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如何规避这次千点大跌的?

 老老树皮 2015-06-30
我是如何规避这次千点大跌的?
今年上半年的操作很少。由于本人收入方面的现金流变得不稳定,所以需要保留更多的流动资-金。这也对我的资-金流预估和资产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3月及4月上半月,主要精力放在写书上。因此基本没精力看盘。在写作的同时,也逐渐梳理了自己的投资体系。对于我来说,三个阶段进步最快,一是大学毕业前后那会天天泡图书馆;二是2012年刚开始写博客;三是这一年来码字写书。这三个阶段,都需要进行大量的独立思考。

上半年资产配置过程中(或曰操作过程中)主要坚持的原则:
一、对于短期内需要用到的资-金,即使对后市再看好,也不会买入任何一股股票。
二、在后续现金流能续上的情况下,合理利用杠杆。也即我之前说的“融资接回”。这个情况今年上半年只使用了一次,即春节前融资买入了兴业银行,一周内用自有资-金接回。
三、只买入《估值回归试算表》中,能满足10年10倍的股票。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跟。即使前景再光明,短期涨幅再大,也不为所动。
四、利用流动资-金进行短期套利行为,必须是低风险投机,即损失的可能性远小于收益。不参与搏傻,尽量少参与以上涨为支撑条件的套利。

主要的买卖动作:
一、2月12、13日融资买入兴业银行,价格在14元出头,即时市净率约为1.05倍PB。当时有一笔资-金确定会在短期内到位,所以先动用融资买入,并于一周内用自有现金接回。今年的重点仓位,都是这两笔,与2014年全年的总投入差不多。

二、后期少有可以加仓股票的资-金,新入资-金多作为流动资-金进行短期的套利或其他低风险投机。后期只有少量股票买入,留下一笔18元(分红前)的浦发银行,目前处于浮亏状态。

三、整体收益率算不清楚,因为仓位不断在增加。按今年计算估计只能算中下等水平。不过我自己很满意,因为已经超过我年化26%的目标,最终约落在年化32%的位置(截止2015年6月29日收盘)。这个不需要证伪,因为这几年持仓的民生、浦发、兴业,期初ROE都在20%以上,最高兴业银行曾达到30%。这几年的买入,超过85%的仓位,都是在他们位于0.75至1PB的即时市净率。只要期初ROE能保持20%以上,那么沿着这条曲线买入,并随之上升——现在股价不低于1PB即时市净率的情况下,实现26%的年化收益是绰绰有余的。

四、如果按买入成本计算,我的整体银行股的买入成本,对应现在的估值,约合0.574PB。期间一路加仓,有换仓,几乎无减仓。除2015年外,其余年份分红均再投。这个成本,预计在未来的7年左右,依靠分红即可全部收回。大跌不需要担心,大跌一点也不会改变上市公司的成色。前提是你持有的是好票。

五、从年初开始关注港股,主要是地产股以及中海油服H。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标的,但未找到。因为与当时银行三剑客相比,我找不到确定性更高、估值更低的地产股。2月、3月份把所有港股通标的扫了一遍,依旧没找到合适的标的。至4月初港股因基金可买港股通的消息而飚起,遂不再关注港股。期间5.9港币买了一点中信银行H。

六、兴业、浦发、招商之间的轮动,有机会做但最终没动。因为插入轮动会使得我买卖的决策患得患失,过于在意短期得失,而且容易将浪费在看盘上。这种状态我不喜欢,所以没做。如果做的话,大约可以有5%至10%的相对收益。
之所以没做搬砖,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如果银行股启动行情,那么龙头与跟随者的估值差异会拉大,而不是继续来回波动给你做搬砖。在差不多的标的上(招、浦、兴),如果能像13年初那样,有30%至60%的估值差,我会一把全换过去(当然是高估换低估)。

七、年报和一季报后,较看好招商银行。但由于与浦发、兴业之间的估值没有拉开,加上季报后招商上涨,因此也没有进行换股。目前我自己没有招商银行,老婆的账户有一点招商。

八、流动资-金多为短期操作,期间:
1、元盛B(债基,几乎不带杠杆的B类——A:B大约1:10,不持有可转债,太适合短期操作了),不到一个月1%收益,利用其封转开的折价;

2、德信A转换新份额时参与了,结果转换后大幅折价了。这个在参与前是没预料到的,好在事先算好了最坏情况——大不了折价赎回,收益率缩窄罢了。于是开启折价套利模式,共参与了三轮,每周一轮,每次约0.3%至0.4%的收益。这个基金在套利大军的运作下,迅速缩水,现在成交极度萎缩,几乎已经不具备操作空间了。
此外,因为赎回费率有一部分是会反馈给基金本身(大约占赎回费的25%,具体数字不记得了)。所以德信母基的净值增长比以前也略快,这也提高了套利的收益。每轮套利大约提高0.1%的收益左右。

3、参与了一次健康A+B的套利,这个前面有帖子,不重复。但是只参加了折价套利部分,大头的溢价套利部分看着他溜走,没参与——因为我当时在外旅游,没太多时间看盘,手机客户端也无法申购基金。

4、参与了一次中航军A+B的申购套利,见识了套利大军相互踩踏。结果微赚2%惊险出局。后来傻傻的持有中航军A,这个收益又还回去了。这一轮如果选有色A+B,收益可以达到10%+。但第一波没进去(当时资-金没到),后面的也就不想进了,担心被前面的套利大军踩踏。

5、参与了一波有色的申购套利,第一波进去,结果出来时溢价缩窄,没赚到溢价的钱,只赚了指数上涨的钱,收益1%。于是不再参与以上涨为支撑的套利。

6、为了购买债券,专门跑到国金证券开通了专业债券资格。债券的配置主要是4月和5月,刚好赶上债券的主升浪。因为春节前把子弹打光了(兴业),3月没有多少新进资-金。配置的标的主要是有担保物,且没有ST风险的几只上证债。如:短端主要是12宁上陵,长端主要是12远洲控、13陕东岭,13翔宇债。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长短期搭配,后来觉得降息会继续,于是更多将短债换成长债,扩大对利率的敏感性,有一点零散的收益。具体没计算,大概就是1%,2%这种零散收益,陆陆续续,有买有卖有轮动。但并非投机买卖,如果发现更好的套利机会,就会出掉债券。因为成交量低迷,有时还挂买一和卖一,做市商一样赚点差价。反正债券的交易成本很低,还支持T+0。上证十万分之五,深证百万分之五。
之后债券出新规,加上债券的成交量越来越弱,而6月、12月以及春节前一个月,流动性可能会紧张,我是不敢持有债性的东西的。于是逐步退出了债券。也因此躲过了债券和A级6月上旬的大跌。

7、在5月底和6月初的股市狂热阶段也玩了下B类——主要思想一个是B类的轮动,另一个是银行B级的底仓套利——嫌A的收益率低,思寻在没有A的情况下进行底仓套利,A的那部分资金另配其他短期套利品种。在需要套利时才抽出来做申购。
虽然也增加了一点相对收益,但跟需要承担的风险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后来清仓了。
主要的轮动标的是银行的几个B级,因为他们的标的物基本无差别。也是运气好,居然在6月15号早盘跑了(当时觉得盘面上涨有些犹豫,每次上涨都无功折返,给人一种浮躁的感觉。因此赶在大跌前跑掉了。这个纯属投机行为,能跑掉也属于运气,请勿学习!),跑了B就直接买了后来的A类。这一轮B类的纯投机,最终的收益大约10%(陆续投入,收益按流动资-金的全仓计算为10%)。

8、6月中旬将所有流动资-金全部杀入A类。目前(截止29日中午)已经有2%至3%左右的收益。这个东西还没结束,所以最终收益还不好说。以后有机会再单独发帖吧,我会把作战的思路详细讲一讲。此外,降息是买A前没想到的。

9、几乎没有任何银行存款。最急需的流动资-金为场外货基,其次为场内货基。新股发行期间,多次华宝添益套利。偶尔逆回购,但逆回购的机会不多了,估计和债券新规有关。

写到这里才发现,今年上半年流动资-金东搞西搞的收益,貌似还超过了银行股持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