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生心理沟通

 红石四木 2015-06-26

一、说话

与学生说话时,要尊重学生,并带有亲切感。一般应以问候口吻接近学生,待学生有准备听取意见时,再把话茬移到正题上来。当说到正题时,可说句请听,提请学生注意,然后清晰从容地说下去,说话完毕再用征询的口气问:你的意见呢?”如若学生不明确,可适当补充说明。
   
教师找学生谈话时,要善于捕捉学生所发出的反馈信息,以检验谈话的效果。比如,学生的头朝着教师,表明学生在认认真真听;如果学生眼睛朝着别的地方看,是表示厌烦。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师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说话,以适应学生的需要。
   
教师对学生说话,语言要恢谐幽默,使学生会心地发笑而放松神经,产生愉悦之感,让学生易于接受,感到亲切而顿生好感。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在增进友谊时,诙谐是一副润滑剂。要做到这些不能故弄玄虚,一切都应自然得体,庸俗卖弄,只能适得其反。
   
二、听话
   
学生说话,教师要做到积极听,注意对方说话的内在含义,注意对方的感情,并做出积极的反馈。一般说来,积极地听学生说话,可以增加师生双方的信心和理解,减少误会和冲突,增加实现愿望的机会,及时得到回报,并能加深师生关系。
   
具体说来,听的沟通艺术表现为两方面的技巧。
情动。当学生说话欠具体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讲得更详细,学生讲完话时,教师亲切地问:还有其它的吗?”“请继续说下去。类似这样的语言,会使学生谈兴更浓,把更多的想法和消息真真切切地告诉教师。
心诚。教师听学生说话时,回答要具体、明确,并时不时变换回答方式,比如……”“好的,好的……”“是的……”等等。在回答时最好不要对学生所说的话进行评论或否定,而应诚心地用肯定的描述性语言,比如我理解你的看法等。
   
三、争论
   
学会建设性的争论,是师生间加强沟通的又一途径。在教学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传统的观点不准学生在教师面前争吵,要求学生在这时埋下自己的情绪,学校校长、教师说了算数。如此,很多教师和学生在处理部突时既不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说明情况,又不愿通过争论的办法使问题解决,只能是无边的沉默。这种沉默掩饰下的情绪是一座危险的活火山。建设性的争论是一种工具,是能引导教师与学生通向更和谐境界的一种方式。当师生产生无法忍受的感觉时,不妨来一场建设性的争论,因为争论是一种坦诚沟通意见和情感的方式,师生同时都会感到一种轻松和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