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羽都江都

 红豆居士 2015-06-22
项羽都江都

    公元前208年,项梁、项羽叔侄接到召平的矫诏令后,带着8000江东子弟兵从吴地出发,过江拿下广陵,与东阳的陈婴合兵西进。并采纳范增的建议,立已沦为牧童的楚怀王孙子熊心为楚王,仍然叫怀王,打着楚怀王的旗号反秦。灭秦后,立怀王为义帝,然后以义帝的名义封了18个诸侯王,并诏告天下。

    《史记》中记载,项羽把自己封为西楚霸王(霸王相当于春秋时候的霸主,各路诸侯都得听霸王的),直领梁、楚的九郡之地,把都城设在彭城。九郡的地域,清代的姚鼐作了考证:“大抵西界故韩,东至海;北界上则距河,下界则泰山;南界上则距淮,下则包逾江东。”我们今天这个地方,也就是当时的广陵包含在内,是项羽的直辖地。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记载,公元前205年二月,项羽到了彭城(今徐州)就叫义帝怀王到楚都郴县去,楚怀王不肯去。霸王归霸王,但终究还只是诸侯王,诸侯王总不能和天子同城而都。天无二日,国无二主,项羽要独霸天下,怎么能允许有这么一个人在他眼面前对他指手画脚,发号施令。项羽毕竟不是赵高,赵高做的那种事,项羽是做不出来的。你不走只有我走,这样项羽就选择了“都江都”。

    《史记》中的记载,江都也是项羽的都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江都。”这也是扬州称为江都的开始。对此,清代的扬州学者有过一场热烈的讨论。汪中说,江都县衙门前县的“邑肇荆王”,把江都的创建,错说成是荆王刘贾时期,应该是始于汉景帝的时候,而“前此绝无所见(江都)”。刘文淇作了《项羽都江都考》,阮元在《项羽都江都考跋》中说:汪中所说的汉景帝立江都,那是江都国,后来废国为县。刘文淇的《项羽都江都考》,根据《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记载,江都这个名子,在项羽的时候已经有了。《月表》分二十一格,第三格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江都。以下十格分别说了十八王所都之地。项羽曾以江都为都,那么秦楚之间早有了江都,并不是从景帝时才有的。“江都”意思的是“临江建都”。

    阮元说,现在《扬州府志》的沿革建置,有两个注:“《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有‘项羽都彭城’;一本又说:‘都江都’。考诸书无羽都江都之事,殆传刻误。”这大概是修志的人没有见到记载有都江都的刻本,只见到没有江都的刻本,而使他们产生了疑惑。 

    阮元说,我也很疑惑。所好的是,我手头有文选楼本的《史记》,翻开一看,清清楚楚地记载着有“都江都”的事,心中十分高兴。由此想到项羽,灭秦封汉,气盖一世,最为得意的是在为霸王、都江都时候。江都的起始,自然应该从项王时算起。只是这件事“黯然不彰,绵绵欲绝”,幸亏我仔仔细细地在“旁行斜上、绳头细书之《月表》识别而出,而得此霉烂蠹蚀五百余年之故纸为之确证。”

    司马迁出生于世代史官之家,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治学严谨,为收集史料,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各地,收集资料。他写《史记》的时候,离项羽都江都也只不过几十年,应该不会说错。江都这个地方也是项羽的都城。

    江都是咽喉要地,有邗沟这条通道,控江挹淮。彭城居“九郡之中,举天下南北之脊,关外之形胜必争之地也。”江都和彭城,军事位置重要,分别可以从水路两路通三川,三川又与三秦相照应,三川附近受封的都是与楚相睦的诸侯。三秦对楚有所依附,项羽不需要亲自坐镇关中,而以江都、彭城互为倚角,控制关中。

    楚九郡是当时天下最肥沃,富饶的地区,地处江淮平原,物产丰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这里水广地肥,种植业、养殖业都很发达,土特水产,足以自给,“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后来楚汉相争,项羽军中缺粮,并不是项羽经济不足。而是刘邦的大将彭越断了项羽运粮的通道。

    《重修扬州府志》记载,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在项羽江都旧址上置江都,当时的江都在广陵县西南四十六里,广陵则在蜀冈东峰上,三国时,江都圮于水,广陵毁于兵。也就是说,当时的江都治所在今仪征境内的江边。

    此后,江都或国、或为郡、或为县,位置都在蜀冈东峰。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这里改称邗江,隋炀帝大业元年(605)邗江改称江都,江都治所依然在蜀冈东峰。元代扬州城池完全脱离蜀冈。明清时,扬州府、江都县同城而治。民国初,废府存县,江都县治在今扬州老城区。1949年1月25日,扬州城解放。1月27日,城区设扬州市,与江都分治,江都移治仙女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