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青朗照唐宋

 汉青的马甲 2015-06-25







中国绘画崇尚师法自然,追求气韵生动,在枯、实、浓、淡的笔画之间,自有一种丰致的笔墨气韵,人间物象、山川自然,尺幅之间自有万千气象。


中国绘画形成于六朝,成熟于唐宋。绘画的发展趋势,不仅与人的思想发展相关,与相应的社会背景、文化崇尚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唐朝的气象,成就了画中世界的恢宏,而宋代的偏安,正如画中那一方天地的雅致。



人物画丨传神肖貌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唐王朝的政权稳定,经济日益富足,此时绘画“存乎借鉴”的政治性创作已经不再那么重要。而随着贵族中享乐主义的不断加强,人们对于现实感受的重视,以世俗生活为内容的人物画渐渐成了人物画的重心。


此时的人物画一改六朝呆板、雕饰之旧习,越来越注重反映现实,刻画人物的精神气质。人物的神情和心理描写,成了此时人物画的关键所在。而设色的清丽艳明和对质感的贴切描绘把握,烘然、罩染、分染相结合及以色代线的手法都开启唐代工笔人物的新风。



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 周昉《调琴啜茗图》



山水画丨画中最妙言山水


若说有一种画能体现民族的气韵,那么,一定是山水画。


“以山为德,以水为性。”从某种意义来说,山水画表达的不仅仅是社会和自然,更是中国人情思最厚重的表达。


盛唐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题材大大开阔,画法也有新的创造,李思训父子创“金碧”的新格,王维则开了水墨的先河。到宋代,由于社会的重视,山水画逐渐跃居绘画的主要地位,为了追求画作的真实,许多书画家深入山川,观察体会不同地域季节的风景特征,从而对山水刻画有了精确的把握。


从全景的大山大水,到用笔简括的边角之景,山水景物不仅仅是仙山楼阁、贵族园囿的风景,当山川自然、寺观梵刹、墟市酒肆等平凡生活皆可入画,山水画便不再是纸上的风光,而成了现实生活的意境。



唐 王维 《江干雪霁图卷》



宋 马远 《山径春行》



花鸟画丨文人的笔墨意趣


在时间长长的脉络里,有所发展,便会有所改变。


从最初原始社会的萌芽,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已完全发展成熟。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发展,花鸟画的发展开始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


“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者,则华而不实”,宋代的文人画思想,为花鸟画注入了新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要得自然之貌,更要得自然之情”,从形似到神似,一朵花,一丛叶,都充满了自然的灵气。而至纯至净的简约布局和悠远、宁静意境,则成就了宋人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宋 赵佶 《梅花绣眼图》



宋 林椿 《果熟来禽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