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西水坡M45墓研究方向的批判 文/董星 从1987年8月16号濮阳县西水坡M45墓中华第一龙和墓主人出土灵现以来,学术界和社会上关于M45墓的研究、宣传都犯了方向性错误。 1、因循守旧,只重视随葬品研究及丧葬形式,文化内涵研究,忽略了对墓主人的研究。甚至至今27年过去,墓主人是谁?是什么人还没有权威定论。以往很多考古发掘,因为墓主人多数由史书确定,有铭文记载。往往是随葬品附着的历史信息,文化信息,价值属性,能够更多的引起关注,研究的多也很正常。但是M45墓不同于其他。M45墓主人的历史信息,文化信息,价值属性一定高于随葬的蚌塑龙,蚌塑虎,及人殉。 2、M45墓研究第一位的应该是墓主人,而不是龙,也不是其它随葬品。虽然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图腾,龙文化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符号。但是在M45墓,龙不是中心,龙与虎是并行的陪葬物。人,才是中心。从文化演变角度说,龙,一定是人创造的。人,先于龙,优于龙。其实,即便是到了近代明清时期,龙形随葬品也是用来证明墓主人身份、地位的。 3、重考古技术,轻文化溯源。经常听到一些历史学,考古界专家级人物表述,对M45墓的研究缺乏出土的铭文、实物佐证。无法,无据认定墓主人是谁。专家们忽略了几个基本事实:一是经科学的碳14测定和树轮校正,M45墓的主人生活在距今6500年前。那时候还没有文字,只有图形和传说。二是只看地下,不看地上。M45墓地下信息确实非常有限。但是地面信息却丰富多彩。特别是与我们濮阳民间研究推测的伏羲历史文化信息有很多吻合。史学界,史书中,伏羲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人文始祖的地位已经明确。史书中伏羲生“天水、山东、雷泽、巨人迹、成纪”五个常见词经我们辩证,唯“雷泽”是确指地名。现在的濮阳、菏泽一带古代都曾被称为雷泽。而雷泽之水正是天之水,天水。雷泽在太行山之东,山东。巨人迹,巨人的脚印。濮阳县西水坡从卫星图上看,就像一只大脚印。其实,仔细研究所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是一种天象,是雷声“隆隆”,云雨显现,闪电为形。伏羲在传说中就是人首蛇身的真龙。伏羲从哪里来?天上来。紧邻西水坡北面的午爷庙,传说就是祭祀伏羲的地方。南面的花园屯有奶奶庙,传说是祭祀老祖奶奶,华胥氏的地方。唯成纪,其实不是地名,是一个时间节点。成了纪元?成了纪年?都未尝不可。这种环境文化的对接、对应佐证了地下信息。 4、墨守成规,思路狭隘。关于伏羲的文化研究,在M45墓没有发掘之前,确实史学界,社会上已经有伏羲生甘肃天水,葬河南淮阳之定论。定论最早的出处源于公元前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花了13年时间写成130卷,52万字,有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史记》不以地理位置和时间发生顺序为线索,多以人为中心。同时记录各家对同一事件或人物的不同立场和看法。《史记》中关于伏羲的记载就有各种表述。因此,在M45墓发掘之后,我们可以借助《史记》的历史文化信息,墓葬文化信息,已及对应环境文化信息,大胆论证墓主人是伏羲。其实《史记》成书时间距伏羲时代比今天的历史还要长很多,有4000年跨度。并且伏羲的历史最早是以传说形式记载的。即便在司马迁之前就有伏羲文字记载。但是文字的出现与伏羲时代仍然有2000年左右的距离。信息的准确性是值得商榷的。特别是伏羲生天水,葬淮阳的定论,本身就矛盾重重。甘肃天水到河南淮阳可以说是远隔千山万水。天水,淮阳的地名命名也仅有不到3000年历史。在6500年前,生在甘肃天水的伏羲,需要用多长时间,借助什么工具,如何翻越崇山峻岭,如何抵御野兽的袭扰,如何面对旅途中的风雪严寒,酷暑暴雨?然后还有时间,精力画八卦,研究天象?如果是他独立研究发现,就是天才也难以完成。如果有传承,有团队,天水到淮阳更是难以企及的迁徙。而以M45墓主人是伏羲来看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 5、迷信权威,忽略民间。现代科学,考古,历史,专家的知识、见地、研究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面对M45墓,迷信权威是非常错误的。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民间人士,自从西水坡经过抢救性发掘回填注水之后,这个世界上所有人研究中华第一龙和墓主人,都只能面对西水坡水库浩瀚的水面和各个图书馆的历史文献。然而与京城专家几年甚至十几年来一次龙都濮阳相比,濮阳民间的研究者日日夜夜就生活在伏羲氏、华胥氏的家乡,就生活在中华第一龙的身边。年年有报告会,访问学者到濮阳,都会把他们的研究成果,最新发现留在濮阳。就如天水人、淮阳人谈论伏羲,经常比京城里的专家知道的还多。当那些身居京城的专家学者在图书馆埋头苦寻,引经据典的时候,濮阳民间的伏羲文化,龙文化研究者已经走遍了西水坡周边的村村落落,从地理地形,到野史传说;从村名地名,到文化习俗;考证出中华第一龙的墓主人就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而花园屯就是伏羲母亲华胥氏的家。南有祭祀华胥氏的奶奶庙,中有西水坡伏羲墓,北有祭祀伏羲的午爷庙,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由此形成。 6、蔑视传说,大错特错。伏羲是个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传说就是历史的载体。即便是有了文字,没有人记录,历史仍然是以传说的形式做载体。我们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上溯5代都只是“传说”。我们不能因为传说而否定自己家族的历史。在濮阳西水坡M45墓没有被发现,中华第一龙和他的墓主人没有灵现之前,史书根据传说,一直记载伏羲生天水(天之水),葬淮阳(传说是孔子认定)。M45墓发掘后,20年间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2012年是龙年,是中华第一龙和墓主人灵现25周年。这一年在出土地濮阳举行的一系列研讨会,形成最重要的成果就是:M45墓主人是伏羲。这一研究成果,最终将彻底改写中华民族起源发展历史。 2014年12月19日于星星书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