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险业前5个月利润超1800亿 险资提“钱”声援A股

 A智足常乐A 2015-07-04

保险业前5个月利润超1800亿 险资提“钱”声援A股

2015年07月04日 00:15作者:胡金华来源: 编辑:东方财富网
突如其来的A股巨震让投资者如临深渊。7月1日晚间,中国各大监管部门连出数大利好,也未能避免7月2日和3日的下探态势。不过,在投资者焦虑之时,有险资开始表态将积极进场。

  突如其来的A股巨震让投资者如临深渊。7月1日晚间,中国各大监管部门连出数大利好,也未能避免7月2日和3日的下探态势。不过,在投资者焦虑之时,有险资开始表态将积极进场。

  “华夏人寿作为新兴的保险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53亿元,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时值资本市场动荡之际,我们郑重声明,华夏人寿坚定看好中国经济成长,坚定看好中国保险行业,坚定看好中国证券市场。为此华夏人寿坚决支持金融监管机构新近推出的一系列稳定市场的新政策、新举措,华夏人寿已在近期大举逢低建仓并将持续加仓入市。”7月2日,面对持续下跌的A股,向来很少对外发声的华夏人寿率先吹响进场号角。

  既是资本大鳄又是国华人寿董事长的刘益谦也在7月2日晚间微信圈发布消息称,7月第一、第二个交易日,已经投入10亿进入二级市场,并且在7月3日还要继续。

  此前,在6月25日举行的上海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发表主题演讲时透露,今年前5个月保险公司的利润达到1802亿元,创下历年新高,同比增幅高达218%。

  险资弹药充足变“高调”

  即使在2007年下半年市场暴跌的时候,也没有见险资站出来力挺中国资本市场。在2015年6月股指大跌和“开门黑”的7月,华夏人寿和资本大鳄此刻站出来,到底意味着什么?

  “华夏人寿的背后是整个保险行业3万亿可投权益市场的巨量资金,这是一份充满集结号意味的声明。中国保险业的巨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实力都比它强,但是为什么首先由华夏人寿来发声明,是值得关注的。短短数百字声明,华夏人寿首先表明自己有多少资金和实力,这两句话很耐人寻味。这是否意味着当今中国保险业资产超过10万亿,权益类投资达到3万亿,险资还有1.5万亿资金留作备用。”7月2日,上海一位资深投资人张明(化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值得关注的是,记者查阅华夏人寿官方网站以及其他资料发现,成立于2006年的华夏人寿总部设在北京,而其2007年1月开业仪式却放在西安,在其前三大股东中,北京世纪力宏计算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千禧世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零度聚阵商贸有限公司分别持有该公司股份的20%、20%、14.9%。

  刘益谦更是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物。

  “我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既得利益者,我的财富主要来自于中国资本市场,当这个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当中国梦可能受到影响时,买入二级市场是我的不二选择,虽然十几年没有直接参与二级市场了,不在乎多少,两天差不多十个亿参与进去了,明天还要继续,结果不重要,等平稳了,我可以自豪地跟我孩子说,老爸参与了维稳市场,当我老了,当我外孙长大了,我也可以自豪地说,人生精彩过。”刘益谦在微信圈中发出如是豪言壮语。而刘益谦个人掏钱买入二级市场股票之外,它的背后还有国华人寿。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即使剔除华夏人寿和刘益谦,考虑到险资为中期业绩6月减仓,留下5-7成仓位,那么理论上还有超过一万亿险资可以进入股市。参照2007年那轮大牛市,险资最高仓位达到27%左右,完全不排除从7月开始,险资将大踏步入市建仓。

  根据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资金运用余额10.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44%。其中,银行存款25487.85亿元,占比24.73%;债券35642.4亿元,占比34.59%;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6554.1亿元,占比16.07%。这意味着险资下半年建仓空间很大。

  就在6月27日晚间,央行再度宣布降息降准,年内第三次降息让保险资金的投资策略也起了微妙变化,央行此举将刺激更多险资从下半年流出银行进入股市。

  “半年多来的多次降息,令险资的银行存款盈利空间大大缩小,调整资金配置成为必须,否则将对理财产品未来的兑付产生较大压力。定存占比下降将成为趋势,尤其是定存到期之后,保险公司可能将定存资金直接配置到另类投资以及权益投资;而债券在投资资产中的占比亦略有下降。”平安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

  监管层再发隐性利好

  如果说机构大佬发布声明是明着力挺股市,而7月2日保监会官方网站发布的《保监会明确保险机构开展员工持股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则被视为监管层对于股市发出的隐性利好。

  在该份通知中,保监会规定保险机构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由保险机构根据员工意愿,经公司自主决定,通过合法方式使员工获得本公司股权并长期持有,股权收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的制度安排;同时规定保险机构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的条件是连续经营3年以上,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最近1年公司盈利,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上年末以来分类监管评价为B类或以上,近2年未受到监管部门重大行政处罚,且没有正在调查中的重大案件,公司薪酬管理体系稳健,与风险合规管理有效衔接的保险公司。

  “尽管保监会这份通知明确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对象为所有保险公司,但是联系到目前资本市场的走势,其对四大保险股的针对性更强。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从6月股价最高点到目前跌幅已经超过20%;中国太保中国人寿股价跌幅更是超过30%,现在这个时候保监会发文鼓励保险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应该是鼓励上市险企员工自掏腰包购买保险股。”7月3日,上海一家大型保险集团负责人分析称。

  不过,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来源也有规定,保险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所需资金可来源于员工薪酬及其他合法收入,保险公司不得为员工持股计划提供借款、担保等各类财务支持,不得为开展员工持股计划额外增加员工薪酬,股权来源为股权转让、股东自愿赠与、公司增发股份或增加注册资本、根据《公司法》回购本公司股份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认购价格除股东自愿赠与、转让或保险机构根据《公司法》回购本公司股份奖励员工外,股权来源于其他渠道的,应当以公允价值确定认购价格。在持股比例上规定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的全部有效股份或出资,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或注册资本总额的10%,且不得成为公司最大股权持有者,不得改变公司控制权,单个员工所获股份或出资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或注册资本总额的1%。

  “现在要关注的是四大上市险企如何操作员工持股计划,是从二级市场进行回购股份还是限售股转让,如果是大股东股权转让对于保险板块未必是好事,唯有从二级市场回购才是真正的利好。”东海证券一位保险分析师也指出。

(责任编辑:DF15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