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自由”与“自律”的启示

 shelley_wang66 2015-07-12

“自由”与“自律”的启示

 南京苏杰学校 司东红老师

    暑期生活,漫漫长夏,悠闲自在,少不了与书为友。有一天,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随手打开看了一下,便再也难以释卷。

    都说读本好书就像品一杯好茶,沁人心脾,能涤荡心中的不快,调理身心。这本书就是这样如此。它从家庭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身为母亲身教言传的重要性,不失为一本为人父母育儿的好书。然而,在第二次阅读中,我对其中的片段又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这不仅是一本育儿佳作,也可以指导我暑期后的班主任工作。因为班主任工作对我来讲,还是颇具挑战的。不是担心学生与自己没有情感,而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上为师之尊,课下为友之情的度。正是这次阅读后,我有所领悟。

    在这本书的卷首语中作者提及父亲对自己的教诲:“父亲从来不强迫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但是,他要求我们必须遵守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无论你的年龄多小,都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他让我们分清了自由与自律的区别。”由此可见自由与自律是相辅相成的。“父亲从不强迫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是给了孩子自由;但“无论你的年龄多小,都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又告诫孩子要做好自律。

    这样的教诲启发了我,让我想到了班里的学生在课间玩耍的情形,有的学生随意嘲笑他人,甚至将同学推于地上,看上去是尽情地挥洒“自由”了,但却无视班规校纪约束,这样的行为不仅不够文明,更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无疑要为“无尽的自由”买单。可以说自由是自律的前提,因为为了更好、更大范围的获得自由,才能不忘自律;而自律是自由的保障,只有自己做到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

    在独立担任班主任一职前,我总能听到周围善意的告诫声:作为班主任,不能和学生走的太近,否则就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了。但我总觉得作为班主任和成为孩子们的朋友之间可以寻求一个平衡点,让班级的管理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和谐、轻松。正是书中的这句有关自由与自律的教诲,让我寻找到了“严师”与“益友”之间的平衡点。

    还以课间游戏为例,对于文明的课间游戏,我不但不阻止,还会欣然加入,和孩子们一起游戏,而对于不文明的游戏形式,我是断然拒绝并严厉制止。比如,有几个好动活泼的男生课间总喜欢推搡在一起,卧于教室内外的地板上大喊大叫,这样不但不够卫生,还影响了他人游戏的情绪和节奏。所以我按照制订的班规要求他们一旦出现此类课间不文明游戏行为,课间只能在自己的座位上活动,除非上厕所或老师要求才可离座。这样就牺牲了他们课间自由活动的权利。这样几次下来,课间游戏的形式就文明些了。而且学生对这一项规定还是比较接受的。从中我也尝到了管理班级带来的些许甜蜜。

    那么又如何督促孩子对自己所做之事真正负起责任呢?我意识到自律贵在“自觉”,单纯用“严师”的“大棒政策”管束孩子,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没有办法在相对自由的氛围中,让孩子自己意识到问题,自我督促,自我改变呢?我不断思考着……

    记得刚开学的一、两个礼拜,我感到班上的学生凝聚力不够。比如在平时的课间游戏中,有时同学无意间的碰擦就会引发矛盾,甚至打斗;看到同学的课前准备还没有完成时很少有人能主动提醒;对于地面上散落的纸片也没有学生有主动捡起的意识;在打扫卫生时不是自己的分工不会想到去帮帮正在做的同学……看到这种不够团结的现状,我内心焦急,但在表面故作镇静。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午餐时打汤,不小心撞到了我的身上,汤也洒在了我的身上。当时这位学生一脸歉意,我看到这种情况,灵机一动,提高了声音,用“益友”的口吻对他说道,“没有关系,你也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汤可以稍微少些,就方便端了,也不容易弄洒了。” 说话间,我同时注意到不少学生抬起了头,笑着看着我,从他们的笑脸上,我似乎看到了“自律”这棵小小的种子正在发芽。

    于是乎,我开始在班级营造一种相对轻松却又不失严谨的氛围,不断提醒学生把自己当做班级的主人翁,不断培育“自律”这棵小小的树苗。在晨读之前的两分钟,我会肯定前一天下午班级劳动时积极主动的同学,我也注意在课间与小结时观察是否有主动捡起地上的纸片和提醒同学做好课前准备的同学,每见到一例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告知每个学生:这是一种关心班集体、帮助他人的善意之举,我很认可。并且给做出表率的学生加上相应的常规分奖励。这样又坚持了一周,我渐渐发现能主动想到帮助别人的学生多了。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进步。 

    书中短短的一句话就给了我如此多的启发和收获,让我愈发体会到了思考在读书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勤于思考,才能从读书中真正获益。当然,这只是我从书中悟到的点滴,但正是这些点点滴滴帮助着我更好的管理班级,享受着与学生的相处之乐。我会不断提醒自己继续再次读下去,总结出切合自己实际的班级管理方式,让自己更快乐,学生更优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