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估值与分析 厦门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茅台今天为何异动?茅台曾经跌到104元,也涨到过290元,那么,茅台的合理估值到底是多少?本文不自量力作些分析,供大家拍砖、批判。 茅台是我的第一重仓股,经常拿它和我的铁哥们讨论,哥们建议我画出一个估值图,我为此想了很久,这几天终于有点头绪,码了本文,供朋友们参考。 图一:茅台在尾盘突然有9256手买盘 结果今天尾盘茅台突然异动,在尾盘突然有一个9256手买盘,直接把茅台从-4.14%推到9%!振幅高达13%,朋友问我,其实我也一头雾水,但这两天刚好码了些关于茅台的文字,赶快码完供大家看看。
几点说明: 1、本图有效期:2015-3月至2016年3-4月,即2015年报及Q1'2016季报出来之前,随着年报、季报的出笼,对茅台基本面的变化需要重新评估,届时估值也要重新计算,向上向下都有可能。 2、为什么蓝色区域这么宽? 因为投资无定式,估值这东西并不准确,随着时局、情绪起伏,各种不同的思考、趋势,都可能导致不同的估值,因此,合理估值相对较宽,从210-328元都有可能,其实蓝色区域的边界是模糊的,划出这么一个区域,方便给大家一个思考的着力点,可参考不可全信,大家也可以就此提出自己见解。 3、为什么估值中心线是274元,很简单,我是按照2015年20倍的PE计算(保守估计2015年EPS=13.7元,事实上,80%的研究员给出14.3元以上估计),估值中心线这个数据别太当真,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是为了给出一个参考值。 一、估值计算 按照2015年20倍的PE来计算估值中心线,妥当吗? 我的估值理由如下: 1、国际同行的估值对比,在美国上市的帝亚吉欧,2014年利润:16.68亿英磅、合26.11亿美元,其2015年初至今,股价在108-134美元之间波动。 今天股价=116元,总股本62650万股,市值=727亿美元,静态PE=27.84 最低108美元,市值=676.62亿美元,PE=25.91 最高134美元,市值=839.51亿美元,PE=32.15 同样是经营酒类的另两家美国上市公司:布朗霍文集团(NYSE:BF.A)股价$111,PE=37,星座品牌酒业(NYSE:STZ),股价$116,PE=27。 可以看到,帝亚吉欧的估值:25-32倍静态PE并不离谱,当然,因为美国的市场利率比中国低,因此,估值高一点是应当的,按照我的测算,与国外同类相比,茅台的合理PE应当是5%-6%的利率倒数,即17-20倍PE,对应股价228元-274元。而帝亚吉欧多年来没怎么增长,考虑到茅台2016年可能的增长(预计YOY=10-20%,事实上Q1’2015公司收入增速已达15%),24倍的PE也属于合理区域,即328元。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A股90%上市公司估值都过高,扣除银行股后平均市盈率高居全球之首。茅台是少有的与境外相比估值不高的投资标的。 2、历史估值参考,茅台历史上曾经有过40倍PE,最低也有近9倍PE的情况出现,因此,15-24倍静态PE处于合理估值内。 3、除PE外,还有PB、DCF等各种估值方法,估值范围也基本在此区域。 二、估值之外 除了计算之外,投资人更要高瞻远瞩,不拘泥于小处,要跳出估值看大势。 茅台的大势是什么?是企业的竞争力,我们也称之为护城河——忠实的用户、市场占有率、品牌、市场垄断、定价权(抗通胀)、不断增值的库存,这些都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 1、经过2012年至今的调整,其他高端品牌纷纷式微,茅台飞天53度独占中国白酒市场最高端,800元以上超高端白酒市场,飞天53度没有竞争者。 如果以600元以上作为高端市场,则茅台占据60%的市场份额(以销售金额计算)。
2、定价权(抗通胀) 茅台是国内少有的具有产品定价权的企业,自87年价格改革开始,二十多年来,不断提价,零售价从8元,一路上涨到140元、320元、最高摸到2000元,现在稳定在800元上方,远远跑赢了通胀。 目前实际通胀率约5%左右,随着货币不断贬值,未来出厂价提价是确定的,2016年2月份可能会提价(预测而已、朋友们不可全信)。 3、品牌与财富 2013年,英国著名品牌管理和品牌评估独立顾问公司BrandFinance公布了全球50大最具价值的烈酒品牌榜单,茅台以约23.7亿美元的品牌价值荣膺榜眼;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品牌资讯公司Interbrand(国际品牌集团)推出的2014最佳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茅台以品牌价值321亿元稳居白酒类品牌首位。 当然,洋人的观点只能参考,我的一位有身份朋友给我讲过茅台与五粮液的比较,他说,他在朋友圈看到的是,大家只喝茅台、没喝五粮液。
各类榜单中,茅台的品牌估值在300-400亿且在帐上并未体现,另外茅台的库存在帐面上是按成本记录的,随着时间在增值中,因此,实际财富比帐面上多。比较下,许多服饰、电子等库存是不断贬值的,实际财富比帐面上的要少。 茅台是A股少有的可以先收钱、再发货的企业,Q1’2015年预收款同比增11.7亿、环比增13.2亿,为全年业绩奠定良好基础。 相比之下,黑色家电是要先铺货再收款、在大卖场前像个吊丝,我之前的老东家厦华电子就是这样,不仅铺货、帐期还很长、且大卖场不讲信用到期不结款,让台湾大股东进入后完全看傻了,最后直接拉黑美苏两大卖场霸主,我那时虽然已经离开厦华,但也感同身受:悲哀且愤怒! 4、沪港通与茅台 GIC Private Limited(新加坡政府主权基金)自2014年第三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增持茅台,目前已经持有约1590万股,市值近40亿元,除GIC外,奥本海默基金公司、UBSAG(瑞银集团)、TEMASEKFULLERTON ALPHA PTE LTD(淡马锡)等也挤进2015年一季度茅台前十大股东,自沪港通以来,境外投资者蜂拥而至,连续两个季度都在增持,目前持有4596万股,市值近115亿,成为茅台第二大股东。 境外投资人的取舍,可以成为我们的参考。 5、茅台魔咒 全通教育、世纪鼎利、网宿科技、飞天诚信、长春高新、腾信股份、神州泰岳等公司都曾经挑战贵州茅台“股王”的宝座,但其股价超越茅台之后,就会被媒体质疑、进入调整、下跌。 为什么?中国有一句老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当他们与茅台站在一起时,媒体不免要拿他们的业绩与茅台相比,这一比,就露馅了,毕竟故事再好听,也抵不过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的业绩。 6、估值与仓位 认同茅台有投资价值的长期投资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在蓝色区域适当建仓,占仓位5%-10%,并设定仓位与股价的关系,在基本面没有变化的前提下,可越跌越买,最高仓位可占3-4成,我更激进一些,我当下茅台的仓位已经占25%。
有朋友说,我能不能等跌到绿色区域再进场?如果可以等跌到绿色区域进场,那就太恭喜你了!可以从鱼头吃到鱼尾。不过,从我的投资经验来看,这有点难,目前茅台约250元,要进入绿色区域,要下跌40-50元,近20%,茅台如果真的如此持续下跌,要嘛是基本面有变化、要嘛是股民的情绪有变化。 1)当基本面有变化时,很明显,需要重新估值了,那时候的绿色区域已经不是绿色区域了。 2)如果是因为股民情绪恐慌抛售,那你能否冷静思考、独立于其他股民?如果可以,那你就达到巴菲特的境界——别人恐慌我贪婪,请接受我的膜拜。不过,要记住,当恐慌出现时,绿色区域也没有底线——市场非理性、下跌一定会跌过头的,即使是巴菲特买入会被套,你是否做好思想准备了? 林园曾经以他的朋友为例,讲过这样的意思:当茅台持续下跌,大部分人会想,哇草!还好我没买入。我再等等,跌到200元以下我就开始动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7、茅台不适合炒作 想炒茅台的朋友,千万不要!因为茅台不适合炒作,理由有五: 1)茅台之前涨多了,因此现在滞涨、甚至要跌; 2)茅台盘子较大、股价太高,不能吸引股民、特别是大妈; 3)茅台坚守主业,即没有互联网+、也没有重组,啥概念都没有; 4)外界对茅台预期很高,业绩出来后可能没达到预期; 5)茅台公司管理层很牛,一点也不配合,庄家很火大,没人炒。 顺便报告一下【2015年上半年我的组合表现】 我的组合上涨60.00%,组合基准是沪深300,上涨26.58%,我的组合大胜,先别忙着恭喜,牛市中跑输指数是正常的,我的组合为何大胜,奥秘在于打新收获巨大——虽然我不认可泡沫,但不妨享受泡沫。 投资与投机:打新,纯属投机, 但是,由于打新是相对确定性较高的博弈,除此外的投机我仍然不会加入,那怕它故事讲得再好,比如泡沫已经刺破的神车、以及泡沫仍末完全刺破的神创。 【重要提示】: 本文提供给【长期价值投资者】参考、批评,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投资人自己要承担投资的风险。 同时,别看本人在瞎BB、装得很高大上的样子,其实本人经常判断失误,在投资生涯中,曾经失败N次,包括08年在钢铁股投资失败!12年在白酒投资大失败等。 不排除本文最后被证伪、茅台股价跌破100元的可能。请各位批评指正。 作者邮箱:13606023801@139.com 厦门经济管理学院 培训四处 0592-2914700、13606023801 2015-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