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鼻腔中只有少量黏液,呈湿润状态,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鼻腔有病变时可以引起鼻分泌物性质和量的改变。鼻腔分泌物外溢时,称为流鼻涕。 中医认为内因多与脏腑功能失调及个人禀赋体质有关,外因多由气候(风、寒、热、燥)等邪气侵袭鼻窍所致。脏腑功能失调与肺、脾、肾三腑虚损有关,其病主要在肺,其本在脾肾。在鼻腔里水蒸气就不能正常散发凝聚成液体,就形成鼻涕。 流鼻涕是怎么回事?古方中医介绍在临床中,流鼻涕最常见于感冒和鼻炎(过敏性鼻炎最常见),还可见于鼻息肉、脑脊液鼻漏等,其前两者的鉴别简单介绍如下: 看流鼻涕发作的间隔时间 感冒症状往往是暴露、接触到病毒数天后才出现;过敏性鼻炎是接触到过敏原后立即发作。譬如每次打扫房间,灰尘一扬起来就打喷嚏、流鼻涕,这表示可能患了过敏性鼻炎。 看流鼻涕出现顺序 感冒症状通常是逐一出现,常以喉咙痛开始,接着打喷嚏,后来才流鼻涕,且较不易引起眼睛及喉咙发痒。典型的过敏性鼻炎症状是清晨一起床就打喷嚏、流清鼻涕、鼻痒、鼻塞等等,避免过敏原后即可缓解,且病人常有病史可循。 看流鼻涕持续时间 若症状持续时间超过7~10天,就可能不是感冒。注意:这里仅指病毒性感冒,不可与细菌性的上呼吸道感染(上感)相混淆。 流鼻涕人群普遍易感,无论是感还是过敏性鼻炎,都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中医认为这个时候的治疗方式应该是打开毛孔,把水气散出去,痰和鼻涕就能好,这是治标。平常的时候要健脾,调理中焦,脾胃好了,身体外的保护层就强大了,也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这是治疗根本。 中医提醒:流鼻涕的发生,中医常用治疗方法为肺气虚寒型治疗用温肺散寒法;脾气虚弱型治疗用益气健脾法;肾阳亏虚型治疗用温阳补肾法;气虚血瘀型治疗用活血化瘀法;外寒内热型治疗用平调寒热法。文章来源:古方中医网 求医问药专题 更多中医动态,请下载古方中医药报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