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戏可以真做,公民无法模拟| 我说社会

 昵称22998329 2015-06-29

文 | 姬中宪

本文系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平台和作者;

作者简介:姬中宪,作家,教书匠,教社会工作专业,写虚构小说,偶尔也写几句真话。著有《我仍然没有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阑尾》,个人微信号:jiwrite。

深夜去看电影,一号厅放《复仇者联盟2》,二号厅放《十二公民》,观众们在门口分流,多数人进了一号,少数人进了二号。门一关,两场大戏同时上演。

我在二号,旁边一对小情侣,大概网上买到了半价票,因此很有职业道德,坚持只坐一个座位——女孩坐在男孩大腿上。看电影过程中,至少有三次,女孩要从大腿上站起来。她说:电影什么时候开始,怎么他们还在说话……他们不是打算一直这么说下去吧?好无聊啊,我快睡着了……你看吧,我走了。

为了把女孩留在大腿上,男孩苦劝了一晚上:别着急一会儿就开始了……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啊……你走吧。一边看着屏幕上十二个人的对质,一边听着身旁两个人的对白,今晚的观影体验真是物超所值,也有点魔幻现实。我在想,如果他们二位也坐在陪审团里,他们该扮演哪两个角色?影院里观众寥寥,我没细数,可能也就十二个,如果真有一桩凶杀案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评判,我们会怎么说?

这大概就是《十二公民》这个故事在中国翻拍和上映的意义所在:几乎每个人都能从那十二个人中找到自己。最终,找到我们和公民的差距。

这个故事的原版,1957年的美国电影《十二怒汉》,我已经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差不多能背下来了。当年还不流行网上下片,为了找到这部电影,我跑遍大半个浦东,钻进一家家碟片店,终于淘到了这部黑白电影。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完的感觉:拍案而起,恨不能去操场跑一圈,或者随便跟谁打一架,那种正义和逻辑所成就的惊天逆转,彻底点燃了年轻时代的我。

我开始向每一个遇到的人推荐这部电影。在我的个人电影排行榜中,《十二怒汉》排在前五位,大概在第三第四的样子。后来我去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做老师,在给社工同学推荐的文艺作品中,《十二怒汉》排第一位。在我的杂文集中,专有一篇推荐这部电影。

再后来,我爱屋及乌,看了这个故事的各种翻拍版本,有日本的,有俄罗斯的,甚至还有上海话剧中心的话剧版。直到今晚,我看到了中国版的《十二公民》。

《十二公民》的情节基本完全照搬自《十二怒汉》,那十二个身份性格各异的陪审员,也都换成了相对应的中国角色,甚至连他们坐的位置都没换。当然,为了让这个美国故事能够在中国发生,编导们加了一个有些超现实的前置条件:某政法大学英美法课程的学生们挂科,为补考组织模拟法庭,请学生家长们假扮陪审员。于是,这场“过家家式”的庭审,引出了一场假戏真做的激辩。这种设定虽有些牵强,但发生在一个考试大国,一个通过学生绑架父母的教育体制下,也算合情合理。

当然,不管这个故事在中国多么水土不服,它的意义仍然不言而喻,不论是对中国电影,还是对中国司法,甚或是对中国公民。跟隔壁放映厅的脑残片相比,中国更需要这样的电影,哪怕它照抄自外国。

跟美版相比,中国版的这十二位公民似乎更愤怒一些,美版虽然叫“怒汉”,其实并非人人愤怒,尤其是享利.方达饰演的“8号陪审员”,几乎整场都温文尔雅,正义与锋芒含而不露,在一群愤怒的人中间,显得尤其镇定、可信。相比之下,中国版的这场审判中,有些愤怒来得太突兀,考虑到这场评审的“过家家”性质,就更显得虚张声势。中国版的8号何冰,中间也忍不住怒了好几次,显得戾气有余,底气不足。愤怒,大概是中国人所能做出的最接近“公民”的样子。

中国版的另一处“创新”,出现在片尾字幕:一个月后,真凶落网。这狗尾续貂的一句,无非是想为这场“纸上谈兵”增加合法性,在程序正义之外,再补上一个结果正义。 因为对只重结果的中国公民们来说,如果看不到真凶,那么刚才那场辩论,还是白费口舌。

电影最后,何冰露出自己的“官方”身份,观众恍然大悟——原来,他还是那个“宋提刑”。

最后的最后,还是推荐大家去看1957年的原版《十二怒汉》,在此顺附上当年写给社工学生的推荐文章:

我在大学教书,坚持每堂课给学生推荐一部文艺作品,不管是电影、音乐还是小说。我有两个原则,一是这部作品我必须看过、听过、鉴定过,个人非常喜欢;二是不管时间多紧,哪怕下课前的五分钟三分钟,我也要说说我喜欢它的理由。至于同学们看不看听不听,就案主自决了。

在众多文艺作品中,排在首位的,总是一部电影。很多社工网站和论坛上,都会有“社工必看的15部电影”一类的帖子,我看过名单,多是就事论事的平庸之作,可以看,但远远不够。我要推荐的这部电影,很不幸,从未入选各种名单和排行,这也是我要加倍推荐它的原因。电影名叫《十二怒汉》(12 angry men)。

这是一部1957年的美国电影,黑白的。很多同学一听这个开场白就怕了。但是别急,往下听:一个贫民窟里的坏孩子--按社工的说法,应该叫“社区青少年”,或更直白的“三失青少年”--被指控杀害了他的父亲,各种人证、物证、作案时间、作案动机都指向了这个杀人的事实,但是,根据英美法系的庭审制度,该案还要经过陪审团的评判。故事一开场,12名陪审员鱼贯进入一间会议室,开始了这场看似毫无悬念的审判,有人甚至想快点走完过场好回家看球赛。可是,恰在这时,12个人中的一个人,弱弱地问了一句:如果男孩没有杀人呢?

在随后的一个半小时里,这个人用他的正义、执著与严密的推理,逐一说服另外11个人,质疑与反质疑的力量对比,从一开始的1:11,变成2:10,再变成3:9......直到最后,12个人一致认定:男孩并没有杀人。十二比零,他们用一部电影的时间,完成了一个惊天逆转,在一个狭窄的房间里,完成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

真正好的电影都是不怕剧透的电影,因为它的过程足够精彩。我把《12怒汉》排在“社工必看电影”的首位,因为它首先传达了正义,并且是普通人的正义。西方的陪审团成员被称为“平均人”,他们并非什么专家或权威,而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代表这个社会普遍的价值观与判断力。第一个提出质疑的男人,以及随后站到他身旁的人,无一不是普通人,可是,正义逐一统治了他们,让他们不敢对一个男孩的生死随便给出结论;正义使他们怀疑,并且是理性的怀疑,而不仅是为了怀疑而怀疑;正义使他们超越偏见和歧视,对一个贫民窟里的少数民族裔也怀有基本的同情与信任;正义还让他们克制愤怒,找回理性与逻辑。正是正义在他们身上所引发的这一系列神奇变化,使他们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的大逆转。

《12怒汉》还告诉我们,什么是“善的制度”。善的制度,宁肯放过一个坏人,也不肯轻易冤枉一个好人,而恶的制度,往往既放过了坏人,又不能保护好人。善的制度,绝不容忍“个人服从集体”或“舍小家顾大家”,一个人的怀疑也是“合理怀疑”,可以赢得一群人的尊重和接纳,企图以一群人的意志强暴一个人的意愿,则是典型的恶制度。有人说,《12怒汉》是一部有关**的简明教程,也有人引用电影中人物的话说:从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美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

对社工来说,《12怒汉》还可看作一次小组工作的极端典范。第一个站出来的男人就像是社工,剩下的11个男人就是他的案主,且看这个社工如何以自己的愤怒唤起众人的警醒,再以自己的智慧逐一平息众人的愤怒,这其中的理念与技巧,够社工们学一阵。这个小组可以说是一个治疗性小组,它治愈的是盲从与成见;也可以说是一个自助与互助小组,它激发了每一位成员的潜能,最终,每个人都为最终的结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个小组也可以说是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它在澄清一桩命案的同时,更修缮了社会各阶层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增进了“平均人”之间的理解与接纳。可以说,这一个半小时,就是一个完美小组工作的浓缩。

撇开上述推荐理由不说,《12怒汉》首先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历经半个多世纪仍不断被人提及和翻拍。在今天的中国,这部电影更有它的现实意义,上海话剧团还曾把它搬上舞台,用中国的语言,再次诠释了经典的魅力。

特别注释:

文中提及的“社工”,全称系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即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