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舒诚hh1936: 【施洛斯2008演讲中文翻译9】提问17 何时卖出?施老通常持有股票3年左右,如果公司基本面良好,获利的丰厚程度,往往与时间成正比。此外施老还强调了低估的一个重要...

 oygqjm 2015-06-15
何时卖出?施老通常持有股票3年左右,如果公司基本面良好,获利的丰厚程度,往往与时间成正比。此外施老还强调了低估的一个重要例子“特殊事件”。

       我在16建仓的上海医药,在23建仓的海康威视,却在两个股票市盈率达到30的时候都清仓了。上海医药25卖出,海康威视28卖出,清仓后,这两个股票短暂调整之后,股价连续上涨,两者的目前市价分别为29和46,我因此而错失了丰厚的利润。痛定思痛,昨晚我对于卖出有了一定的反省。卖出不应只关注市场价格,而是更要持续关注公司基本面,尤其是海康威视,当时我挑选这个股票,就是根据欧奈尔的CAN SLIM法则选出来的成长股,对于基本面良好成长股,我应该更有耐心,给予更宽的估值允许,等待利润增长后,PE很有可能回降。其次,可以将海康威视的PE和其历史PE,还有同行业其他公司的PE对比,判断其相对是否高估。最后,在当前牛市情况下,可以适当的考虑市场情绪,“让子弹多飞一会”。

提问17: 有时我们会过早的卖出一次成功的投资。作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您能否谈谈何时卖出,您是一次全都卖出,还是一部分一部分慢慢卖出?
回答:这是个好问题,我会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卖出。当股价走高,基本上局势就变得脆弱敏感了。比如你买入价格为50元,现在为100元,我很有可能就卖出了,因为我已经盈利100%。我不想再为此烦心了。我为格雷厄姆工作的时候,我们有个尺度。他不会一次全卖出,一般会卖出85%左右,根据持有的时间长短而定。通常我们持有股票3年左右。你持有一段时间,获得了一些报告,你得观察这段时间公司的表现。当你已经获利了,我喜欢获利,但是我没有卖出的公式。没有这样的公式,规定上涨了50或100元就自动卖出。你得保持观察,股价有下行的可能,当股价上涨时变得脆弱。当从50涨到100美元,之后又跌回100美元,你会觉得自己很愚蠢,没有利用波动,所以通常我倾向于在上涨的过程中卖出。问题在于如何选择卖出的时机。对此问题有个评论,你也许会感兴趣。格雷厄姆在他第三版的《证券分析》(1951年出版)中说过,在536页上讨论了价格和价值,在726页上,他讨论了一些特殊事件(special situation investing)。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的时候举过这个例子。我在那告诉他们快餐连锁店麦当劳的例子,麦当劳的股价曾经下跌很多,到14美元每股,当时公司遇见了一些麻烦。这时我使用了格雷厄姆的公式。我给你读读这个有趣的公式。“让G代表投资成功所预期的盈利,用点数表示,L代表投资失败可能的损失,也用点数表示,C代表成功的几率百分数,Y代表持有年数,P代表关注股票的当前股价”。这是个简单的代数公式。你能自己做出判断。这个公式的魅力在于,你能把自己的估值标准代入进去。在这个例子里,我认为麦当劳价值22美元,当前价格才14美元。如果你当时买入,等股价涨到22卖出,两个相差8元,你获利8个点,成功的几率我认为是75%,预计需要两年才能涨到22。这样计算出来的年复利19%。(具体的计算见我的注释)这个公式的魅力在于你自己判断,自己决定,选择和估计股票的价值,看是否值得投资。你在《证券分析》第三版中可以查到。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格雷厄姆写这本书时曾对我说,我有许多内容需要决定,你告诉我应该在书里写些什么。我选择了这个我认为很有趣的公式。因为你能自己决定,公司价值几何,需要多久才能达到这个价值。

---------在这,我根据格雷厄姆的原文,补充注释一下特殊事件投资及其公式----------
特殊事件,广义而言,是指即使整体市场没有变化,特定证券的某个特定的进展仍然会给投资带来满意的回报,狭义而言,这个特定的进展必须确定发生。例如,濒临破产公司的重组或合并,应付欠款的免除。在A股投资中,由于散户众多,更容易炒新闻信息,比如ST的摘帽,最近的国企改革,应该算特殊事件。

特殊事件往往代表着企业处于困境,市场股价被低估。但是股价低估的困境企业,并不一定意味着特殊事件。特殊的本质在于在短期内会有预期确定的企业行为,促进局势发生新的发展。更有趣之处在于,如果特殊事件奏效,很有可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即使失败,也常常会因为消息炒作而获利。这类情况下,丰富的经验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的投资判断要基于对以往许多案例的详细剖析。


预期年收益=[G*C-L*(100%-C)]/YP。
这个公式简单的理解就是,成功的获利,减去失败的亏损,除以现在的股价和持有的年数。

按照施老在回答中举的例子,G=8, C=75%, P=14, Y=2,貌似施老回答的时候没有交待,投资失败的卖出价格,假设是14-4.5=9.5元,那么L就是4.5,代入上面的公式得出年收益19%。

需要说明的是,我认为,任何估值公式,包括巴菲特提供的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等,貌似提供了精准的定量结果,其实都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现实世界比任何定量模型都远远复杂。所以这些公式或模型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权衡比较的思路,给投资提供一个参考的锚点。


下期预告:资产配置,单个股票的仓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