春秋後傳》之類,凡二百四十二卷。王應麟《玉海》又記其修《說文解字》。其子宰作此書《序》,又稱其有《詩講義》、《爾雅注》。今諸書並佚。其《爾雅新義》僅散見《永樂大典》中,文句訛闕,亦不能排纂成帙。傳於世者惟此書而已。凡《釋魚》二卷、《釋獸》......

爾雅翼△《爾雅翼》·三十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宋羅願撰,元洪焱祖音釋。願字端良,號存齋,歙縣人。以蔭補承務郎。乾道二年登進士第,通判贛州。淳熙中知南劍州事,遷知鄂州,卒於官。事蹟附載《宋史·羅汝楫傳》。焱祖字潛夫,亦歙縣人。天曆中官遂昌縣主簿,以休甯縣尹致仕。是書卷端有願《自序》,又有王應麟《後序》、方回《跋》及焱祖《自跋》。應麟《後序》稱以鹹淳庚午刻此書郡齋,而《玉海》所列《爾雅》諸本乃不著於錄。據方回《跋》,稱《序》見《鄂州小集》,世未見其書,回訪得副本於其從孫裳。蓋其出在《玉海》後也。越五十年為元......

駢雅△《駢雅》·七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朱謀《土韋》撰。謀《土韋》有《周易象通》,已著錄。此書皆刺取古書文句典奧者,依《爾雅》體例,分章訓釋。自《釋詁》、《釋訓》以至《蟲》、《魚》、《鳥》、《獸》,凡二十篇,其說以為聯二為一,駢異為同,故名曰《駢雅》。謀《土韋》淹通典籍,其《一齋書目》所載,往往為諸家所未窺。故徵引注博,頗具條理,非鄉塾陋儒捃拾殘剩者可比。中間如藻井乃屋上方井,刻為藻文,《西京賦》注引《風俗通》,訓義甚明,而謀《土韋》以為刻扉之屬,改易舊文,殊為未確。又謂都御史為大司憲,詹事為端尹,乃流俗......

 
字詁△《字詁》·一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國朝黃生撰。生字扶孟,歙縣人。前明諸生。是編取魏張揖《字詁》以名其書,於六書多所發明。每字皆有新義,而根據博奧,與穿鑿者有殊。間有數字未安者,如謂“靃”《說文》“呼郭切,飛聲也”,而諸書用“靃靡”處又音髓。今書地名、人姓之類多用霍,獨《樊噲傳》之“霍人”《正義》注“先累”、“蘇果”、“山寡”三反。先累反即髓音也。《韻會》諸家《紙》、《藥》二韻兼收靃,而霍則止一音。蓋霍從佳,其音當為髓。靃本飛鳥聲,借為地名,因又借為人姓,後省便作霍。既為借義所奪,其本音本訓遂失。而於字......

續方言△《續方言》·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杭世駿撰。世駿字大宗,號堇浦,仁和人。乾隆丙辰召試博學鴻詞,授翰林院編修。是書采《十三經注疏》、《說文》、《釋名》諸書,以補揚雄《方言》之遺。前後類次,一依《爾雅》,但不明標其目耳。搜羅古義,頗有裨於訓詁。惟是所引之書,往往耳目之前顯然遺漏。如《玉篇》引《倉頡篇》雲:“楚人呼灶曰寤。”《列子·黃帝篇注》引何承天《纂文》雲:“吳人呼瞬目為眴目。”《古今韻會》引魏李登《聲類》雲:“江南曰辣,中國曰辛。”《爾雅·釋草》、《釋文》、宋庠《國語補音》引晉呂忱《字林》雲:“楚人名{艸陵}......

別雅△《別雅》·五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吳玉搢撰。玉搢字山夫,山陽人。廩貢生,官鳳陽府訓導。是書取字體之假借通用者,依韻編之,各注所出而為之辨證。於考古深為有功。惟是古人用字,有同聲假借,有轉音變異,有別體重文、同聲轉音,均宜入之此書。至於支阝、酆一作岐、豐之類,則“支阝”乃“岐”之本字,《說文》明雲:“支阝一作岐”,實屬重文,偶然別體。《說文》、《玉篇》以後累千盈百,何可勝收,未免自亂其例。又徵引雖博,而掛漏亦夥。即以開卷《東》、《冬》二韻核之,若《大戴禮》“一室而有四戶八《片》”,《片》即窗。......

 ──右“小學類”訓詁之屬一十二部,一百二十二卷,並文淵閣著錄。
舊《唐書·經籍志》以詁訓與小學分為二家。然詁訓亦小學也,故今仍從《漢志》,列為《小學》之子目。又《爾雅》首《釋詁》、《釋訓》,其餘則雜陳名物。蓋析其類而分之,則蟲、魚、草、木之屬與字義門目各殊;統其類而言之,則解說名物亦即解釋其字義。故訓詁者,通名也。《方言》、《釋名》,相沿繼作,大體無殊。至《埤雅》、《爾雅翼》,務求博洽,稍氾濫矣,要亦訓詁之支流也,故亦連類編之。《埤雅廣要》之屬,蕪雜已甚,則退之《小說家》焉。)

急就篇△○小學類二
△《急就章》·四卷(通行本)
漢史遊撰。《漢書·藝文志注》,稱遊為元帝時黃門令,蓋宦官也。其始末則不可考矣。是書《漢志》但作《急就》一篇,而《小學類》末之《敘錄》則稱史遊作《急就篇》,故晉夏侯湛抵疑稱“鄉曲之徒,一介之士,曾諷《急就》,通甲子”,《北齊書》稱李鉉“九歲入學,書《急就篇》”。或有“篇”字,或無“篇”字,初無一定。《隋志》作《急就章》一卷,《魏書·崔浩傳》亦稱人多托寫《急就章》。是改“篇”為“章”在魏以後。然考張懷瓘《書斷》曰:“章草者,漢黃門令史遊所作也。王愔雲(案此蓋引王愔《文字志》之語)......

說文解字△《說文解字》·三十卷(通行本)
漢許慎撰。慎字叔重,汝南人。官至太尉南閣祭酒。是書成於和帝永元十二年。凡十四篇,合《目錄》一篇為十五篇。分五百四十部,為文九千三百五十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注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字。推究六書之義,分部類從,至為精密。而訓詁簡質,猝不易通。又音韻改移,古今異讀,諧聲諸字,亦每難明。故傳本往往訛異。宋雍熙三年,詔徐鉉、葛湍、王惟恭、句中正等重加刊定。凡字為《說文》注義、序例所載,而諸部不見者,悉為補錄。又有經典相承,時俗要用,而《說文》不載者......

說文繫傳△△《說文系傳》·四十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南唐徐鍇撰。鍇字楚金,廣陵人。官至右內史舍人。宋兵下江南,卒於圍城之中。事蹟具《南唐書》本傳。是書凡八篇。首《通釋》三十卷,以許慎《說文解字》十五篇,篇析為二。凡鍇所發明及徵引經傳者,悉加“臣鍇曰”及“臣鍇案”字以別之。繼以《部敘》二卷,《通論》三卷,《祛妄》、《類聚》、《錯綜》、《疑義》、《系述》各一卷。《祛妄》斥李陽冰臆說。《疑義》舉《說文》偏旁所有而闕其字及篆體筆劃相承小異者。《部敘》擬《易序卦》傳,以明《說文》五百四十部先後之次。《類聚》則舉字之相比為義者,如一、......

說文系傳考異△《說文系傳考異》·四卷、《附錄》·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汪憲撰。憲號魚亭,仁和人。乾隆乙丑進士,候選主事,未就銓而卒。南唐徐鍇作《說文系傳》四十卷,歲久散佚。自明以來,方以智號精於小學,而《通雅》稱楚金所系,今皆遺失。則世罕傳本,已非一日。好事者秘相傳寫,魚魯滋多,或至於不可句讀。憲所見者,猶屬影宋鈔本,然已訛不勝乙。因參以今本《說文》,旁參所引諸書,證其同異,以成是編。訛者正之,其不可解者則並存以俟核定焉。考洪適《隸釋》,載《漢石經論語碑》,末有“‘而在於蕭牆之內’,盍毛包周無‘於’一行,是則考異之鼻祖。......

說文解字篆韻譜△《說文解字篆韻譜》·五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南唐徐鍇撰。其書取許慎《說文解字》,以四聲部分,編次成書。凡小篆皆有音訓,其無音訓者,皆慎書所附之重文。注“史”字者籀書,注“古”字者古文也。所注頗為簡略。蓋六書之義已具於《說文系傳》中,此特取便檢閱,故不更複贅耳。據李燾《說文五音韻譜序》,此書篆字皆其兄鉉所書。鉉集載有此書《序》二篇。後篇稱:“《韻譜》既成,廣求餘本,孜考讎校,頗有刊正。今承詔校定《說文》,更與諸儒精加研核。又得李舟所著《切韻》,殊有補益。其間有《說文》不載而見於序例、注義者,必知脫漏,並從編錄。......

重修玉篇△《重修玉篇》·三十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梁大同九年黃門侍郎兼太學博士顧野王撰,唐上元元年富春孫強增加字,宋大中祥符六年陳彭年、吳銳、邱雍等重修。凡五百四十二部。今世所行凡三本。一為張士俊所刊,前有野王《序》一篇,啟一篇,後有神珙《反紐圖》及《分毫字樣》。朱彝尊序之,稱上元本。一為曹寅所刊,與張本一字無異,惟前多大中祥符《敕牒》一道,稱重修本。一為明內府所刊,字數與二本同,而每部之中,次序不同,注文稍略,亦稱大中祥符重修本。案《文獻通考》載《玉篇》三十卷,引晁公武《讀書志》曰:“梁顧野王撰,唐孫強......
干祿字書△《幹祿字書》·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唐顏元孫撰。元孫,杲卿之父,真卿之諸父也。官至滁、沂、濠三州刺史,贈秘書監。大曆九年,真卿官湖州時,嘗書是編勒石。開成四年,楊漢公複摹刻於蜀中。今湖本已泐闕,蜀本僅存。宋寶祐丁巳,衡陽陳蘭孫始以湖本鋟木,國朝揚州馬曰璐得宋槧翻刻之,即此本也。然證以蜀本,率多謬誤。如卷首《序》文本元孫作,所謂“伯祖故秘書監”,乃師古也。蘭孫以元孫亦贈秘書監,遂誤以為真卿稱元孫,而以《序》中元孫二字改為真卿以就之。曰璐亦承其訛,殊為失考。其他闕誤,亦處處有之。今以蜀本......

 
五經文字△《五經文字》·三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唐張參撰。參裏貫未詳。《自序》題“大曆十一年六月七日”,結銜稱“司業”,蓋代宗時人。《唐書·儒學傳序》,稱文宗定《五經》劖之石,張參等是正訛文,誤也。考《後漢書》,熹平四年春三月,詔諸儒正《五經》文字,刻石立於太學門外。參書立名,蓋取諸此。凡三千二百三十五字,依偏旁為百六十部。劉禹錫《國學新修五經壁記》雲:“大曆中名儒張參,為國子司業,始詳定《五經》,書於講論堂東、西廂之壁。積六十餘載,祭酒皞、博士公肅再新壁書,乃析堅木負墉而比之。其制如版牘而高廣,背施陰關......

九經字樣△《九經字樣》·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唐唐玄度撰。玄度裏籍未詳。惟據此書,知其開成中官翰林待詔。考《唐會要》稱:“大和七年二月,敕唐玄度覆定石經字體。十二月,敕於國子監講論堂兩廊創立石《九經》。”玄度《字樣》,蓋作於是時,凡四百二十一字,依仿《五經文字》為七十六部。前載開成二年八月牒雲:“准大和七年十二月敕覆《九經》字體者。今所詳覆,多依司業張參《五經文字》為准。諸經之中,別有疑闕,古今體異,隸變不同。如總據《說文》,則古體驚俗。若依近代文字,或傳寫乖訛。今與校勘官同商較是非,取其適中。......

汗簡△《汗簡》·三卷、《目錄敘略》·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郭忠恕撰。忠恕字恕先,洛陽人。是書首有李建中題字。後有附題兩行,稱忠恕仕周朝為朝散大夫、宗正丞,兼國子書學博士,疑亦建中所記。然據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及《蘇軾集》所載《忠恕小傳》,並稱宋太宗時召忠恕為國子監主簿,後流登州,道卒。則不得為周人。又陶岳《五代史補》,載周祖入京師時,忠恕為湘陰公推官,面責馮道之賣國。則先已仕漢,題周更誤矣。《宋史·藝文志》以此書與《佩觿》並載,而晁、陳諸家書目皆不著錄,則在宋代亦罕見。此本乃宋李建中得之秘府。大中祥符五年......

佩觿△《佩觿》·三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郭忠恕撰。此書上卷備論形聲訛變之由,分為三科:一曰造字,二曰四聲,三曰傳寫。中、下二卷則取字畫疑似者,以四聲分十段:曰平聲自相對,曰平聲、上聲相對,曰平聲、去聲相對,曰平聲、入聲相對,曰上聲自相對,曰上聲、去聲相對,曰上聲、入聲相對,曰去聲自相對,曰去聲、入聲相對,曰入聲自相對。末附與《篇》、《韻》音義異者十五字,又附辨證舛誤者一百十九字。不署名字,不知何人所加。以其可資考證,仍並存之。惠棟《九經古義》嘗駁忠恕以示字為視,而反以視為俗字。今考其中......

古文四聲韻△古文四聲韻》·五卷(刑部郎中汪啟淑家刊本)
宋夏竦撰。竦字子喬,江州德安人。景德三年舉賢良方正。官至武甯軍節度使。諡文莊。事蹟具《宋史》本傳。據吾衍《學古編》,稱夏竦《古文四聲韻》五卷,前有《序》並全銜者好,別有僧翻本不可用。又據全祖望《鮚崎亭集》,有是書《跋》,稱借鈔於範氏天一閣,為紹興乙丑浮屠寶達重刊。蓋即吾衍所謂僧翻本也。此本從汲古閣影寫宋刻翻雕,有慶曆四年竦《自序》。卷首題“開府儀同三司、行吏部尚書、知亳州軍州事夏竦集”。是吾衍所謂前有《序》及全銜者矣。其書以四聲分隸古篆。全祖望《跋》......

類篇△《類篇》·四十五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舊本題“司馬光撰”。景定癸亥,董南一作光《切韻指掌圖序》,亦稱光嘗被命修纂《類篇》,古文奇字,搜獵殆盡。然書後有《附記》曰:“寶元二年十一月,翰林院學士丁度等奏,今修《集韻》,添字既多,與顧野王《玉篇》不相參協。欲乞委修韻官將新韻添入,別為《類篇》,與《集韻》相副施行。時修韻官獨有史館檢討王洙在職,詔洙修纂。久之洙卒。嘉祐二年九月,以翰林學士胡宿代之。三年四月,宿奏乞光祿卿直秘閣掌禹錫、大理寺丞張次立同加校正。六年九月,宿遷樞密副使,又以翰林學士范鎮代之......

鐘鼎彝器款識法帖△《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二十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宋薛尚功撰。尚功字用敏,錢塘人。紹興中以通直郎僉定江軍節度判官廳事。是書見於晁公武《讀書志》、《宋史·藝文志》,均作二十卷,與今本同。惟陳振孫《書錄解題》作《鐘鼎法帖》十卷。卷數互異,似傳寫脫二字。然吾邱衍《學古編》亦作十卷,所雲刻於江州,與振孫之說亦符。蓋當時原有二本也。所錄篆文,雖大抵以《考古》、《博古》二圖為本,而蒐輯較廣,實多出於兩書之外。其中如十六卷中載比干墓銅槃銘之類,未免真偽雜糅,然大致可稱博洽。即以卷首商鼎一類考之,若箕鼎及維揚石刻之......

復古編△《復古編》·二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宋張有撰。有字謙中,湖州人,張先之孫。出家為道士。是書根據《說文解字》,以辨俗體之訛。以四聲分隸諸字,於正體用篆書,而別體、俗體則附載注中,猶顏元孫《幹祿字書》分正、俗、通三體之例。下捲入聲之後附錄《辨證》六篇:一曰聯綿字,二曰形聲相類,三曰形相類,四曰聲相類,五曰筆跡小異,六曰上正下訛,皆剖析毫釐,至為精密。然惟以《說文》正小篆,而不以小篆改隸書,故小篆之不可通於隸者,則曰“隸作某”。亦顏元孫所謂“總據《說文》,則下筆多礙,當去泰去甚,使輕重合宜”者也......

班馬字類△《班馬字類》·五卷(內府藏本)
宋婁機撰。前有樓鑰《序》,稱為《史漢字類》。案司馬在前,班固在後,倒稱“班馬”起於杜牧之詩,於義未合,似宜從鑰《序》之名。然機《跋》實自稱“班馬”,今姑仍之。其書采《史記》、《漢書》所載古字,僻字,以四聲部分編次。雖與《文選雙字》、《兩漢博聞》、《漢雋》諸書大概略同,而考證訓詁,辨別音聲,於假借、通用諸字,臚列頗詳。實有裨於小學,非僅供詞藻之撏撦。末有機《自跋》二則,辨論字義,亦極明析。其中有如降古音洪,眉古作睂之類,可以不載者亦有。如“璿璣玉衡”本《尚書》“袀服振振”......

漢隸字源△《漢隸字源》·六卷(內府藏本)
宋婁機撰。機字彥發,嘉興人。乾道二年進士。甯宗朝累官禮部尚書,兼給事中,權知樞密院事,兼太子賓客,進參知政事,提舉洞霄宮。事蹟具《宋史》本傳。其書前列考碑、分韻、辨字三例。次《碑目》一卷,凡漢碑三百有九,魏晉碑三十有一,各記其年月地裏,書人姓名,以次編列,即以其所編之數注卷中碑字之下,以省繁文。次以《禮部韻略》二百六部分為五卷,皆以真書標目,而以隸文排比其下。韻不能載者十四字,附五卷之末終焉。其文字異同,亦隨字附注。如後漢《修孔子廟禮器碑》內韓明......

 
六書故△《六書故》·三十三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元戴侗撰。考《姓譜》,侗字仲達,永嘉人。淳祐中登進士第,由國子監簿守台州。德祐初,由秘書郎遷軍器少監,辭疾不起。其所終則莫之詳矣。是編大旨主於以六書明字義,謂字義明則貫通群籍,理無不明。凡分九部:一曰數,二曰天文,三曰地理,四曰人,五曰動物,六曰植物,七曰工事,八曰雜,九曰疑。盡變《說文》之部分,實自侗始。其論假借之義,謂前人以令、長為假借,不知二字皆從本意而生,非由外假。若韋本為韋背,借為韋革之韋。豆本為俎豆,借為豆麥之豆:凡義無所因,特借其聲者......

字通△《字通》·一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宋李從周撰。從周始末未詳。據嘉定十三年魏了翁《序》,但稱為彭山人,字曰肩吾。末有寶祐甲寅虞兟刻書《跋》,亦但稱得本於了翁。均不及從周之仕履,莫能考也。是書以《說文》校隸書之偏旁,凡分八十九部,為字六百有一。其分部不用《說文》門類,而分以隸書之點畫,既乖古法;又既據隸書分部,乃仍以篆文大書,隸書夾註,於體例亦頗不協。且如水字、火字既入上兩點類,而下三點內又出水字、火字,旁三點示字類又再出水字,下四點內又出火字、水字。如此之類,凡一百二十三字。......

龍龕手鑒△《龍龕手鑒》·四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遼僧行均撰。行均字廣濟,俗姓於氏。晁公武《讀書志》謂此書卷首僧智光《序》,題雲“統和十五午丁酉七月一日”。沈括《夢溪筆談》乃謂“熙寧中,有人自契丹得此書,入傅欽之家,蒲傳正取以刻版。其《序》末舊雲重熙二年五月序,蒲公削去之”云云。今按此本為影鈔遼刻,卷首智光原《序》尚存。其紀年實作統和,不作重熙,與晁公武所說相合,知沈括誤記。又《文獻通考》載此書三卷,而此本實作四卷。智光原《序》亦稱四卷,則《通考》所載,顯然誤四為三。殆皆隔越封疆,傳聞紀載,故不免失實歟?......

六書統△《六書統》·二十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元楊桓撰。桓字武子,號辛泉,兗州人。中統四年以郡諸生補濟州教授。累官太史院校書,監察御史,終國子監司業。事蹟具《元史》本傳。是書至大丙申其子守義進於朝,詔下江浙鏤版。前有翰林直學士倪堅《序》,又有國子博士劉泰《後序》,而桓《自序》為尤詳。大旨以六書統諸字,故名曰“統”。凡象形之例十、會意之例十有六、指事之例九、轉注之例十有八、形聲之例十有八(案《周禮注》作諧聲,此作形聲,蓋從許慎《說文》)、假借之例十有四。其象形、會意、轉注、形聲四例,大致因戴侗《六書故》......

周秦刻石釋音△《周秦刻石釋音》·一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元吾邱衍撰。衍字子行,錢塘人。初宋淳熙間,有楊文昺者,著《周秦刻石釋音》一書,載《石鼓文》、《詛楚文》、《泰山嶧山碑》。至是衍以所取《琅邪碑》不類秦碑,不應收入,因重加刪定,以成是書。前有至大元年衍《自序》,謂石鼓以所藏《甲秀堂圖譜》為之,而削去鄭樵音訓。又正《詛楚文》二字,合《泰山嶧山石刻》字共為一卷,而仍其書名。又列諸家音注、書評於後。其敘石鼓次第,與薛尚功、楊慎本合,而與今本異。其曰文幾行,行幾字,童文闕文幾字者,即朱彝尊據以編《石鼓考》者也。然其所謂闕文......

字鑒△《字鑒》·五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元李文仲撰。文仲,長洲人。自署吳郡學生。其始末則無考也。文仲從父世英,以六書惟假借難名,因輯《類韻》二十卷。以字為本,音為幹,義訓為枝葉,自一而二,井然不紊。凡十年始成。而韻內字畫,尚有未正者,文仲因續為是書,依二百六部之韻編次之,辨正點畫,刊除俗謬,於諸家皆有所駁正。中間如“稾”從禾,高聲,而誤作“槀”,“隙”從阜、從,而誤作“隟”,則糾《幹祿字書》之失。如“肇、肈”原有二字,而止收“肈”字,反以“肇”為俗;“豎”字誤從立作“豎”;“徹”字誤從去作“徹”;“析”字誤從片作......

說文字原

六書正訛

△《說文字原》·一卷、《六書正訛》·五卷(大學士于敏中家藏本)
元周伯琦撰。伯琦字全溫,饒州人。官至兵部侍郎。明郎瑛《七修類稿》,載其降於張士誠,士誠破後,為明太祖所誅。謂《元史》稱其後歸鄱陽病卒為誤。考徐禎卿《翦勝野聞》先有此說。然宋濂修史在太祖時,使伯琦果與士誠之黨同誅,濂等不容不知。至《翦勝野聞》本出依託,不足為據。瑛所言殆傳聞失實也。是二書前有至正乙未國子監丞宇文公諒《總序》。《說文字原》之首有伯琦《自序》,題“至正己醜”,而《六書正訛》則無序。意其佚脫也。明嘉靖元年,滁陽於器之重刊於浙中,瓊州黃芳為序。崇禎......

漢隸分韻△漢隸分韻》·七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亦無時代。考其分韻,以《一東》、《二冬》、《三江》等標目,是元韻,非宋韻矣。其書取洪適等所集漢隸,依次編纂。又以各碑字跡異同,縷列辨析。考吾邱衍《學古編》有《合用文集品目》一門,其第七條《隸書品》中列有《隸韻》兩冊,“麻沙本,與《隸韻》為一副刊(案此《隸韻》謂劉球碑本《隸韻》十卷),字體不好,以其冊數少,乃可常用之,故列目於此”云云,疑即此本。顧藹吉《隸辨序》,稱別有《漢隸分韻》,字既乖離,跡複醜惡。其詆諆此書,與吾邱衍略同。然二人第以書跡筆法論耳。要其......

六書本義△《六書本義》·十二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趙捴謙撰。捴謙原名古則,餘姚人。宋秦悼惠王之後。明初徵修《洪武正韻》,持議不協,出為中都國子監典簿,罷歸。尋以薦為瓊山縣教諭。事蹟具《明史·文苑傳》。焦竑《筆乘》稱其字學最精,行世者惟《六書本義》及《學範》六篇。《學範》蕪雜,殊無可取。是編《六書論》及《六書相生》諸圖,大抵祖述鄭樵之說。其《凡例》有曰:“《說文》原作五百四十部,今定為三百六十部,不能生者附各類後。”今以其說考之,若《說文》“畕”字為一部,以“畺”字為子,而捴謙則併入《田部》。《說文》“包”字為一部,以......

奇字韻△奇字韻》·五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楊慎撰。慎有《檀弓叢訓》,已著錄。是編標字體之稍異者,類以四聲,故曰“奇字”。考六書以《說文》所載小篆為正,若衛宏、揚雄所學則別有古文奇字,以非六書偏旁所可推也。此書以“奇字”標名,而若《說文》引經,“{宀豐}其屋”,“豐”作“{宀豐}”;“克岐克嶷”,“嶷”作“《口疑》”。“靜女其姝”,“姝”作“《女殳》”;“庶草繁廡”,“廡”作“無”;“天地絪縕”,作“壹”;“營營青蠅,止于樊”,“樊”作“棥”;“故源源而來”,“源源”作“謜謜”;“泣血漣如”,“漣”作“{連心}”之類:雖與今經文小異,而皆有六書偏旁可求,則正體......

 
古音駢字△《古音駢字》·一卷、《續編》·五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古音駢字》一卷,明楊慎撰。《續編》五卷,國朝莊履豐、莊鼎鉉同撰。古人字少而韻寬,故用字往往假借。是書取古字通用者以韻分之,各注引用書名於其下。由字體之通,求字音之通,於秦漢以前古音,頗有考證。但遺闕過多,牽合亦複時有。即以開卷《東冬韻》論之。如《荀子·議兵篇》雲:“案角鹿埵隴種、東籠而退耳。”《注》曰:“隴種,《新序》作龍鍾。”《禮論》篇曰:“彌龍。”《注》曰:“彌如字,又讀為弭。”《楚辭·九章》曰:“蓀詳聾而不聞。”《補注》雲:“詳與佯同。”《九歎》曰:“登逢龍而下隕兮,違故......

俗書刊誤△《俗書刊誤》·十二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焦竑撰。竑有《易筌》,已著錄。是書第一卷至第四卷類分四聲,刊正訛字。若之非,容不從穀是也。第五卷考字義,若赤之通尺,鼬之同猶是也。第六卷考駢字,若句婁之不當作岣嶁、辟曆之不當作霹靂是也。第七卷考字始,若對之改口從士本於漢文、疊之改晶從畾本於新莽是也。第八、第九卷考音同字異,若庖犠之為炮羲、神農之為神由是也。第十卷考字同音異,若敦有九音、苴凡兩讀是也。第十一卷考俗用雜字,若山岐曰岔、水岐曰汊是也。第十二卷考字形疑似,若禾之與禾、支之與......

字孿△《字孿》·四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葉秉敬撰。秉敬字敬君,衢州西安人。萬曆辛醜進士,官至荊西道布政司參議。尋移南瑞,未行而卒。秉敬學頗淹通,著書四十餘種。是編取字形似而義殊者,分類詁之,與郭忠恕《佩觿》大旨略同。每字綴以四言歌訣,則秉敬自創之體。《凡例》謂孿子眉目發膚雖無別,而伯仲先後弗淆,當察乎子母相生之微,引伸觸類。故其說悉根柢《說文》,毫釐辨析。於偏旁點畫,分別了然。又該以韻語,便於記誦,亦小學之津筏也。其書為杭人潘之淙所刻,前有《篆體辨訣》一篇,乃以七言歌括辨篆文偏......

御定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四十二卷
康熙五十五年聖祖仁皇帝御定。古小學存於今者,惟《說文》、《玉篇》為最舊。《說文》體皆篆籀,不便施行。《玉篇》字無次序,亦難檢閱。《類篇》以下諸書,則惟好古者藏弆之,世弗通用。所通用者,率梅膺祚之《字彙》、張自烈之《正字通》。然《字彙》疏舛,《正字通》尤為蕪雜,均不足依據。康熙四十九年,乃諭大學士陳廷敬等刪繁補漏,辨疑訂訛,勒為此書。仍兩家舊目,以十二辰紀十二集,而每集分三子卷,凡一百一十九部。冠以《總目》、《檢字》、《辨似》、《等韻》各一卷。殿以《補遺》、《備考》......

御定清文鑒 第一冊

御定清文鑒 第二冊

△《御定清文鑒》·三十二卷、《補編》·四卷、《總綱》·八卷、《補總綱》·二卷
乾隆三十六年奉敕撰。我國家發祥長白,實金源之舊疆。《金史·章宗本紀》載:“明昌五年,以葉魯穀神始制國字,詔依倉頡立廟例,祀於上京。”又《選舉志》稱:“進士科以策論試國人,用國字為程文。”陶宗儀《書史會要》則稱金太祖命完顏希尹撰國字,其後熙宗亦制字並行。希尹所制謂之大字,熙宗所制謂之小字,其字體波磔繁密,頗類籀文。當時必有字書,今已無考。惟趙崡《石墨鐫華》所載天會十二年《都統經略郎君行記》一篇,僅存其形制而已。蓋有元一統之後,其法漸不傳也。我太祖高皇帝肇建丕基,命巴克什額爾德尼以蒙古字聯綴國語成句,尚未別為書禮。太宗文皇帝始命巴克什庫爾纏創造國書。以十二字頭貫一切音,因音而立字,合字而成語。今內閣所貯舊籍(今謂之《老檔》),即其初體。厥後增加圈點,音義益詳。亦如籀變小篆,隸變八分,踵事而增,以日趨於精密。我聖祖仁皇帝慮口傳筆授,或有異同,乃命別類分門,一一排纂,勒為《清文鑒》一書,以昭法守,惟未及音譯其文。皇上複指授館臣,詳加增定,為部三十有五,子目二百九十有二。......

御定滿洲蒙古漢字三合切音清文鑒

第一冊 第二冊

△《御定滿洲蒙古漢字三合切音清文鑒》·三十三卷
乾隆四十四年奉敕撰。初聖祖仁皇帝敕撰《清文鑒》,皇上既命補注漢字,各具翻切釋文。嗣以蒙古字尚未備列,因再命詳加考校,續定是編。以國書為主,而貫通於蒙古書、漢書。每國語一句,必兼列蒙古語一句、漢語一句,以明其義。又以蒙古字、漢字各對國語之音以定其聲。漢字之音不具,則三合以取之。蒙古字之音不具,則分各種讀法、寫法、收法以取之。經緯貫穿,至精密而至明顯。循文伏讀,無不一覽了然。考《遼史·太祖本紀》,稱“神冊五年始制契丹大字。天贊三年詔礲辟遏可汗故碑,以契丹、突厥、漢字紀其功”云云。然則三體互通,使彼此共喻,實本古義。許慎作《說文》,小篆之下兼列籀文、古文,以互證其字。揚雄作《方言》,每一語一物,亦具載某地謂之某,以互證其語。則三體匯為一編,使彼此相釋,亦因古例,用達書名於四方。雖成周大同之盛,亦無以逾於斯矣。

欽定西域同文志

△《欽定西域同文志》·二十四卷
乾隆二十八年奉敕撰。先是,乾隆二十年威弧遙指,戡定伊犁。續又削平諸回部。昆侖月窟,咸隸黃圖。琛贐旅來,狄鞮重譯。乃命考校諸番文字,定著是編。其部族之別,曰天山北路,曰天山南路,曰青海,曰西番。其門目之別,曰地,曰山,曰水,曰人。其文字之別,首列國書以為樞紐,次以漢書詳注其名義,次以三合切音曲取其音聲,次列蒙古字、西番字、托忒字、回字,排比連綴。各注其譯語、對音,使綱舉目張,絲連珠貫。考譯語之法,其來已久。然《國語》謂之舌人,特通其音聲而已,不能......

隸辨

△《隸辨》·八卷(內府藏本)
國朝顧藹吉撰。藹吉號南原,長洲人。是書鉤摹漢隸之文,以宋《禮部韻》編次。每字下分注碑名,並引碑語。其《自序》雲:“銳志精思,采摭漢碑所有字,以為解經之助。有不備者求之《漢隸字源》。”又雲:“《字源》多錯謬。舩船稱再,體或不分。血皿朋多,形常莫別。悉從《隸釋》、《隸續》,詳碑定字,指摘無餘。”今考此書,字形廣狹,與世所刻婁機《漢隸字源》相同,是陰以機書為稿本。且漢碑之出於機後者,僅《魯孝王刻石》、《太室》、《少室》、《開母》諸石闕及《尹宙》、《孔褒》、《曹全》、《張遷》、《韓仁》......

篆隸考異△《篆隸考異》·二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國朝周靖撰。靖字敉甯,吳縣人。明吏部文選司郎中周順昌之曾孫也。是書辨別篆、隸同異,用意與張有《復古編》相類。其小異者,有書以篆文為綱,而附列隸字之正俗。此則以隸字為綱,於合六書者注曰“隸”,不合六書者注曰“俗”,於隸相通而篆則不相假借者注曰別(如隸字好醜之好與好惡之好為一字,篆則分好《醜女》二字之類),而各列篆文於其下。又《說文》分部五百四十,此則以隸字點畫多少為次,分部二百五十有七。俾讀者以所共知,通其所未知,較易於尋檢。大旨斟酌於古今之間,盡斥......

 ──右“小學類”字書之屬三十六部,四百八十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字體與世為變遷,古文、籀文不可以繩小篆,小篆不可以繩八分,八分不可以繩隸(隸即今之楷書)。然其相承而變,則源流一也。故古今字書,統入此門。至《急就章》之類,但有文字而不講六書,然《漢志》列之《小學家》。觀陸羽《茶經》所引司馬相如《凡將篇》,亦以韻語成句,知古小學之書,其體如是,《說文解字》猶其後起者也。故仍與是書並列焉。)

原本廣韻△○小學類三
△《廣韻》·五卷(內府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考世行《廣韻》凡二本,一為宋陳彭年、邱雍等所重修,一為此本。前有孫愐《唐韻序》,注文比重修本頗簡。朱彝尊作《重修本序》,謂明代內府刊版,中涓欲均其字數,取而刪之。然《永樂大典》引此本,皆曰陸法言《廣韻》;引重修本,皆曰《宋重修廣韻》。世尚有麻沙小字一本,與明內府版同題曰“乙未歲明德堂刊”。內“匡”字紐下十三字皆闕一筆,避太祖諱,其他宋諱則不避。邵長衡《古今韻略》指為宋槧,雖未必然。而《平聲》“東”字注中引東不訾事,重修本作“舜七友”,此本訛作“舜......

重修廣韻△《重修廣韻》·五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陳彭年、邱雍等奉敕撰。初,隋陸法言以呂靜等六家韻書各有乖互,因與劉臻、顏之推、魏淵、盧思道、李若、蕭該、辛德源、薛道衡八人撰為《切韻》五卷。書成於仁壽元年。唐儀鳳二年,長孫訥言為之注。後郭知玄、關亮、薛峋、王仁煦、祝尚邱遞有增加。天寶十載,陳州司法孫愐重為刊定,改名《唐韻》。後嚴寶文、裴務齊、陳道固又各有添字。宋景德四年,以舊本偏旁差訛,傳寫漏落,又注解未備,乃命重修。大中祥符四年書成,賜名《大宋重修廣韻》,即是書也。舊本不題撰人。以丁度《集韻》......

 
集韻△《集韻》·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舊本題宋丁度等奉敕撰。前有《韻例》,稱:“景祐四年,太常博士直史館宋祁、太常丞直史館鄭戩等建言:陳彭年、邱雍等所定《廣韻》,多用舊文,繁略失當。因詔祁、戩與國子監直講賈昌朝、王洙同加修定。刑部郎中知制誥丁度、禮部員外郎知制誥李淑為之典領。”晁公武《讀書志》亦同。然考司馬光《切韻指掌圖序》,稱:“仁宗皇帝詔翰林學士丁公度、李公淑增崇韻學,自許叔重而降凡數十家,總為《集韻》,而以賈公昌朝、王公洙為之屬。治平四年,餘得旨繼纂其職,書成上之,有詔頒焉。嘗因討究之暇......

切韻指掌圖△《切韻指掌圖》·二卷、《附檢例》·一卷(永樂大典本)
宋司馬光撰。其《檢例》一卷則邵光祖所補正。光有《溫公易說》,已著錄。光祖字宏道,自稱洛邑人。其始末未詳。考《江南通志·儒林傳》,載元邵光祖字宏道,吳人。研精經傳,講習垂三十年,通三經。所著有《尚書集義》。當即其人。洛邑或其祖籍歟?據王行《後序》作於洪武二十三年,稱其歿已數年,則元之遺民,入明尚在者也。光書以三十六字母科別清濁,為二十圖,首獨韻,次開合韻。每類之中,又以四等字多寡為次,故高為獨韻之首,幹官為開合韻之首。舊有《檢例》一卷,光祖以為全背圖旨......

韻補△《韻補》·五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宋吳棫撰。棫字才老。武夷徐蕆為是書序,稱與蕆本同裏,而其祖後家同安。王明清《揮麈三錄》則以為舒州人,疑明清誤也。宣和六年第進士,召試館職,不就。紹興中為太常丞,以為孟仁仲草表忤秦檜,出為泉州通判以終。蕆《序》稱所著有《書裨傳》、《詩補音》、《論語指掌考異續解》、《楚辭釋音》、《韻補》凡五種。陳振孫《書錄解題·詩類》、載棫《毛詩補音》十卷,注曰:“棫又別有《韻補》一書,不專為《詩》作。”《小學類》載棫《韻補》五卷,注曰:“棫又有《毛詩補音》一書,別見《詩類》。”今《補音》已亡,......

附釋文互注禮部韻略△《附釋文互注禮部韻略》·五卷、《附貢舉條式》·一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禮部韻略》,舊本不題撰人。晁公武《讀書志》雲“丁度撰”。今考所並舊韻十三部,與度所作《集韻》合,當出度手。其《上平聲·三十六桓》作“歡”,則南宋重刊所改。觀卷首載郭守正《重修條例》,稱紹興本尚作“桓”,是其證也。考曾慥《類說》引《古今詞話》曰:“真宗朝試《天德清明賦》,有閩士破題雲:‘天道如何,仰之彌高。’會試官亦閩人,遂中選。”是宋初程試,用韻尚漫無章程。自景祐以後,敕撰此書,始著為令式,迄南宋之末不改。然收字頗狹,如《歡韻》漏“判”字、《添韻》漏“大”字之類,嘗為俞文豹......

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增修互注禮部韻略》·五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宋毛晃增注,其子居正校勘重增。諸家所稱《增韻》,即此書也。晃嘗作《禹貢指南》,居正嘗作《六經正誤》,皆別著錄。是書因《禮部韻略》收字太狹,乃蒐采典籍,依韻增附。又《韻略》之例,凡字有別體別音者,皆以墨闌圈其四圍,亦往往舛漏。晃並為釐定,於音義字畫之誤,皆一一辨證。凡增二千六百五十五字,增圈一千六百九十一字,訂正四百八十五字。居正續拾所遺,複增一千四百二字。各標總數於每卷之末,而每字之下又皆分注。其曰“增入”、曰“今圈”、曰“今正”者,皆晃所加。曰重增者,......
增修校正押韻釋疑△《增修校正押韻釋疑》·五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押韻釋疑》,宋紹定庚寅廬陵進士歐陽德隆撰,景定甲子郭守正增修。守正字正己,自號紫雲山民。《永樂大典》所引《紫雲韻》,即此書也。初,德隆以《禮部韻略》有字同義異、義同字異者,與其友易有開因監本各為互注,以便程試之用。辰陽袁文焴為之序。後書肆屢為刊刻,多所竄亂。守正因取德隆之書,參以諸本,為刪削增益各十餘條,以成此書。前載文焴《序》,次守正《自序》,次《重修條例》,次《紹興新制》,次《韻字沿革》,次《前代名姓有無音釋之疑》,次《韻略音釋與經史子音釋異同之疑》,......

九經補韻△《九經補韻》·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宋楊伯岩撰。伯岩字彥思,號泳齋,自稱代郡人。然南宋時代郡已屬金,蓋署郡望也。淳祐間以工部郎守衢州。周密《雲煙過眼錄》載伯岩家所見古器,列高克恭、胡泳之後,似入元尚在矣,宋《禮部韻略》,自景祐中丁度修定頒行,與《九經》同列學官,莫敢出入。其有增加之字,必奏請詳定而後入。然所載續降六十三字、補遺六十一字,猶各於字下注明。其音義勿順及喪制所出者,仍不得奏請入韻。故校以《廣韻》、《集韻》,所遺之字頗多。伯岩是書,蓋因官韻漏略,擬摭《九經》之字以補之。《周易》......

五音集韻△《五音集韻》·十五卷(內府藏本)
金韓道昭撰。道昭字伯暉,真定松水人。世稱以等韻顛倒字紐始於元熊忠《韻會舉要》,然是書以三十六母各分四等排比諸字之先後,已在其前。所收之字,大抵以《廣韻》為藍本,而增入之字則以《集韻》為藍本。考《廣韻》卷首雲:“凡二萬六千一百九十四言。”《集韻·條例》雲:“凡五萬三千五百二十五言,新增二萬七千三百三十一言。”是書亦雲“凡五萬三千五百二十五言,新增二萬七千三百三十言”。合計其數,較《集韻》僅少一字,殆傳寫偶脫。《廣韻》注十九萬一千六百九十二字,是書雲“注三十三......

古今韻會舉要△《古今韻會舉要》·三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元熊忠撰。忠字子中,昭武人。案楊慎《丹鉛錄》謂蜀孟昶有《書林韻會》,元黃公紹舉其大要而成書,故以為名。然此書以《禮部韻略》為主,而佐以毛晃、劉淵所增並,與孟昶書實不相關。舊本《凡例》首題“黃公紹編緝,熊忠舉要”,而第一條即雲“今以《韻會》補收闕遺,增添注釋”。是《韻會》別為一書明矣。其前載劉辰翁《韻會序》,正如《廣韻》之首載陸法言、孫愐《序》耳,亦不得指《舉要》為公紹作也。自金韓道昭《五音集韻》始以七音、四等、三十六母顛倒唐宋之字紐,而韻書一變。南宋劉淵《淳祐壬子......

四聲全形等子△《四聲等子》·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錢曾《讀書敏求記》謂即劉鑒所作之《切韻指南》,曾一經翻刻,特易其名。今以二書校之,若辨音和、類隔、廣通、局狹、內外轉攝振救、正音憑切、寄韻憑切、喻下憑切、日寄憑切及雙聲疊韻之例,雖全具於《指南》、《門法玉鑰匙》內。然詞義詳略顯晦,迥然不侔。至內攝之《通》、《止》、《遇》、《果》、《宕》、《曾》、《流》、《深》,外攝之《江》、《蟹》、《臻》、《山》、《效》、《假》、《梗》、《鹹》十六攝圖,雖亦與《指南》同。然此書《曾攝》作內八,而《指南》作內六;《流攝》此書作內六,而《指南》作內七......

 
經史正音切韻指南△《經史正音切韻指南》·一卷(浙江江啟淑家藏本)
元劉鑒撰。鑒字士明,自署關中人。關中地廣,不知隸籍何郡縣也。《切韻》必宗《等子》,司馬光作《指掌圖》,等韻之法於是始詳。鑒作是書,即以《指掌圖》為粉本,而參用《四聲等子》,增以格子門法,於出切、行韻、取字,乃始分明。故學者便之。至於開合二十四攝、內外八轉及通廣、侷狹之異,則鑒皆略而不言。殆立法之初,已多掛礙糾紛,故姑置之耶?然言等韻者,至今多稱《切韻指南》。今姑錄之,用備彼法沿革之由。原本末附明釋真空《直指玉鑰匙》一卷,驗之即真空《編韻貫珠集》中之第一門......

洪武正韻△《洪武正韻》·十六卷(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明洪武中奉敕撰。時預纂修者為翰林侍講學士樂韶鳳、宋濂、待制王僎、修撰李淑允、編修朱右、趙塤、朱廉、典簿瞿莊、鄒孟達、典籍孫蕡、答祿與權,預評定者為左御史大夫汪廣洋、右御史大夫陳甯、御史中丞劉基、湖廣行省參知政事陶凱。書成於洪武八年,濂奉敕為之序。大旨斥沈約為吳音,一以中原之韻更正其失。並平、上、去三聲各為二十二部,入聲為十部。於是古來相傳之二百六部,並為七十有六。其注釋一以毛晃《增韻》為稿本,而稍以他書損益之。蓋歷代韻書,自是而一大變。考《隋志......

古音叢目△《古音叢目》·五卷、《古音獵要》·五卷、《古音餘》·五卷、《古音附錄》·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楊慎撰。慎有《檀弓叢訓》,已著錄。是四書雖各為卷帙,而核其體例,實本一書。特以陸續而成,不及待其完備,每得數卷,即出問世,故標目各別耳。觀其《古音獵要》《東》、《冬》二韻共標“鞠朋眾務調蘿窗誦雙明萌用江”十三字,與《古音叢目》《東》、《冬》二韻所標者全複,與《古音餘》《東》、《冬》二韻所標亦複五字。是即隨所記憶,觸手成編,參差互出,未歸畫一之明證矣。其書皆仿吳棫《韻補》之例,以今韻分部,而以古音之相協者分隸之。然條理多不精密。如《周易·渙》六四“渙有丘,匪夷所思”......
古音略例△《古音略例》·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明楊慎撰。是書取《易》、《詩》、《禮記》、《楚詞》、《老》、《莊》、《荀》、《管》諸子有韻之詞,標為《略例》。若《易例》“日昃之離”,“離”音羅,與“歌”、“嗟”為韻:“三歲不覿”。“覿”音“徒穀切”,與“木”、“穀”為韻。“並受其福”,“福”音偪,與“食”、“汲”為韻;“吾與爾靡之”,靡音磨,與“和”為韻;頗與古音相合。他如“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舊葉“力求切”,慎據《史記·天官書》徐邈音“昴”為“旄”,下文“抱衾與裯”之“裯”音調,“寔命不猶”之“猶”音“搖”。今考郭璞注《方言》:“裯,丁牢反。”《檀弓》:“詠斯猶。”鄭《注》:“猶當......

轉注古音略△《轉注古音略》·五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楊慎撰。是書前有《自序》,大旨謂《毛詩》、《楚詞》有葉韻,其實不越《保氏》轉注之法。《易經疏》雲“賁有七音”,始發其例。宋吳才老作《韻補》,始有成編。學者知葉韻自葉韻,轉注自轉注,是猶知二五而不知十也。考葉韻之說始於沈重《毛詩音義》(見《經典釋文》)。後顏師古注《漢書》,李善注《文選》,並襲用之。後人之稱葉韻,自此而誤,然與六書之轉注則渺不相涉。慎書仍用葉韻之說,而移易其名於轉注,是朝三暮四改為朝四暮三也。如《四江》之“釭”字,《說文》雲:“從金,工聲。”“{窗心}”字,《說文》......

毛詩古音考△《毛詩古音考》·四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明陳第撰。第有《伏羲圖贊》,已著錄。言古韻者自吳棫。然《韻補》一書,龐雜割裂,謬種流傳,古韻乃以益亂。國朝顧炎武作《詩本音》,江永作《古韻標準》,以經證經,始廓清妄論。而開除先路,則此書實為首功。大旨以為古人之音,原與今異。凡今所稱葉韻,皆即古人之本音,非隨意改讀,輾轉牽就。如“母”必讀“米”,“馬”必讀“姥”,“京”必讀“疆”,“福”必讀“偪”之類,曆考諸篇,悉截然不紊。又《左》、《國》、《易象》、《離騷》、《楚詞》、秦碑、漢賦以至上古歌謠、箴銘、頌贊,往往多與《詩》合,可以互證......

屈宋古音義△《屈宋古音義》·三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明陳第撰。第既撰《毛詩古音考》,複以《楚辭》去風人未遠,亦古音之遺,乃取屈原所著《離騷》等二十五篇,除其《天問》一篇,得二十四篇。又取宋玉《九辯》九篇、《招魂》一篇,益以《文選》所載《高唐賦》、《神女賦》、《風賦》、《登徒子好色賦》四篇,得十四篇。共三十八篇。其中韻與今殊者二百三十四字,各推其本音,與《毛詩古音考》互相發明。惟每字列本證,其旁證則間附字下,不另為條。體例小異,以前書已明故也。書本一卷。其後二卷則舉三十八篇各為箋注,而音仍分見諸句下。蓋以參考古音......

御定音韻闡微△《欽定音韻闡微》·十八卷
康熙五十四年奉敕撰,雍正四年告成。世宗憲皇帝御制《序》文,具述聖祖仁皇帝指授編纂之旨,刊刻頒行。自漢明帝時西域切韻之學與佛經同入中國,所謂以十四音貫一切字是也。然其書不行於世。至漢、魏之間,孫炎創為翻切。齊梁之際,王融乃賦雙聲。等韻漸萌,實暗合其遺法。迨神珙以後,其學大行。傳於今者有司馬光《指掌國》、鄭樵《七音略》、無名氏《四聲等子》、劉鑒《切韻指南》。條例日密,而格礙亦日多。惟我圖書十二字頭,用合聲相切,緩讀則為二字,急讀則為一音,悉本乎人聲之......

欽定同文韻統△《欽定同文韻統》·六卷
乾隆十五年奉敕撰。以西番字母參考天竺字母,貫合其異同,而各以漢字譯其音。首為《天竺字母譜》。凡音韻十六字,翻切三十四字。次為《天竺音韻翻切配合十二譜》。以字母、音韻十六字,翻切三十四字,錯綜相配,成一千二百一十二字。次為《西番字母配合十四譜》。其字母凡三十。天竺所有者二十四,天竺所無、西番所有者六。除與天竺同者所生之字亦同外,其六母所生之字凡四百三十有四。蓋佛經諸咒皆天竺之音,惟佛號地名多用西番之語,故別出以備用也。次為《天竺西番陰陽字二......

欽定葉韻匯輯△《欽定葉韻匯輯》·五十八卷
乾隆十五年奉敕撰。字數、部分皆仍《佩文詩韻》。惟以今韻之離合,別古韻之異同。如《江韻》獨用則一韻為一部,《東》、《冬》兩韻同用則兩韻為一部,《支》、《微》、《齊》三韻同用則三韻為一部是也。每部皆附葉韻,略如吳棫《韻補》。惟《韻補》於今韻每部各載葉韻。此則一部獨用者附本部末,諸部同用者即總附諸部末。如“蒙”字葉“莫邦切”,則獨附《江部》後。“江”字葉“戶公切”,則總附《東》、《冬》二部後。“魚”字葉“魚羈切”,則總附《支》、《微》、《齊》三部後是也。夫古今聲音之遞變,亦如大小篆、隸、......

欽定音韻述微△△《欽定音韻述微》·三十卷
乾隆三十八年奉敕撰。其合聲切字,一本《欽定音韻闡微》。其稍變者,《闡微》以三十六母為字紐之次序,故《東韻》首“公”字之類,與部首標目或相應,或不相應,在所不拘。今則部首一字屬何母,即以其母為首,其下諸母所領字,以次相從,使歸於畫一。其部分仍從御定《佩文詩韻》。其稍變者,從《音韻闡微》分《文》、《殷》為兩部,而以《殷部》附《真部》,不附《文部》。其字數自《佩文詩韻》所收一萬二百五十二字外,凡所續收每紐之下,以據《音韻闡微》增者在前,據《廣韻》增者次之,據《集韻》......

音論△《音論》·三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炎武有《左傳杜解補正》,已著錄。自陳第作《毛詩古音考》、《屈宋古音義》,而古音之門徑始明。然創辟榛蕪,猶未及研求邃密。至炎武乃探討本原,推尋經傳,作《音學五書》以正之。此其五書之一也。上卷分三篇:一《古曰音今曰韻》,二《韻書之始》,三《唐宋韻譜異同》。中卷分六篇:一《古人韻緩不煩改字》,二《古詩無葉音》,三《四聲之始》,四《古人四聲一貫》,五《入為閏聲》、六《近代入聲之誤》。下卷分六篇:一《六書轉注之解》,二《先儒兩聲各義之說不儘然》,三《反切之始》......

 
詩本音△《詩本音》·十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音學五書》之二也。其書主陳第詩無葉韻之說,不與吳棫《補音》爭,而亦全不用棫之例。但即本經所用之音互相參考,證以他書,明古音原作是讀,非由遷就,故曰“本音”。每詩皆全列經文,而注其音於句下。與今韻合者注曰“《廣韻》某部”,與今韻異者即注曰“古音某”。大抵密於陳第而疏於江永。故永作《古韻標準》,駁正此書者頗多。然合者十九,不合者十一。南宋以來,隨意葉讀之謬論,至此始一一廓清,厥功甚巨。當以永書輔此書,不能以永書廢此書也。若毛奇齡之逞博爭勝......

易音△《易音》·三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音學五書》之三也。其書即《周易》以求古音。上卷為《彖辭》、《爻辭》,中卷為《彖傳》、《象傳》,下卷為《系辭》、《文言》、《說卦》、《雜卦》。其音往往與《詩》不同,又或往往不韻。故炎武所注,凡與《詩》音不同者,皆以為偶用方音,而不韻者則闕焉。考《春秋傳》所載繇詞,無不有韻,說者以為《連山》、《歸藏》之文。然漢儒所傳,不過《周易》,而《史記》載大橫之兆,其繇亦然。意蔔筮家別有其書,如焦贛《易林》之類,非《易》之本書。而《易》之本書則如周、秦諸子之書,或韻或不韻,本無......

唐韻正△《唐韻正》·二十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音學五書》之四也。其書以古音正《唐韻》之訛。書首有《凡例》曰:“凡韻中之字,今音與古音同者,即不注。其不同者,乃韻譜相傳之誤,則注雲古音某,並引經傳之文以證之。其一韻皆同而中有數字之誤,則止就數字注之,《一東》是也。一韻皆誤,則每字注之,《四江》是也。同者半則同者注其略,不同者注其詳,且明其本二韻而誤並為一,《五支》是也。一韻皆同,無誤則不注,《二冬》、《三鍾》是也。”蓋逐字以求古音,當移出者移而出,當移入者移而入。視他家謬執今韻言古音......

古音表△《古音表》·二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音學五書》之五也。凡分十部。以《東》、《冬》、《鍾》、《江》為第一,《支》、《脂》、《之》、《微》、《齊》、《佳》、《皆》、《灰》、《咍》為第二,《魚》、《虞》、《模》、《侯》為第三,《真》、《諄》、《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刪》、《山》、《先》、《仙》為第四,《蕭》、《宵》、《肴》、《豪》、《幽》為第五,《歌》、《戈》、《麻》為第六,《陽》、《唐》為第七,《耕》、《清》、《青》為第八,《蒸》、《登》為第九,《侵》、《覃》、《談》、《鹽》、《添》、《鹹》、《銜》、《嚴》、《凡》為第十。皆以平聲為部首,而三聲隨之。......

韻補正△《韻補正》·一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案《宋志》,吳棫有《毛詩葉韻補音》十卷,又《韻補》五卷。自朱子作《詩集傳》,用其《毛詩葉韻補音》,儒者因朱子而不敢議棫。又因《毛詩葉韻補音》並不敢議其《韻補》。炎武此書,於棫雖亦委曲回護,有“安得如才老者與之論韻”之言。然所作《詩本音》已不從棫說,至於此書,則更一一糾彈,不少假借。蓋攻《韻補》者其本旨,推棫者其巽詞也。案《朱子語錄》稱“吳才老《補音》甚詳,然亦有推不去者”,則朱子於棫之書原不謂盡無遺議。馬端臨《經籍考》特錄朱子此條於《毛詩葉韻補音》......

古今通韻△《古今通韻》·十二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毛奇齡撰。奇齡有《仲氏易》,已著錄。是書為排斥顧炎武《音學五書》而作。創為五部、三聲、兩界、兩合之說。五部者,《東》、《冬》、《江》、《陽》、《庚》、《青》、《蒸》為一部。《支》、《微》、《齊》、《佳》、《灰》為一部。《魚》、《虞》、《歌》、《麻》、《蕭》、《肴》、《豪》、《尤》為一部。《真》、《文》、《元》、《寒》、《刪》、《先》為一部。《侵》、《覃》、《鹽》、《鹹》為一部。三聲者,平、上、去三聲相通,而不與入通。其與入通者謂之葉。兩界者,以有入聲之《東》、《冬》、《江》、《陽》、《庚》、《青》、《蒸》、《真》、《文》、《元》、《寒》......

易韻△《易韻》·四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毛奇齡撰。古人繇詞,多諧音韻。《周易》爻象,亦大抵有韻,而往往不拘。故吳棫作《韻補》,引《易》絕少。至明張獻翼始作《讀易韻考》七卷。然獻翼不知古音,或隨口取讀,或牽引附會,殊龐雜無緒。奇齡此書,與顧炎武《易本音》皆置其無韻之文而論其有韻之文,故所言皆有條理。兩家所撰韻書,互有出入,故其論《易》韻亦時有異同。大抵引證之博,辨析之詳,則奇齡過於炎武。至於通其可通,而闕其所不可通,則奇齡之書又不及炎武之詳慎。如《乾卦》上九、用九為一節,本奇齡臆說。而此......

唐韻考△《唐韻考》·五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國朝紀容舒撰。容舒字遲叟,號竹厓,獻縣人。康熙癸巳舉人,官至姚安府知府。初,隋陸法言作《切韻》,唐禮部用以試士。天寶中,孫愐增定其書,名曰《唐韻》。後宋陳彭年等重修《廣韻》,丁度等又作《禮部韻略》,為一代場屋程式,而孫氏之書漸佚。唐代舊韻,遂無複完帙。惟雍熙三年徐鉉校定許慎《說文》,在大中祥符重修《廣韻》以前。所用翻切,一從《唐韻》,見於鉉等《進書表》。容舒以為翻切之法,其上字必同母,其下字必同部,謂之音和。間有用類隔法者,亦僅假借其上字而不假借其下字。......

古韻標準△《古韻標準》·四卷(桂林府同知李文藻刊本)
國朝江永撰。永有《周禮疑義舉要》,已著錄。自昔論古音者不一家,惟宋吳棫、明楊慎、陳第、國朝顧炎武、柴紹炳、毛奇齡之書最行於世。其學各有所得,而或失於以今韻部分求古韻,或失於以漢魏以下、隋陳以前隨時遞變之音均謂之古韻。故拘者至格閡而不通,泛者至叢脞而無緒。永是書惟以《詩》三百篇為主,謂之“詩韻”。而以周、秦以下音之近古者附之,謂之“補韻”。視諸家界限較明,其韻分平、上、去聲各十三部,入聲八部。每部之首先列韻目。其一韻岐分兩部者,曰“分某韻”。韻本不通而......

 

──右“小學類”韻書之屬三十三部,三百十三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韻書為小學之一類,而一類之中又自分三類。曰今韻、曰古韻、曰等韻也。本各自一家之學,至金而等韻合於今韻〔韓道昭《五音集韻》始以等韻顛倒今韻之字紐〕,至南宋而古韻亦合於今韻〔吳棫《韻補》始以古韻分隸今韻,又注今韻某部古通某部之類〕。至國朝而等韻又合於古韻〔如劉凝、熊士伯諸書〕,三類遂相牽而不能分。今但通以時代次之。其《篆韻》之類,本不為韻而作者,則仍歸之於《字書》。)
六藝綱目○附錄
△《六藝綱目》·二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元舒天民撰。天民字埶風,鄞縣人。是書取《周禮·保氏》“六藝”之文,因鄭玄之《注》,標為條目,各以四字韻語括之。其子恭為之注,同郡趙宜中為之附注,均能考證精核,於小學頗有發明。惟其中論六書“轉注”一門,以為轉注者,乃轉形互用,有倒有側,有反有背。今求其說,若雲倒為,反正為乏,雖本傳記,然究屬會意字。至謂屍為側人,匚為側凵,則誤從周伯琦《說文字原》之論,於制字之意反乖耳。至其“九數”一門,以密術推鄭《注》,頗為詳至。以之補正賈《疏》,亦考禮之一助也。恭字自謙,號說齋。宜中字彥夫。其書刊於至正甲辰,前有張翥、胡世佐、揭汯、劉仁本四《序》,皆未言及宜中附注事。末有舒睿《後序》,題戊申歲,已為洪武元年,亦不及宜中。則宜中疑為明人,其始末則不可考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