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 您那么善良,却为何过不好这一生?

 小猪电子业 2015-06-27
“好人会有好报吗?善有善报,真的存在吗?”


相信大家都不难理解为何会有人有这样的困惑,在今天的社会中,人们见多太多因为好心而让自己受到伤害的事件,善良、好人似乎已经等同于“傻”“多管闲事”“吃力不讨好”,成为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品质。


小时候,父亲总告诉我千万不能干坏事,因为天上的神仙有本小本本,会把你做过的坏事都记下来,然后就会有惩罚等着你,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吧,我自小深信不疑。


但我终究不是活着神话中的人,当自己不得不面对现实世故的社会和善恶皆有的人心时,曾经坚定无比的信念也会动摇,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也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内心充满困惑。


阿圆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长辈,温和良善,总是笑呵呵的,与人为善,在乡里像个菩萨一般,有求必应,所以我们这些小辈也常常没大没小地喊他:阿圆,阿圆。他能帮助别人的一定帮,帮不了的倾其所有也得帮。乡里人提起他,都会说他是一个大好人。


可是,他的妻儿却因为他的善良而多次负债且负债累累,夫妻长期处于无休止的争吵之中,家庭曾经闹到濒临破碎的地步。本该安享天伦的他,还替别人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整个家庭笼罩在郁郁寡欢的阴霾之下。


而乡里的人们谈起他,偶有同情,但没有人愿意像他一样“善良”,甚至还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好人注定没有好报。


阿圆现在把精神寄托于宗教,祈求神明能给他好运,解决他的困境。可是你我都明白,这决不是单纯的运气问题。


或许他应该思考的是:如果神明真的存在,这一次次相似的剧情到底想让他完成什么样的人生功课呢?他也曾问:“不是说好人有好报吗?我做了那么多的好事,为什么没有好报?”


一般问这个问题的人,都有两个基本内在逻辑:一、都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善良的(至少是出自好心);二、都认为自己受到伤害,自己过去的善良没有得到回报。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这两个内在逻辑的“细节”之处。


我们认为的善,就是他人的善吗?大家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所欲,能施于人”吗?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你非常喜欢吃麻辣火锅,那么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你认为好的或对的强加于他人,甚至干涉他人选择吃清粥小菜的权利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将“我是为你好”的“美好愿景”强加于他人身上,真的有你自己认为的那么“善良”吗?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不叫自私,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才叫自私。但有太多人看不到甚至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自私,把自己的愿望投射给对方,对方无法配合,便满腹委屈,心生怨念。因此,为什么好人没好报?有可能是因为你自认为自己是好人。

什么是善?


我想最大的善是如实地看见对方,不是你想象中的对方,你更不会想尽各种办法强行地把对方改造成你想的那个样,允许对方以他的意愿和选择生活下去,允许他承担自己的生命责任,而你只做你能力范围内能做的事,有底线有原则。



承认自己的有限性,尊重于生命中的每次安排,不逃避,不怨天,不尤人。没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的人,必以善之名,害人害己。


所有的功课,必须是先认识并承认自己内心的欲望,做自己的内在功课开始。为善者,不仅需要有善心,更需要有智慧与勇气。看到自己良善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内心也有凡人的欲望,承认自己的局限。否则,过分压抑内心的欲望,与之抗争,欲望会扭曲、会泛化、会投射给他人且拥有强大的内在力量,将善良赶入深深恐惧的境地。


最终,只能做个没有力量的好人,带着深深的无力感,不论对他人还是对自己的欲望都无法平和地说“不”,唯恐自己失了道德高地。学会与自己的欲望和平共处,相信自己是深深地被这片天地爱护着。学会守住自己内心的底线,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过去宣传的许多中国式的好人,大多都是抛家舍业,舍己为人的“无私”人物,可是反过来想想,那些好人的妻子(丈夫)和儿女,他们同样是人,同样需要被好人关怀和照顾,难道就因为他们是好人的自家人,就得理所当然地活在情感的“沙漠”中吗?


一个以牺牲自己的家庭、妻儿幸福、甚至轻视自己生命的好人,注定无法把善良传得更远,更长久,因为这种善良太“残忍”,有违人性。


那么为什么这样“残忍”的善良会如此盛行?



前段时间看到武志红先生关于《追风筝的人》的书评,给了我不少启示。每次别人请阿圆帮助时,他都无法拒绝,就像他无法拒绝自己年迈的母亲一般,把自己对母亲的情结投射到他人身上。


他常说自己的母亲这辈子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我试着去体会他的感受,当自己稍微过得好的时候,内心仿佛就非常愧疚,于是每次当他快要过上好日子的时候,都会鬼使神差地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比如每个人都再三告诫某人不值得信任,但他仍一意孤行地替对方承担自己能力无法承担的债务,最终成为受害的好人),把自己陷入困境。


他非常爱自己的母亲,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虽然他已经将近耳顺之年,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是个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懂事乖巧来获得自己母亲的认可。可是,不会哭的孩子没奶喝,他最不用操心母亲,他的需求却也最被母亲忽视。


他的潜意识依然希望通过不断的付出,让母亲多爱他一些,甚至希望母亲有天会后悔没有好好待他,内心充满愧疚。为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情节,潜意识让他无意识中做出了太多“聪明”的选择,让善良的自己过不好这一生。


这种对自己内在模式的不知不觉,就是我们常说的命运。唯有把精力放在自己内在,少向外求,多问自己一些“为什么”,才有可能真正改变自己“没好报”的命运,犹如释迦摩尼菩提树下悟透了自己与众生,从而立身成佛。


如今,年迈的母亲已经无法知道他受过多少的苦,而他无法学会找回自己的,向内求心安,没有学会自己爱自己,那么轮回还将继续。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谈到最伤人的情绪不是愤怒、悲伤,而是羞愧和内疚。虽然不知道这篇文章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潜意识中的羞愧和内疚情绪,的确会转化为对他人的一种攻击性。

他通过不断的付出,转移了自己内心的愧疚,希望让对方因为亏欠自己而感到愧疚,从而改变对方。


但没有一个正常人是愿意不经过自己的同意而被别人改变的,同时他们又不能承受得起这样的亏欠,唯有那些口是心非、昧着良心的小人可以承受,于是聪明的潜意识替他选择了这些小人,或者也可以说把他帮助过的人都变成了这样的小人。


因此,好人没好报,那是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好人允许了伤害的发生。有了好报,好人似乎就不那么悲情和伟大了,唯有伤害,才能让善良看起来更凄美和正义。所以,在中国诸多的文学作品中都不难见到这些“悲情英雄”的影子。


人们施善行时,能要求回报吗?


当然是需要回报的,只不过这种回报有些特殊,它并非是外求的,而是内生的。即这种回报即不是他人给予的物质回报或精神认可,而是在人们动善念行善举时,内心已经有了喜悦之心,这种欢喜心的回报与他人的回应无关。


否则,我们所做的善举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已,行善但不得欢喜心,善念不纯。所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保护良善,良善之人无法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正义无法得到彰显,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没有良知的社会。如果一个善良的人,没有善待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内心过得很苦,活得不知不觉 。


善良的品质没有成为自己喜悦人生的源泉,无法让更多的人对善良心存感念,心向往之。那么这种善良只是伪善,也必将成为消灭良善、助纣为虐的帮凶。所以,善良人请照顾好自己,善待自己,让离你最近的人也能感受到善良的美好,这个世界也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对善良更有念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