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廷食趣

 wps0321 2015-06-15
清廷食趣

冯忠方

道光与改刀肉

改刀肉是由清宫廷御膳厨师刘一刀创建。相传道光皇帝吃腻了宫廷御膳的满汉全席,想换个口味。御膳主厨刘师傅想到了竹笋鲜嫩,把竹笋与肥瘦相间的猪肉一起炒。这道菜虽平常,但特别讲究刀工、配料与火候,经道光皇帝上眼一瞧,上嘴一尝,论色,是清秀悦目;论香,是清香扑鼻;论味,是鲜美无比。这道菜吃的道光帝是相当的满意,并亲自把这道菜定名为“改刀肉”,成了清宫的御膳菜。后来刘师傅年老返乡,回到家乡承德,与儿子一起办了一个饭店,取名为五奎元饭店,因刘师傅是御膳名师,自然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其看家菜“改刀肉”也名声远扬。

乾隆与鱼头豆腐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杭州微服登上吴山游玩,中午时分恰遇大雨,躲避于山腰间一户人家的屋檐下,他又冷又饿,便推门入室以求午餐,主人见状十分同情,虽家中一贫如洗,还是热情招待,把家里仅有的一个鱼头和一块豆腐放入砂锅中炖,做了个鱼头豆腐。菜上桌后,香味扑鼻,乾隆尝了一口,鲜美异常,十分满意。后来,乾隆又来杭州,派人找来王小二,重赏之后,王小二便开起饭馆,这就是杭州城的“王润兴饭馆”。乾隆还封王小二为“皇饭儿”,并亲书此三字。不久,“王润兴”便誉满杭城,鱼头豆腐也成了一道历久不衰的杭州传统名菜。

康熙和豆腐包子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出征西北,路过宝鸡时,已经告老还乡的党崇雅阁老用当地有名气的段家豆腐包子奉献康熙。康熙吃到的农家素包子别具风味,十分高兴。于是特奖段家包子铺三角龙旗一面。 康熙帝回到京城,专门把关中人家的豆腐包子带给御厨,让他们以此仿制,供全京城文武百官享用。“皇帝亲尝豆腐包子,且有龙旗为奖”的话语迅速在当地传开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