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扭曲的逻辑:埃舍尔的神秘世界...

 闲之寻味 2015-06-24

莫里茨。柯内里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荷兰科学思维版画大师,20世纪画坛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家。出生于荷兰吕伐登市的他中学时在梵得哈根教美术课,21岁进入哈勒姆建筑装饰艺术专科学校攻读三年,接受导师马斯奎塔的木刻技术训练,他强烈的艺术风格对埃舍尔日后的创作影响甚大。

埃舍尔与毕加索属同时代的人,毕加索作品中那些变形的物体,既有对新画风的探索,也有艺术家对眼前扭曲世界的感悟。埃舍尔的后期作品虽然多为建筑或几何图形等抽象的主题,但其所揭示的规则、合理表象下的矛盾与荒谬,还有那天使与魔鬼互为背景的拼图,谁能说不是埃舍尔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呢?

看埃舍尔的画,是一桩奇妙的游戏。你的第一印象会是精致,非常精致,具有极强的装饰美感。然后,问题就来了,这些画开始向你的智力、甚至是你的正常思维逻辑发出挑衅:人沿着阶梯一直往下走,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高处;瀑布溅落,水顺着水渠“正常”流淌,却最终流回高处,如此循环往复;空间开始错杂,上下、左右、内外通通颠倒,你的大脑开始晕眩……

不过没关系,如果知道下面这些信息后,你也许会觉得安慰—这个“怪画家”的拥趸经常是名满天下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用他的画作《骑士》(可惜找不到这作品)作自己所著《基本粒子发现简史》的封面,牛津大学数学教授罗杰。彭罗斯的论文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他曾在剑桥大学国际结晶学联合会上做演讲和作品展示。

评论家说,和绝大多数依靠神秘的感性来创作的艺术家不同,埃舍尔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带有数学意味的奇妙作品都是精确的理性的产物。他所构造的世界,每一种形象都是经过严密计算的结果,他的创作过程俨然像一位数学家,然而就画面的美丽程度而言,又毫无疑问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数学(主要在几何学方面)是埃舍尔艺术的灵魂,但抛开其作品背后的黎曼曲面、不可能三杆、拓扑几何等数学命题,仅从视觉印象来审视,我们感受到的仍将是美。(资料节自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的《埃舍尔大师图典》)

埃舍尔的作品有不少印在T恤,餐桌垫和卧室墙纸上的,数理书中也总会用上属于埃舍尔的不可能世范畴的佳作,而这个月,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国家画廊举行的大型回顾展中,他的作品受到人们刮目相看。其视觉技巧和挑逗继续带给人们喜悦和惊讶。以下是网上卫报选登了他的一些佳作。

《瀑布》,1961年(石版画)
平台明明是在一个平面,可是却产生了瀑布。或者你从瀑布开始看,流水顺着台子流下去,突然又流到了瀑布的源头。这是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东西。都是错觉


《静物与反射球体》(Still Life with Spherical Mirror),1934年(石版画)

《相对性》(Relativity), 1953年(石版画)

一幅画通常就只有一个灭点,比方说一幅画正挂着时我们看起来舒服,斜挂或者倒挂时我们一眼就看出来挂得不对头,就是这个缘故。但埃舍尔在他的某些作品里头用了好几个灭点,这样正看是对的倒着看是对的,斜着看也还是对的。《相对性》就属于这类作品。画中出现三个灭点,其中的十六个小人可以分成三组,每组小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且对于所选定的任何一组小人,他们的世界都是这幅作品所画的全部内容;只是其中一组的天花板,可能是另一组的墙;一组认为是门的东西,另一组可能认为是地板上的活动门而已


《变形II》(Metamorphosis II), 1939-40年(木刻,以黑、绿和棕色,由20个木刻板块混合重复的印在三张纸上。没完没了的变幻,重复和循环是埃舍尔另外一个主题。对这种作品往往我们会端详好久。变形III是其这类作品的巅峰之

《爬行动物》(Reptiles), 1943年(石板刻)


《圆形极限III》(Circle Limit III),1959年(木刻)

要领略其妙处,得把自己设想为图中的一条鱼,沿着空白色的曲线游向图的边缘的您似乎跟边缘离得更近了,实则与此同时您也按着一定的比例在缩小,因此离边缘依然一样的远。这过程不停的进行下去,您只会变得无限的小,无限的接近边界,但永远达不到边界,除非你有“无限”的耐心。而在边界的圆周上,则达到了两个极限 - 个体无限的小和数量上无限的多

《结合的纽带》(Bond of Union), 1956年(石版画)

《观景楼》(Belvedere也有译作瞭望塔和丽城的),1958年(石版画)

您是否注意到第二层是横向的,而第三层却变成纵向的了,二楼左边的第2、3、根柱子的顶端竟是支撑里面的上层。大家一看就觉得有问题。这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不可能建造出来的


《互绘的双手》(Drawing Hands),1948年(石版画)
双手互绘对方,互绘的方式就是意识思考和构建自己的方式,神奇的是,在这里自我和自我复制是连结在一起的,也是相互同等
的。


《手上的反射球体》(Hand with a Reflecting Sphere), 1935年(石版画)

《眼》(Eye),1946年(铜版雕刻)

《上升与下降》(Ascending and Descending),1960年(石版画)

《昼与夜》(Day and Night),1938年(木刻)

《循环》(Cycle),1938年(石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