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巧计,让学生不再害怕作文

 江山携手 2015-07-10

施巧计,让学生不再害怕作文

 

丰都县侨心学校    杨小平

 

初一上学期开学第一周结束了,布置学生回家写一篇周记,还未讲写作要求,全体一声“妈呀——”畏难之意,溢于言表。星期天晚自习收上来一看,呵,气炸了肺——大多是老掉牙的小三段,幼稚故事,三四百字,枯燥乏味。

第一单元课文学完了,该上作文课了,刚走进教室,竞有几人异口同声:“又要写作文了——”,一听那拖长的尾音,上课的激情一下子大打折扣。后来耐着性子进行了几分钟作文前指导,轮到写作时,好多同学都在那儿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

种种迹象都表明,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他们又是多么害怕作文。

然而,写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不写不行;写,又怎样指导同学们写好作文呢?我的尝试,愿能给你些灵感。

第一招,知己知彼。

我们知道,背诵课文记单词,大不了多读几遍,加深理解,很快也就背得烂熟;做数学题,只要记住了公式,弄懂了原理,动动脑筋就能推出结果……然而作文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艺术加工过程,它基于作者对生活的用心体会、潜心感觉,还需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较高的语言表达技巧。这对初一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件难事,这就使得好多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一种神秘感。正是这种神秘感使得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而视作文为畏途。怕写作文自然很难写好作文,所以,要想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让他们不怕写作文,经常尝试写作文,一句话:好作文,练出来

第二招,瞒天过海。

怎样清除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呢?

一上阵就是谈名家经验讲写作方法?这好比在树上高挂个鲜桃让还不会爬树的小候子去摘,望尘莫及的事,不行!教师下水,例文先行?明着让学生东施效颦,不佳!看学生无米下炊,用铺天盖地的优秀作品来个轰炸式模仿?增大负担的事,不妥!

好了废话少说,关子少卖!

第一单元那次作文课下课时,我宣布:从此你们不再写作文,单元测试也不写,往后除非有90%以上的同学联名要求老师上作文课,不然我不再逼你们写一个作文!而且今天的作文也可以不交!学生看着我并没发火的表情面面相觑,然后集体一声:“嘢——”

接着,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心灵对话本,作为沟通学生老师的桥梁,要求一周至少要上交两次以上。对老师有意见,对同学有看法,对学习的建议,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对当天的学习体会都可以写给老师看,不写题目,但每一次只能围绕心中的一个想法去说。不限定字数,一句话,一段话,一封信都成!

对学生来说,废弃了最害怕的作文,这个任务倒不算为难他们,他们也都高兴地接受了任务——每个人都把心灵对话本的封面装饰得十分温馨!有的还非常艺术地创造了自己的签名!

第三招:诱敌深入。

刚开初,学生都写些班上的鸡毛蒜皮的事,也有部分同学袒露自己的心灵,每一个同学的对话本上我都认真地回复,并尽量用优美的语言,充满深情地鼓励他们!

这本对话效果之佳,可以说大出我的意料——最初是我写的多,他们写的少,后来是我写的少,他们写的多!

不出三两周,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飞一般的长,还解决了很多存在于我和学生之间的隔阂,改掉了我易怒的脾气。

一位女生这样疏导我:“老师,近来我看你和向××之间有点不愉快,向××对你很抵触,甚至还有些恨你,我们都很为他着急,不过老师啊,你一定不要放在心上,他只是还没有融入到这个班上来,他还没有把这个班当作自己的家。不过你也是,他违纪时你处理得严了些呢,你还不容他争辩,你要知道,法律上还让犯法的人申诉,何况他不是你的犯人,他是你的学生啊!老师,时间会让他改变的,请相信我!”那种发自肺腑的语言让我感动得流泪!

又一位女生在给我的元旦贺卡上这样写道:“我没有见过大海,但我肯定老师您的爱比海深,我不知道心灵是否真有土壤,但老师您真的把感恩的种子种进了我的心田……”一种为人师的骄傲腾然升起!

唉,看来只有真的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才能找到写作的“米”!

第四招:激将法。

征得学生同意后,我把一些生动地反映班级事情的对话,还有那些情真意切的对话拿到班上去念,拿到家长会上去念,并大大地夸奖用词的美妙,还把其中的部分优秀对话让学生加个题目,完善成作文发表到网站上去。

这一招,让大多数学生心动了,对话本的内容有意无意地都开始注意结构完整了,中心都明确了,也有开头结尾了。

我暗笑,学生开始自觉地写起作文来!

第五招:陈仓暗渡。

学生对写点东西不再害怕了,但并不意味着都能写好,必要的写作技巧还是要教给他们的。但切莫心急,不能明显。

中期以后,我在班上开设了一种专题阅读训练。在网上搜集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小文章,五六百字左右,大多是考场学生优秀作文,适当穿插一些名篇。编成一个个话题,对比阅读赏析,把开头、结尾、照应、过渡、点题的一些技法逐一渗透给学生去领会,从构思、选材、形式、表达各方面点拨演练,学生赏析起文章来都能像模像样地说出优劣了!

我没再提作文课的事,临近期末那周,我试着布置一个话题让学生回去写一篇600字以上的完整的“文字”,竟没有学生反对,只是看到有一个学生脸上露了一会儿狡黠的笑,我的心里却笑开了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