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指南】《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要点

 渐近故乡时 2015-07-10

指南要点
1、定期测量血压,将人群中未知的高血压检测出来,提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

2、规范测量血压,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

3、因地制宜检查、评估高血压患者的总体心血管风险,根据总危险决定治疗时机和措施。

4、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区,明确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预防脑卒中。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5、长期坚持生活方式改善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限盐、限酒、减轻体质量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6、五大类降压药 [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及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治疗的选择,根据药物的强适应证选择使用。

7、对2级或2级以上高血压或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 Hg的高危患者,可起始用小剂量联合治疗或复方制剂。

8、一般高血压治疗的血压目标是<140/90 mm Hg。

9、血压达标的主要措施:尽量使用长效药;尽量使用联合治疗或复方制剂;加强患者教育和随访管理;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加量或加另一种药)。

10、随访中根据血压是否达标决定随访频率:血压达标者3月随访1次,未达标者2?4周随访1次。

11、强调患者自我管理,积极推荐患者进行家庭血压测量。

12、对公众、高血压易患人群进行健康教育,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防治教育,改善降压治疗依从性。
基层高血压防治工作效果评估一定要循序渐进,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切忌单纯追求理想化数字,要讲究管理质量和实际效果,逐步将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变化作为评估防治管理效果的“硬指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