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健药膳]慢性胃炎的食疗

 任万胜 2015-06-25

  慢性胃炎,在中医中又属于"胃脘痛"、"痞证"、"反胃"、"呕吐"等范畴,多是因为饮食不节,嗜食酒辣生冷,精神刺激所引起。或继发于急性胃炎、溃疡病等之后。任何年龄均可发生。那么我们该如何用食疗法调养呢?下面三九养生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慢性胃炎食疗的相关知识。

  食疗原则

  1.饮食规律、软食为主;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

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坚硬、生冷、粗糙、含纤维过多的食物

  2.避免辛辣刺激性强食物,忌烟戒酒、少饮浓茶咖啡。避免长期进食过热、过酸、熏烤及腌制食物。同时,还应避免长期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水杨酸钠、消炎痛、保泰松和阿斯匹林等。

  3.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坚硬、生冷、粗糙、含纤维过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黄豆芽等。

  4.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肉类、鱼类、豆制品及绿叶蔬菜。

  5若病人胃酸过少,应吃一些酸性食物;胃酸过多者,应忌食容易产酸的食物,如蔗糖、甜糕点、红薯以及刺激胃酸分泌的浓茶、咖啡、酒类、浓肉汤等,宜吃一些中和胃酸的碱性食物,如苏打饼干、烤馒头等。

  6.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情绪乐观,避免紧张、焦虑、忧郁,特别是进食时勿生气发怒。

避免紧张、焦虑、忧郁,特别是进食时勿生气发怒

  各型通用食物

  1.主食类

  ①豆蔻馒头 白豆蔻15克,面粉1000克,酵面50克。豆蔻研为细末。面粉与酵面用温水和成面团,捂盖约2小时,待面发酵后,加碱适量,撒入豆蔻末,揉匀,制成馒头坯,上笼用武火蒸约15分钟至熟。

  ②萝卜饼 白萝卜250克,面粉250克,猪瘦肉100克。白萝卜洗净切丝,用菜油炒至五成熟,待用。将肉剁细,加白萝卜、生姜、葱、食盐调成馅。面粉加水适量和成面团,擀成薄片,将调好的馅填入,制成小饼,放入油锅内烙熟即可。

  ③健胃粥 糯米100克,山药50克,赤豆50克,芡实25克,薏米25克,莲子心25克,大枣10个,白糖适量。糯米洗净,山药去皮切丁。糯米先加适量水煮半小时,再加入其他各料,用文火焖至稠烂。食时加入白糖适量。

  2.菜肴类

  ①蒜香包菜 包菜500克,生姜适量,洗净切丝。蒜头1瓣拍碎切末。油烧至六七成熟,爆香蒜末、姜丝,倒入包菜丝,煸透后调味,煮沸2分钟。当菜佐餐。

  ②白胡椒烩猪肚 猪肚1只,洗净。白胡椒粉10克,在猪肚内四周擦抹,用线扎紧肚头,加黄酒、盐渍半小时,再加上水、酒、姜片,用文火炖至酥烂。

  ③双香鸭子 老鸭一只,丁香、沉香各9克,黄酒、葱、盐、酱油、白糖、味精各适量。丁香、沉香加少许盐用文火炒香,鸭子用黄酒、酱油、葱段、姜片腌一小时,将丁香、沉香连同调料一起放入鸭腹内蒸2.5小时。

  3.汤类

  ①大麦汤 草菇5个,羊肉150克,大麦仁50克。食盐适量。将大麦仁用开水淘洗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熟。羊肉洗净,与草菇一同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熬煮,然后将羊肉、草果捞起,将汤与大麦仁合并,再用文火炖熬熟透。将羊肉切成小块,放入大麦汤内,加盐少许,调匀,即可食用。

  ②百合荔枝汤 百合20克,川楝子20克,荔枝核20克,乌药15克。各药放入砂罐内,加清水浸泡30分钟,再置灶上煎熬30分钟,每剂煎3次,合并3次药液。早晚各服一次。

  辩证施食

  一、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证"、"反胃"、"呕吐"等范畴。

  ㈠ 肝气犯胃证

  临床表现

  胃脘胀满疼痛,痛及两胁,饱闷不适,食后尤甚,遇情志不舒则加剧,兼见恶心呕吐,嗳气吐酸,矢气则舒,善太息,舌质暗淡,苔薄白,脉弦。

  施食原则

  疏肝和胃,肝气解郁。

  食疗方

  1.生姜橘皮饮 生姜、橘皮、橘络、橘叶各20克。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即成。每日一剂。上、下午分服。

  2.青柑皮砂仁粉 青柑皮250克。砂仁粉10克。山药10克。青柑皮为每年5~6月份收采橘的自落幼果,晒干。切丝或切片用。青柑皮、山药研成细粉,与砂仁粉混合均匀即成。每日2次,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

  3.茉莉鸡片 鸡脯肉200克,茉莉花10克,盐2.5克,味精1克,胡椒粉0.2克,糖2克,蛋清15克,淀粉3克,葱5克,姜5克。鸡脯肉片成薄片,上浆,茉莉花洗净,用开水烫后备用。炒锅上火,待油5成热时,将鸡片下锅划散,倒入漏勺控油。锅上火留底油,煸香葱、姜后放清汤适量,精盐、味精,倒入滑好的鸡片和茉莉花翻炒几下即可。

  ㈡ 脾胃虚弱证

  临床表现

  胃脘隐隐作痛,喜温喜热,胀满不适,食后尤甚,纳食减少,知饥不欲食,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大便溏,舌质淡胖,苔白或腻,脉缓无力。

  施食原则

  健脾益气,和胃温中。

  食疗方

  1.山药茯苓香藕羹 山药50克,茯苓50克,藕150克。红糖30克。山药、茯苓研细末。藕洗净切薄片,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用中火煮至藕酥烂,将山药末、茯苓粉倒入,煮成稠羹,调入红糖即可。

  2.扁豆煎 炒扁豆、党参、玉竹、山楂、乌梅各等份。加水适量,煎至扁豆熟透时加适量白糖即可。

  3.黄芪桂草汤 黄芪30克,肉桂6克,炙甘草9克,大枣10克。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即可。

  ㈢ 胃阴亏虚证

  临床表现

  胃脘疼痛,痛呈灼热感,多在午后、空腹时为重,口干少沫,嗳气干呕,纳少消瘦,兼见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质深红,无苔或苔花剥,脉细数,或虚数无力。

  施食原则

  滋阴养胃,生津清热。

  食疗方

  1.麦冬石斛茶 麦冬10克,石斛6克,绿茶3克。麦冬、石斛共研成粗末,与绿茶一同放入大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即成。当茶频饮,一般可冲泡3~5次。

  2.乌梅粥 乌梅15克,粳米100克,红枣3个。冰糖适量。将乌梅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红枣煮粥。粥熟后加冰糖适量,稍煮即可。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反复迁延不愈转变而来,因此,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常同时存在。

  ㈠ 胃阴亏虚证

  临床表现

  胃脘隐隐胀闷,胃中嘈杂灼热,口干咽燥,纳食无味,消渴乏力,头昏寐差,大便干结,舌质红或深红,苔花剥或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施食原则

  养阴益胃,缓急止痛。

  食疗方

  1.参麦养胃饮 沙参15克,麦冬10克,石斛10克,乌梅10克,佛手6克。苦瓜10克。上6味洗净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转小火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即成。每日一剂。上、下午分服。

  2.香梅秘方 青梅500克,食盐135克,白糖500克,橘皮丝90克,姜丝150克,花椒30克,鲜紫苏一把。 青梅切成4瓣,撒上盐。腌出酸汁后捞起。把鲜紫苏切碎(不要水洗),洒上盐,腌出汁,用手捏干,与白糖、橘皮丝、姜丝、花椒、青梅一起拌匀,放在小缸内,经3天3夜后,捞出晒干。作零食。

  ㈡ 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

  胃脘隐隐作痛,有时嘈杂似饥,纳食少,食入难化,饮食多则脘腹不适,神倦体乏,口干舌燥而不欲多饮,大便溏,舌淡红苔少,脉细弱。

  施食原则

  益气养阴,健脾和胃。

  食疗方

  1.参苓茶 茯苓10克,南沙参10克,切成薄片,放入大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5分钟即成。当茶频饮。

  2.杞麦什锦饭 枸杞子10克,麦冬20克,粳米1000克,鸡肉100克,红萝卜50克,豆腐50克,莲藕50克,酱油、黄酒各适量。枸杞子、麦冬加水煎1小时,取浓汁1杯;鸡肉切碎,红萝卜切成细长条,莲藕切成圆片,与豆腐一起放入洗干净的粳米中,再加酱油、黄酒及水适量,按照常规方法煮熟即可。

  ㈢ 肝胃不和证

  临床表现

  胃胀牵引两胁,嗳气泛酸,呃逆频频,苔黄,舌偏红,脉弱或细弦,每遇情绪不好时症状加剧。

  施食原则

  疏肝和胃。

  食疗方

  1.青皮沙参饮 青皮10克,沙参10克。蜂蜜5克。青皮、沙参去杂质,洗净,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用中火煮10分钟,去渣留汁,待温后兑入蜂蜜即成。每日一剂,频频当茶饮。

  2.芍药五花汤 芍药15克,炙甘草3克,佛手花3克,扁豆花3克,厚朴花3克,绿萼梅3克,玳玳花3克。 芍药、甘草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煎煮30分钟,加扁豆花等五花,再煮沸5分钟停火,去渣取汁即成。每日一剂。

  ㈣ 脾胃虚弱证

  临床表现

  胃脘胀痛隐隐,痞满为主,纳少,食后痛胀加重,嗳气,头晕乏力,神疲体倦,大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施食原则

  补气健脾,消痞和胃。

  食疗方

  胡椒乌枣散 乌梅一个,红枣3个,胡椒7粒。乌梅和胡椒研成粉。将红枣去核,与乌梅末、胡椒末一起共捣碎。

  ㈤ 脾胃湿热证

  临床表现

  胃脘痞满、疼痛,食后加重,嗳气不爽,口干口苦或口黏而腻,纳少身困,时有口舌糜烂,大便不爽,小便黄少而赤,舌质红,苔腻,脉滑。

  施食原则

  清热化湿,和胃健脾。

  食疗方

  1.薏仁香砂饮 薏苡仁30克,藿香10克,砂仁4克,茵陈20克,川连3克,甘草3克。将以上五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即成。每日一剂。

  2.菱角饮 河菱250~500克,以四菱角为佳。菱洗净,每只菱剪一刀(以不断为度),放入锅中,加水2~3大碗(1500ml左右),煮沸至菱熟透,取汁用。每日一剂,喝汤代茶。菱汤味涩,饮服后如有不适感者,平卧10分钟即可。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详细的学习了关于慢性胃炎食疗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了若患有慢性胃炎的朋友,食疗时要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坚硬、生冷、粗糙、含纤维过多的食物。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保健药膳的相关知识,别忘了阅读下一篇文章哦。

来源: 三九养生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